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云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云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四世同堂(节选)
老舍
①已是掌灯的时候,门外的两株大槐像两只极大的母鸡,张着慈善的黑翼,仿佛要把下面的五六户人家都盖覆起来似的。

别的院里都没有灯光,只有三号——小羊圈唯一的安了电灯的一家冠家的院里灯光辉煌,像过年似的,把影壁上的那一部分槐叶照得绿里透白。

②瑞全到一号去叫门。

不敢用力敲门,他轻轻地叩了两下门环,又低声假嗽一两下。

里面才低声地问了声:“谁呀?”他听出来,那是钱伯伯的声音。

③“我,瑞全!”他把嘴放在门缝上回答。

④里面很轻很快地开了门。

⑤门洞里漆黑,教瑞全感到点不安。

他一时决定不了是进去还是不进去好。

⑥“老三进来!”钱先生在屋中叫。

瑞全进去,还没坐下,老者就问:“怎样?得烧书?”
⑦瑞全的眼向屋中扫视了一圈。

“这些线装书大概可以不遭劫了吧?日本人恨咱们的读书人,更恨读新书的人;旧书或者还不至于惹祸!”
⑧“呕!”钱默吟的眼闭了那么一下。

“可是咱们的士兵有许多是不识字的,也用大刀欧日本人的头!对不对?”瑞全笑了一下。

“侵略者要是肯承认别人也是人,也有人性,会发火,他就无法侵略了,日本人始终认为咱们都是狗,踢打着都不哼一声的狗!”
⑨“那是个最大的错误!”钱先生的手伸了一下,请客人坐下。

他自己也坐下。

“我是向来不问国家大事的人,因为我不愿谈我所不深懂的事。

可是,有人来亡我的国,我就不能忍受!我可以任着本国的人去发号施令,而不能看着别国的人来做我的管理人!”他的声音还像平日那么低,可是不像平日那么温柔。

楞了一会儿,他把声音放得更低了些,说:“你知道吗,我家老二今天回来啦!”
⑩“二哥在哪儿呢?我看看他!”
⑪“又走啦!又走啦!”钱先生的语声里似乎含着点什么秘密。

⑫“他说什么来着?”
⑬“他?”钱默吟把声音放得极低,几乎像对瑞全耳语,“他来跟我告别!”
⑭“他上哪儿?”
⑮“不上哪儿!他说,他不再回来了!教我在将来报户口的时候,不要写上他;他不算我家的人了!”钱先生的语声虽低,而眼中发着点平日所没有的光;这点光里含着急切兴奋,还有点骄傲。

⑯“他要干什么去呢?”
⑰老先生低声笑了一阵。

“我家老二就不服日本人!你明白了吧?”瑞全点了点头。

“二哥要跟他们干?可是,这不便声张吧?”“怎么不便声张呢?”钱先生的声音忽然提高,像发了怒似的。

⑱而后,把声音又放低,对瑞全讲:“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我——一个横草不动,竖草不拿的会有这样的一个儿子,我还怕什么?我只会在文字中寻诗,我的儿子可是会在国破家亡的时候用鲜血去作诗!我丢了一个儿子,而国家会得到一个英雄!什么时候日本人问到我的头上来:那个杀我们的是你的儿子?我就胸口凑近他们的枪刺,说:一点也不错!我还要告诉他们:我们还有多少多少像我的儿子的人呢!你们的大队人马来,我们会一个个的零削你们!你们在我们这里坐的车,住的房,喝的水,吃的饭,都会教你们中毒!中毒!”钱先生一气说完,把眼闭上,嘴唇上轻颤。

⑲瑞全听楞了。

楞着楞着,他忽然立起来,扑过钱先生去,跪下磕了一个头:“钱伯伯,我也打算走!”
⑳“走?”钱先生细细看了看瑞全。

“好!你应当走!你的心热,身体好!”
“你没有别的话说?”瑞全这时候觉得钱伯伯比任何人都可爱,比他的父母和大哥都更可爱。

㉑“只有一句话!到什么时候都不许灰心!记住吧,老三!”
㉒“我记住!我走后,只是不放心大哥!瑞宣大哥是那么有思想有本事,可是被家所累,没法子逃出去!在家里,对谁他也说不来,可是对谁他也要笑眯眯的像个当家人似的!我走后,希望伯伯你常常给他点安慰;他最佩服你!”
㉓“那,你放心吧!咱们没法子把北平的一百万人都搬了走,总得有留下的。

