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理网格簇增强定向扩散协议

合集下载

多源域自适应的经典方法

多源域自适应的经典方法

多源域自适应的经典方法1. 领域自适应 (Domain Adaptation, DA):多源域自适应的经典方法之一是领域自适应。

它旨在将知识从一个源域(有标签数据)迁移到一个目标域(无标签数据),以减少目标域的分类误差。

领域自适应方法可以分为基于实例和基于特征的方法。

基于实例的方法尝试通过调整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实例分布来减少领域间的差异。

基于特征的方法则试图通过寻找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共享特征来减轻领域间的差异。

2. 迁移学习 (Transfer Learning):迁移学习是多源域自适应的另一种经典方法。

迁移学习利用从一个相关任务中学到的知识来改善在目标任务上的性能。

通过利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关性,迁移学习可以帮助减少目标域上的标记样本数量。

3. 领域间对抗网络 (Domain Adversarial Networks, DANN):DANN是一种使用对抗训练来学习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特征表示的方法。

DANN包括一个特征提取器、一个分类器以及一个领域分类器。

特征提取器和分类器通过最小化分类误差来确保目标域上的任务性能。

领域分类器通过最大化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差异,来使特征表示在领域上不可分。

4. 领域自适应神经网络 (Domain Adaptation Neural Networks, DANN):DANN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用于解决多源域自适应问题。

DANN通过在损失函数中引入领域分类器,来让网络具有领域不可分的特性。

通过最大化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分布差异,DANN可以生成领域无关的特征表示。

5. 迁移深度神经网络 (Transfer Deep Neural Networks, TDNN):TDNN是一种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实现迁移学习的方法。

TDNN通过将网络的低层特征共享,使得网络可以在目标域上学到更好的特征表示。

通过将源域和目标域共享的层连接起来,并用目标域上的训练数据对网络进行微调,TDNN可以提高目标任务上的性能。

基于组播树的改进一致性数据融合算法

基于组播树的改进一致性数据融合算法

融合 算 法并 对其 加 以改进 .
本 算 法 将 分 为 如 下 3个 阶 段 来 实 现 : 趣 散 布 兴 阶段 , 播 树 构 造 阶 段 和 数 据 反 向 融 合 阶段 . 组
定 义 3 给 定 一 组 D ∈ V, 示 函 数 I : 一 指 。 ( , ) 义 为 : 果 U∈ D, ( 一 0 如 果 “ D, 0 1定 如 ) , I ( )一 1 指 示 函 数 用 于 区 分 节 点 D 是 否 属 于 组 。“ . 播 节点组 .
信半 径 内均 可 以收 到. 当然 , 果 考 虑 到 节 点 可 以 如 自适 应 的调整 发射 功 率 , C()应 该 是 两个 直接 则
相 邻 节 点 的距 离 . 定 义 2 在 生 成 的 S e e 树 中 , 属 于 D 的 节 ti r n 称
能获 得 的信 息 的鲁棒 性 和准 确 性 . 这样 , 感 器 节 传 点所 采 集 的数 据 就存 在较 大 的冗余 性 . 在各 个 节点 将监 测 数据 通过 多 跳 路 由传 送 给 收集 数 据 的 汇节 点 的路 径 中 , 要 进 行数 据 融 合 以减 少 冗 余 信 息 . 需
第 3期
梁 小 宇等 : 于 组 播 树 的改 进 一致 性 数 据 融 合 算 法 基
布式 的特 点 , 样 对传 感 器 网络 而 言 , 具 有 实 用 这 才
性 . 目 前 典 型 的 求 解 Sen r树 的 算 法 包 括 : tie KMB。 法 ,P _ E 算 S Hl 4 法 等. 算
过 f o ig的 方 式 进 行 散 布 , 种 方 式 当 网 络 规 模 l dn o 这
比较小 , 而且 Sn ik节 点 的 兴 趣 变 化 比较 缓 慢 的情 况 下 由于实 现简 单 , 有 较 好 的性 能 . 当 网 络规 具 但 模 很大 , 兴 趣 变 化 比较 频 繁 时 ,lo ig并 不 合 或 f dn o 适, 这里 采用 一 种基 于分簇 的优 化定 向扩 散路 由进

WSN协议分类

WSN协议分类

WSN的路由协议分类2011年11月07日14:03 来源:本站整理作者:秩名我要评论(0) 目前国内外科研人员已设计了多种面向WSN的路由协议,将其分为四类:以数据为中心的、分层次的、基于位置的、基于数据流模型和服务质量(QoS)要求的。

(1)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此类路由协议是基于查询和目标数据命名之上的,通过数据融合减少冗余的数据传输。

①Flooding协议和Gossiping协议:这是两个最经典和简单的传统网络路由协议,在Flooding协议中,节点产生或收到数据后向所有邻节点广播,数据包直到过期或到达目的地才停止传播。

