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梅花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到梅花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者:葛红安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第05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加深体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山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三、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梅花的文章或诗词。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春天到了,南京的梅花山上的梅花开了,红的似火,白的胜雪,粉的若霞。

梅花山成了花的海洋。

你们想不想去梅花山看一看啊?春姑娘说,要想到梅花山上看梅花,就要开动小脑筋,先过字词关。

课件出示词语抽生认读。

[设计意图:游戏“闯字词关”,激起了一年级学生的挑战欲,既巩固了旧知,又创设了民主氛围,为深入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品读课文,读中体验。

1.你们顺利闯过了字词关,春姑娘这就领你们去赏梅啦!(配乐欣赏图片:各种各样的梅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梅花?(课文写的更美,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把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找出来,大胆地读给你的同桌听。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远看梅花什么样子?相机引出句子“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远远望去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谁愿意来学学“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
(2)小结: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挤得多么紧,多么密呀!引读:远远望去,就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多美呀!谁来把这种美用朗读表达出来呢?(抽生读、男女赛读、小老师领读)
( 3 ) 过渡:近看梅花又是什么样子呢?
师:这个词语你能把它读准吗?(点击放大“晶莹透亮”)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你还见过哪些东西是晶莹透亮的?梅花就像(冰花、露珠、小水滴)一样晶莹透亮,现在,我们也走在这梅花林中,深呼吸,你闻到了什么?心情怎样?会说些什么?(发挥想象,指名交流)
小朋友们一定很喜欢它们吧,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名读。

过渡: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梅花的美,齐读第一段。

3.盛开的梅花是那样的吸引人,所以人们喜爱(变红)(生读:报春的梅花)。

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从哪里感受到人们的喜爱的?(学生交流读下一句)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人流”,这么多人都去看梅花,是因为什么?(喜欢花美不怕寒冷)
(2)人们看了这么美丽的梅花,你猜猜看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指名交流)看花的人们都在夸梅花,有的还在梅花林里玩耍,到处都是欢呼声和赞美声,这里成了——欢乐的海洋。

谁也带着快乐的心情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

在自主语文实践中学会阅读,培养语感,感受阅读的乐趣。


(三)赏读全文,积累内化。

我们随作者到梅花山游览了一番,你想把看到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告诉别人吗?在舒缓的轻音乐中,学生听读欣赏。

你认为文章哪儿写得最精彩?把你最欣赏的内容读一读。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与梅花有关的资料。

2.老师希望大家能像梅花一样不怕困难,做个勇敢坚强的孩子。

(五)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人们(喜爱)
梅花(晶莹透亮淡淡清香)
勇敢、坚强
六、教学反思:
学生们对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趣具有多强的领悟和欣赏能力啊!在学生眼中,一个词就是一幅画,一个词就是一首诗。

有人说“一千个人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权利还给孩子,才能有“自主阅读”,才能谈“个性化的阅读”。

孩子们在读“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时,简直读得太棒了,令我这个老师都自叹不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