我们这走不开的老弱残兵也得有勇气,差不多和你们能走开的一样。

你们是迎着炮弹往前走,我们是等着锁镣加到身上而不能失节!来吧,我跟你吃一杯酒!”钱先生向桌底下摸了会儿,摸出个酒瓶来。

不顾得找酒杯,他顺手倒了两半茶碗。

一仰脖,他把半碗酒一口吃下,咂了几下嘴。

㉔瑞全没有那么大的酒量,可是不便示弱,也把酒一饮而尽。

㉕酒力登时由舌上热到胸……
(选自《四世同堂》,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独具匠心,小羊圈胡同里的黑暗与冠家的灯火通明形成对比,暗示社会环境黑暗,令人压抑。

B. 瑞全和钱先生谈论“烧书”的事情,一方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另一方面表明了人物认清形势不甘为亡国奴的心理。

C. 作为小说的次要人物,钱家老二尽管出场较少,但意义非凡,既推动情节发展,也烘托了人物形象,凸显作品主题。

D. 最后的饮酒场景是小说的高潮部分,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豪迈,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2. 简要分析钱先生这一人物形象。

3. 探究小说结尾“酒力登时由舌上热到胸……”的丰富意蕴,并分析这句话对于表现主旨的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本)川端康成
他拉着双眼已盲的妻子的手,为了看一座出租的房子,在一处斜坡上,往上走着。

“那是什么声音?”
“竹林子的风声啊。


“是啦,我好久不曾走出家里一步,几乎都已忘了竹叶的声音呢。

现在的那个家,去往二楼的楼梯梯阶,分得好细啊。

刚搬过来的时候,我的脚步很难配合,吃了不少苦头。

这个楼梯,如今才刚刚习惯了,你却说又要去看新房子了。

对于眼盲的人,住惯了的老房子可就像自己的身体一样,每一个部分,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所以就觉得格外亲切,就像对自己的身体的感觉一样。

眼睛不瞎的人觉得死板没趣的房子,眼盲的人却可以和它水乳交融呢。

想想看,今后可又有好阵子经常和新家的柱子撞个满怀,或是给门槛绊了脚什么的,是不是?”他放了妻子的手,打开了涂白漆的木门扉。

“哟,像是树木的枝叶繁茂的幽暗的院子似的。

以后,冬天可就冷了。


“是一座墙壁和窗子都显得阴沉沉的洋楼啊。

看样子,住的是德国人了,这里还留着一个‘里德曼’的铭牌呢。


然而一推开房子的大门,他却像是受到眩眼的亮光似的,侧转了上身。

“真不错。

明亮得很。

如果院子里是夜晚的话,这里头可就是白昼了。

”黄色和朱红色的粗条纹相间的壁纸,看起来好不热闹,有点像是节庆日里那种红白相间的帷幕。

深红的窗帘,明亮得像是彩色电灯一般。

“有躺椅、有暖炉、有茶桌和椅子。

衣橱、装饰灯——家具可说一应俱全了。

你过来看看……”他说着,急切地,像是要把妻子推倒似的,把她推到躺椅处让她坐下来。

妻子就像一个笨拙的溜冰者一般,双手在空中慌乱挥摆着,在弹簧的反弹下摇荡着身子。

“喂,连钢琴也都有呢。

”让他拉着手,坐在暖炉旁边的一架小钢琴前面去的她,就像在碰触什么怕人的东西似的,把琴键敲打了一下。

“啊!还会响呢。

”她于是弹起一支孩童歌来。

这可能是她眼睛还看得见的少女时候学会而且依然记得的歌吧。

他走进摆着好大办公桌的书斋里一看,紧邻着书斋的,竟是寝室。

里头是一张双人床。

床垫也一样用红白条纹的粗布料张成的。

一坐到那上头去,柔软而且具有弹性。

妻子的钢琴渐渐地响出了快活的喜悦来。

然而他也听见,是盲者的悲哀,偶或按错了琴键,她便小孩般地笑了起来。

“喂,你不来看看好大的一张床吗?”你说有多么不可思议——妻子在新来乍到,不知前后高低的屋子里,竟能像明眼的少女一般,稳健迈步走到寝室里来。

两个人并肩坐到床边上去,彼此手搭着背,一面还像装有弹簧的玩偶一般,好乐好美地跃动弹跳了起来。

妻子低声吹起口哨来,都已忘了时间了。

“这里是什么地方啊?”
“不知道。


“到底是什么地方嘛?”
“反正不是你家就是了。


“这样的地方如果到处都有,那该有多好。


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夫妻俩往山坡上走时,妻子分辨不出竹林子的风声,又对旧房子眷恋不已,说明她是一个喜静守旧的人。

B. 小说中丈夫带着眼盲妻子频频换房租房,看房子时急切粗鲁,甚至把她推倒在躺椅上,说明丈夫粗俗、缺乏教养。

C. 小说中妻子吹起口哨、忘记时间的细节十分传神,结尾借人物之口说出“反正不是你家”,从遐想中回到现实,很有张力。

D. 小说语言冷峻、客观,许多情节虽然是一笔带过,却能将人物点染得有血有肉,这体现了作者极高的文学水准。

5. 优秀的小说有一个好题目,本文以“家”为题,这在文章中有怎样的作用?简要分析。

6. 小说中的眼盲妻子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传统文学中,乡土文学曾是百年以来中国文学的主流,但近年来出现了弱化的迹象,城市文学的影响力则越来越大。

