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全国Ⅱ一轮复习精品课时训练卷:必修三 第四单元 课时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A组
1.当前,我国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
价值观扭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

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要求()
①将和谐文化作为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精神支撑②把发展文化
产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④自觉把科学发展要求贯穿于文化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

①不能解决题干中的问题;②说法错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③④符合题目要求,故选B。

答案 B
2.(2016·拉萨中学月考)在法国,人们视遗产为生命,每年九月的第三
个周末,公立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法国人举家出动,与文化珍品亲密接触。

而在意大利,人们坚持与遗产的消失抗争,该国对文化损毁方面的修复技术在世界都属一流。

这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该()
A.树立文化自信意识,相信自身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B.树立文化自强意识,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C.树立文化自尊意识,对文化强国的目标充满信心
D.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解析A项错误,各民族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B项错误;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国家”;材料强调的是如何去做,不只是有信心,C排除,答案为D项。

答案 D
3.目前,就各地纷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一事众说纷纭:有人说,
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是人们发自内心地想保护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人认为,这是跟风赶潮,盲目行动。

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自觉要强调传统文化的纯正性②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要
改造和剔除③优秀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④文化自觉已经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追求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及文化自觉的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纯正的传统文化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①不选;④错在“已经”上,排除;
②③正确切题。

故选B。

答案 B
4.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
①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②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③由增强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④由传播和普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

②③是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的正确理解,应入选。

我们要继承和创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①说法错误。

我们要传播和普及的也是优秀文化,不是各种思想文化,④说法错误。

答案 A
5.“在和西方人打交道时,别动不动就一脸羡慕的样子,一厢情愿地
去套近乎,还是要培养一下自己的文化优越感。

”这种观点()
A.错误,缺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
B.错误,违背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正确,看到了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强调文
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D.片面,不懂得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解析观点强调要重视我们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

A、B、D三项认识错误。

答案 C
近年来,我国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据此,回答6~7题。

6.各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这有利于()
①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②传播和普及各种文化思想
③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④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传播和普及优秀文化思想,并非各种文化思想,故②错误;
免费开放就不涉及经济效益的问题,重视了社会效益,故③错误。

答案 B
7.如果让你就此写一篇新闻稿,你拟定的标题是()
A.满足文化需求,提升公民文化素质
B.加强文化传播,增强文化渗透力
C.传承中华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认同
D.展示文化魅力,提高国际影响力
解析免费开放文化设施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公民文化素质,A项符合题意。

“增强文化渗透力”说法错误,B 项排除;C、D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
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

该方针旨在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主要是因为()
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
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③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育人才的基础④发展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国家重视教育主要是基于教育在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②③符合题意。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等,则是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①表述不科学。

④说法错误。

答案 B
B组
9.(2011·安徽卷,7)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
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
性作用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③④正确。

①与题意无关;②夸大了文化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 D
10.对下述表格认识正确的是()
对传统节日文化意义和功能的认识情况
同意比
例不同意比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
一部分
98.6% 1.4%
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社会脱节72.3% 27.7% 中国传统节日落后于世界潮流14.2% 85.8% 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文化应互相
借鉴共融
61.3% 38.7% 中国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
载体
96.1% 3.9%
A.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中国的传统节日已经不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C.提高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坚实的基础
D.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渗透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遗产、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交流等知识。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C正确。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故A不选;B说法太绝对;文化渗透是文化霸权的表现,D说法错误。

答案 C
11.[2014·四川卷,14(2)]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四川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四川省立足本省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坚持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不动摇,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开展“科学发展”“感恩奋进”专题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88个,文化馆(站、室)等十万余个,形成全国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搭建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等文化舞台,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四川省是如何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

解析本题考查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材料中的分号,这往往意味着答案的层次性、逻辑性。

“积极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开展……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体现了培育良好文化环境;“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说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挖掘红色文化……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说明要发展文化产业,为人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说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需要依靠人民群众,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

答案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培育良好文化环境。

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发展文化产业,为人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

④依靠人民群众,激发创造活力,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12.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并批准通过中吉哈三国的“丝绸之路:
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名录申请报告。

丝绸之路项目是中国首次与其他国家联合申请世界遗产,历史上的友好合作之路通过这一形式再次将中国与沿途各国联系起来,为灿烂的历史增加了新的注解。

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将直接促进本地区的人文交流,对本地区经济合作也有积极意义。

随着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增多,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提上了日程,试运用“文化自觉”的相关知识为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几点建议。

解析本题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为背景考查文化遗产、文化自觉的相关知识。

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文化自觉的相关内容,然后结合材料由深刻认识文化遗产的地位、正确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主动担当保护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①要深刻认识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②要正确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

文化的发展也有自身的规律,我们保护文化遗产要自觉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③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我们要主动承担起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1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
真诚信仰。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结合材料,运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本题是措施建议类设问,解答时,考生可以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前进方向、道路、途径、主体和内容等角度回答。

答案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②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文化的实践,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促进法治文化建设。

④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法制文化创建活动,营造尊法守法的社会风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