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3.3.1人物质运输的载体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3.3.1人物质运输的载体说课稿
难点:血细胞的功能以及教会学生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因为血细胞对人体起作用的过程学生难以观察到,需要借助一些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时,必须对各项目的正常值有准确的记忆,才能找出化验单中不正常的测量值,并且要对其综合分析,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A. 教法学法学生几乎都有流血、抽血等经历,对血液有些感性认识,但学生对血液的成分、各种成分的功能又不了解,有着一定的神秘感,甚至恐惧感。
因此要采用多种手段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设计给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主动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讨论质疑,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训练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
五.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 1.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⑴学生观看图片(医院抽血、验血和输血、血常规化验单、无偿献血证)教师:上述图片和什么有关?关于血液同学们并不陌生,那么,同学们对它知道多少?它对人体的健康有何重要意义?(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交流对血液的认识,了解人体血液的状态和颜色。
患病时,医生往往通过血液检查来诊断疾病;受伤后,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及时输血又能挽救生命。
)⑵出示课本 P47 血常规化验单: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位病人的血液化验单,这个病人的几项指标都正常吗?要弄清这个问题就需要了解《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注重结合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学生的发言中,可能出现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的引出相关科学知识。
出示血常规化验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要了解了本节的知识就能看懂血常规化验单。
活动 2. 演示实验,血液的分层现象⑴出示加入抗凝剂的已分层的血液,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有什么现象?(指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血液是否分层了?分几层?各层的颜色怎样?大致的比例如何?)⑵待学生充分讨论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教师分发的表格中)位置上面部分、中间、下面部分
颜色浅黄色白色暗红色
约占血液总量 55% 薄薄一层 45%
⑶引导学生讨论:你认为血液可能有几部分组成?为什么说血液是“流动的组织”?教师总结: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上面的部分是淡黄色、
半透明的液体,占血液容积的 55﹪左右,是血浆。
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不透明、呈暗红色的是红细胞;在红细胞和血浆的交界处,有很薄一层白色物质——白细胞和血小板。
可见,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一种结缔组织。
血液可以流动,因此称作“流动的组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将学习逐步引向深入。
学生准确描述出实验现象,强调描述中的生物用语。
活动 3.了解血浆的组成和功能(让学生阅读课本 P45 有关血浆内容)血浆什么颜色?有多少成分组成?各占多少比例?并分析推断一下血浆的主要功能。
(提示学生注意水占了血浆的绝大部分,为介绍无偿献血做伏笔。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活动 4.三种血细胞的特点及功能⑴实验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各种血细胞的尊容提问引导:怎样才能观察到血细胞?(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在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学生容易出现一些不当操作和错误认识,如有学生认为红细胞中间是空的;有的学生容易把血涂片中白细胞上染料的颜色当成白细胞本身的颜色;有的学生容易把血涂片或镜头上的灰尘当成血小板;有的学生只观察了一个视野就误认为自己观察的血涂片上没有白细胞等等。
教师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加强指导,对于学生观察中的困难要给予及时帮助。
)⑵展示显微镜下血细胞形态示意图。
学生自学课本 P46(教师指导)让学生头戴各自血细胞模型,以各种形式⑶展示三种血细胞的比较表,学生讨论并完成,分小组介绍表演。
这部分知识是重点内容,要反复强调加深学生印象,因而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显微镜观察、阅读教材自主探索、直观模型、学生表演介绍、填写表格)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设计给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主动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使血细胞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活动 5. 分析与讨论(再次出示 P47 血常规化验单)请同学们当回小大夫,阅读血常规化验单,分析讨论,交流上面的数值作出判断。
(学生看化验单时,必须对各项目的正常值有准确的记忆,才能找出化验单中不正常的测量值,并且要对其综合分析。
)
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活动
6. 反馈训练(出示一组练习题)
1. 血液是由___和____组成
2.血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血液分层后,____在下层,呈现红色,______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现________色
3.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_______,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易与氧 _____,血红蛋白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________的功能
4.白细胞_______细胞核,比红细胞______,但数量_____.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能穿过毛细血管,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________,________.
5.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_________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处,释放促进血液________的物质,可见,血小板有_______和______的作用 ? 血常规化验单中,RBC 表示_________,WBC 表示_______,HGB 表示______,PLT 表示______
通过一组简单的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 7.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有什么收获?能谈谈你的想法吗?(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中探究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并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六.板书设计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白细胞:吞吃侵入人体的病菌、保护和防御
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
红细胞:运输氧气
让学生有一个明晰的知识框架,便于他们形成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