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24年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24年中考语文五模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澄.澈(chéng)哂.笑(shěn)戛.然而止(gā)
B.诘.责(jié) 愧作.(zuò) 龙吟凤哕.(huì)
C.取缔.(dì) 气氛.(fēn) 栩.栩如生(xǔ)
D.威摄.(shè) 琐屑.(xiè) 如坐针毡.(zhān)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我希望在未来岁月中,你能时不时地不公,唯有如此,你才能懂得公正的价值;我希望你尝到背叛的滋味,唯有如此,你才能到忠诚之重要;我希望你常常被人,唯有如此,你才能懂得聆听他人有多重要。
A.面对领悟轻视B.面对领会忽视
C.遭遇领悟忽视D.遭遇领会轻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为什么有的微博可以被转发上千条而有的却回应者寥寥?尽管已经有不少微博成功学的教材试图回答这一问题,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分析了1250万Twitter用户发送的1.2亿条微博后发现,真正的规律就是没有规律——一切全出于偶然,研究者指出,,而对余下的信息无法顾及。
①越是流行的东西就越能获得关注度
②诉诸情感的微博对转发和评论数的影响也不是最关键的
③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并不一定受到欢迎
④问题在于人的注意力有限
A.③②①④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D.③②④①
5.指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
A.迫不急待负隅顽抗不求胜解随声附和
B.偃旗息鼓别出心裁未雨绸谬惟妙惟肖
C.无暇顾及谈笑风声任劳任怨发愤图强
D.同仇敌忾妄自菲薄相形见绌好高骛远
6.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2015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26本,较2014年略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
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
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材料二:“浅阅读”的先天缺陷显而易见,即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
材料三: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
俄罗斯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
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均阅读量较少的原因。
2.请问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材料中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
4.结合材料,请你就改善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对国家和个人各提两条建议。
7.默写。
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__________。
(《诗经·关雎》)
⑵____,____。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⑶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⑷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⑸陶渊明《饮酒》中,表明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体现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⑹李白《行路难》中,体现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⑺苏轼《水调歌头》中,借明月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语句是:___,___。
⑻诸葛亮《出师表》中,体现其淡泊的人生志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
(1)根据《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
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
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处飘浮。
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我疑心他是自杀。
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上文中提到的“他”是鲁迅笔下的哪一个人物?对于他的死,为什么“我疑心他是自杀”?仅仅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吗?请结合人物性格或相关故事情节加以分析说明。
(2)下面是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西游记》、《格列佛游记》等名著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A.饥饿和寒冷接踵而来,为了保证城市的粮食和木柴供应,保尔和共青团员们克服种种困难,修建了一条从车站到伐木场的轻便铁路。
在此期间,他得到了一件盼望已久的礼物——一把毛瑟枪和三夹满满的子弹。
这是朱赫来托人送给他的。
B.梁山好汉打下高唐州,杀死太守高廉,救出卢俊义,高俅急欲为弟复仇,向皇帝举荐汝宁郡都统制“双鞭”呼延灼带兵剿灭梁山。
呼延灼用绝阵“连环马”大败梁山。
后来金钱豹子汤隆保举徐宁用钩镰枪法才大破“连环马”。
C.唐僧师徒三人被青龙山玄英洞的三只犀牛怪所擒,孙悟空为救师徒三人,在观音菩萨的指引下请来二十八宿中的四木禽星下界降妖。
一路追到西洋大海,最终生擒了辟尘儿、辟暑儿二只犀牛怪,而辟寒儿却被四木禽星中的井木犴给咬断颈项而死。
D.格列佛参观了科学院的“政治设计分院”。
一位通晓政治的医生主张对聪明、勇敢和礼貌应该收重税,不过至于荣誉、正义、智慧和学问,则无需征税,因为这类素质太少见了,没有人会承认他周围的人具有这些素质,自己有也并不重视。
二、阅读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前人评析这首词,认为开篇一个“异”字统领词的上阕,请说说这里的风景异在何处?
2.词引用“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典故主要抒发什么情感?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
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
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
’因闭其目。
”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以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
”左右皆笑。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为之感怆.______何由并.之______
2.请从本故事中概括出一个成语:。
3.文中哪句话写出了闻“蜀技”时刘禅与其他蜀臣截然不同的神态?
4.读完此文,你对刘禅有怎样的评价?