究其原因,主要是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

当作家的生活经验主要是在城市中生成时,文学书写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从乡到城的转变。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生活不过一百多年,但农耕文明史却有数千年,因此,虽然城市化率不断提升,但乡村依旧是传统文化精神的寓寄之所和心灵故园。

尤其是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文化迎来新机遇。

安土重迁、
心系家乡、不忘故园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如同福克纳一直在书写他那个“邮票般大小的故乡”,很多中国作家的笔下也萦绕着一份难解的乡愁情结。

这种情况也影响到了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通俗文学身份使其具有都市文化特征,这使得网络乡村题材作品相对小众化。

尽管如此,乡村书写也并未在网络文学中缺席,而且由于作家是在虚拟空间中建立故事,这个虚拟空间要能为人物角色提供停泊身体和精神的港湾,作品因此更能凸显出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

一些网络小说的作者从家乡的历史和现实时空中取材,用打动人心的故事反映生活变迁,彰显出网络文学也要为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赋形的历史使命。

紧扣时代脉搏,描写改革开放前后家乡乃至中国乡村的整体性变化,展现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脱贫致富的创业实践,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表达时代精神的新内涵,是当下网络乡村题材写作中的“现象级”主题。

从写作者自己的家乡到整体上的乡村,网络小说在与传统文学不同的叙事空间中展开对故乡的书写。

而在一些幻想类作品中,作者已不满足于将某个具体的乡村作为故乡的所在,而是将地球本身甚至太阳系当作茫茫宇宙中的人类的家园和生命的故乡,将人类的乡愁带入新的境界。

中国人牢固的故乡观念是农耕文化影响下的产物。

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土地要经过耕耘才能变成适宜种植的熟地,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农民耕作土地会消耗很大的时间和体力成本,“因此他们坚定地固守在家乡,不愿迁移”。

久而久之就强化了故乡意识,乡愁油然而生,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怀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

体现在文学中,就是乡土叙事和乡村题材作品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

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发展起来,人疏远了自然和土地。

到了信息时代,网络又成了人类精神的新领地。

但由乡土浸润而成的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则被带到了新的叙事空间中,继续发挥着感动读者的强大能力。

(摘编自桫椤《故乡意识在网络文学中并未缺席》,2020年8月19日)材料二
由起点中文网开创的VIP付费阅读制度被各文学网站相继推行后,网络小说主要以连载形式在平台上更新,“不断更”被视为写作的最基本要求。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互动”,互动化写作已成为网络文学的主要创作方式,各大文学网站存储量最多、最受关注的作品大都是在作者与粉丝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如宫斗、武侠、玄幻等。

为了更好地引导读者找到自己喜爱的作品,文学网站通常会对作品进行分类,自起点中文网分成主站和“女频”开始,网络文学分为“男频”“女频”的模式渐渐深入人心,现已成为网络文学最常见的“分类法”。

(摘编自陈定家《网络文学20年:若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材料三
浅显、直白的小白文成为网络类型小说的主导性语言,它们缺少必要的铺垫和修饰,往往直奔主题,口语化特征极为突出。

写手们在持续更新的巨大压力下,不再花心思去推敲语言,语言的主观化色彩较浓,
显得随意而粗糙,语体杂糅。

只要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把人物关系勾勒出大致的轮廓,就算是万事大吉。

也就是说,网络小说的语言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直观化倾向,它基本不进行人物心理刻画,而是让人物不断地说话和行动。

就文本属性而言,网络文学文本与传统的印刷文本相比,具有较为突出的互文性。

互文性概念是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进一步阐发,指不再局限于对文本的孤立考察,转而关注文本之间的复杂互动。

传统的文本分析活动习惯性地将文本看作稳定的对象,但在互文性的视野中,一个文本中往往还包含了其他文本的元素,即具有引文性特征。

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成为文本生成的动力机制。

在迄今为止的网络文学写作中,互文性的现象非常突出。

这一方面表现为原创性的缺失,读者在阅读时经常会看到不同文本的混杂与嵌入;另一方面,网络文本突破了单纯的文字文本形式,将图片、视频和其他电子科技融入文本,形成一种多样化的、奇特的互文效果。

随着语言的重要性的降低,语言很可能在未来网络文本中成为一种装饰和点缀,只发挥注释的功能。

在这样的文本环境中,不仅意味着文学语言的退化,而且可能导致文学性乃至文学的退化。

(摘编自黄发有《媒介融合与网络文学的前景》)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作家融入城市生活,他们因为创作的需要,积极改变观念去适应时代。