该协议具有严重缺陷:内爆(implosiON),节点几乎同时从邻节点收到多份相同数据;交叠(overlap),节点先后收到监控同一区域的多个节点发送的几乎相同的数据;资源利用盲目(resource blindness),节点不考虑自身资源限制,在任何情况下都转发数据。

Gossiping协议是对Flooding协议的改进,节点将产生或收到的数据随机转发,避免了内爆,但增加了时延。

这两个协议不需要维护路由信息,也不需要任何算法,简单但扩展性很差。

②SPIN协议:SPIN(sensor protocols for inf°rmatlon vla negotiation)协议节点利用三种消息进行通信:数据描述ADV、数据请求REQ和数据DATA。

该协议以抽象的元数据对数据进行命名,命名方式没有统一标准。

节点产生或收到数据后,用包含元数据的ADV 消息向邻节点通告,需要数据的邻节点用REQ消息提出请求,然后将DATA消息发送到请求节点。

该协议的优点是ADV消息减轻了内爆问题;通过数据命名解决了交叠问题;节点根据自身资源和应用信息决定是否进行ADV通告,避免了资源利用盲目问题;与Flooding 协议和Gossiping协议相比,有效地节约了能量。

其缺陷是:SPIN的广播机制不能保证数据的可靠传送,当产生或收到数据的节点的所有邻节点都不需要该数据时,将导致数据不能继续转发,以致较远节点无法得到数据;而当某sink点对任何数据都需要时,其周围节点的能量容易耗尽。

【计算机系统应用】_路由算法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5

【计算机系统应用】_路由算法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5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无线传感器网络 7 通信能耗 1 适配层路由 1 轮换簇头 1 路由算法 1 路由 1 负载均衡 1 融合 1 节能 1 能量反馈 1 能量 1 老人监护 1 簇头对 1 算法 1 生存时间 1 标识符 1 智能温室 1 无线传感网 1 数据融合 1 数据聚合 1 数据可靠性 1 性能分析 1 心电监护 1 射频识别 1 图像采集 1 压缩感知 1 分簇路由协议 1 低功耗 1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1 routing algorithm 1 rdcr 1 load 1 leach 1 ipv6 1 image acquisition 1 compressed sampling 1 chord协议 1 bp神经网络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科研热词 集中式算法 路由算法 无线自组织网络 嵌入式 实验床 动态多播 分布式算法 qos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科研热词 路由算法 路由协议 覆盖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 拓扑意识 分层链树 wsn raq pegasis协议 ns2 leach

基于源节点成簇的定向扩散算法

基于源节点成簇的定向扩散算法

题 ,提出一种新的源 节点成簇 的路 由算法 。网络 中所有源节点组成一个簇 ,根据节点向心度推选簇头 ,s k节点仅与簇头进行通信 ,避免 i n 网络 中过多的链路冗余。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 , 该算法 的能量损耗低于定 向扩散路 由算法 , 改进效率与 网络规模及 网络运行时间相 关。
(. co l f mp tr n o 1 Sh o Co ue dC mmu i t nE gn eig C iaU ies yo P t lu E s C ia, n yn 5 0 1 o a nc i n ier , hn nvri f e oe m(at hn )Do g ig2 7 6 ; ao n t r
关健诃 :定 向扩散 ;源节点成簇 ;节点 向心度
Di e t d Dif i n Al o ihm s d 0n Cl t r0 ur e r c e fuso g rt Ba e us e fSo c s
HON L WA oqa g, h nj Z G i , NG Gu -in XU S u - e, HOU Z c g iiuinDD)cutr f o re; etp tl ereo n d Ke r s r t f so ( ;ls ucscnr ea dge f o e ee f eo s i
定 向扩 散( i c d Dfui ,D 路 由算法通过探询 传 D r t i s n D) ee f o
sn o e o l o i k n d n y c mmu i a e t h l trhe d c o e y c nti t ld g e o e Th o e ia n l ss a d sm u a i n s w tDD— s n c t s wi t e cuse a h s n b e r a e r e ofn d . e r tc la a y i n i lto ho t h pe ha CS i e f c i e a d e e g o s mpt n i o rt a h to ie t d d f u i n, h mp o e f c e y i e a e h e wo k s a e a d r n i g t . fe tv n n r y c n u i sl we n t a f r ce if s o t e i r v d e o h d i inc s lt d t t en t r c l n u n n me r o i

