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儋州四首著名的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在儋州四首著名的诗
别海南黎民表——【宋】苏轼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译文:
我原是海南的居民,如今暂居在西蜀州。
突然间却要跨越海洋去,就像是要去远游一般。
一生经历生死的梦境,三者并无劣势与优势之别。
知道君再也不会再见面,所以欲去且稍作停留。
创作背景:
元符三年,宋徽宗即位后,朝廷赦令苏轼北归。
在离开儋州(治所在今广东儋县西北,辖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区)时,黎族父老携酒相送,执手泣涕,苏轼为了感谢海南人民的深情厚意,写下了《别海南黎民表》这首诗。
纵笔三首·其一——【宋】苏轼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髮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译文:
孤苦寂然的东坡老翁我在病中,须发萧然,就像一世不散的霜风。
我家小儿欣喜地夸我脸色泛红,我木然一笑露出了真相,原来是酒后的醉容。
创作背景:
宋哲宗元符二年,大诗人苏轼由惠州(今属广东省)贬所再贬儋州(治所在今广东儋县西北,辖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区),时已64岁,且病魔缠身,正处于“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的困境。
此年岁末,作《纵笔三首》。
纵笔三首·其二——【宋】苏轼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译文:
父老们争着看我这黑色的头巾,是因为我这个平民,曾有过官职在身。
而如今,溪边路口人独立,看夕阳西沉,数过路行人。
创作背景:
宋哲宗元符二年,大诗人苏轼由惠州(今属广东省)贬所再贬儋州(治所在今广东儋县西北,辖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区),时已64岁,且病魔缠身,正处于“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的困境。
此年岁末,作《纵笔三首》。
纵笔三首·其三——【宋】苏轼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译文:
北来的粮船未到,近来米贵如珍珠,半月不知饱和醉,这肚子好萧条好清苦。
好在明天是祭灶日,难得这年末岁尾,东家宰鸡,烤肉,备酒,定会饷我祭肉醉一回。
创作背景:
宋哲宗元符二年,大诗人苏轼由惠州(今属广东省)贬所再贬儋州(治所在今广东儋县西北,辖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区),时已64岁,且病魔缠身,正处于“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的困境。
此年岁末,作《纵笔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