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预防中braden评分表联合分级预防护理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39期V ol.4, No.39, 2019
129
压疮预防中Braden 评分表联合分级预防护理的临床分析
袁静华
(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常熟 215500)
【摘要】目的 探究Braden 评分表+分级预防护理在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抽取我科收治的高龄卧床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对患者分为甲组(n =35,开展常规预防护理)、乙组(n =35,根据Braden 评分表实施分级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及疼痛评分。

结果 乙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甲组高,疼痛评分、压疮发生率低于甲组,有统计学差异性(P <0.05)。

结论 Braden 评分表联合分级预防护理的开展,取得成效明显,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压疮;Braden 评分表;分级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39.129.02
压疮又称压力性损伤,是身体局部组织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

长期卧床患者为压疮的高发人群,本案中病例均是高龄患者,更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压疮一旦发生,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恢复。

Braden 评分表是一个适用于评估老年患者压疮危险的工具,有效性高,可以通过评估结果指导护理人员进行科学的干预,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分级预防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开展不同级别的护理,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以70例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Braden 评分表、分级预防护理联合应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70例卧床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采取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甲、乙2组,甲组:35例,男22例,女13例,脑梗塞后遗症20例,血管性痴呆15例,年龄范围:72~98(90.6±4.1)岁;乙组:35例,男23例,女12例,脑梗塞后遗症24例,血管性痴呆11例,年龄范围:70~97(90.9±3.8)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高龄卧床患者,Braden 评分在10-12分,无自理能力,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患者,营养不良患者[2]。

甲、乙两组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性(P >0.05)。

1.2 干预方法
甲组:对该组实施常规预防护理,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皮肤变化,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对于带入或存在压疮患者,给予压疮对症护理。

乙组:该组入院后进行压疮预防相关知识宣教,所有患者入院2h 内由床位护士员用Braden 评分表评估,总分23分, 15~18分轻度危险、13~14分中度危险、10~12分高度危险、≤9分极高危险[3],结合Braden 评分结果开展分级预防护理。

在本次研究中,纳入的患者经过评估,均在10-12分的高度危险范围内,护理要求极高,分级预防护理方法如下: 1、8小时内填写压疮高危报表,及时上报皮肤护理组,内容有疾病诊断,基本病情,压疮预防措施等,后续填写转归。

2、护士站白板醒目位置列出重点交接栏,便于每个班次的每位护士掌握。

3、床头挂压疮预防警示标识:注明患者压疮高危部位及高危影响因素,便于床边观察及交接。

4、床尾挂体位更换表,打钩记录。

每1-2小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侧卧位时注意角度,采用30°斜侧卧位,利用三角枕支撑患者的腰背骶部,在腘窝,两足之间放置科室自制小软枕,患者的两臂环抱另一小软枕,可增加稳定性及舒适感。

半坐位时床头抬高不超过30°,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且在腿部放置支撑垫,防止下滑过程中产生摩擦力及剪切力。

5、根据患者的局部皮肤情况酌情预防性应用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贴,以保护局部皮肤,减少受压。

6、给予患者卧气垫床或防压疮床垫,每天检查气垫充气情况,调节合适充气压力档,保持软硬度适宜,达到减压目的。

7、注意病室温湿度,中
央空调使用,病室温度保持在22-24℃,盖被厚薄适宜,随季节更换,防止患者受凉或者汗湿衣裤。

8护士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更换护垫,温水清洗后,涂润肤油,本病区使用的是护肤橄榄油,既可保护皮肤,阻隔排泄物的刺激,还能保持滋润,增强局部皮肤的抵抗力。

9、带入压疮者2小时内上报护士长,根据压疮分级给予相应护理措施10、所有患者的Braden 评分都要注意复评,以指导护理人员开展分级预防护理,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两组的满意度评分、疼痛评分及压疮率,满意度评分评估如下:(1)应用我院自拟的《住院患者优质护理满意度测评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测评,如果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则由患者家属代为填写,量表总分100分,分值高低,代表患者或患者家属对住院时护理情况的满意度高低。

(2)疼痛评分评估如下: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估患者疼痛症状,满分10分,表示剧烈疼痛,0分表示无痛,分数越低,疼痛改善越好[4]。

(3)压疮评估:压疮根据程度分级,分为Ⅰ期(压疮初期,患者表现为局部受压,血液循环障碍)、Ⅱ期(红肿部位因受到压迫,血液循环未改善,导致表皮层坏死)、Ⅲ期(患者全层皮肤破坏,累及深层组织)[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s )表示计量资料,行t 检验,(%)、x 2表示计数资料,行x 检验,对比有差异性,用P <0.05表示。

2 结 果
2.1 满意度评分及疼痛评分比较
乙组满意度评分比甲组高,疼痛评分低于甲组(P <0.05)。

表1 满意度评分及疼痛评分比较(x ±s ,分)
组别满意度评分疼痛评分甲组(n =35)95.6±1.2 3.3±1.0乙组(n =35)
99.2±0.2 2.7±0.8t 17.507 2.772P
0.000
0.007
2.2 压疮率对比
压疮率评估,乙组压疮率为0低于甲组11.43%(x 2=4.242,P <0.05),见表2。