B.网络小说的作者如果不从熟悉的家乡历史和现实生活中选择材料,就无法反映社会生活变迁。

C.网络文学由不断摸索到模式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网站的做法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D.网络小说语言存在直观化倾向,重在展现人物的语言、行动,而不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刻画。

8.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发展导致乡土文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使得乡土文学出现了弱化的迹象。

B.当今一些科幻类作品中,地球甚至太阳系也开始寄寓人类的乡愁,成为人类共同的家园。

C.虽然城市化生活发展起来了,但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依然发挥着感动读者的强大能力。

D.文学网站采用的“女频”“男频”分类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文学类型化的发展。

9.根据材料三,下列不能体现网络文学“互文性”特点的一项是()
A.不少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本,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于一体。

B.文本一旦被创作出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不再属于它的创作者。

C.文本间的复杂互动意味着没有绝对独立的文本,只有文本之间的关系。

D.引用、参考、仿作、戏拟以及各种的照搬,文本创作方式不胜枚举。

10.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存在着文学性退化的问题,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

11.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欧阳修,字永叔。

幼敏悟过人,及冠,嶷然有声。

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

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唱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奉使河东。

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

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

知嘉祐二年贡举。

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

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修在兵府,与曾公亮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远近,更为图籍。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

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洵)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

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

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

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

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

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

近所为《洪范论》《史论》凡七篇,执事观其如何?嘻!区区而自言,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

惟执事思其十年之心如是之不偶然也而察之。

(节选自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注】)【注】本文创作于嘉佑元年(1056年),欧阳内翰即欧阳修。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
B. 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
C. 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
D. 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东,古指黄河以东地区。

黄河自北而南流经山西省境,故山西境内黄河以东为河东。

B. 场屋,又称“科场”,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引申指科举考试。

C. 布衣,古代平民穿布制的衣服,不能穿精美鲜艳的丝制品,故常用布衣借指平民。

D. 执事,古人对自己的谦称。

常用于对话或书信中,如“敢以烦执事”等。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阳修颖悟超群,文章冠天下。

欧阳修幼年聪敏过人,刚成年时就享有极高声誉;参加科举荣登甲科,与梅尧臣作诗酬答,文章天下闻名。

B. 欧阳修才能卓异,受朝廷器重。

仁宗任用天下名士时,欧阳修首先入选;他枢密院任职时,与曾公亮重新编制军事地图和士兵名册。

C. 欧阳修奖掖后进,慧眼识人才。

欧阳修赏识举荐的后进大多成为名士;曾巩、王安石和苏父子不为人知时,欧阳修广为游说,他们才名闻于世。

D. 苏洵博观慎书,希望遇伯乐。

苏洵苦读文章,历经从惶然到胸中有言而书之的过程;后写成《洪范论》等文章呈给欧阳修,期望能被了解。

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2)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过故人庄》一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6.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____。

17. 这首诗共有几联对仗?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A. 一联
B. 两联
C. 三联
D. 四联
18.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通过首联“故人”待客之盛,尾联“我”重阳之约,表现出主客间深挚的友情。

B. 本诗中间四句描绘了一幅村外青山、村边绿树、村内谷场、田野桑麻的田园风景图。

C. 本诗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文笔浓郁而生动,意境深远而富有哲理。

D. 本诗将主客情谊之淳、田园风景之淳、农家生活之淳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淳美意境。

1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渊明,西晋著名诗人,他的诗以写田园生活和山水景色见长,被誉为“田园诗人”。

B. 杜甫的诗歌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之情。

C. 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琵琶行》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

D. 李清照的《声声慢》通篇写“愁”,抒写词人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3)杜甫《登岳阳楼》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21.下面是某中学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60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22.阅读下面这幅出自《“思想文化大数据实验室”2019城市阅读报告》的柱状图,完成小题。

(1)为上图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不超过120字。

(2)根据图示,人们普遍喜爱读“励志与成功”类书籍。

请对此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

100字左右。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故宫官方咖啡馆“角落咖啡”在故宫博物院西排房正式开业。

咖啡馆以《千里江山图》为主要装修元素,咖啡上的印花是“如朕亲临”“朕心甚累”“母仪天下”等独具宫廷特色的词语,馆内专门开辟了一个展区,摆放《千里江山图》扇子、故宫日历等文创产品。

咖啡馆一开张就引起各家媒体的关注,也引发网友们的议论,诸如,“故宫文化真心是与时俱进了。

”“这里的咖啡注入了有趣的灵魂”“故宫需要一杯咖啡吗? ”“不伦不类,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

”“为什么不是茶馆而是咖啡馆?”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据此写一篇文章,通过“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的“私信”通道,向故宫博物院表达你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