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与分析【摘要】目的:本文探讨了骨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分析。
方法:采用回
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进行骨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对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中
有38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其抗菌药物的应用率为27.14%。
其中具有抗菌药物适应症的患
者有28例,结果显示可将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降低至20.0%;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例,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7%。
结论:研究表明,在骨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中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本
院的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率已经达到国家的规定范围。
【关键词】Ⅰ类切口;骨外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手术切口感染
随着临床药物的种类增多,国家对于药品的监管工作也较为严格。
抗菌药物的滥用在临
床中比较常见,尤其是一些基层医院对于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的把握还不合格。
滥用抗菌药
物不仅会导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同时还由于耐药性的出现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潜在
的威胁[1]。
按照临床中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相关规定,进行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预
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率应控制在30%或以下[2]。
为进一步研究本院骨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
药物的使用及其感染的发生情况,特进行如下研究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间在本院骨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
1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58例,年龄在13岁—78岁
不等,平均年龄为(44.32±7.56)岁。
其中手术名称包括骨折复位内固定、骨愈合内固定物
取出术、人工材料置换术、囊肿切除术、神经卡压松懈术、关节游离体摘除术、多指(趾)
畸形矫正术、软骨瘤切除术。
本组患者均采用Ⅰ类切口进行手术,排除患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认知障碍的患者,并且排除手术之前已经因感染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
并且本组患
者表示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保证绝对配合本次诊疗,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对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析,并参照北京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对于外科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的规定,对
本组140例骨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病例进行逐一分析,详细分析总结患者的基本情况、
手术一般情况、用药的目的、抗菌药应用情况,病原菌的种类,是否发生感染等情况。
1.3 评定标准[3]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卫生医政颁布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中对于骨外科Ⅰ类手术患者
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规定,对本院骨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其感染的发生情
况进行分析总结。
1.4 统计学分析处理方法本次研究使用SPSS14.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
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本组140例患者均为Ⅰ类切口手术,其中有38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
其抗菌药物的应用率为27.14%(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详见下表1)。
其中具有抗菌药物适应
症的患者有28例,结果显示可将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降低至20.0%(详见下表2);手术切口
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例,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7%。
除以上结果外,研究发现本次研究中选用
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药物,其中头孢呋辛的应用量最大,占83.2%,其次为头孢唑林,占11.4%。
观察其用药时间发现大多数的患者于术前0.5-2h应用,患者手术时间在3h以内,出血量在1500ml以下的患者,手术即为结束后均未再次应用抗菌药物;本组进行Ⅰ类
切口手术的140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7%,
该例患者进行的手术名称为双膝骨性关节炎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其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
时间是在术前30min,并且该例病例存在易感染因素。
3 讨论
临床中对于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的管理比较严格,其给药的时间也是关键所在。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对于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的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的规定,其规定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的时间在进行手术之前2h内,若患者的手术时间在3h以上,
或者术中出血量在1500ml以上,在手术的过程中应再次给予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4]。
抗菌
药物的有效时间在手术的整个过程中以及术后的4h内,总预防性用药的时间应在24h以内,对于个别的患者可以将时间延长至48h。
对于手术时间较短(在2h以内),并且清洁的手术,于术前应用一次抗菌药物即可。
若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过早,其很快被机体代谢,继而降低
血药浓度,当血药浓度低于药物的有效浓度时,经达不到预防感染的效果,并且还容易导致
细菌产生耐药性。
但若术后在给予患者抗菌药物极有可能呆滞错失细菌感染发生的时间或细
菌定植的时间,因此也很难达到预防感染的作用[5]。
本次研究中,选取的14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抗菌药使用的患者有38例,其使用
率为27.14%,相关部门对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规定为,使用率应控制
在30%以内,由此看来本院对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预防性应用的情况到达了国家规定
的要求;分析应用抗菌药物患者病例资料发现,其中仅有28例患者具有Ⅰ类切口手术患者
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症,由此看来,其还能降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使用率降低总的来说,
本院目前对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还算比较合理,但如今越来越多的耐
药性的菌株的产生,以及抗菌药物的普遍滥用,本院还应加强对于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防
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可以通过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等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素英. 骨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与切口感染调查分析[J]. 当代医学,2015,21(18):64-66.
[2] 王海叶,石翠斌. 我院1496例骨科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J]. 临床
医药实践,2015(12):926-928.
[3] 王海飞,吴连平,张珍珍. 高淳地区一、二级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0):1353-1355.
[4] 陈峰,姚胜,刘飞德.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与分析[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6(4).
[5] 李功科. 骨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与感染调查[J]. 中国农村卫生,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