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大纲版高考地理题库考点8 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与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第2节旅游活动同步训练人教版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单元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与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第2节旅游活动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南极旅游大国和智利、阿根廷、日本等开展了南极旅游项目,中国国际旅行总社表示正在筹划到南极旅游的项目开发。
据此完成1~2题。
1.南极旅游的兴起,表明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解析:到南极旅游表明了旅游空间的扩大。
答案:B2.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求知、探密和搜奇欲望的增长C.交通工具的发展 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解析:南极无国家。
答案:D读“我国几个省区轮廓示意图”,完成3~4题。
3.我国下面几个旅游资源与所在省区搭配正确的是A.①路南石林、②承德避暑山庄、③敦煌石窟、④苏州园林B.①桂林山水、②云冈石窟、③长城嘉峪关、④苏州园林C.①桂林山水、②龙门石窟、③酒泉航天中心、④杭州西湖D.①黎族风情、②苏州园林、③秦兵马俑、④无锡太湖解析:从省区轮廓判断,①为广西壮族自治区,②为山西省,③为甘肃省,④为江苏省。
答案:B4.从北京到上面四省区的铁路线较合理的路线是A.从北京到①可经过京广线、陇海线和宝成、成昆线B.从北京到②可经过京九线、陇海线C.从北京到③省区可经过京包线和包兰线D.从北京到④省区可直接通过京广线解析:从北京到广西,合理的是京广线、陇海线和焦柳线,所以A项是错误的。
从北京到山西省可经过京广线和石太线。
从北京到甘肃省可经过京包线和包兰线,这是合理的。
从北京到④省区可直接通过京沪线,而不是京广线。
答案:C雾凇又称“树挂”,是雾气和水汽凝华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
据此完成5~6题。
5.雾凇已成为非常宝贵的气候旅游资源,在我国最著名的观赏地是A.大连市 B.沈阳市 C.长春市 D.吉林市解析:吉林省吉林市是我国最著名的雾凇景观观赏地,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和长江三峡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考点8 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8 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世界政治地理格局(2010·上海地理·T6~8·6分)(三)相同或相似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景观。
1.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崇扬儒家思想的文化圈是()A.南亚文化圈B.伊斯兰文化圈C.太平洋文化圈D.东亚文化圈2.具有南亚文化圈独特风情的服饰是()A.和服B.纱丽C.阿拉伯长袍D.旗袍3.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该宗教是()A.基督教 B.天主教C.伊斯兰教D.佛教【命题立意】本题组主要考查中国及世界某些地区基本的文化现象及文化景观,题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并贴近生活。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积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判断得出结论。
【规范解答】1选D,2选B,3选C。
第1题,受古代交通条件所限,儒家文化难以向西、向南及太平洋彼岸产生影响,而是主要影响邻近的东亚地区,所以A、B、C项错误,D项正确。
第2题,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装,阿拉伯长袍是阿拉伯地区的传统服饰,旗袍是中国的传统服装,纱丽是印度等南亚地区的传统服装。
第3题,基督教和天主教主要分布在欧美地区,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等地,中亚、西亚、北非等地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 2 -【类题拓展】解答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提取题干信息,明确命题指向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及生活积累,进行综合地分析判断。
(2010·上海地理·T57~60·10分)(十九)4.随着海峡两岸联系的不断增强,台胞游客对大陆旅游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
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回答问题。
(1)2004年到2007年台胞游客数量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大多数省区的台胞游客数量呈现 的态势。
东部沿海各省中,除山东、福建省以外,还有 省台胞游客数量均有上升。
高考地理试题考点点拨与精析: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2019 年高考地理试题考点点拨与精析:文化景观、旅行活动、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注意事项:仔细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虑,多理解!不论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仍是阐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阐述题中,问题大多拥有委婉性,特别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仔细阅读题目中供应的有限资料,明确察看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资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要点勾勒出来,方便屡次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商酌,推测命题老师的妄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2017·上海地理· T8·2 分〕1、20 世纪 60 年代末,一批批京津沪知识青年到达北大荒。
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沟通与交融的地区文化是①华南妈祖文化②江南水乡文化③华北平原文化④沙漠绿洲文化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思路点拨】本题以知识青年开发北大荒为背景,察看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及不同样文化的地区散布,解答该题要点是明确资料中的要点词“京津沪” ,熟悉不同样地区的不同样文化。
【精讲精析】选 B。
