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应该知道的8个正面管教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们应该知道的8个正⾯管教⼯具
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话是,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为人父母不需要入学考试,但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的教育却是最重要不可忽视的一环。
孩子需要
上学,家长也需要给自己充电——学会正面管教!什么是正面管教呢?正面管教其实就是不娇纵、不惩罚,和善而坚定地教育孩子。
那么怎样才算做到了正面管教呢?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博士简.尼尔森是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
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
她在《正面管教 1001个解决方案》一书中,介绍了正面管教的27个基本工具。
其中有8个工具普遍适用于中国家庭,学会之后绝对是每天都能用到!
1.和善而坚定
无论是控制型还是娇纵型的父母,通常都是被动反应,而不是积极主动。
他们把大量的精力用在本应该怎么做、本能够怎么做或本打算怎么做上。
和善而坚定型的父母却能退后一步,在行动前先观察并思考。
和善而坚定地父母允许孩子犯错,允许不完美,允许反复尝试。
2.决定你怎么做,然后去做
正面管教的核心是学着改变自己,而不是总想着尽量控制孩子并让孩子改变。
娇纵的负面后果孩子变得自私自利,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逃避责任,缺乏独立生活
的能力。
惩罚的负面后果短期内可以停止孩子的错误行为,但无法从根本上让孩子意识到错
误,惩罚会让孩子变得易怒、报复心重、反叛和逃避退缩。
正面管教的影响
和善而坚定——与孩子互相尊重,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满积极阳光的心态去生活。
让孩子自立、自信、自省。
例如:妈妈告诉孩子每晚7:00到9:00是帮助他们做作业的时间,如果孩子超过时间便不再辅导,不会的只能空着回学校让老师教,严格尊重这个规则,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切记:只需要清晰的告诉一遍孩子这个规则,而不需要反复进行提醒,要求和说教。
3.只做,少说
当父母试图通过,“你应该这么做”“你别那么做”来教育孩子时,就错误地将权力交给了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并且不按照父母的话去做的孩子。
如果父母能够少说多行动,他们与孩子之间75%的问题很可能就会消失。
把“你愿意系上安全带吗?” 换成:“该系上安全带了”,并确保自己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系上了安全带,试想一下,如果孩子经常见到爸爸妈妈在开车或者乘车时不系安全带,你要求他这么做,是不会奏效的。
再举个例子,把“你愿意来吃饭吗”换成“吃饭的时间到了。
”然后便坐下来吃饭,吃完就把饭收走,如果孩子贪玩或者任性没来吃,他只能等下一个饭点。
不要一直等着他吃饭,也不要过了饭点再重新帮他做,这样会让孩子得到一个错误信息,“我想吃饭的时候一定会有饭吃。
”
4.坚持到底
很多妈妈都会遇到打电话时孩子大吼大叫的情况,那么在下次来电话之前,你可以跟孩子这样说:
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孩子明白互相尊重、忍让。
坚持到底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让孩子倾听并合作的一种有力方式。
注意几个关键点:
1)要试图去分析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
2)明确孩子这种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表达对孩子的关注和理解
3)提出解决办法和要求
4)明确告诉他你的感受,并肯定孩子有能力可以按照要求去做。
5.让孩子从错误中获得学习的机会
惩罚为父母的愤怒和沮丧提供了一个释放途径。
一些父母使用惩罚的方式是因为他们缺乏其他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当孩子认为你在生他们的气时,他们的行为通常会更糟糕。
比如孩子打翻了牛奶,父母不吼不打,拿抹布来对孩子说:“我们一起清理干净
吧。
”如果孩子对宠物很粗暴,父母可以把宠物带走并告诉孩子:“等你会善待它的时候告诉我,我再让它和你一起玩”。
①关注、理解孩子
“我理解你的感受”②明确孩子要做什么并提出解决方法
