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 第2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的脚步》同步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沙砾(lì)棘手(là)迥乎不同(jiǒnɡ)
B.喑哑(yīn)稽首(qǐ)楔形文字(xiē)
C.龟裂(ɡuī)枯涸(hé)骇人听闻(hài)
D.狡黠(xiá)山麓(lù)锲而不舍(qì)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
A.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B.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

C.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

D.就好像一丙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1)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________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2)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________下来的结果。

(3)有时候,在粗糙的岩石上________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

A.堆积覆盖沉积
B.沉积堆积覆盖
C.堆积沉积覆盖
D.沉积填充堆积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4分)
A.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

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吹拂、冲刷着它。

B.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C.读懂这些记录,不仅有助于我们去寻找地下的宝藏,而且还使我们增加了知识。

D.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B.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

C.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
D.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①有一些微生物发现,牛的胃是它们生长的乐园。

②于是,这些小家伙纷纷光顾这里,居住下来。

③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总是各就各位,在适合它们生长的地方安家落户。

④分解纤维素是这些小家伙的拿手好戏,它们能分泌纤维素酸酶,将纤维素降解,同时释放有机酸,供牛吸收利用。

⑤这里不仅有它们喜欢的无氧环境,没有可怕的胃酸,而且总有着取之不尽的食物。

A.①②④⑤③
B.①⑤④②③
C.③①②⑤④
D.③①⑤②④
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生物的化石。

材料二:近年来,人们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发现了古代森林的遗迹。

请结合《时间的脚印》中的有关知识,写出1~2个结论。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势’: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

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

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

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

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8.用简练的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9.选段说明时很有层次:由自然到__________,说明自然对岩石的破环时,先说明有生命的空气、水等,
然后介绍到________对岩石的破环,最后说到________对岩石的破灭。

10.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11.作者是怎样写得生动有趣的?请举例说明。

(二)生命,如果单就它的个体来看,即使是巨如恐龙,和台风、洪水、地震、火山爆发比起来,力量也微小得多。

但是,如果把它们作为群体来看,其力量就强大多了。

因为生命可以生生不息,越来越繁盛。

一只雌白蚁每年能产卵100万个以上,而在生物中,白蚁还不是繁殖力最强的。

一只蚜虫在五代之内能生出近60亿个子孙,细菌的繁殖力更强,一个细菌有时一天一夜就能变成380多万亿个,在1克土壤中就有1000多万个。

在生物中,现今个体最大的动物是蓝鲸,它的舌头就比两头牛还重。

而细菌则小得肉眼看不见,但从某些方面来看,它比鲸的作用还大。

除了细菌,地球上还有其他多种微小的生物,如藻类生物、原生生物等,惊人的繁殖力使它们的数量像天文数字那样庞大,有些藻类在条件适宜的时候,一天之中能繁殖几万亿个。

地球上最基本、最丰富的食料,就是那些微小生物。

如果没有漂浮在水中的微小生物,鲸和鱼类都将无法生存。

但也不用太过担心,这些微小生物是海洋中最多的生物,它们繁殖的数量超过了鱼类捕食的需要。

对于农业生产,微小生物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由于细菌的作用,枯枝落叶被分解成为腐殖质,使肥料变成植物能吸收的养分。

细菌还使空气中的氮在土壤中固定下来,供应植物生长的需要。

某些细菌还能帮助植物防治病虫害,或刺激植物生长。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帮助那些有益的微小生物繁殖,消灭那些有害的生物,农作物的收成就有可能更好。

微小生物还是许多矿藏的制造者。

造成石油的主要原料不是别的,正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

这些生物由于水温变化等原因,会突然大量死亡,尸体堆积在海底,最后成为石油。

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某些细菌起了积极的作用。

植物在变成煤的过程中,也得力于某些厌氧细菌的工作,它们将植物体内的氧气、氢气排除掉,使碳保留下来。

某些“吃”铁的细菌,使本来存在于水中的含铁物质改变性质,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能量以求得生存,同时使这些含铁物质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很大的铁矿。

这种“吃”铁细菌在今天的湖泊、溪流中有时也能见到,它们的集合体像赭黄色的棉花。

锰矿的形成也有细菌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很大的磷矿,竟是许多微小生物的骨骼堆积、变化而成的;而那些构成大山的厚厚的石灰岩的建造者,竟是小小的珊瑚虫。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群体的生命的巨大力量!
生命的力量虽然巨大,但有时也是盲目的,这些盲目的行为会毁灭生命自身。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出现
后,开始注意到了有目的地引导生命活动为人类服务,但如不能从总体上认识生命活动的相互关系,考虑人类的长远利益,结果还是会带来不利于自己的后果的。

(选自《时间的脚印》)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生命和台风、洪水、地震、火山爆发比起来,力量要微小得多。

B.鲸和鱼类都是靠着漂浮在水中的微小生物而生存繁衍的。

C.细菌能帮助植物防治病虫害,或刺激植物生长。

D.石油、煤、铁、磷等都是由微小生物生成的。

13.选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微小生物的巨大作用?
14.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从中找出两种并举出具体的例子。

15.举例说明本文语言的准确性。

16.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3分)
三、写作(30分)
17.在生活中,你也许遇见了一位影响了你的老师,一个引为知己的朋友,一件触动心灵的事,一本充满魅力的书,一处经常流连的风景……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2)文中如需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
1.B
2.D。

3.C
4.B
5.D
6..D
7.①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②地球表面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8.说明了岩石怎样被破环的。

9.人类生物人类
10.打比方、举例子(答作比较也可)
11.可从以下两方面作答:
(1)采用了富有表现力的句式,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排比句,句式整齐,较好地说明了岩石遭受到来自多方面的破环。

(2)比喻的运用,使说明生动、形象,如“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刨刮着所遇到一些石头。


12.A
13、答案:三个方面:地球上最基本、最丰富的食料,就是那些微小生物;对于农业生产,微小生物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微小生物还是许多矿藏的制造者。

(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14、示例1:列数据—一只蚜虫在五代之内能生出近60亿个子孙,细菌的繁殖力更强,一个细菌有时一天一夜就能变成380多万亿个,在1克土壤中就有1000多万个。

示例2:举例子——除了细菌,地球上还有其他多种微小的生物,如藻类生物、原生生物等,惊人的繁殖力使它们的数量像天文数字那样庞大,有些藻类在条件适宜的时候,一天之中能繁殖几万亿个。

示例3:作比较——在生物中,现今个体最大的动物是蓝鲸,它的舌头就比两头牛还重。

(答对一个说明方法且举例正确得2分,只答出说明方法不得分。

共4分。


15.示例:在“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某些细菌起了积极的作用”中,“某些”一词表明并非全部,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共2分。

意思对即可。


16.示例:人类在农业生产中过度地使用农药,使得许多对于农作物有益的昆虫大量减少,甚至灭绝,造成生态失衡,同时还污染了环境,损害了人类的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