上海位于南方地区,属于我国江南的水乡文化。
京津地区位于华北,属于华北平原文化,因此选项 B 正确。
华南的妈祖文化主要会集散布在我国福建、广东等地。
沙漠绿洲文化主要散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二】非选择题〔2017 ·上海地理· T55~ 57· 10 分〕 ( 十九 ) 读皖南某古乡村的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某古乡村是黄山脚下一个闻名的旅行点。
当前,旅行社设计的古乡村旅行线路主要涵盖了乡村的一部分,线路上散布有饭馆、酒店,以及手工艺雕琢、茶叶、古玩等商店。
其实,乡村另一部分还有更具特色的名人名居、田园风光,由于这些景点没有纳入旅行线路,这里的街巷年久失修,居民家庭主要经济根源仍旧是劳务输出和栽种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名师解析)单元检测11:化景观 旅游活动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单元检测十一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1.() A.传染扩散B.等级扩散C.刺激扩散D.迁移扩散【解析】地方剧种在全国流传是典型的以人为载体,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迁移扩散过程。
【答案】 D2. 现在各剧种仍用方言演出,而不用普通话,说明该文化现象具有() A.空间性B.功能性C.时代性D.多样性【解析】文化景观的基本特征是空间性、功能性、时代性。
剧种用方言演出,是文化景观时代性的表现。
【答案】 C18世纪20年代咖啡由荷兰人传到了拉美地区。
如今,咖啡已在拉美种植广泛,其中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
读“世界咖啡种植时间与咖啡产地分布图”,回答3~6题。
3.咖啡种植分布最广的大洲,生产咖啡的优势为() A.热量丰富B.高原温和C.土壤肥沃D.灌溉便利【解析】咖啡种植最广的大洲是非洲。
【答案】 A4. 咖啡的原产地埃塞俄比亚高原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高山气候【解析】埃塞俄比亚高原海拔较高,为高山气候。
【答案】 D5.咖啡生产和咖啡文化传入拉美属于() A.等级扩散B.传染扩散C.刺激扩散D.迁移扩散【答案】 D6.目前巴西咖啡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城郊农业B.种植园农业C.粗放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答案】 B读“我国某地地理景观图”,完成7~8题。
7. 该地可供开发的旅游项目有()①登山探险②地质考察③野营狩猎④园林观赏⑤民俗文化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⑤D.④⑤8. 近年来,旅游者的追求已从“3S”(sun、sea、sand)转移到“3 N”(nature、nostalgia、nirvana),下列旅游方式最能体现这一变化趋势的是() A.宗教旅游B.虚拟旅游C.生态旅游D.商务旅游【解析】图中有雪峰、石林、傣家竹楼,可以发展登山探险、民俗文化、地质考察等旅游方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高效整合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ppt 人教课标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5.经济距离:经济距离是指游客从出发地 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 用。旅游地的经济距离越长,旅游需求越低 ,游客越少。反之,经济距离越短,游客就 越多。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分析颐和园游客资料,回答下列
问题。 材料一 颐和园各月游客量
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份 游 客 32 12 13 69. 11 13 10 69 量 37 56 88 54 / .1 1 8 8 3 7 3 .8 万 人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规范解答】 (1)(主要是)经济(较)发达地 区(省市区);(其次是)邻近(周围)地区(省市 区 )。 (2)进出交通便捷(黄山市的机场、火车站和 长途客运汽车站都位于屯溪区)(或交通通达 性强);与市内其他景区距离较均衡;服务 设施较为齐全。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旅游景区客源构成的影响因素 影响旅游景区客源构成的因素有很多,主要 有以下几方面: 1.交通:来自交通方便地方的出游人数要 比交通落后地区的多。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颐和园国内游客空间分布大体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答案】 (1)4~10月为旅游旺季;11月~ 次年3月为旅游淡季 五一黄金周长假 学 生暑假 国庆节 (2)大体随距离北京的远近而变化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8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阶段验收评估及答案(十)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山清水秀,穿越山岭后,蓦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据此完成
15~ 16 题。
15.该旅游者选择的路线是
A .①
B .②
C.③
D .④
16.该旅游者游过的四座名山中
A .垂直自然带谱中基带相同的是 P、 Q
B.处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是 N、Q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 ()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子,很多地方都能捡到湖盐的结晶体-好看的沙漠玫瑰。
” 据以上材料和图, 完成 3~ 4 题。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3.图中的四条旅游线路与博客中描述的景观变化一致的四条旅游线路是
A .乙
B .丙
C.丁
D .甲
()
4.在非洲,他发现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船只扬帆
1.以下文化景观中,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A .秦始皇兵马俑
B .青岛市城雕“四月风”
()
C.北京律师事务所
D .江南丘陵茶园
2.下列有关龙王庙和虫神庙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历史上看,龙王庙较多地区,必定是水灾频繁地区 B.从历史上看,虫神庙较少地区,必定是蝗灾不发生地区
C.龙王庙和虫神庙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
D .龙王庙和虫神庙分布说明自然环境对精神文化景观的功能没有影响 (2013 ·黄冈模拟 )2012 年 2 月 1 日 22∶ 00,武汉某游客到达非洲某机场。他在博客中有 这样一段描述: “ 从小镇出发后,处处是绿色的密林,湿热的感觉非常明显。继续前行,枯 黄的草木逐渐减少。 几天后, 乘坐的越野车在驰骋时卷起粉末一样的细沙, 连呼吸里都是沙
