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货代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国际货代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宋春雪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港航物流系,江苏 南京 211170)
【摘要】国际货代企业是海事类院校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之一,充分认识国际货代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各项基本素质要求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专业知识储备、技能要求等方面阐述国际货代企业的人才观。

【关键词】国际货代;专业知识;技能;素质要求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随着市场的放开,国际货代正在成为一个高度竞争的服务性行业。

该行业长期以来属中间人的定位以及日益凸显的资源整合和系统功能集成商特征,决定了人是国际货代经营中最重要的资源,是国际货代企业经营发展的源泉。

如何以人为本,建立一支高效、精干、和谐的员工队伍,是每一个货代经理人必须思考的重大理性问题,也是行业内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实务性命题。

国际货运代理属于国际物流的范畴,专业性强,环节多,程序复杂,不可控制的因素多,它是国际运输的组织者和设计师,是介于国际运输和国际贸易的一个综合性服务产业,这就要求货代从业人员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必要的技能。

1.国际货代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
通常认为,国际物流具有运输、装卸搬运、仓储保管、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六大功能,这些功能无不是国际货代功能内涵的整合和外延的外化,其知识结构体系同国际货代几近相通,一脉相承,国际货代的专业知识完全可以为国际物流经营所用。

物流属于复合型产业,国际物流知识体系广博而复杂。

从知识储备来说,干好国际货代这行,至少应具有以下三大方面专业知识体系:国际货运、国际贸易及外语水平。

1.1 基本的国际货运专业知识
国际货运包括海、陆、空等多种运输方式。

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从业人员应具有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

比如对于大多数人从事的海运货代,从业人员要通晓提单及其主要条款、远洋散杂货或集装箱运输、海运费构成等基本知识;经营国际空运货代业务,要了解TACT、航空器构成、空运单及其主要条款等必备知识;干国际铁路货代的,除熟悉国际铁路货运基本流程之外,还要对铁路超限货物的配车、装载、配图、运费计算及国际铁路运输公约等专业知识了然于胸。

较为困难和重要的是,除了要熟悉国内段的货运流程外,还要了解国外主要目的国的社会、商务、人文等环境。

1.2 必要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知识
货运代理直接服务于国际贸易。

一个外贸合同签订后,合同后半部分执行主要是货运代理的工作。

因此,任何一个货代从业人员,必须要懂得国际通用的主要贸易术语条款(尤其是国际商会颁布新的《Incoterms 2010》后,如何理解和应用新术语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以信用证为核心的支付条款、不同贸易方式区别等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知识。

除此之外,中国现行的海关和商检等法规政策几乎年年更新调整,为做到货物顺利通关,货代有关人员还要动态跟踪了解这方面的政策新规。

1.3 专业的外语水平
不同于国内的公路、铁路等货运代理,国际性是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鲜明特色。

这就要求货代业务人员应至少掌握英语等一门外语。

虽不要求听说读写译样样过关,但也起码能适应基本的英语会话。

随着多数货代企业跨国业务的增加,日益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专业商务英语处理函电、邮件、涉外谈判和签订对外合同等。

以上说明国际货代从业人员应具有宽泛的知识结构,应该说这个要求相对还较高。

根据以上这三大知识储备,具有海运或交通运输、外贸或学外语背景的人相对容易入门上手。

2.国际货代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要求
诚然如此,目前各类国际货代企业的中坚力量大多来源于以上这三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但现实中又确有一批非这三类专业背景的人也在从事货代行业,有些还成为了货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且他们的工作同样游刃有余,成绩卓然。

由此,引发出业内人士的一个共识:以上这些专业知识仅仅是涉足国际货代的必要条件,而一些技能和素质要求才是干好货代的充分条件。

除了外语水平外,这些国际货运和外贸知识完全可以通过岗位培训和实践经验逐步获得,而恰恰有一些不可或缺的技能和态度等“软性”要求才是干好货代的关键成功因素。

2.1 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干好国际货代的一项重要“软技能”
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现代职场对经理人和大多数应聘岗位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操作、营销、管理等这三大类岗位货代人需要不断培育和提升的一项基本技能。

这是国际货代属于中间人的性质及涉及面广、环节之多、程序复杂等特点决定的。

业务操作经营中,货代担当组织者的角色,除了需要取得承运人和货主这两个最大利益相关者的配合和支持外,还要协调好同港口操作代理、海关商检、卡车公司、港务局、国外代理等诸多关系方,其中沟通渠道之多,协调难度之复杂,占用货代人的精力强度之大,是诸如旅游、保险等其他相近的服务行业所无法比拟的。

据初步统计分析:尽管沟通协调的层次和内容不同,但上述三大岗位货代人在沟通协调上日常平均花费的时间排在第一位,占其全部工作时间的60%以上,而考评此项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尺度就是沟通协调能力。

实践证明,积极倾听、换位思考、学会时间管理、保持谦虚的心态都是提升沟通协调能力的有效途径。

沟通协调目的是为了解决处理问题,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当然,一个货代人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还同行业经验、人脉关系、整合资源能力等因素有关,但对于一个新手来讲,要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2.2 整合资源和渠道的能力是国际货代经理人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尽管设施投入、车船等运输工具对国际货代和物流的经营日益重要,但国内外行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国际货代的优势重在功能整合,胜在模式创新。

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如何基于双赢和多赢的原则,首先,在强势的承运人和货主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其次,最大程度地整合车队、仓库、海关商检、海外代理等诸多关系方的资源渠道,进而通过自己特有价值的专业性“软服务”,最后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的那份利益,这便是货代作为整合者的魅力和生命力。

国际货代整合的资源越多,整合的渠道越广,他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就越多,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从某种强度上讲,私营中小货代的老板都是行业资源整合的成功者。

应该说,整合行业资源的能力同其工作经历、行业经验、人脉圈子、职务高低等密切相关,但这并非绝对,一个人的学习模仿、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也同样不可忽视。

此外,诚实守信,恪守职业操守,拥有开放的心态、有一定的商务洞察力等都是货代人应有的道德品格和职业素养,这些虽然是货代成功的隐性因素,但对货代企业的经营发展同样十分重要。

总之,既要有专业知识背景,又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技能,还要凭激情去认真做事,以坚持到最后一分钟的信念去敬业拼搏,这样的人才在现代职场并非容易获得。

拥有这样素质的行业人,当掌握一定的客户资源或者历练到具有较强的整合资源和渠道能力后,他就有可能另谋高就,或另立门户,从而使货代成为人才跳槽最为频繁的行业之一。

如何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有专长的员工,这是需要很多货代经理人用智慧去解决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梅赞宾.国际货代企业的人才观[R].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发展研究报告,2010-04.
[2]方凯,张婷.我国国际货代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07(31).
作者简介:宋春雪(1982—),女,辽宁人,硕士,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港航物流系教师,研究方向:国际航运、港口物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