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三个月2020语文全国通用版基础组合练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组合练11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二十四节气的________与时令奇异吻合,名称具有东方田园美与古典诗意美。
如“惊蛰”,两个汉字组合在一起,就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在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生灵被唤醒了,睁开惺忪的双眼,______地向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
历代诗人也以天地节气丰富了汉语的表达空间,并以汉语印证了天地节气的真实不虚和________。
A.气候不谋而合不可思议
B.气候不约而同不可理喻
C.物候不约而同不可思议
D.物候不谋而合不可理喻
答案 C
解析气候: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它与气流、纬度、海拔、地形等有关。
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候鸟的迁徙,某些动物的冬眠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也指自然界非生物变化(如初霜、解冻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2.下列各项中,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A.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B.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C.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D.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携起手来,她们可以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
答案 B
解析回答此题,首先判断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木棉”这是比喻,“和你站在一起”是拟人;然后逐项分析选项:A项无修辞,B项运用拟人、比喻,C项无修辞,D项无修辞。
故选B。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④它们看似陈旧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A.④①③⑥②⑤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D.⑥④①③②⑤
答案 C
解析前语境里的对象是“古村落”,但表意重点落在“精华”上,这就暗示了其后语意的表达方向。
③中“文物价值”既能照应“古村落”中的“古”,也能承接“精华”的表意;并且“文物价值”一词是总括,可以领起下文。
因此,③居首位。
⑤和②在句式和结构上都相同,而且表意一致,可以组成一个单元。
⑤②从文化和历史角度分述了“文物价值”,所以应衔接在③的后边。
⑥是一个收束的句子,句中有“文化和历史”的词语,表明就是对这两方面的总结,(原文在第四空上用了句号也正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⑥应紧承②。
这里还需要强调一点,⑤②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因为必须与⑥中的“文化和历史”的表意保持一致。
④①组成一个单元,构成“看似……却……”的复句,表示转折关系,从“陈旧”与“辉煌”的对比角度另起一句。
另外,①中“辉映着”与后语境中“承载着”在结构上也是一致的。
因此,后语境必须与①直接衔接起来。
故选C。
4.下列有关节日的对联,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重阳节对联:何处题糕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B.国庆节对联:惠政兴邦千家乐,赤诚报国万众心。
C.中秋节对联:灯火交辉元夜里,笙歌簇拥月明中。
D.教师节对联:旭日灿星照学府,春风化雨育新苗。
答案 C
解析C项从“灯火交辉元夜里,笙歌簇拥月明中”中的“元夜”一词可知,此联应为元宵节对联,而不是中秋节对联。
元夜,即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灯节。
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在人生的道路上,永远不要轻言放弃,胜利可能就在眼前。
B.不要因为失败而垂头丧气,不断地尝试也会有无限的乐趣。
C.在风华正茂的时候不断努力,就可能摘取鲜红硕大的果实。
D.面对人生路上的障碍,有人倍感绝望,有人将其视为获取成功的台阶。
答案 D
解析画面中的石头,暗指人生路上的障碍,有的人是绕过障碍,而有的人则是借助障碍,获得成功。
故选D项。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服”,指改变常服以避人耳目,如“桓公微服而行于民间”。
B.“道”,唐代时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
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道。
C.“流涕”,指流泪。
古代的“涕”一般指眼泪,而“泗”指鼻涕。
D.“五常”,也叫“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
答案 D
解析“师生”错,在“五常”中没有师生关系,应改为“朋友”。
二、名句名篇默写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不以言举人,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
(2)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3)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4)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
(《诗经·氓》)
(5)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6)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7)今年欢笑复明年,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8)____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答案(1)不以人废言(2)肇锡余以嘉名(3)泣孤舟之嫠妇(4)隰则有泮(5)弃掷逦迤(6)望帝春心托杜鹃(7)秋月春风等闲度(8)雄关漫道真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