【备考】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文化景观、旅游活动及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文化景观、旅游活动及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L1文化景观与文化扩散L2旅游活动37.(1)O4 L2(2)O4 H2(3)O4 K3[2013·浙江卷] 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据环境保护部2013年4月19日发布的第一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
舟山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舟山还具有阳光、沙滩、海浪等海洋旅游元素。
材料二图11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略图。
图12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
图11图12(1)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舟山群岛新区可开发的特色旅游项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
(3)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37.[答案] (1)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少风力大,稀释自净能力强等禅修、游艇、游泳、海钓、康体、沙雕、海鲜美食等。
(可任答三点)(2)舟山群岛新区港口航道深、岸线长,有利于大型船舶停泊;长江中下游地区铁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大,多选择水运中转。
(3)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舟山市大部分地域为沿海岛屿,海岛地区风力较大,污染物容易随风扩散,大气得到自净。
由材料一可知,该地有佛教名山、阳光、沙滩、海浪等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故其可以发展禅修、游艇、游泳、海钓、康体、沙雕、海鲜美食等特色旅游项目。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文化景观、旅游活动及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2011届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文化景观、旅游活动及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2011·北京朝阳期末】三里屯village是一个抛弃传统商业模式,集文化、艺术、休闲和购物于一体的空间,图16为南区建筑景观,图17为北区建筑景观。
回答第35题。
35.关于三里屯village 建筑景观内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南区体现了老北京胡同的风味 B.北区灵感主要源自北京四合院C.整体营造了摩天大楼的震撼 D.是传统文化与新潮时尚的交汇【答案】35.C【2011·北京朝阳期末】在内蒙古工作的小娜来北京游玩,图18是小娜在北京拍摄的四幅照片。
回答36~38题。
36. 图18中的旅游景观属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①B. ②C.③ D. ④【答案】36.B37. 2010年主题为“秋染香山红叶传情”的香山红叶文化节于10月15日至11月7日举办。
这说明旅游景观的欣赏要A. 抓住景观的特色B. 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C. 把握观赏时机D. 以情观景【答案】37.C38. 摩登天空音乐节是每年在北京举行的一个大型露天摇滚现场音乐节,小娜在尽情享受这场摇滚盛宴的同时,发现草坪上布满了空水瓶、报纸等废弃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游客可以在此丢垃圾,保洁人员会定时清理B. 旅游活动会带来许多环境问题,应尽量避免旅游开发C. 摩登天空音乐节给公园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D.旅游者不文明的行为会给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答案】38.D【2011·北京东城期末】读图12(括号内数字为该国人口总数),完成30—32题。
30.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人均GDP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能源人均消费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30.C31.能源消费总量高于中国的是A.美国B.俄罗斯C.印度D.日本【答案】31.A3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属于发达国家,且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的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32.B【2011·北京海淀期末】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岭南文化的魅力。
高中地理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与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综合练习旧人教必修1

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与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综合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北京、昆明两地的旅客流量统计示意图,读图判断1~2题。
昆明北京1.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A.气候条件较好B.市场距离较短C.交通通达性较强D.接待能力较强2.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最主要是由于()A.气候环境的差异B.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C.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D.环境容量的差异读2002年世界主要产茶国比较表,回答3~5题。
3.表中四国人均消费茶叶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斯里兰卡D.印度尼西亚4.印度茶园面积小于中国,但茶叶产量却大于中国,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采茶期长B.机械化程度高C.劳动力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5.十七世纪初荷兰人将茶叶和茶文化由中国带到欧洲,这一现象属于文化传播中的A.刺激扩散B.等级扩散C.传染扩散D.迁移扩散大香格里拉地区的主要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向川西台地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地处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的“金三角”地区。