BD星基增强系统格网电离层延迟算法

BD星基增强系统格网电离层延迟算法

BD星基增强系统格网电离层延迟算法于耕;彭沫【摘要】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D navigation system,it is pressing to develop satellite-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 of BD system.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data on March 20,2016 of 10 GNSS reference stations from Cmonoc,the accuracy of grid ionospheric correction algorithm of BDSBAS in part of stations in China was verified.Grid ionospheric model with Klobuchar model was compared,and tested the error of grid ionospheric vertical delay GIVE.The results show that correction effect of grid ionospheric model is superior to that of Klobuchar model and the correction error is in a normal range,so it is workable to apply BD grid ionospheric model in the area of China.%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日益成熟,开发基于北斗的星基增强系统已刻不容缓,而电离层误差是影响星基增强系统定位精度的重要误差源.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10个GNSS参考站在2016年3月20日的观测数据,验证了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星基增强系统格网电离层修正算法在中国地区部分站点的修正精度,与Klobuchar模型修正法进行了对比,并检验了格网电离层垂直延迟的修正误差GIVE.结果表明,格网电离层修正算法的修正精度普遍优于Klobuchar模型修正法;修正误差也在正常范围内,进一步说明格网电离层延迟算法在中国地区的应用是可行的.【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7(017)022【总页数】5页(P323-327)【关键词】北斗导航系统;星基增强系统(SBAS);电离层误差;格网电离层延迟算法【作者】于耕;彭沫【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民用航空学院,沈阳110136;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沈阳1101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49.329星基增强系统是对原有的卫星导航系统的一种增强系统,通过计算地面上有关GPS的完好性和修正数据,并使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来播送完好性、修正数据和变化的信号给SBAS用户来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完好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概念1、WSN,英文为Wireless Sensor Networks,中文是无线传感器网络。

它是一种分布式传感网络,它的末梢是可以感知和检查外部世界的传感器。

WSN中的传感器通过无线方式通信,因此网络设置灵活,设备位置可以随时更改,还可以跟互联网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连接。

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

2、WS,英文为Wireless Sensor,中文是无线传感器。

它的组成模块封装在一个外壳内,在工作时它将由电池或振动发电机提供电源,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由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的微型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网络。

它可以采集设备的数字信号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的无线网关,直接送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如果需要,无线传感器也可以实时传输采集的整个时间历程信号。

监控中心也可以通过网关把控制、参数设置等信息无线传输给节点。

数据调理采集处理模块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调理电路后,送到模数转换器,转变为数字信号,送到主处理器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计算出传感器的有效值,位移值等。

3、DTU ,英文全称为Data Transfer unit,中文是数据传输单元。

它是专门用于将串口数据转换为IP数据或将IP数据转换为串口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传送的无线终端设备。

4、RTU(远程终端单元),英文全称RemoteTerminalUnit,中文全称为远程终端控制系统,负责对现场信号、工业设备的监测和控制。

RTU(RemoteTerminalUnit)是构成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装置,通常由信号输入/出模块、微处理器、有线/无线通讯设备、电源及外壳等组成,由微处理器控制,并支持网络系统。

它通过自身的软件(或智能软件)系统,可理想地实现企业中央监控与调度系统对生产现场一次仪表的遥测、遥控、遥信和遥调等功能。

5、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的简称,它是GSM移动电话用户可用的一种移动数据业务,属于第二代移动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技术。