“但是我需要在打电话时不被打扰,如果电话不是找你的,请你去玩玩具直到我接完电话”③坚持说出自己的感受
“虽然这有些困难,但是我相信你能做到,否则我会感觉很烦”④如果孩子还是吵闹去阳台关上门表明你说到做到
家长必须明白,一味地发泄愤怒和负面情绪时,有意义的学习将很难发生。
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不是先用情绪去训斥孩子,而是帮助他解决问题,或者告诉他有用信息,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
6.改进你的沟通技巧
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父母要做的就是:倾听。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往往会告诉孩子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做错,犯错误之后要怎么做,这样就阻碍了孩子发展自己的判断力、思考能力、考虑后果的能力和承担责任的能力。
正确的沟通应该是:
① 问“启发式”问题:发生了什么事?你认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② 形成反射式倾听习惯:反射式倾听,是帮助孩子感到自己被倾听并把事情想清楚的一种方法。
反射式倾听的要点:你要将听到的反射回去,最好使用一些与孩子用词稍有不同的词语。
比如你的孩子说:“我讨厌小明。
”你说:“你讨厌自己最好的朋友?”你的孩子回答:“是的,因为他在背后议论我。
”,你说:“他对别人说了一些不愿意当面跟你说的话?”你的孩子说:“是的。
”你说:“我很高兴你告诉了我你的感受,你想要一个拥抱吗?”用这种方法帮助孩子讲清楚、想明白发生的问题。
③ 列一个感觉词汇表,表达自己的感受:快乐 舒服 失望 难过 羞愧 尴尬等,让孩子用具体的词语去表达自己现在感受,这种方法会让孩子感觉自己的感受被尊重,既宣泄了孩子的情绪,又避免孩子产生粗鲁、暴力、偏激的想法。
④ 闭上嘴巴听,接下来家长就要仔细听孩子的抱怨、难过等,让孩子释放情绪,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⑥ 使用“我注意到”句式,不要问圈套式问题,你可以是哦:我注意到你很沮丧,因为小明是你最好的盆友,你现在还不能原谅他对吗!
7.积极的“暂停”
对于4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当他们出现了不良行为,家长可以陪他们一起暂停,给他一个拥抱或者玩一个游戏。
暂停不是为了让孩子感受痛苦、付出代价,而是让每个人都保持冷静,恢复情绪,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孩子需要平复心情的时间,同理家长也需要时间让自己的情绪获得缓冲。
8.父母要更多注意孩子的社交情况
孩子的世界虽然相对单纯,但是进入幼儿园或者升学,孩子在接触更多小朋友时,无可避免会产生嫉妒心、攀比心、报复心和自卑心,这4种心态会让孩子陷入价值怪圈,如果不能获得正确引导,会让孩子心态失衡,迷失自我,行事偏激。
.嫉妒心——寻求过度关注:比如孩子考试前非常努力,但是孩子努力的原因不是因为想要自己的进步,而是想要比过某个比自己成绩好的同学。
那么这样的努力就是建立在嫉妒心上,家长需要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让他明白不断超越自己才是努力学习的理由。
.攀比心——寻求权力、出风头:孩子的社交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同学过生日,孩子可能会让家长买过于贵重的礼物。
这个时候家长要告诉孩子,友情不是看礼物的贵重程度,让孩子不要有攀比心,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报复心——记仇,不宽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多关注孩子对身边人的评价,如果孩子陷入对每个人都有很消极的看法、评价时,家长就要多沟通、多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克服心理失衡。
.自卑心——认为自己能力不够而不敢尝试:自卑心重的孩子面对挑战会表现出退缩、不敢尝试、先入为主认为自己能力不足。
家长要在生活中多鼓励孩子,引导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多和孩子说:“你好棒”“你很厉害,这个我都不会”“没关系,爸爸妈妈陪你一起”,扭转自备到自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最后To家长:每个孩子都想和别人建立平等良好的关系,每个孩子都希望实现自己的价值。
所以,你的期望与孩子的期望并不发生真正的冲突,重要的是有没有掌握教育孩子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