11.阅读说明文《给厨余垃圾“安个家”》,回答下列小题。
给厨余垃圾“安个家”
①厨余垃圾包括:熟厨余(剩菜、剩饭、菜叶等)、生厨余(果皮、蛋壳、茶渣、骨、贝壳等)和其他(家庭生活饮食中所需用的原材料、熟食或残留物)。
厨余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有焚烧处理和直接丢弃两种方式。
焚烧处理厨余垃圾,容易降低垃圾焚烧的热值,增加二噁英(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产生的可能性,从而需要更多的化石燃料助燃;直接丢弃厨余垃圾,容易对许多可回收物造成污染,使一些可回收物不可再回收利用,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②怎样比较合理地给厨余垃圾“安个家”呢?这就是利用厨余垃圾制作环保酵素。
③具体做法是:首先,准备切碎的果皮菜叶、变质的米饭等厨余垃圾、红糖、塑料瓶等材料;接着,按照1:3:10的比例把糖、厨余垃圾和水混合并搅匀,在容器中留20%的发酵空间,除了定时放出发酵气体,还要仔细观察发酵过程的变化;3个月后,你会发现酵素的颜色变成了黑色,如果酵素液呈现黑色,表示发酵不成功,需加入红糖继续发酵,再耐心地等待3个月,由厨余垃圾制作的环保酵素就制作成功了。
④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成功的酵素一般为棕黄色,有时带有白色粉末。
酵素的味道因材料而异,多为清香的果酸味,偶尔出现淡淡的酒味。
制作过程中若液体呈黑色并有臭味,表示制作失败,可加入更多红糖,继续发酵。
若长黑毛、绿毛,也可以同样处理。
如果容器中发现虫子、虫卵,应检查密闭性,但不必处理。
⑤那么,制作出来的环保酵素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⑥环保酵素,即垃圾酵素,由泰国的乐素昆·普潘翁博士研发。
酵素,又称为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蛋白质内包含氧、二氧化碳、维生素、矿物质及初期的荷尔蒙。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拿它清洁家居、清洗果蔬、活化土壤、杀虫防病、杀菌除味,环保又节约。
⑦原来,厨余垃圾也蕴藏着这么有趣又有用的科学知识,同学们是不是可以自己动手试一试呢?
1.对题目“给厨余垃圾‘安个家’”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厨余垃圾焚烧处理。
B.对厨余垃圾直接丢弃。
C.利用环保酵素处理厨余垃圾。
D.对厨余垃圾进行合理处理。
2.对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及说明顺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使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厨余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及其弊端。
B.第③段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制作环保酵素的方法。
C.第④段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目的是说明成功的酵素的性状。
D.第③段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是按制作的先后顺序进行说明的。
3.下列句子表述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焚烧处理厨余垃圾容易对许多可回收物造成污染,导致资源的浪费。
B.酵素液呈现黑色时,需加入红糖,继续发酵。
C.制作酵素的容器中如果发现虫子、虫卵,检查密闭性即可,不必特殊处理。
D.在日常生活中,环保酵素可以帮助我们清洗果蔬、杀虫防病、杀菌除味等。
1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漓江情韵
雨霏霏,雾茫茫。
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
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
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
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
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
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
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
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
”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
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
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
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
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
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
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痰人。
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
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
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
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
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
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
待收养他的两个
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
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
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
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
”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1.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
2.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文中划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
为什么“我”想问却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4.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3.科技说明文阅读
生物识别技术究竟哪种强
柴逸扉
指纹识别是人类掌握较早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指纹识别、脸部识别、声音识别、静脉识别、瞳仁识别……这些曾经只出现在《碟中谍》等大片中的生物识别技术,如今已逐渐揭开神秘面纱,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智能手机使用、上班打卡考勤、银行开户取款、学历职称等考试的身份认证,这一系列的事项都可以通过生物识别技术来完成。
对于哪项技术更有优势、哪些技术存在弱点,专业技术人士、设备提供者、普通消费者都有自己的判断和体验。
“以前人们认为指纹识别很安全,除了在手脏、皮肤受损时识别会受影响,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
这忽略了指纹识别的风险。
”艾瑞是广州某家识别技术企业的工程师。
他向记者表示,指纹识别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识别技术。
指纹识别技术使用方便,但很容易复制,并引来安全风险。
此前就发生过枪手用仿真的指纹膜代替考试的事件。
不过,对于低风险的应用来说,比如上班考勤,指纹识别是成本较低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毕竟一台普通指纹识别机的价格大概在200元上下,好一些的也不到1000元。
相比指纹识别,眼球识别技术则有了更高的安全性和不易复制的特点,因为它需要通过识别独一无二的眼球静脉图案来辨别不同生物活体,从而实现高度的安全性与不可复制性。
一些手机诸如Vivo X5Pro、TCL等都使用了这项技术。
但是,眼球识别技术的缺点是在黑暗环境下使用会受到一定制约,识别时间长,不如指纹识别方便快捷。
另外,面部识别和声音识别技术近期也颇为流行,比如去年3月的德国汉诺威IT博览会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就演示了蚂蚁金服的扫脸技术。