智能家居无线传感网定向扩散协议的优化方法-常州大学学报

智能家居无线传感网定向扩散协议的优化方法-常州大学学报

文章编号 :2 )0 0 9 5-0 4 1 1( 2 0 1 4 1?0 0 3 7?0 5

智能家居无线传感网定向扩散协议的优化方法
马正华 , 余 田 , 陈岚萍 , 周红妹
( 常州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江苏 常州 2 ) 1 3 1 6 4
摘要 : 定向扩散协议是以数据为中心的平面路由协议 , 针对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 , 提出对定向 扩 散 路 由 算 法 的 改 进 , 将 节 点 按 房间的顺序规划在不同的矩形监测区域内 , 家庭设备节点在 线 注 册 保 存 进 入 家 庭 网 关 S i n k 节 点 中 ,S i n k节点识别消息接收节 点的源 I D 号并扩散消息到指定的矩形监测区域内 , 完成区域 节 点 之 间 的 消 息 转 播 , 源 节 点 接 收 消 息 完 成 梯 度 建 立 , 以 此 流 程 再进行下一个监测区域的工作 。 将改进算法与传统的泛洪质询算法进行了比较 , 结果显示 , 改 进 算 法 提 高 网 络 的 能 效 性 , 延 长 网络生命周期且节省能耗 。 关键词 : 智能家居 ; 无线传感网 ; 定向扩散协议 ; 矩形分布监测 中图分类号 :T :1 / P3 0 1 . 6 文献标识码 :A ∳ 0 . 3 9 6 9 2 0 1 4 . 0 1 . 0 0 9 j
⦠ ˇ ∳ ∭ ∳ ɶ ’
Ωˇ
ˋ ∳ ˇ ∯ ∑ ∭∑ ˇ ∭ ⇌ ∳ ∑∯‟ ‟ ∰ ‟∑ ˇ ˙∑ ∬ ∳ ∑ˇ ∳ˋ ‟ ∳∰∢ ∑ˇ ∯
,YU T ,Z MAZ h e n h u a i a n,CHE Nl a n i n HOU H o n m e i ? ? ? g p g g ( ,C ,C ) S c h o o l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S c i e n c ea n dE n i n e e r i n h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h a n z h o u2 1 3 1 6 4,C h i n a g g g y g :D ≏‟ ˇ ∑ˇ i r e c t e dD i f f u s i o np r o t o c o l i s ap l a n a r r o u t i n r o t o c o lw i t h t h e c e n t e ro f d a t a .A i m i n t s m a r t gp ga , h i sd e s i np u t sf o r w a r di m r o v e m e n t so nD i r e c t e dD i f f u s i o nr o u t i n l o r i t h m.A c h o m ea l i c a t i o n s t p p g p ga g , c o r d i n o t h eo r d e r o f t h e r o o m s t h en o d e sw e r e a r r a n e d i nd i f f e r e n t r e c t a n u l a rm o n i t o r i n r e a s .T h e gt g g ga , h eS i n kn o d e i d e n t i f i e s f a m l i u i m e n tn o d e sr e i s to n l i n ea n ds t o r e i nt h eH o m eG a t e w a i n kn o d e t ye q p g yS t h es o u r c e I D sa n ds r e a dt h en e w s t ot h es e c i f i e dr e c t a n l em o n i t o r i n r e a .T h en o d e ss t a r t t ob r o a d p p g ga , , c a s t n e w s r e c i r o c a l l i n a l l h e s o u r c en o d e r e c e i v e sn e w s a n d t h eg r a d i e n t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en e x t p y F y t m o n i t o r i n r e ao fw o r k s a s t h e l a s t r o c e s s .C o m a r e d t h e i m r o v e da l o r i t h mw i t h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f l o o d ga p p p g , i n i n u i r a l o r i t h m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 t h e i m r o v e da l o r i t h mh a v ea o o d e r f o r m a n c e i nt e r m so f g q y g p g g p ,a e n e r f f i c i e n c fn e t w o r k. I t e x t e n d s t h en e t w o r kl i f ec c l e n ds a v e s t h ee n e r o n s u m t i o n . g ye yo y g yc p :s ;w ;r m a r th o m e i r e l e s ss e n s o rn e t w o r k;d i r e c t e dd i f f u s i o np r o t o c o l e c t a n u l a rd i s t r i b u t i o n g æ˙ ∑‟ m o n i t o r i n g 智能家居是信息时代带给人们的又一个高科技 产物 , 将家庭中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通过网络连接 起来 , 进而实现对这些设备的智能管理 、 远程监控 和资源共享 。 由此本文引入无线传感网的概念 , 将

一种基于分簇的优化定向扩散路由协议

一种基于分簇的优化定向扩散路由协议

文 章 编 号 :0 7—14 2 1 )4— 5 1 4 10 4 X(0 1 0 0 2 —0
文献标志码 : A

种 基 于 分 簇 的 优 化 定 向 扩 散 路 由协 议
梁 小宇 , 刘 泉 , 新 华 刘
( 汉理工大学 信 息工程学院 , 武 湖北 武 汉 4 0 7 ) 3 0 0

要 : 出 了 一 种 优 化 的路 由协 议 C O D(ls r b sdo t in i ce iui ) 提 B D cut — ae pi z gd etddf s n 。该 协 议 是 一 种 利 用 e m i r f o
被动分簇来简化 网络拓 扑 、 抑制泛洪传播产 生的冗余消息 , 从而节约能量 , 现能源有效性的定 向扩散路 由协 实 议 。详细描述 了 C O D协议及其 实现算法 , BD 并在 N 2上进行 了仿真 , S 实验结果表 明, 该协议相 比传统 的定向
进行 整合 , 然后 在 网上传 输 。 显然 , 向扩 散 路 由建立 时需 要 一 个 嗜 好 扩 定 散 的泛洪 传播 _ , 3 以及 一 个 探 测 消息 的泛 洪 传 播 J
来 加 强路 径 , 成 梯 度 。泛 洪产 生 的过 剩 消 息会 形
展 性 的定 向扩散 算法 较 适合 于大 规模 无线 传感 器
2 C ODD 原 理 B
C O D是利 用 分 簇 思 想 提 高 定 向扩 散 的 B D
能 源有 效性 的无 线传 感器 网络路 由协议 。通 过分
簇来 简 化 网络拓 扑及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少 泛洪 中 的冗 余 消息来 达
到 提高 网络 能源 有 效 性 的 目的 , 之 能适 用 于大 使 规 模无 线传 感 网络 J 。

