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D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共12题;共48分)
1. (4分) (2019高三上·深圳月考) 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器形、纹饰、制法。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经济发展,各诸侯国生产加工能力提高
B . 王室衰微,失去对象征身份资源的垄断
C . 战争频繁,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技术交流
D . 百家争鸣,各国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观念
2. (4分)明史记载:“明景帝要易储,恐廷议时群臣反对,事前赠阁臣陈循等人白金,又派太监恫吓。

”这一材料从本质上说明
A . 明朝的政治比较清明,皇帝较多采纳臣下的意见
B . 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很高
C . 君主采用多种手段驾驭臣下
D . 官僚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约束
3. (4分)(2019·烟台模拟) 如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

由此可以推知()
出处记述
《田令》“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诗补逸》“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唐大诏令集》“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全唐文》“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

……
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


A . 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
B . 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 . 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
D .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4. (4分)“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

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
A . 救国治国之术
B . “天理”
C . “天人感应”
D . “民贵君轻”
5. (4分)近代不平等条约开放的商埠中,涉及到今天我国直辖市的有
①《南京条约》②《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
D . ①③
6. (4分) (2020高二下·海安月考) 有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主要来自西方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

论者多将该运动以“反传统”一言以蔽之,其实,这场文化运动承袭着中华元典精神中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等要义。

该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 对传统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的倾向
B . 纠结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选择问题
C . 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融合
D . 借助传统文化传播西方的民主思想
7. (4分) (2019高一下·辽宁期中) 在进行抗日战争期间有关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暴行的研究性学习中,下列最有力的证据是()
A . 战争亲历者的控诉材料
B . 文学著作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 . 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
D . 屠杀现场遗迹和当时的新闻照片
8. (4分) (2020高一下·海口开学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下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 .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 . “早晚喝菜粥,中午啃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C . “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D . “缝纫机缝住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
9. (4分) (2019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 古代雅典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的支持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这种做法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 . 人人平等
B . 民主监督
C . 法律至上
D . 轮番而治
10. (4分)王觉非主编的《英国近代史》载:“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
A . 牛顿
B . 爱迪生
C . 哈格里夫斯
D . 瓦特
11. (4分) (2017高二下·宜昌期中) 据《苏联真相》记载,1928年7月,斯大林指出:“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_;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国家)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

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

”苏联的这一做法()
A . 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B . 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延续
C . 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D . 有利于新的经济体制的形成
12. (4分) (2019高一下·安阳期中) 有学者指出,我国种植水稻的历史可以推到七八千年以前,种植谷子的历史亦然。

得出这一结论的最权威的依据是()
A . 考古发掘
B . 神话传说
C . 史书记载
D . 科学推断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2分) (共5题;共62分)
13. (15.0分)(2019·佛山模拟) 材料:1241年窝阔台死后,在脱列哥那后执政和贵由统治时期,朝政紊乱,法度不一,蒙古诸王贵族肆意搜刮汉地财赋较前更加严重。

1260年忽必烈即位时,“诸色占役者强半”。

因此,整顿和改革投下制度,已是摆在忽必烈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忽必烈对投下的整顿和改革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对五户丝制进行改革,规定投下丝料由有司征收,受封者于中书省验数关支,改变了过去就征于州郡的办法。

全面整理户籍,发布了许多有关投下的禁令。

如至元元年(1264)颁行圣旨:“依着先帝圣旨,诸王、公主、驸马并诸投下,不得擅行文字,招收户计。

”对投下封地行政建置进行了调整。

在原汉人世侯辖区内,以较重要的诸王勋贵分地为单位,采取分设、新立、改置及维持原状等方式,众建路州,尽可能使拥有较多封户的诸王贵族独占一路一州,或在该路州占主导地位。

忽必烈对五户丝食邑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之后,又将分封制度推广到江南,建立了江南户钞制。

投下制度在忽必烈时期已基本定型,忽必烈的后继者大体上遵循着他所制定的有关政策。

元末,皇权对投下控制日益减弱,同时,依附于皇权的投下分封制度也逐渐走向衰落。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忽必烈投下制度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忽必烈投下制度改革的影响。

14. (10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乡村改造在英国从19世纪后期就开始了。

城市的样板示范促使农村起来追随一英国还建立了专门的乡村保护协会。

早期工业城市生活的不舒适性,让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

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交通革命和通讯革命,对乡村改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城乡生活质量基本趋同。

对乡村的管理也就随之变革,德、意等国则完全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

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特别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从20世纪后期起,欧洲农村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普遍兴起了旅游业。

——摘编自刘景华《农村城镇化:欧洲的经历和经验》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势日衰,乡村更加衰败。

进入30年代,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整个中国农村出现空前未有的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

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在重庆北碚进行了“乡村现代化”的实验。

在此创办了中国西部科学院,修建了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兴建工厂,开办银行,开通邮电,创办学校,建立农场。

先后开辟出北温泉、小三峡等游览区,使北碚的园林山水、历史文物得到很好的保护。

卢作孚的北碚“乡村现代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上说乡村建设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据《卢作孚与民国乡村建设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后期欧洲“乡村改造”和中国20世纪30年代“乡村建设”各自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的“乡村改造”和中国的“乡村建设”的相同点。

并指出二者结局不同的原因。

15. (15.0分)(2018·全国Ⅲ卷)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

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

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

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

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

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

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

——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

16. (12分) (2017高二下·常州期末) 阅读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

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

……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

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摘编自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材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

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材料三:二战结束……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欧洲和日本。

到20世纪50年代,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正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体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救命稻草。

……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

—[美]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冷战”起源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争霸过程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

17. (10分)(2020·南京模拟) 詹天佑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铁路巨擘与科技前驱,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知识分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铁路修建权多半被帝国主义国家所掠夺,这些铁路不但被这些国家经营,路权也掌握在他们手里。

但京张铁路则与之相反,在当时这场中外铁路利权的争夺战中,中国最终取得了自修京张铁路的胜利,“不但建筑之资本为国有,建筑的计划亦是我国工程师所计划”。

京张铁路沿途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尤其是八达岭居庸关附近,需要开山凿洞,工程艰巨,但詹天佑先生创造了人字形路线解决了关沟段通车难题。

通过修建京张铁路培养了大批的铁路人才、传播了铁路技术,为中国铁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摘编自姚兴哲《晩清京张铁路自主修建政策的由来》
材料二:随着保路运动的迅速发展,詹天佑毅然公开出面抗争。

1911年6月7日,詹天佑担任总理的广东商办粵汉铁路公司致电湘、鄂、川三省,表示“唇齿相关,希予支持”,并公开致电四川商办川汉铁路公司,要求两公司协同抗争保路……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詹天佑在主持粵汉铁路建造的岗位上,不断以铁路建设的新成就,表达他对民主政权的支持。

詹天佑也以自己的极大的热情、丰富的学识与在铁路工程界的威望,支持孙中山的雄伟的铁路建设计划。

詹天佑还积极帮助孙中山制作详尽的规划与措施,认真提出多种有价值的意见。

——摘编自经盛鸿、孙燕《詹天佑与辛亥革命》
(1)据材料一,概括京张铁路的建设特征,分析其重大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詹天佑如何支持辛亥革命的?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詹天佑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共12题;共4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2分) (共5题;共62分)
13-1、
13-2、
14-1、
14-2、
15-1、15-2、16-1、
16-2、16-3、
17-1、17-2、1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