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球的表面形态湘教版必修一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s5u精品课件
第37页
研究地质结构意义
背斜——储油结构
向斜——储水结构
ks5u精品课件
第38页
研究地质结构意义 2、隧道在穿越褶皱时,应当选择向斜部位,还是背斜部位?
隧道在通过褶皱时,应当选择背斜部位。 原因(1)符合力学原理,不易塌陷
(2)不易积存地下水 ks5u精品课件 第39页
研究地质结构意义 3、水库大坝等大型工程选址,可否选择在断层地带?
水库大坝等 大型工程选 址应当避开 断层带。ks5u精品课件
第40页
断层
(1)隧道工程方面:采用加固办法; (2)水库工程方面:避开断层带, 预防诱发断层活动(地震、滑坡)和 水库漏水.
ks5u精品课件
第41页
研究地质结构意义
——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石油、天然气:储存在背斜结构中 ➢地下水:储存于向斜结构盆地中;
喜马拉雅山脉
ks5u精品课件
第20页
三。地质结构与结构地貌
ks5u精品课件
第21页
ks5u精品课件
第22页
ks5u精品课件
第23页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以内力作用为主
褶皱
❖ 基本形态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向斜(岩层ks向5u精下品课弯件 曲)
第24页
背斜: 中间 老两 翼新
判断背斜、 向斜主要 依据:
ks5u精品课件
第13页
ks5u精品课件
第14页
ks5u精品课件
第15页
活动2:观测两图,并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思 考并讨论P37页“活动”问题2。
你认为在此后漫长地质年代里,东非大裂谷将会发
生如何改变?
ks5u精品课件
第16页
ks5u精品课件
第17页
ks5u精品课件
第18页
ks5u精品课件
(3)泰山成因与图中 A处一致;地震多发地带位于
图中 E 处。
(4)图中五个部位宜建地下隧道是 D
是 C。
ks5u精品课件
,良好储水结构
第43页
ks5u精品课件
第44页
地堑 :相对下降,多形成盆地 或谷地,如吐鲁番盆地、渭 河谷地、汾河谷地等
ks5u精品课件
第34页
褶皱
• 结构类 型
产生原因

结构特 性
地貌形态 地形倒置

背斜岩层受 挤压弯皱 向斜 曲变形岩层上拱 岩层下弯
常形成 山岭
谷地或 盆地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ks5u精品课件
第35页
ks5u精品课件
第36页
第5页
内外力共同作用
ks5u精品课件
第6页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 板块结构学说
ks5u精品课件
第7页
大陆漂移学说
ks5u精品课件
第8页
海底扩张学说
ks5u精品课件
第9页
板块结构学说
1、地球表层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 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2、板块处于处于相对运动状态;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活动比较 猛烈,多火山、地震。
向斜: 中间新 两翼老
ks5u精品课件
岩层 新老关系
第25页
背斜
背斜成谷原因:背斜顶 部受张力,岩性疏松,
容易被侵蚀
向斜
以外力作用为主 ks5u精品课件
向斜成山原因: 向斜槽部受挤压 力,岩性坚硬, 不易被侵蚀
第26页
ks5u精品课件
第27页
ks5u精品课件
第28页
ks5u精品课件
第29页
褶皱

结构类 型
背斜
产生原因 岩层受
• 结构特 性
岩层上拱
地貌形态 常形成 山岭
地形倒置 背斜成谷
褶 皱
向斜
挤压弯 曲变形
岩层下弯
谷地或 盆地
向斜成山
ks5u精品课件
第30页
ks5u精品课件
第31页
ks5u精品课件
第32页
ks5u精品课件
第33页
断层
地垒 :相对上升,多形成山峰,如 庐山、华山、泰山、峨眉山等
第19页
板块相对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
板块运动
对地表影响
举例
板块张裂 (生长边界)
常形成裂谷或海 东非大裂谷
洋.海岭
大西洋
板块 挤压 碰撞 (消 亡边 界)
大洋板块与 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常形成 海沟
大陆板块成岛弧
马里亚纳海沟 东亚岛弧链; 美洲西部科迪
和海岸山脉
勒拉山系
大陆板块与 常形成巨大山脉.
大陆板块 高原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ks5u精品课件
第1页
ks5u精品课件
第2页
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觉了大量海生生物化石,栎树分 布高度是3000m,而在喜马拉雅山5700m地层中发觉了栎 树化石。
ks5u精品课件
第3页
一、不断改变地表形态
促使地表形态不断改变作用,称为地质 作用。
地质作用按能量起源能够分为哪几 类?其主要表现形式分别有哪些?对地 表有什么影响?
有断层地方 ➢修建地下隧道:选择在背斜部位 ➢水库、工程建筑:避免建在断层带上 ➢采石:选择在背斜部位,工程难度小.成本低
ks5u精品课件
第42页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处,属背斜是 D,地堑是———B—。 (2)从地形上看,C处是 山 ,形成原因是凹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ks5u精品课件
第4页
一、不断改变地表形态
分类 • 能量
表现
• 起源
形式
• 对地表形态 • 影响
内力 作用
地球内部 (热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
形成高山和盆地、 使地表变得高下 起伏
外力 作用
地球外部
(太阳能)
风化、侵蚀、 削低高山、填平 搬运、沉积、 洼地,使地表趋 固结成岩作用 于平坦
ks5u精品课件
ks5u精品课件
第10页
板块内部较稳定,边界地带不太平,火山地震常发生
ks5u精品课件
第11页
ks5u精品课件
第12页
活动1:观测两图,并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思 考并讨论P37页“活动”问题1。
(1)印度洋板块向什 么方向运动?亚欧板 块呢?
(2)这两板块运动造 成了什么结果?
(3)上述运动使地形 发生了什么样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