目前,3省区将联合投资500亿元,使中国西南角成为世界精品旅游景区之一.据此回答6~8题。
6.“峡谷幽深,峻岭逶迤”是对大香格里拉地区地形特征的真实写照,对这一景观的欣赏应()A.选择观赏位置B.把握观赏时机C.抓住景观特点D.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7.将“大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精品景区的优势条件是()A.人文景观的丰富性B.对外联系的快捷性C.民族文化的多样性D.自然景观的独特性8.大香格里拉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色独特迷人,下列旅游资源在该区不能见到的是()A.皑皑的雪山B.奔腾的河流C.寂寂的戈壁荒漠D.浓郁的民族风情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孕育了古代蜀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使四川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
据此回答9~11题。
9.都江堰位于图示A、B、C、D四条河流中的()A.A B.B C.C D.D10.都江堰的兴建,一去两千余年,依然傲立在祖国西南四川盆地之中,带来了四川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这颗水利工程史上的灿烂明珠魅力无比,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丰碑”。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 文化景观与旅游 人教版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文化景观与旅游人教版一、命题预测1、以区域地图为信息载体,考查区域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区域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条件评价。
2、联系历史知识,考查文化源地与文化区的形成,文化扩散及其带来的影响。
3、以“旅游黄金周”为背景材料,考查旅游资源的分布、旅游景观的欣赏、旅游交通地理等相关知识。
4、结合旅游产业的相关资料,考查旅游对经济的影响,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二、考点解读1、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自然对物质文化景观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上,而对精神文化景观的影响相对较小。
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并非绝对的。
因此,文化景观在反映自然环境的特征以及自然现象的分布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程度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减小。
文化景观只有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才可以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或无害的影响,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例】读三幅不同时期的京杭大运河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对比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朝、元朝时期大运河河道变化是。
原因是。
(2)京杭大运河属于景观。
该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3)京杭运河自北向南沟通了、、、和五大水系,在世界上的地位是。
【解析】(1)考查学生对京杭运河这一文化景观历史变迁的了解,反映出文化景观的时代性特征。
(2)考查学生运用“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这一原理分析具体事例的能力。
京杭运河的建造、北段的断航,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同样这一文化景观的出现,对沿岸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3)该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基本常识。
京杭运河是世办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答案】(1)变化:北部河道向东移动,南北航程缩短原因:隋朝时,长安、洛阳是我国的政治中心,黄河流域是经济重心。
元朝时,政治中心东移,经济重心南移,经济上对南方的依赖性增强(2)物质文化关系是一方面,自然对物质文化景观影响较大,主要反映在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上。
高考地理考点复习——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

高考地理考点复习——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文化的扩散类型旅游活动与环境保护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以假日旅游为切入点.结合旅游地的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融自然科学普及和历史知识于一体根据资料,分析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根据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分布图分析文化扩散特点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文化的扩散类型(典型例题文化扩散类型示意图(图10-1),回答1-2题。
1.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能反映①~②所示文化扩散类型的是 ( )A.原产于中国的大豆,现在南、北美洲大量种植B.春秋时期,四夷逐步接受了中原“礼”文化C.话剧传入天津后,先在南开中学学生中兴起,再流传社会D.天津津南、蓟县等区县相继建立绿色食品基地[考场错解]B或D[专家把脉]对文化扩散的类型认识不清。
①~②所示的文化扩散类型文化现象从文化源地、经过山脉和沙漠等大的地型单元,扩散到另外的文化区,[对症下药] A2.③~④所示类型的文化扩散都是 ( )A.以精神文化为内容B.以人或传媒为载体C.因综合国力增强而扩大范围D.因互联网的普及而快捷广泛[考场错解] A[专家把脉] 对于文化扩散的概念没有掌握好。
[对症下药] B3.(典型例题调查,我国使用手机发短信是从年纪轻、文化程度高的人群逐渐向其他人群扩散的。
这种文化扩散属于 ( )A.等级扩散 B.迁移扩散 C.扩展扩散 D.刺激扩散[考场错解] D[专家把脉]对文化扩散的分类没有准确把握。
[对症下药]AC专家会诊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考生应该从所给示意图出发,链接相关知识点拓展认知空间、构建知识体系。
考场思维训练1 企业在另一地区设厂的同时,也将企业文化带到该地。
这种现象属于 ( )A.刺激扩散 B.等级扩散 C.传染扩散 D.迁移扩散1。
D 解析:这种扩散方式是一地到另一地的扩散,所以属于迁、移扩散。
2 冰鞋冰刀改为滚轴,形成新的“旱冰鞋”,这一现象属于 ( )A.刺激扩散 B.传染扩散 C.等级扩散 D.迁移扩散2.A解析:摒弃了形式而保留了实质的文化扩散为刺激扩散。