一种基于分布式地理位置信息的MP2P网络结构

一种基于分布式地理位置信息的MP2P网络结构
短路径 的,如图 1 所示 。
网络中可能造成对单个查询有重复响应 ,通过在每个结点缓存收到请 求 的响应 ( 不管 目的结点是否是本结点 ) ,避免重复响应。此外 ,由于原来
对象没有在结点 间共享 ,可以有效抑制 网络开销并且维持对象一致 陛。
三 、 改进 的 MP 2 P网 络
基 于地理位置的 MP 2 P 结构 ,假设 结点可 以知道 自己物理位置 ( 通
供结点之 间物理链接。D H T可以根据结点数量动态调整结点的跳数和路
南表 大 小 。
图 3改进 的 MP 2 P
图 4结点在阀值区的 I D更新
页集合中可能 由于 A O D V路由失效造成的查询丢失 ,可以通过在页
最近研究者提出了很多 MP 2 P架构 。 大多数是将 DH T上层和 MA N E T
集合内部共享索引的方法解决 。修改页集合中的周期性更新消息 , 使 得 每个结点可 以将 自己索引发送给结点集合内其它结点 。结点收到集合 内 其它成员结点的索 引消息就存储起来, 最终在结点集合内部实现结点之 间 共享索引 。因为集合内部结点是物理相邻 , 结点可能收到查询集合 内其 它结点 的请求。如果结 点存储有该 目的结点索引,它就代替 目的结点 回 复查询 。这样不仅提高成 功率 ,缩短了查询响应 时间。共享索引方法 在
底层相结合 。 在M A N E T网络中, 源结点与 目 标结点的通信需要通过多跳 路径, 现有 M A N E T 路南协议不会提供 目 标位置 , 只能通过广播方式找到 目标结点 。当结点查询一个对象时 , 每个结点将 自己 I D和被查询结点 I D 进行 比较 。当这些 I D匹配的前 面数字后 , 从 D H T层中选择匹配更多数 字的结 点作为下一跳结点[ 3 】 。 这样查询消息在结点 I D数字上逐渐到达 目 的结点。然而虚拟相邻的结点物理位置未必 相邻 ,查询在路由上 不是 最

基于扩散模型的点云补全

基于扩散模型的点云补全

基于扩散模型的点云补全
扩散模型是一种数学模型,它可以描述在空间中的某一属性(比如温度、浓度等)是如何随时间和空间的扩散而变化的。

在点云补全中,可以利用扩散模型来推断缺失点的位置和属性,从而实现对点云数据的补全。

基于扩散模型的点云补全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数据预处理,对原始的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滤波等操作,以提高后续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2. 扩散模型建立,建立适合点云数据特征的扩散模型,通常可以选择常见的扩散方程或者其他数学模型来描述点云数据的属性随空间的扩散规律。

3. 参数估计,根据点云数据的特征和扩散模型,估计模型中的参数,以便进行后续的计算和推断。

4. 点云补全,利用建立的扩散模型和参数,对缺失或者稀疏的点云数据进行补全,通常可以采用插值、拟合等方法来推断缺失点
的位置和属性。

5. 评估和优化,对补全后的点云数据进行评估,检查补全的效
果和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优化和修正。

基于扩散模型的点云补全可以应用在各种领域,比如三维重建、医学图像处理、地质勘探等,它能够有效地提高点云数据的完整性
和质量,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

当然,在实际
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数据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扩散模型和
补全方法,并结合其他技术手段来提高补全的准确性和效率。

stablediffusion进阶技巧

stablediffusion进阶技巧

stablediffusion进阶技巧稳定扩散是一种从物理学和数学中派生出的理论,用来描述和模拟各种物质在空间中的扩散过程。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地质学等。

随着理论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稳定扩散的进阶技巧也越来越多样化和高级化。

本文将介绍一些稳定扩散的进阶技巧和应用。

1.自适应网格:稳定扩散的核心是采用有限差分法来离散演化方程。

传统的有限差分法需要将空间离散成网格,而网格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数值模拟的精度和计算量。

自适应网格方法可以根据模拟问题中的局部特征自动调整网格大小和分辨率,以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

常用的自适应网格技术包括网格重构和多重网格方法。

2.高效求解算法:稳定扩散方程通常是一个高阶偏微分方程,其求解需要使用迭代方法。

为了提高求解效率,可以采用一些高效的求解算法,例如迭代法、多重网格法、快速傅里叶变换等。

这些算法可以减少计算量和内存占用,并且提高求解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

3.多尺度建模:稳定扩散通常涉及到不同尺度的物理现象,例如微观扩散和宏观扩散。

为了更准确地模拟这些现象,可以采用多尺度建模方法,将宏观和微观尺度的模型耦合起来。

多尺度建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复杂系统中的非线性行为,并用于优化设计和控制过程。

4.数据同化:稳定扩散的模拟通常需要根据已知的观测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和状态估计。

在实际应用中,观测数据往往有噪声和不完整性,因此需要进行数据同化来提高模拟的精确度。

数据同化是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进行融合,以最优化参数估计和状态估计。

常见的数据同化方法包括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和变分方法等。

5.高性能计算:稳定扩散的模拟通常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

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和扩展性,可以采用高性能计算技术,如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和图形处理单元加速等。

