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

摘要: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开展分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加深
学生对课堂所教授知识的理解。

基于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考
虑学生实际情况与学习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方法。

下文将对分层教学在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实践
1 分层教学的积极作用
1.1 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数学是一门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教师应在
实际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掌握所学知识。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加入同一个小组,使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合作,
相互学习,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1.2 培养自信心主动学习知识。

在课堂上,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通常会得到相对较好的成绩,这与他们自身
的自信有关。

要使学生积极参与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互动,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
的自信。

在分层教育中,所有学生都能端正自己的态度,在自己的水平上学习知识,获得自己的学习方法,接受最系统、最科学的数学教育。

学生们不再像过去
一样,有些人被忽视、有些人被嘲笑,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成功完成任务。

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感觉,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充分的调动。

慢慢的学生
会融入课堂,并希望得到他人更多的赞扬和关注,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承担沉重
的负担,并将学习的压力转变为学习动力。

最终,学生们对学习越来越有信心,成绩也越来越好。

2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做好学生分层
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分层,最后因材施教。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显著提高。

教师应综合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能力水平和潜在倾向,从高到低划分不同的水平,确定每一水平学生的特点,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其中,A 层次的学生主要表现为数学成绩良好,课堂表现活跃,学习兴趣浓厚,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B层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能在课堂上自觉与老师合作,认真听讲,认真听讲,但自主性差,学习方法差。

C层次的级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课堂上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他们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

这个层次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一些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学生就可以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的空间。

这种分层是灵活的。

2.2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将课堂练习进行分层
课堂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数学能力的直接途径,因此,在分层教学的课堂上,其实践方法不能一概而论。

现在,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学习的目标是正确解题和取得高分,虽然这种想法没有错,但它不足以提高综合数学素养,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目标。

对于较低水平的学生,教师应该放宽标准,让他们从基础做起,以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为目标。

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应让他们掌握基本前提和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以达到能够应付培养学科的目的;对于更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让他们在完成前两点的基础上掌握解决多重问题的能力。

不同学生的学习目标不能一概而论,每个学生只有以自己目前的水平为起点,向前迈进一步,才能稳定有效地进步。

这样在准备阶段就可以思考学生的教学目标,可以有一个实践的基础。

练习
的难度要符合教学预期,严格要求高水平的学生,鼓励低水平的学生攻高水平的问题。

这种有针对性的分层训练方法,可以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让学生循序渐进,在实践中找到突破感,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因此,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后,教师要帮助他们进行相应的课堂练习,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2.3 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面对的是不同个性的新鲜个体,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教师需要做好课堂教学的合理设计,分层教学过程,充分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分层教学过程体现在问题和问题的分层,采用分层教育模式,问题必须体现针对性特点,例如,面对班里的优等生,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必须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主动挑战问题。

对待中学生在课堂上,应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了解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于班上的后进生,我们将重点放在基础问题上,使学生能够感到成功,获得信心,激发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4 注重教学评价分层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层次安排作业内容,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和评价,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主要依赖于分层的教学目标,即教师在教学之初就对学生提出了差异化的要求,以此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

分层评价的方法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前者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而后者则关注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

此外,还应将学生引入评价中,激发学生的自主评价意识,促进学生认识分层教学的意义,实现心理突破,在分层教学中获得自我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对初中数学的要求,学校和教师应该对改进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之间的差异更大,也要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你需要采取分层教学方
法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分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发展,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也促进了学校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建伟.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
究,2021(28):143-144.
[2]孙子宜.浅谈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7):55.
[3]方碧琼.浅析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J].学苑教
育,2021(25):13-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