7848高二地理专题复习旅游活动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地理专题复习5 旅游活动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专题复习5 旅游活动二. 知识结构: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1)世界政治地图的概念、内涵以及演变的主要原因(2)两次世界大战及其政治格局的影响①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②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3)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印度日本西欧一超多强多极化两极格局苏联美国)((4)国际政治的地缘冲突与合作⎩⎨⎧→→案例:阿以冲突局部冲突区域性国际组织总体2. 世界经济地理格局(1)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竞争 ⎪⎪⎪⎪⎩⎪⎪⎪⎪⎨⎧⎪⎩⎪⎨⎧⎪⎩⎪⎨⎧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因素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国家:边缘地区西欧、北美、日、澳国家:核心地区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2)区域经济一体化① 世界经济区域化⎪⎪⎩⎪⎪⎨⎧⎪⎩⎪⎨⎧用经济区域化的意义,作外向内向区域经济集团 ② 主要经济集团⎪⎪⎩⎪⎪⎨⎧)()(资源状况空间大小、位置优劣、欧洲联盟APEC 3. 综合国力竞争① 主要影响因素⎪⎪⎪⎩⎪⎪⎪⎨⎧内政和外交工业农业力量等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基本实体)( ② 综合国力评价③ 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战,提高人口素质,保持经济增长坚持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和实施 答案:1.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维持和平局面2.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科技进步 跨国公司3. 保护 竞争4.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5. 经济力量 军事力量 科学和技术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模拟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1. 要认识世界政治地理格局,需要了解A. 世界政治地图B. 世界经济全球化C. 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D. 世界经济区域化2. 关于世界政治地图着重表示的内容不正确的是A. 国家的地理位置B. 国家的资源分布C. 各国的管辖范围D. 国界和领土轮廓3. 欧洲列强开始向海外扩张的时间是A. 第一次世界大战B. 第二次世界大战C. 地理大发现后D. 新科技革命后4. 整个世界基本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的时间是A. 16世纪末B. 17世纪末C. 18世纪末D. 19世纪末5. 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集团是A. 德、奥、意B. 英、法、俄C. 美、日、法D. 德、意、日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二战后世界总体上是和平稳定的,威胁世界安全和稳定的因素是不存在的B. 在全球性对抗和大战危险减弱的同时,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定因素增多,甚至爆发局部战争C. 一些国家主要基于地域上的经济联系,组建区域性国际组织D. 阿以冲突的主要内部原因是帝国主义为维护其全球战略利益而插手所致7. 下列关于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北方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B. 南北方的划分是以赤道为界的C. 大致以北纬扔30度为线为界,将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南方和北方D.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方8. 当前南北差距的发展主要特征表现为A. 双方发展的基础极为悬殊B. 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增强C. 流入发达国家的资金迅速增长D. 南北差距将很快缩小9. 有关南北差距的发展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迅速缩小B. 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和贸易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C. 南北经济差距可能会继续增大,但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D. 南南合作,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再依赖于发达国家10. 造成世界经济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南北方海陆分布不平衡B. 南北方人口分布不平衡C. 南北方资源分布不均D. 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11. 关于世界经济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发达国家即指北半球国家,发展中国家即指南半球国家B. 南北经济差距是指南北双方的收人多少不同C. 在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处于核心地位,发展中国家相对位于边缘地区D. 世界经济的核心地区一直在欧洲地区12. 下列有关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各国经济独立,互不影响B. 区域经济集团的出现不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C. 跨国公司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D. 改革开放的中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力量13. 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寻求零件供应地,其目的在于A. 称霸世界B. 提高国际威望C. 交流技术D. 寻找最优区位14. 关于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竞争越发加剧,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B. 区域经济集团具有内向的保护性和外向的竞争性C. 在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实行关税互惠,扩大贸易壁垒,实现互补合作D. 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15. 关于区域经济集团的叙述,正确的是A. 