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网课测试题答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科学研
究方法》网课测试题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5题)
1.艾略特完全赞同凯米斯模式。
()
A.正确
B.错误
2.作品分析法是指根据儿童的绘画作品来研究其心理特点的方法。
()
A.正确
B.错误
3.各种述评、动态综述、专题研究报告属于二次文献。
()
A.正确
B.错误
4.比较与分类属于定量分析。
()
A.错误
B.正确
5.间接访谈就是通过电话进行交谈。
()
A.正确
B.错误
6.借鉴性个案研究是指对一些成功案例的针对性研究。
()
A.错误
B.正确
7.
8.教育资料统计分类的标准主要有()。
A.品质分类
B.顺序分类
C.等级分类
D.数量分类
9.抽样调查是幼儿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调查方法。
()
A.错误
B.正确
10.文献综述的撰写都包括()。
A.确定综述的选题
B.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
C.整理文献
D.撰写综述
11.作品分析法是指根据儿童的绘画作品来研究其心理特点的方法。
()
A.错误
B.正确
12.埃巴特反对埃略特“一般概念”可变的思想。
()
A.正确
B.错误
13.为了使抽样具有代表性,研究者还必须设法尽量减少抽样过程中的()。
A.机械性误差
B.重复性误差
C.随机性误差
D.代表性误差
14.教育调查研究能够直接确定因果关系的存在。
()
A.正确
B.错误
15.代表性误差取决于哪些因素?()
A.被研究对象的性别
B.被研究对象的均匀程度,越均匀,误差越小
C.抽样数目
D.抽样方法
第2卷
一.综合考核(共15题)
1.行动研究的主体是()。
A.在校专家
B.教授
C.教育行政领导
D.教育实践工作者
2.追踪研究方法主要适用于下列哪几种情况()。
A.探索发展的连续性
B.探索发展的稳定性
C.探索早期教育对以后其他教育现象的影响
D.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
3.反思是在行动和观察之后作出的。
()
A.错误
B.正确
4.个案研究是对什么的研究()。
A.异常案例
B.超常对象
C.典型案例
D.落后对象
5.经验推广的范围应该从大到小。
()
A.正确
B.错误
6.日记描述法是对儿童研究的最古老的方法。
()
A.正确
B.错误
7.行动研究的反思是教师对自身行动或实践的反思。
()
A.错误
B.正确
8.凯米斯行动研究程序中,哪一环节既是一个螺旋圈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
A.考察
B.反思
C.行动
D.计划
9.
10.根据接触方式,访谈可以分为()。
A.直接访谈
B.间接访谈
C.个别访谈
D.团体访谈11.追踪研究方法主要适用于下列哪几种情况?()
A.探索发展的连续性
B.探索发展的稳定性
C.探索早期教育对以后其他教育现象的影响
D.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
12.行动研究就是一边行动一边研究。
()
A.错误
B.正确
13.个案研究中对象的个别指任意的个别。
()
A.正确
B.错误
14.根据访谈中“问”与“答”的限定情况,可以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
A.错误
B.正确
15.二次文献是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整理之后形成的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的文献。
()
A.正确
B.错误
第1卷参考答案
一.综合考核
1.参考答案:B
2.参考答案:B
3.参考答案:B
4.参考答案:A
5.参考答案:B
6.参考答案:A
8.参考答案:AD
9.参考答案:B
10.参考答案:ABCD
11.参考答案:A
12.参考答案:B
13.参考答案:D
14.参考答案:B
15.参考答案:BCD
第2卷参考答案
一.综合考核
1.参考答案:D
2.参考答案:ABC
3.参考答案:B
4.参考答案:C
5.参考答案:B
6.参考答案:A
7.参考答案:B
8.参考答案:B
10.参考答案:AB
11.参考答案:ABC
12.参考答案:B 13.参考答案:B
14.参考答案:A
15.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