这些技术可以将计算负载分配到多个处理单元上,并有效利用计算资源,提高模拟的速度和规模。

总之,稳定扩散的进阶技巧包括自适应网格、高效求解算法、多尺度建模、数据同化和高性能计算。

基于安全性的自主环境探索算法的改进方法

基于安全性的自主环境探索算法的改进方法

基于安全性的自主环境探索算法的改进方法作者:陈靖辉崔岩曾东香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年第01期摘 ;要:文章首先基于机器人自主环境探索问题分析对比了基于SLAM算法的自主探索方法、快速探索树算法、Frontier-Based边界探索算法等的优缺点,并深入分析了Frontier-Based 边界探索算法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两个问题,文章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提出了基于膨胀障碍物的边界提取改进方法和基于膨胀边界线的边界点检测改进算法。

最后使用机器人操作系统和Gazabo等工具实验证明了改进算法可有效提高机器人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探索效率。

关键词:自主探索;移动机器人;边界点中图分类号:TP39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01-0033-04Abstract: Firstly, based on the problem of autonomous environment exploration of robot,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utonomous exploration method based on SLAM algorithm, fast search tree algorithm and Frontier-Based boundary exploration algorithm, and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two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Frontier-Based boundary exploration algorithm. Aiming at the above two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mproved boundary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expansion obstacles and an improved boundary point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expansion boundary. Finally, experiments using robot operating system and Gazabo tool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cur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robot in the process of autonomous exploration.Keywords: autonomous exploration; mobile robot; boundary point引言自主环境探索是将机器人放置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机器人依据一定的探索策略,自主生成目标点,并规划移动路线向目标点前进,同时定位自身位姿建立周围环境,到达目标点后再重新生成目标点重复以上动作,直至探索完整个未知环境[1]。

基于源节点成簇的定向扩散算法

基于源节点成簇的定向扩散算法

基于源节点成簇的定向扩散算法洪利;王国强;徐顺杰;周正【摘要】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定向扩散算法多源节点在数据传播、路径加强时存在链路冗余,会造成不必要的网络能量消耗.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源节点成簇的路由算法.网络中所有源节点组成一个簇,根据节点向心度推选簇头,sink节点仅与簇头进行通信,避免网络中过多的链路冗余.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的能量损耗低于定向扩散路由算法,改进效率与网络规模及网络运行时间相关.【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年(卷),期】2010(036)001【总页数】3页(P102-103,123)【关键词】定向扩散;源节点成簇;节点向心度【作者】洪利;王国强;徐顺杰;周正【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东营,25706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东营,25706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东营,257061;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北京,1008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定向扩散(Directed Diffusion, DD)路由算法通过探询传感器节点感应信息来选择下一跳的一个或多个目的节点,可以在无任何传感器节点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寻找汇聚节点(sink)到包含其感兴趣消息的源节点之间的路径。

本文选用DD算法中生成梯度与路径加强的策略,对多个源节点情况下的DD算法能耗问题加以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源节点成簇的定向扩散算法(Directed Diffusion algorithm based on Cluster of Sources, DD-CS)。

1 DD算法链路冗余问题1.1 DD路由算法DD是一种基于查询的路由机制,分为周期性的兴趣扩散、数据传播和路径加强3个阶段[1],如图1所示。

图1 DD路由算法拓扑1.2 链路冗余问题在DD协议中,选用路径时延梯度建立加强路径具有较好的健壮性和实时性,但并非是最优化利用能量的路由策略,由图1(c)可以看出,在多个源节点的情况下,每个源节点到sink节点的加强路径可能交叉,如源节点区域上方的4个源节点,也有可能存在其他的源节点加强路径,如区域下方的源节点自己拥有一条加强路径,而所有加强路径在一次通信过程中传输的信息是一致的。

基于簇首定向扩散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基于簇首定向扩散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基于簇首定向扩散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冯延蓬;仵博【摘要】减少能量消耗,延长网络生存时间,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路由协议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对LEACH协议和定向扩散协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这两种协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簇首定向扩散(CHDD)的路由协议;该协议改进了簇首选择算法,在簇首与sink节点之间采用定向扩散算法,该协议可以有效地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存时间,仿真结果证明该协议的性能改进.【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年(卷),期】2010(018)001【总页数】3页(P240-242)【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簇首定向扩散;LEACH【作者】冯延蓬;仵博【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广东,深圳,518055;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广东,深圳,518055;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0 引言无线传感器网络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1]是今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和普遍重视的新型网络技术,集合了无线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在国防、环境监测、智能楼宇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感器节点一般采用电池供应能源,能量有限而且难于补充,因此如何减少能量消耗,尽量延长整个网络的工作时间是路由协议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在前面的研究中,已经有多种路由协议被提出,这些路由协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洪泛类协议(Flooding、Gossiping)、基于协商类协议(SPIN)、定向发布类协议(DD)、能源敏感类协议(TEEN)和基于分簇的协议 (LEACH、HEED)等等[2-3]。