西欧是世界经济区域化的策源地B. 美国和加拿大联合组成北美自由贸易区C. 中国属于东南亚国家联盟中的一个成员国D. 独联体已加入欧盟,成为成员国之一16. 具有世界意义的区域经济集团,不正确的是A. 欧洲联盟B. 北美自由贸易区C.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D. 中美加勒比共同体17.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A. 跨国公司B. 发达国家C. 发展中国家D. 世界各国18. 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的优势是A. 资源和劳动力优势B. 技术和资金优势C. 科技和基础设施优势D. 制造业和金融业的优势19. 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A. 领土面积,人口素质,资源绝对数量B. 对外贸易,军事装备,水资源数量C. 对外政策,人均收入,工农业生产水平D. 国土、人口、经济和军事力量.政府的政策,科学技术二. 双项选择题:20. 下列不属于综合国力的基本实体的是A. 国土面积B. 军事力量C. 人口数量和质量D. 经济力量21. 下列各项中,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区域经济集团具有内向的保护性和外向的竞争性特点,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B.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区域经济集团C. 加勒比共同体是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区域经济集团D. 美国是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两大区域经济集团的盟主22. 有关经济因素对综合国力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经济力量是综合国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B. 财富在和平时期可以迅速转化为军事力量C. 财富在战争时期可以迅速转化为军事力量D. 经济力量对综合国力的影响不大2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经济和军事强国,是因为该国资源丰富,人口众多B. 日本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是因为其军事力量强大C. 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交通和通信意味着速度和财富,也是现代战争的致胜因素之一D. 科学和技术对综合国力的影响很大24. 有关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作用的叙述,不正确A.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对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所起作用不大B. 中国在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C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D. 我国外交政策是不结盟、不称霸,所以也不加入任何区域经济集团和组织25. 下列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对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B. 以工业为主导,粮食可以购买C. 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D. 着重提高我国的军事力量26. 关于二战的叙述正确的是A. 德、意、日三国法西斯政权相互勾结,形成轴心国集团,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B. 二战以轴心国的胜利而告终C. 战后美国和苏联强大起来,日本成为美国的附庸D. 世界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7. 关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这些组织利于区域的和平与安全B. 这些组织反对外来势力干涉,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 这些组织有利于加强各国间的团结和合作D. 这些组织虽不利于区域安全,但能促进世界经济发展28. “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A. 世界上第一个由最富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贸易集团B. 目的是建立一个与欧盟一样的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的区域组织C. 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经济组织D. 该组织对世界经济影响正越来越大三. 综合题:1. 读“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示意图(92页教材图),回答下列问题:(1)各区域经济集团总部所在地在亚洲的有个。
高二地理专题复习旅游活动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地理专题复习5 旅游活动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专题复习5 旅游活动二. 知识结构: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1)世界政治地图的概念、内涵以及演变的主要原因(2)两次世界大战及其政治格局的影响①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②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3)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印度日本西欧一超多强多极化两极格局苏联美国)((4)国际政治的地缘冲突与合作⎩⎨⎧→→案例:阿以冲突局部冲突区域性国际组织总体2. 世界经济地理格局(1)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竞争 ⎪⎪⎪⎪⎩⎪⎪⎪⎪⎨⎧⎪⎩⎪⎨⎧⎪⎩⎪⎨⎧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因素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国家:边缘地区西欧、北美、日、澳国家:核心地区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2)区域经济一体化① 世界经济区域化⎪⎪⎩⎪⎪⎨⎧⎪⎩⎪⎨⎧用经济区域化的意义,作外向内向区域经济集团 ② 主要经济集团⎪⎪⎩⎪⎪⎨⎧)()(资源状况空间大小、位置优劣、欧洲联盟APEC 3. 综合国力竞争① 主要影响因素⎪⎪⎪⎩⎪⎪⎪⎨⎧内政和外交工业农业力量等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基本实体)( ② 综合国力评价③ 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战,提高人口素质,保持经济增长坚持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和实施 答案:1.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维持和平局面2.