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鼻血(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和解少阳为主治愈鼻衄
病案:王某,女,52岁。
初诊:1975年1月2日。
主诉及病史:前1周开始患“感冒”,3天后鼻衄、齿衄,右侧头痛剧烈如钻刺,牵至右牙龈及右中耳疼痛,呈间歇性发作,每发持续约1个多小时,伴畏冷,怕风,肩背酸痛,食欲不振,二便正常。
诊查:口不干,脉浮弦。
舌质红,苔黄浊稍厚。
治法:和解少阳,搜风散邪。
处方:软柴胡3g 秋蝉衣7尾白僵蚕5g 大元参9g 白菊花3g 枯黄芩6g 北细辛1.5g 香白芷3g 陈半夏6g 粉甘草3g 2剂二诊:1月5日。
鼻衄、齿衄已止,头痛好转,右中耳仍有微痛,畏风,头晕,舌质红,苔黄浊,脉弦细数,症势已趋坦途,病情向愈之机。
治法仍遵原法,加清热降火之品。
处方:大元参15g 白菊花5g 秋蝉衣7尾枯黄芩6g 盐黄柏9g 怀牛膝9g 陈半夏6g 甘草梢3g 软柴胡3g
服上方药2剂后,头痛已除,衄血未作。
- 1 -
按语此衄血不为里热,应分析为表热,衄不必忧,古人以血为汗,是邪从衄解之势;柴胡证具,故用小柴胡汤加减,能转少阳之邪热,加细辛、白芷两味辛窜开滞善治头痛、牙痛、中耳痛,正合“高巅之上,唯风药可达”之旨。
蝉衣、僵蚕搜风散邪;元参、菊花辛凉散热,咸寒降火。
上药虽非止血之剂而血竟止者,以其透发风热,达到邪解衄止、营卫调和。
服药2剂后鼻衄、齿衄均止,唯头晕、畏风、右中耳仍有微痛,肾开窍于耳,乃循前法去辛窜之辛芷,与搜风之僵蚕,以滋肾之牛膝下行,使火降气平,血随气下,不再有“妄行”与“失道”之患,而头晕、中耳痛之疾可随之痊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328,郑孙谋医案。
郑孙谋,字仲权,1913年生。
福建福州市人,四世业医。
少承庭训,矢志操岐黄术以活人。
启蒙
后11岁受业于清秀才翁幼西先生五载,授课四书五经与《周易参同契》等,为攻读中医经典奠定基础。
14岁即开始背诵医经,17岁随堂伯父少荣公侍诊七载,得其真传。
24岁悬壶乡曲,曾治活痖瘴、走马
牙疳等危重病人。
踵门求诊者日众。
解放后曾参加筹组福州市第一联合医院,任副院长。
1956年7月福州市人民医院成立,任内科主
任中医师,并兼任福建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副组长。
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首届理事,福州市人民医
院副院长;历任中医学会福建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顾问,福建省卫生厅学术委员会委员,福州市科协常委,福州市中医学会名誉会长,福州市中医研究所
所长等职。
从事中医工作48年,对理论有较深研究和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运用扶阳法。
治疗病态窦房结
综合征颇有心得。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篇,其中《血丝虫乳糜尿中药治验》一文译成俄文对外
交流。
参加编写《脉经校释》。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