表2 压疮率组间比较(n ,%)
组别例数Ⅰ期Ⅱ期Ⅲ期压疮率甲组352(5.71)1(2.86)1(2.86)4(11.43)
乙组35
0(0)
0(0)
0(0)
0(0)x 2
4.242P
0.039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39期V ol.4, No.39, 2019
130
3 讨 论
压疮是在所有医疗机构均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压疮发生可引发其他疾病,增加死亡率,其治疗过程复杂,耗时长,不但给患者躯体上造成极大的痛苦,还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加强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极为关键。

以往因缺乏科学的评估方法,大部分护理人员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干预,比较盲目,缺乏预防性,压疮发生率高,致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明显增加,因此,整体护理效果并非理想[6]。

寻找更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是解决压疮干预的重要问题。

Braden评分表评估患者压疮风险性,根据评估得分分为4个等级,从而为压疮预防护理提供依据,在临床老年科的运用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

在Braden评分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分级预防护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高,保证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能明显减轻受压对患者造成的疼痛感,有效控制压疮的发生,患者对此护理模式十分青睐,与陈荣兰[7]等研究一致,说明了该护理方案的有效性。

综上,Braden评分表与分级预防护理的联合应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患者(或患者家属)满意度高,特别是预防压疮的发生上成效显著,值得临床老年科的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66-176.
[2] 何美燕. 应用Braden计分表预测预防压疮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压
疮发生率的影响[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S4):528.
[3] 蒋琪霞.压疮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4
[4] 贾静, 罗彩凤, 孙婧, 等. Munro与Braden压疮评估表用于手术患者
压疮评估预测效度比较[J]. 护理学杂志, 2017,14(18):113-114. [5] 肖晖. 改良式Braden评分表在心血管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30):4190-4191.
[6] 张月霞,吴梅兰. 风险管理联合Braden评估表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 9(24):192-195.
[7] 陈荣兰, 张俊, 陈利. Braden评分表联合分级预防护理在压疮预防
中的应用效果[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18(2):134-135.
本文编辑:吴姬
患者提供全面的饮食营养供给,满足机体营养需求,有助于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仉淑贞.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
[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2):26.[2] 李具金.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J].
中国社区医师,2015(6):116-117.
[3] 孟云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
子杂志,2015(11):181-182.
本文编辑:吴姬
2.3 两组SAS以及SDS分数情况
干预后,两组受试者的SAS以及SDS分数有所降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SAS以及SDS分数明显更低,P<0.05。

表3 两组SAS以及SDS分数情况(s,分)
小组类别
SAS SDS
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
观察组
(n=99)
59.63±2.1420.25±1.36**60.36±2.8421.39±1.28**
对照组
(n=99)
60.25±2.5535.25±2.96*60.39±2.6538.69±2.54*和干预前相比,P<0.05.和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P<0.05
3 讨 论
接受急诊输液的患者,由于其自身治疗时间较短、病情严重,所用药物品类众多。

所以说,患者在接受输液时,很容易产生护患纠纷。

继而令患者对医院的形象好感度丧失。

对于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当与其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5]。

如果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开展输液护理时,合理运用科学化沟通方式,能够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护士在和患者沟通时正确表达,结合相关语言特点,可以实现有效沟通。

当护理人员在和患者沟通时,应当时刻保持宽容、博爱以及主动的谈话态度,掌握合理的沟通时机,了解并分析病患的性格特点、病情情况以及文化背景等内容。

使用有效方式,增加护士自身与患者心目中的认同感,提升沟通有效率以及质量。

避免发生因沟通不彻底、不恰当而引起的护患纠纷事件。

当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开展急诊输液操作过程中,应当对其详细阐述后续的操作流程。

并与相对应的按压、消毒等工作,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

对于过于惧怕疼痛的病患,如小儿患者。

护士应当向其详细说明疼痛为暂时性反应,安慰患者,消除病患内心对疼痛的恐惧感。

另外,护士应当确保自身操作的准确性,尽量实现一次穿刺成功。

以扎实的护理技术,提高患者结束急诊输液操作时的满意水平。

合理的运用于整个输液过程内,必要时也可以使用非语言是沟通法安慰患者,本次实验结果指出:干预后,两组受试者的V AS分数有所降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V AS分数更低.证实对患者开展科学化护理沟通,能缓解患者疼痛感。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 86.87%,观察组为 98.99%。

干预后观察组SAS以及SDS 分数明显更低。

综上,对于接受急诊输液的病患,开展相关护理过程中,运用科学化护理沟通法,能降低病患苦楚,改善不良心理,提升治疗疾病信心,可促进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爱珍. 补位服务在急诊输液室护患纠纷防范中的应用[J]. 护士
进修杂志, 2016, 31(15):1372-1374.
[2] 侯磊. PDCA循环在优化急诊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急
救医学, 2016, 36(z1).
[3] 李芳萍, 张珑. 沟通技巧在门诊采血窗口护患间的作用探讨[J]. 中
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 32(s1):86-87.
[4] 彭蕾, 陈雪妹, 许方蕾. 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J]. 中国
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 12(9):899-901.
[5] 韩焕英.急诊护理中护患沟通的体会[J].世界中医药,
2017(a01):210-210.
本文编辑:雷巧云
(上接115页)(上接12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