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科技进步 跨国公司3. 保护 竞争4.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5. 经济力量 军事力量 科学和技术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模拟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1. 要认识世界政治地理格局,需要了解A. 世界政治地图B. 世界经济全球化C. 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D. 世界经济区域化2. 关于世界政治地图着重表示的内容不正确的是A. 国家的地理位置B. 国家的资源分布C. 各国的管辖范围D. 国界和领土轮廓3. 欧洲列强开始向海外扩张的时间是A. 第一次世界大战B. 第二次世界大战C. 地理大发现后D. 新科技革命后4. 整个世界基本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的时间是A. 16世纪末B. 17世纪末C. 18世纪末D. 19世纪末5. 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集团是A. 德、奥、意B. 英、法、俄C. 美、日、法D. 德、意、日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二战后世界总体上是和平稳定的,威胁世界安全和稳定的因素是不存在的B. 在全球性对抗和大战危险减弱的同时,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定因素增多,甚至爆发局部战争C. 一些国家主要基于地域上的经济联系,组建区域性国际组织D. 阿以冲突的主要内部原因是帝国主义为维护其全球战略利益而插手所致7. 下列关于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北方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B. 南北方的划分是以赤道为界的C. 大致以北纬扔30度为线为界,将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南方和北方D.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方8. 当前南北差距的发展主要特征表现为A. 双方发展的基础极为悬殊B. 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增强C. 流入发达国家的资金迅速增长D. 南北差距将很快缩小9. 有关南北差距的发展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迅速缩小B. 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和贸易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C. 南北经济差距可能会继续增大,但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D. 南南合作,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再依赖于发达国家10. 造成世界经济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南北方海陆分布不平衡B. 南北方人口分布不平衡C. 南北方资源分布不均D. 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11. 关于世界经济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发达国家即指北半球国家,发展中国家即指南半球国家B. 南北经济差距是指南北双方的收人多少不同C. 在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处于核心地位,发展中国家相对位于边缘地区D. 世界经济的核心地区一直在欧洲地区12. 下列有关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各国经济独立,互不影响B. 区域经济集团的出现不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C. 跨国公司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D. 改革开放的中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力量13. 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寻求零件供应地,其目的在于A. 称霸世界B. 提高国际威望C. 交流技术D. 寻找最优区位14. 关于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竞争越发加剧,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B. 区域经济集团具有内向的保护性和外向的竞争性C. 在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实行关税互惠,扩大贸易壁垒,实现互补合作D. 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15. 关于区域经济集团的叙述,正确的是A. 西欧是世界经济区域化的策源地B. 美国和加拿大联合组成北美自由贸易区C. 中国属于东南亚国家联盟中的一个成员国D. 独联体已加入欧盟,成为成员国之一16. 具有世界意义的区域经济集团,不正确的是A. 欧洲联盟B. 北美自由贸易区C.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D. 中美加勒比共同体17.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A. 跨国公司B. 发达国家C. 发展中国家D. 世界各国18. 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的优势是A. 资源和劳动力优势B. 技术和资金优势C. 科技和基础设施优势D. 制造业和金融业的优势19. 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A. 领土面积,人口素质,资源绝对数量B. 对外贸易,军事装备,水资源数量C. 对外政策,人均收入,工农业生产水平D. 国土、人口、经济和军事力量.政府的政策,科学技术二. 双项选择题:20. 下列不属于综合国力的基本实体的是A. 国土面积B. 军事力量C. 人口数量和质量D. 经济力量21. 下列各项中,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区域经济集团具有内向的保护性和外向的竞争性特点,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B.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区域经济集团C. 加勒比共同体是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区域经济集团D. 美国是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两大区域经济集团的盟主22. 有关经济因素对综合国力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经济力量是综合国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B. 财富在和平时期可以迅速转化为军事力量C. 财富在战争时期可以迅速转化为军事力量D. 