1 LEACH协议与定向扩散协议LEACH协议[4]是最早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自适应分簇路由协议。

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按照一定的规则分为若干个簇,每个簇拥有一个簇首节点,簇中节点将自己采集的数据发送给簇首节点,簇首节点经过一定的数据处理后,将簇内数据发送到sink 节点。

基于GAP技术的地震信息网络系统改造方案

基于GAP技术的地震信息网络系统改造方案

基于GAP技术的地震信息网络系统改造方案付荣国;陈兴东;章熙海;肖飞【摘要】Earthquake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of Jiangsu province is a unified platform of regional seismic data transmission, data exchange, and data storag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network system, an updating scheme is put forward. There are mainly: to physically separate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Internet by GAP, to upgrade the key equipment and links bandwidth of the network, to increase network security equipment. Through those technical means, the network system achieves a safe, stable operation target, both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the informa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exchange, storage and diversified applications of seismic, an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ree level safety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 The scheme can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optimizing the seismic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江苏省地震信息网络系统是全省区域地震数据传输、数据交换、数据存储及信息服务的统一平台。

WSN中基于簇头路径转换的定向扩散路由协议

WSN中基于簇头路径转换的定向扩散路由协议

WSN中基于簇头路径转换的定向扩散路由协议于淼;谭振江【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年(卷),期】2017(055)004【摘要】We proposed a directed diffusion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cluster-head path transforma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DDCPT)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huge energy consumption at interests flood stage and the maintenance of optimal path in directed diffusion.Firstly,the protocol divided the network into clusters by combining uneven clustering,and spread the interest messages to cluster-head at interests flood stage,thus reduc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Secondly,the next hop cluster-head with the highest priority was selected in cluster-head to build optimal path,and then the follow-up data was transmitted.Until a cluster-head's remaining energy of the optimal path was close to the threshold,the network converted the optimal path to continue transferring the data through selecting the succeed transmission node with cluster-head's backtracking iterative query mechanism based on time.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tocol can effectively prolong the network lifetime,improve the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and balan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network.%针对定向扩散协议中兴趣泛洪时巨大的能量开销以及最优路径后续维护等问题,提出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簇头路径转换的定向扩散路由协议.该协议首先通过结合非均匀分簇将网络分簇,在兴趣扩散时将兴趣消息扩散到簇头,减少能量消耗;其次,通过在簇头之间选择优先级最高的下一跳簇头节点形成最优路径,进行后续数据的传输.直到最优路径上某个簇头所剩能量接近设定的阈值时,该簇头采用基于时间的回溯迭代查询机制选择继任的传输节点,进行最优路径的转换,继续传输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有效延长网络生存周期,提高能量利用率,均衡网络能量消耗.【总页数】7页(P957-963)【作者】于淼;谭振江【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数值模拟"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吉林四平136000;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数值模拟"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吉林四平1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相关文献】1.基于加权优化选择两级簇头的WSN路由协议 [J], 张品;姜亚光;陈磊2.一种基于聚合度模型的WSNs双簇头分簇路由协议 [J], 侯冰俏;刘方爱;张春花;申志远3.基于区域簇头选择的WSN路由协议 [J], 陈彬兵;施叶玲4.基于区域划分的WSNs双簇头路由协议 [J], 郑文军5.基于优化簇头选举的WSN分簇路由协议研究 [J], 梁壮; 李刚; 雷丽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杂地形三角网格局部渐进传输方法

复杂地形三角网格局部渐进传输方法

复杂地形三角网格局部渐进传输方法马啸;陈飞翔;彭俊杰【期刊名称】《测绘学报》【年(卷),期】2015(044)0z1【摘要】在数据高速共享的信息时代,数据传输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而三维数据本身的复杂结构带来的海量数据对其传输、使用造成极大限制,因此,实现三维数据的高效传输十分重要。

为解决三维空间数据高效传输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复杂地形三角网格的局部渐进传输方案。

具体过程包括:首先在服务器端通过基于边折叠的三角网格化简和基于遗传算法的化简优化方法对网格模型进行预处理,并在服务器端构造折叠树存储网格简化信息;然后根据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向客户端传递化简后的初始网格,并根据用户的局部放大操作,在服务器端实时展开相应位置的网格结点并向客户端传输;最后,客户端将接收到的少量网格结点信息进行重组,实现局部放大效果,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结点展开和传输。

