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8九上·恩阳期中)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的是()
A . 银AG
B . 铜Cu
C . 锌Zn
D . 硅Si
2. (2分)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 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 . 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 . 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 . 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3. (2分) (2015九上·惠阳期中)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O2
B . KOH
C . MnO2
D . KClO3
4. (2分) (2018九下·无锡月考) 下列两种物质互相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 植物油、水
B . 植物油、汽油
C . 碘、汽油
D . 碘、酒精
5. (2分) (2020九上·上海期中) 不含原子团的是()
A . NH4Cl
B . MgCl2
C . KOH
D . ZnSO4
6. (2分) (2020九上·大通期末) 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 Si +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 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 .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7. (2分)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 NH4H2PO4
B . NH4Cl
C . K2SO4
D . CO(NH2)2
8. (2分) (2020九上·南岗月考)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 铁钉放入稀盐酸中: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会产生气泡,放热
B . 向氧化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红棕色粉末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放热
C .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后,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D .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在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9. (2分) (2019九上·金水月考)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空气中的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于食品防腐.
B . 清新、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C . 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D . NO2、CO2、SO2和粉尘都是空气污染物.
10. (2分)(2019·江汉)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全人类团结起来与太阳系毁灭抗争的科幻故事。
根据现有科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干粉灭火器只能为一部分火灾灭火
B . 太阳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C . 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D . 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挡住来自太阳的热辐射
11. (2分)(2019·滨湖模拟) “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
下列贸易的商品中,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 . 中国丝绸
B . 埃及长绒棉
C . 捷克水晶
D . 乌克兰葵花籽油
12. (2分)下列关于化学式NO2的读法正确的是()
A . 一氧化二氮
B . 二氧化一氮
C . 二氧化氮
D . 氮氧二
13. (2分) (2019九上·哈尔滨开学考)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和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 金属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
B . 验证Fe和Zn的金属活动性: Zn+FeCl2=ZnCl2+Fe 置换反应
C .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 2Al+3O2=2Al2O3 化合反应
D . 打开汽水瓶时碳酸分解: H2CO3=H2O+CO2 分解反应
14. (2分)(2019·德惠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过滤
B . 测定pH
C . 滴加液体
D . 检查气密性
15. (2分) (2020九下·德惠月考)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Fe、Fe2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氯化铁
B . BaCl2、CaCl2溶液都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 . CO、C都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D . NH4Cl、NH4NO3都含有NH4+ ,都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NH3
16. (2分) (2020九上·道外期末)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铁粉和足量稀硫酸反应:黑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黄色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淡黄色固体先熔化后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
C . 灼烧羊毛:闻到一股烧毛发的焦糊味
D . 甲烷燃烧:气体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
17. (2分) (2018九下·颍州开学考) 红枣是一种非常可口的营养佳品。
已知某一品牌的红枣醋饮中含有一种酸(化学式:C4H6O5),具有美容养颜,解酒护肝健胃的重要用途。
下列关于红枣醋饮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该酸中含有3个氢分子
B . 该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最大
C . 该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4
D . 该酸是由1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18. (2分)(2016·榆次模拟) 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 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
B . 用水区别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C . 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
D . 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O2和CO2
19. (2分) (2017九下·江阴期中) 制备氟化镁(MgF2)时有如下反应:X+6HF=H2SiF6+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 SiF4
B . SiH4
C . SiHF3
D . SiO2
20. (2分)(2020·广东模拟)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向一定量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B . 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C . 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D . 分别稀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溶液
二、填空题 (共2题;共2分)
21. (1分) (2019九上·无锡期中) 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了解。
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化学密不可分。
(1)现有C、H、O、S、N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可用于炼钢的气体是________;
②属于大气污染物之一的氧化物是________;
③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分子________;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2)天然水中含有的部分杂质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内容回答问题。
溶解物质悬浮物质
主要气体主要离子细菌、藻类、泥沙、黏
土
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钙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铝离子
①写出“主要离子”中任一种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_,
②水中溶解的其中一种物质是氯化钙,标出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③若要除去该水样中的颜色和臭味,可加入物质是________。
22. (1分)(2020·衡阳) 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P点的意义是________。
(2)t3℃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
(3)将某温度下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写一种)
(4)在t3℃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1题;共1分)
23. (1分) (2018九上·凤阳期末) 为了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质序,小青和小红两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1)小青同学向盛有等质量的铝、铁、铜的3支试管中分别注入体积和浓度都相同的稀硫酸,小青根据铜中无明显变化、________的现象,判断出Al>Fe>Cu。
(2)红同学只用支试管,只取一次稀硫酸也能证明Al>Fe>Cu,她在稀硫酸中插入金属的顺序是Fe、________。
(3)实验时,将铝丝插入前应用砂纸打磨,目的是________。
(4)小刚同学另外选择三种药品也证明了铝、铁和铜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
(5)铁丝插入稀硫酸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四、综合题 (共1题;共1分)
24. (1分) (2019九下·灌云期中) A,B,C,D,E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
已知C是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示相连的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与D的反应:________。
D转化为E的反应:________。
C转化为A的反应: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 B与E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
25. (1分) (2020九下·南岗月考) 萧红中学某化学活动小组同学在一次实验中进行了酸、碱的某些化学性质的探究:
[实验一]潇潇同学进行氢氧化钠的性质实验,如图实验A所示,首先潇潇取硫酸铜溶液于试管A中,观察到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向试管A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又观察到有________色沉淀产生,最终溶液变为无色:实验验证了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二]红红同学观察潇潇同学的实验过程后,进行了稀硫酸性质的实验,如图实验B、C所示,请写出在试管B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做实验C时,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红红同学将C中物质过滤后与试管B中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并有白色沉淀的现象,红红同学得出结论:试管C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潇潇同学将A试管中的滤液倒入红红实验的烧杯中,烧杯中无明显现象,为了确定烧杯中离子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验证]
取烧杯中的废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化学活动小组同学根据上述所有实验,确定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反思与总结]根据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总结出:在确定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时,可根据________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2题;共2分)答案:21-1、
答案:21-2、
考点:
解析:
答案:22-1、
答案:22-2、
答案:22-3、
答案:22-4、
考点:
解析:
三、实验题 (共1题;共1分)答案:23-1、
答案:23-2、
答案:23-3、
答案:23-4、
答案:23-5、
考点:
解析:
四、综合题 (共1题;共1分)
答案:24-1、
答案:24-2、
答案:24-3、
考点:
解析:
五、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答案:25-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