经济力量对综合国力的影响不大2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经济和军事强国,是因为该国资源丰富,人口众多B. 日本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是因为其军事力量强大C. 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交通和通信意味着速度和财富,也是现代战争的致胜因素之一D. 科学和技术对综合国力的影响很大24. 有关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作用的叙述,不正确A.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对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所起作用不大B. 中国在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C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D. 我国外交政策是不结盟、不称霸,所以也不加入任何区域经济集团和组织25. 下列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对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B. 以工业为主导,粮食可以购买C. 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D. 着重提高我国的军事力量26. 关于二战的叙述正确的是A. 德、意、日三国法西斯政权相互勾结,形成轴心国集团,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B. 二战以轴心国的胜利而告终C. 战后美国和苏联强大起来,日本成为美国的附庸D. 世界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7. 关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这些组织利于区域的和平与安全B. 这些组织反对外来势力干涉,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 这些组织有利于加强各国间的团结和合作D. 这些组织虽不利于区域安全,但能促进世界经济发展28. “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A. 世界上第一个由最富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贸易集团B. 目的是建立一个与欧盟一样的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的区域组织C. 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经济组织D. 该组织对世界经济影响正越来越大三. 综合题:1. 读“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示意图(92页教材图),回答下列问题:(1)各区域经济集团总部所在地在亚洲的有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8 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一、选择题
(2012·上海地理·T12~13·4分)(六)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
1.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
①海鲜②牛羊肉③山货④腌腊制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
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组关键要把握以下两点:
(1)明确安徽省虽位于东部地区,但不临海。
(2)提炼材料信息,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地形:山地为主,耕地少;
(3)把握选项信息,抓住“妈祖”“茶、竹”“评剧、秦腔”“泥草房、吊脚楼”等文化,熟悉我国各种文化的分布区。
【解析】1选D,2选B。
第1题,具体思路如下所示:
第2题,可逐项分析如下:
二、非选择题
(2012·上海地理·T50~52·10分)(二十)阅读江西省三清山旅游景区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境内的三清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景观,该地断裂、裂隙发育,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造就了奇峰怪石的景观,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江西省重点开发的旅游景区。
3.图中所列的景点名称反映该景区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各举两例。
(2分)
4.简述三清山旅游景区奇峰怪石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4分)
5.分析三清山旅游景区开发的有利条件。
(4分)
【解题指南】由题目可以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1)材料信息:由江西省可以判断临近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花岗岩地貌,说明由岩浆喷发形成;断裂、裂隙发育,说明为断层构造;上亿年的风雨侵蚀,说明长期被风化、侵蚀。
“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体现了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高,“江西省重点开发的旅游景区”体现了政策的支持。
(2)图示信息:图例①~⑧体现了三清山丰富的旅游资源,既包括自然景观也包括人文景观。
索道、道路、宾馆、停车场等信息体现了服务设施较好。
【解析】第3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类型的划分,图中图例①~⑧中,亭、桥、石刻等属于人文景观,泉、林、云海、石林等属于自然景观。
第4题,结合材料信
息,从内外力作用分析景观形成的原因,具体思路如下:
第5题,旅游景观的开发条件,一般从旅游资源的质量、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角度分析,注意抓住材料中的政策保证信息。
【答案】
3.自然旅游资源:三叠泉、杜鹃林、东部云海、石林(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人文旅游资源:摩崖石刻、琵琶亭、步云桥、叠翠亭(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4.该地岩石断块和断裂裂隙发育,构成了三清山自然景观的基本面貌;景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高温多雨,风化作用强烈;花岗石易被风化侵蚀。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景区奇峰怪石的景观。
(任答两点即可)
5.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近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较发达地区,客源广、游客多,消费能力强;景区外围宾馆、停车场等服务设施齐全;环山公路、索道直通旅游景区;由省政府的重视和政策保证。
(任答两点即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