当前的微信版本上也已经可以通过“声音锁”来登陆。
用户在微信设置里开启“声音锁”功能后,退出账号再登录时,只要读出相应的数字,无需输入密码就能进入微信。
当然,这两项技术也都存在着漏洞,比如人脸相似的“双胞胎”可能会被混淆,人整容后不易识别;而声音则可
以在变声器的处理下被模仿等。
不过,由于这两项技术对设备要求没有那么苛刻,对用户来说简单易行。
而对于静脉识别技术来说,它同样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作为身份授权、身份认证的精确度相当高。
不过,由于手指内部的静脉血管图像需要被特殊的光学镜头准确拍摄,因而在推广中存在限制。
另外,对于行业内呼声较高的虹膜(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识别技术,它的识别误识率可低至百万分之一,与之相比,指纹识别误识率为0.8%,人脸识别则为2%。
不过,由于虹膜识别对设备的高要求,因此许多装有普通摄像头的手机无法实现这一技术的植入。
同时,单体的虹膜识别机等设备市场售价平均在1.5到2万元之间,个别设备售价更高。
因此,想要获得更好的推广,降低成本是这项技术首先遇到的问题。
面对这些生物识别技术各有利弊的情况,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复合生物识别技术将逐步取代单一生物识别技术。
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新一代的生物识别技术以其独有的特性,必将引领着单一的生物识别方式向复合生物识别方向转变。
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目前只有智能手机使用、上班打卡考勤、银行开户取款、学历职称考试的身份认证可以通过生物识别技术来完成。
B.就现阶段而言,指纹识别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识别技术,其主要原因是指纹识别技术使用方便,再就是普通指纹识别机的价格相对便宜。
C.眼球识别技术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不易复制的特点,但是,在黑暗环境下使用眼球识别技术就会受到一定制约,而且识别时间长,不如指纹识别方便快捷。
D.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新一代的生物识别技术即复合生物识别技术将逐步取代单一生物识别技术,它将引领着单一的生物识别方式向复合生物识别方向转变。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题目“生物识别技术究竟哪种强”用反问形式,能够引起读者思考,提高阅读兴趣,导入说明内容。
B.选文中“此前就发生过枪手用仿真的指纹膜代替考试的事件”是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指纹识别容易复制,并引来安全风险。
C.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指纹识别、脸部识别、声音识别、静脉识别、瞳仁识别等各项生物识别技术的优劣。
D.选文最后一段“未来,复合生物识别技术将逐步取代单一生物识别技术”中“未来”一词点明时间,说明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需要时间,不能删去。
3.相比较而言,如果要提高人们存款取款的安全系数,你觉得目前运用哪一项生物识别技术比较适合()
A.指纹识别技术B.眼球识别技术
C.面部识别和声音识别技术D.虹膜识别技术
三、语言表述
14.根据情境,按要求表达。
红灯路口,总会遇到一些任性的“三轮车”随意变道,不按红绿灯行驶。
假如你在暑假期间担任了文明交通志愿者,遇到
一位老大爷正准备闯红灯,你会如何说?
你说: ”
四、写作
15.按要求作文。
请以“阳光下,奔跑”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XX”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解析】
A项“戛然而止”读作“jiá”;B项“愧作”写作“愧怍”;C项正确;D项“威摄” 写作“威慑”。
故选C。
2、C
【解析】
语境的“不公”用“面对”来修饰限制不恰当,应是“遭遇”不公,“领悟”是体会,解悟的意思。
“领会”是了解、认识事物并有所体会的意思。
“领悟”符合语境,故选C。
3、A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正确。
B句式杂糅,是将“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和“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的情况是可以预期的”两个句子杂糅在一起。
C关联词语的位置错误。
关联词语的位置是由主语决定的,主语相同,关联词在主语后面,相反则在主语前面。
把“不仅”和“议论”的位置互换。
D句子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过程”。
据此,答案为A。
4、D
【解析】
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
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
2、是否呼应。
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
3、是否协调。
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
此题注意③承接上文,提出观点;②从反面举例什么不是“关键”因素;④从正面点出“关键”因素“注意力有限”;①与
下文“而对余下的信息无法顾及”形成对比衔接。
因此选D。
【点睛】
语句衔接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是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
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选用关联词语注意分析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此题属于排序的形式,答题时首先从上述的角度找到1—2组紧密衔接的句子,据此初步得到答案,然后把答案代回原文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5、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汉字字形,平时应多积累牢记.A、胜--甚;B、谬--缪;C、声--生。
6、1.①工作生活劳累;②娱乐活动多;③缺乏阅读兴趣。
2.列数据、作比较。
3.①刷微博,读微信;②读报看杂志只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4.国家:①加大书店密度;②多提供免费图书;③颁布法令促进阅读;④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个人:①培养阅读兴趣;②减少娱乐,留出读书时间;③多读能引发思考的经典作品。
【解析】
1.此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分析。
根据材料一可得出我国人均阅读量较少的原因:忙工作,忙家务(工作生活劳累);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娱乐活动多);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缺乏阅读兴趣)。
2.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
“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26本”为列数据;“2015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较2014年略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为作比较。
3.题干问材料中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
“浅阅读”是啥?特点是“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
特征鲜明,对号入座。
于是问题迎刃而解。
可提取材料一“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
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等句分析整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4.此题考查了建议的撰写。
回答此题时,要注意以下问题:要联系现实生活,和生活息息相关;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围绕主题“改善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来写。
建议可从“国家”和“个人”两个角度来拟写。
如:加大书店密度;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减少娱乐,留出读书时间等。
建议内容可参考德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做法。
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