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县一小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9张潇洒(第2课时))教案 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9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可能谈到的几处:
(1)“他养了一条大狗,身长有一米,可以冒充狼。还有,新学期开学前,他家搬到了学校旁边,成了学校的邻居。"
在“我"的眼里,这些都是令同学们羡慕的事儿,所以“我"觉得他是个有福气的人。
(2)“张潇洒对大家说,他在忙一个填补世界空白的工程,具体说,正在自家院子里亲手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小狗乐园。目前要做广告,让想去观光的人掏钱买门票。”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潇洒门票滑梯刨沙子狗屎独一无二半信半疑稀奇古怪摇头晃脑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新授:精读品味,感受人物形象
1.边读边思考:
文中张潇洒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画出相关的句子,说说你的看法。
2.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写下体会。
3。小组交流讨论。
4。全班交流。
张潇洒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品读词句,了解张潇洒的性格特点。
4。感受童真、童趣,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张潇洒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童真、童趣,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他是个自信的孩子。
理解:什么是“填补世界空白的工程”?指世界上还没有过的工程。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张潇洒的自信.
(3)“我们半信半疑,问他小狗乐园什么样子,他说里面有沙滩,有滑梯,还有专供小狗游玩的‘惊险世界’,甚至还有小狗浴场。”
理解:他很有自己的想法,设计小狗乐园,而且试图让人掏钱买门票,不是空想,而是付诸行动,敢想敢做……
三、总结课文,学习表达方法
1.师:看来张潇洒这位同学的形象已经深深地留在你们的脑中了,这也正是作者了不起的地方,同样是写人,能说说作者在描写人物时,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吗?
师生共同交流并小结:
(1)抓住人物最独特最有代表性的方面写。
(2)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事情详细地写。
(3)语言平实,但风趣幽默,吸引人。
五、课外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项完成)
1。推荐阅读选读课文《暑假》;
2。推荐阅读秦文君《调皮的日子》;
3.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同学写一篇习作.
1 稻草人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的善良和尽职.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学生自由读本部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讲6———8自然段
四、小组评选一人上讲台讲授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可进行质疑问难。
五、学生默读第九自然段,思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学生轮读课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听老师读6---8自然段,思考:
a. 听完这几段,你弄懂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疑惑?
b. 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
c. 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急得不得了、连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劲、恨不得)
d。 “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这句话有没有话外音?
交流读书体会时,不要过于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结合自己或别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由此产生情感共鸣。老师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结合课文讨论:建造“小狗乐园"这件事,张潇洒算不算是吹牛?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指导理解“这是小狗的乐园,又不是你们的乐园”这句话的含义。
(在“我们"想象中,“小狗乐园"就得像人类的乐园那样漂亮精致,而在张潇洒的眼中,只要能让小狗喜欢玩儿,再简陋的也都算“乐园”,毕竟它的服务对象是小狗而不是人。所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大胆、独特的思维方式。)
二、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
a。 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b。 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
c. 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甚)
2.由课文中张潇洒的事,你联想到自己身边哪些有趣的事?
生交流,想到同学、想到自己,还可能想到张潇洒的同学、老师等等。唤起学生对学校生活、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课堂延伸
师:的确,童年是最美好的,而作家笔下的孩子也是多姿多彩的,这篇课文节选自秦文君《调皮的日子》这本书,同学们课后可以上网看一看,或买来读一读。而在这个单元里还有一篇罗马尼亚儿童文学家山吉勃良努的作品《暑假》,这篇课文又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又写了他的什么样的故事呢?课后,同学们也可以自己去读一读,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老师交流.
5.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稻草人焦急的心理活动.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内心塑造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稻草人的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a. 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
b. 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c 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
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
学生通读1———5自然段;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
b 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
2.齐读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三、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a。 给课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
2。用一句话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1)“他养了一条大狗,身长有一米,可以冒充狼。还有,新学期开学前,他家搬到了学校旁边,成了学校的邻居。"
在“我"的眼里,这些都是令同学们羡慕的事儿,所以“我"觉得他是个有福气的人。
(2)“张潇洒对大家说,他在忙一个填补世界空白的工程,具体说,正在自家院子里亲手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小狗乐园。目前要做广告,让想去观光的人掏钱买门票。”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潇洒门票滑梯刨沙子狗屎独一无二半信半疑稀奇古怪摇头晃脑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新授:精读品味,感受人物形象
1.边读边思考:
文中张潇洒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画出相关的句子,说说你的看法。
2.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写下体会。
3。小组交流讨论。
4。全班交流。
张潇洒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品读词句,了解张潇洒的性格特点。
4。感受童真、童趣,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张潇洒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童真、童趣,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他是个自信的孩子。
理解:什么是“填补世界空白的工程”?指世界上还没有过的工程。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张潇洒的自信.
(3)“我们半信半疑,问他小狗乐园什么样子,他说里面有沙滩,有滑梯,还有专供小狗游玩的‘惊险世界’,甚至还有小狗浴场。”
理解:他很有自己的想法,设计小狗乐园,而且试图让人掏钱买门票,不是空想,而是付诸行动,敢想敢做……
三、总结课文,学习表达方法
1.师:看来张潇洒这位同学的形象已经深深地留在你们的脑中了,这也正是作者了不起的地方,同样是写人,能说说作者在描写人物时,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吗?
师生共同交流并小结:
(1)抓住人物最独特最有代表性的方面写。
(2)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事情详细地写。
(3)语言平实,但风趣幽默,吸引人。
五、课外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项完成)
1。推荐阅读选读课文《暑假》;
2。推荐阅读秦文君《调皮的日子》;
3.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同学写一篇习作.
1 稻草人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的善良和尽职.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学生自由读本部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讲6———8自然段
四、小组评选一人上讲台讲授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可进行质疑问难。
五、学生默读第九自然段,思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学生轮读课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听老师读6---8自然段,思考:
a. 听完这几段,你弄懂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疑惑?
b. 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
c. 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急得不得了、连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劲、恨不得)
d。 “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这句话有没有话外音?
交流读书体会时,不要过于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结合自己或别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由此产生情感共鸣。老师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结合课文讨论:建造“小狗乐园"这件事,张潇洒算不算是吹牛?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指导理解“这是小狗的乐园,又不是你们的乐园”这句话的含义。
(在“我们"想象中,“小狗乐园"就得像人类的乐园那样漂亮精致,而在张潇洒的眼中,只要能让小狗喜欢玩儿,再简陋的也都算“乐园”,毕竟它的服务对象是小狗而不是人。所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大胆、独特的思维方式。)
二、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
a。 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b。 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
c. 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甚)
2.由课文中张潇洒的事,你联想到自己身边哪些有趣的事?
生交流,想到同学、想到自己,还可能想到张潇洒的同学、老师等等。唤起学生对学校生活、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课堂延伸
师:的确,童年是最美好的,而作家笔下的孩子也是多姿多彩的,这篇课文节选自秦文君《调皮的日子》这本书,同学们课后可以上网看一看,或买来读一读。而在这个单元里还有一篇罗马尼亚儿童文学家山吉勃良努的作品《暑假》,这篇课文又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又写了他的什么样的故事呢?课后,同学们也可以自己去读一读,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老师交流.
5.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稻草人焦急的心理活动.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内心塑造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稻草人的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a. 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
b. 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c 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
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
学生通读1———5自然段;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
b 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
2.齐读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三、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a。 给课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
2。用一句话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