2010届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思 考 • 中共是如何进行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形 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的?
• 红军实行战略转移的原因、经过、结果如 何?
•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在 南昌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 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 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 (2)创建革命根据地: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 边秋收起义,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3)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毛泽东在革命根 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 土地革命。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 设,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 大。在粉碎敌人三次“围剿”后,1931年冬第一次全 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思 考
• 国共合作是怎样形成的?北伐 战争的经过如何?大革命的结 果如何?
1、国共合作的形成
条件: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孙中山 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内容: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国民党 一大,讨论改组国民党问题。
大会对三民主义做了重新解释,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事实上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国 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运动 先锋:青年学生 主力军:工人阶级 领导: 先进知识分子 作用: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 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 播到工人中去。
影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思 考
•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有什么影响?
•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课标要求
•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 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பைடு நூலகம்主主义革 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 胜利的伟大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 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 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 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 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 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 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 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 (2)大革命的结果: •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 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 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 后失败。 • 大革命失败原因:
•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陈独秀和共产国际 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蒋介石
四、国共十年对峙——武装起 义、土地革命、长征
一、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端

思 考
•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五四 运动的经过如何?五四运动有什么 意义?
1、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 国际: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人民反帝情绪 高涨。 • 国内: • 根本原因: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 其他原因: • 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产 业工人队伍壮大。 • 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指出解放道路;新文化运 动推动思想解放。 • 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思 考
• 结合中共一大的召开概述中国共产党 成立的史实和成立的意义。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
• 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 舞台 •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上海第一个,陈独秀)
2、经过和结果
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 北京各校学生举行游行 示威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要求:惩办三个卖国贼 第二阶段:1919年6月5日起 上海工人阶级举行罢 工,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结 果: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卖 国贼职务、拒签和约,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的经过
大会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意义: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2、北伐战争的经过和大革命的结果
• (1)北伐战争:
• 背景:国共合作后,全国范围开展了反帝反封建 的国民革命运动(五卅运动);国民政府在广州 成立,建立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 • 经过: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1926 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北伐直接打击的目标是受帝 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三派势力。革命势力迅速发展,1927年广州国民 政府迁往武汉。武汉、九江人民举行反帝斗争,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 会变革的影响是什么?(中国共产 •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党成立的意义)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 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 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兴业 路76号庄严召开。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10历史高考专题复习 精品系列课件
37《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线索
• 五四运动(1919年) • 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一大、二大
•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
• 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武装起义—长征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经过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 大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 武等13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有:通过党纲,确定党的名 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 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联合第 三国际。决定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 导工人运动。成立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 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 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 定了基础。 •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运动 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运动又是 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 勇于解放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