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巷道维修及冒顶处理的原则(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巷道维修及冒顶处理的原则
1.先外后里
`先检查该处前后5m范围内支架的完整情况,有问题先处理,必要时可采取临时加固的措施,例如加密支架,加打木垛,前后支架拉紧支牢,加打抬板、插严背牢等,以增加后路、外围支架的支护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后路畅通。
对一段范围巷道维修和冒顶处理时,也必须坚持先处理外面的(离安全出口近的那一头),再处理里面的,直至该段巷道全部处理完毕。
禁止在巷道只有一个安全出口的情况下两头处理,这样可以避免冒顶地带再一次发生冒顶,将人员堵在里面。
2.先支后拆
更换巷道支护时,在拆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时支护;拆除原有支护后,必须及时除掉顶帮支架后的矸石,并架设永久支护,必要时还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如需要更换柱腿,应该先用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或金属摩擦支柱在顶梁下打好立柱,再拆去旧柱腿。
3.先上后下
倾斜巷道维修支架和处理冒顶时应该由下向下进行。
特别是倾角在15以上时,必须有防止矸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
4.先近后远
当一条巷道存有几处需要维修支架和处理冒顶的地段,应先处理距安全出口较近的那段,再向前处理较远的那一段,直至把巷道内的各段都维修或处理好。
这样可以避免因距安全出口较近的那一段再次冒顶,将里面那一段的作业人员堵住。
5.先顶后帮
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处理程序上必须注意先维护,支撑住顶板,再维护好两帮。
如果巷道一侧片帮需要处理,这时必须在顶梁下靠片帮侧打上一根立柱,使顶板稳住,然后对片帮空间架设支护。
2024年巷道维修及冒顶处理的原则(2)(Principles of tunnel maintenance and roof fall treatment in 2024)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下交通和城市隧道的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
然而,长期运行后的隧道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结构损坏、冒顶等,对隧道的运营和使用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因此,在2024年,提出了巷道维修及冒顶处理的原则,以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和使用。
一、巷道维修的原则:
1.定期检测与评估:巷道的维修应定期进行检测与评估,包括结构安全、渗漏情况、排水系统和电气设备等。
通过定期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
2.修补与更换:遇到巷道结构受损或出现疲劳、老化的情况,需要进行修补与更换。
维修时应选择高强度、抗腐蚀的材料,并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修补工作质量。
3.保养与清洁:巷道的保养与清洁是维持隧道良好状态的重要环节。
定期清理巷道内的杂物和积水,及时清理墙壁、天花板和地面的污垢,防止污垢积累导致的结构损坏和设备故障。
4.安全设施与标识:在巷道中设置安全设施和标识,如疏散出口、灭火设备、紧急电话等,以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
同时,在巷道出入口和隧道内设置明确的标识,指示出口、路径和相关规定,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
5.人员培训与管理:巷道维修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因此,应加强巷道维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遵守操作规范,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二、冒顶处理的原则:
1.冒顶预防:冒顶是隧道运营中常见的问题,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在隧道建设初期,应注重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确保隧道结构的稳定性。
在运营过程中,定期检测隧道结构,发现潜在的冒顶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补。
2.冒顶识别与监测:冒顶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地下岩层的变动和破裂引起的,因此,识别和监测地下岩层的状态是预防冒顶的关键。
利用现代技术和设备,对隧道周围的地下岩层进行定期的监测,及时掌握岩层状态的变化,预测冒顶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冒顶应急处理:当发生冒顶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的扩大和人员的伤亡。
首先,及时疏散和救援被困人员,确保其安全。
其次,对冒顶地点进行封闭和固定,防止继续崩落。
最后,对冒顶地点进行修复和加固,恢复隧道的安全运营。
4.事故调查与处理:冒顶事故发生后,需要进行事故调查与处理,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同时,对冒顶事故的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改进建议,完善冒顶处理的工作流程。
结论:
巷道维修及冒顶处理的原则在2024年提出,旨在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营和使用。
巷道维修需要定期检测与评估,进行修补与更换,并加强保养与清洁工作。
同时,设置安全设施与标识,进行人员培训与管理。
冒顶处理需要加强预防措施,识别与监测地下岩层,进行应急处理和事故调查。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能够提高巷道维修和冒顶处理的效果,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