通过对遗传算法的效率和局部渐进传输时间的测试,验证了这一局部渐进传输方案的可行性。

【总页数】8页(P135-142)【作者】马啸;陈飞翔;彭俊杰【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院,北京 10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27【相关文献】1.三维地形显示中的三角网格局部细分算法研究 [J], 黄有群;张然然2.基于三角网格的三维地形局部贴图方法的研究 [J], 黄有群;吴冰冰3.基于多目标局部变异-自适应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复杂地形多传感器优化部署[J], 徐公国;段修生;单甘霖;童俊4.二维局部异常体与起伏地形复杂电磁场的畸变矩阵性质研究 [J], 刘子杰; 胡艳芳; 汤井田; 原源; 邹明亮; 董湘龙5.风电场局部复杂地形风资源工程实例分析 [J], 赵鹰;唐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地理网格簇增强定向扩散协议
曹志研 , 季振 洲 , 胡铭 曾
( 尔滨 工业 大学 计 算机 科 学 与技 术 学 院 ,黑 龙 江 哈 尔滨 10 0 ) 哈 50 1
摘 要 : 向扩 散 协 议 是 一 种 用 于 无 线 传 感 器 网 络 的数 据 分 发 协 议 。 定 向 扩 散 中 , 趣 和 探 测 数 据 采 用 泛 洪 的 方 法 在 网 定 在 兴
0 引 言
无 线 传 感 器 网络 ” 。由大 量 具 有 传 感 、 算 和 通 信 能 力 的 计 节 点通 过 自组 织 的 方 式 形 成 。网络 中 节 点 相 互 合 作 共 同 完 成
各 种 监 视 任 务 。 线 传 感 器 网 络 在 军 事 和 民用 领 域 都 具 有 广 无
(c ol f o ue S i c dT cn lg, Ha i stt o cn lg, H ri 0 0 , C ia Sh o o mp t ce e n eh oo y C r n a r n ntue f eh oo y abn1 0 h ) b I i T 1 5 n
F r i gcu t r a l v aeb o d a t t r r b e .Vi u l e g a h cg i l se s r o sr ce efo g n z db o e sn e — o m n l se n al i t r a c s so p o lm c e m r a o r p i dcu tr ec n tu t ds l r a ie y n d s i gg o t g r a - u
地 理 自适 应 保 真 ( AF 是 一 种 能 量 高 效 的 路 由保 真 方 G )
法 , 网络 中 把 节 点 划 分 到 一 些 虚 拟 的地 理 网格 中 , 个 网格 在 每 仅 有 一个 节 点 无 线 收 发 器 打 开 , 其 它 的都 关 闭 , 个 节 点 负 而 这
g a h c lc t n i f r a i n I l se , o l n o e i r s o sb ef r r a c si g i tr s d e p o ao aa Th i lt n r p i ai o o o n m t . n ac u tr o n y o e n d e p n i l o d a t e e t s o b n n n a x lr t r d t . y e smu a i o
En a c ie t dd f so t e g a h cg i l se h n edr ce i u in wi g o r p i rdcu tr h
CAO iy n J e — h u Zh — a , IZh n z o , HU i g z n M n —e g
Ab t a t Die td d fu i n i a d t is mi a i n p o o o o r l s e s r e wo k . I i ce i so , fo dn S s d f r sr c : r ce i so S a ad s e n t r t c l rwi in l o i g 1 e o f e n e u u o
法有 效 地 降 低 了 网络 的 能 量 消 耗 。
关键 词 : 线传感 器 网络 ;数据 中心路 由;定 向扩散 ; 广播风暴 ;簇 协议 无 中图法分 类号 : P 9 T 3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072 (07 1— 190 10 0 4 2 0) 74 2 —4
d s e n t no t r s n x l r t r aa wh c l b n r a c s so m s l n u sa t l n r y c n u t no n t o k . is mi a i f n e e t de p o ao y d t , o i a i hwi r gb o d a t t r r u t gi s b t n i e g o s mp i f e li e i n ae o w rs
络 中散 布 , 将 引起 广播风 暴导 致 网络 能量的 大量 消耗 。在 网络 中通 过形成 簇结 构可 以缓解 广播风暴 问题 ,每 个节点 利用 这 本 身的地 理位 置信 息 自组 织形成虚 拟 地理 网格簇 ,簇 中仅有 一个 节点 负责兴趣 和探 测数据 的广播 。模 拟试 验表 明 , 这种 方
s o a emeh de e t e yr d c s h e o ke e g o s mp i n h wst t h t o f ci l e u e en t r n r y c n u t . h t v t w o Ke r s wi l s e s r e o k ; d t — e ti o t g d r ce i s n b o d a t t r ; c u trn r t c l y wo d : r e ss n o t r s e nw a a c nrcr u i ; ie td d f i ; r a c s o n u o s m l se i g p o o o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1 期 8 7
VO . 1 28
N O. 7 1
计 算 机 工程 与设 计
Co u e n i e n n sg mp trE gne r g a dDe in i
20 年 9 07 月
Se t 0 7 p .2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