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4:8.2 征税和纳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税和纳税
一、教材分析
本框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财政与税收》中的第二框《征税与纳税》一框内容,主要介绍税收的含义、特征、种类及作为纳税人要依法纳税的相关知识,它是对财政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二、学情分析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因此上一个框题中所学习的我国财政的相关知识则为我们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同时,税收又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税收的含义和本质;
2、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3、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行为;
4、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准确把握税收基本特征的理解能力;
2、准确认识有关税收作用的理解能力;
3、准确区分各种违反税法的现象并了解对之相应处罚的实践参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我国税收的性质,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和政策;
2、牢固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并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
3、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4、同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

四、教学重点
1. 税收的本质和含义;
2. 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3. 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五、教学难点
1、税收三特征之间的关系;
2、税收的种类与区别;
3、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方法
1、问题探究法。

引导学生以问题带动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2、集体讨论法。

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3、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七、教学过程
1、时事案例导入:
案例:2011我国新个人所得税法于9月1日起实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以前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

教师引导:这一税法改革的出台立即引起了大家的热烈关注。

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什么是税收呢?为什么人们要交税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跟着蓝猫菲菲一起来探税吧,观看视频《蓝猫菲菲探税历险记》。

2、税收的定义和性质:
小组合作讨论,从观看的视频中归纳出自己对于税收的看法和定义。

教师点拨:从税字的构成上可以看出,古代的税就是送给国家的农产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税收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交给国家的财富。

请大家想一想,交给国家的税收财富有没有直接的补偿?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税收是没有直接补偿的,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

为此,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强制收取这部分收入。

(归纳出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源泉。

3、税收的特征及其关系
从税收的含义中我们可以想到,税收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1)强制性。

(凭借政治权利)请大家想一想,没有政权力量作后盾,强制人们缴纳,能不能获得?
教师点评:强制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

(2)无偿性。

(取之于民)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偿还纳税人,纳税人也不能提出回报要求。

(3)固定性。

税收是无偿的、强制的,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国家征税之前必须依法律形式,规定好征税对象和税收数额之间的比例,不能随意变动、征收。

当然,国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税收政策。

税收的这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教师点评:无偿性要求必须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无偿性决定了必须具有固定性。

4、我国税收的种类
教师:既然税收具有强制性,也就是说,符合纳税条件的人都必须要按时依法纳税,那么,在刚才的视频中,菲菲应该缴税吗?如果要缴,他该缴纳什么税呢?
同学们:营业税
教师:非常好,那同学们还知道我国有哪些税种呢?
教师总结: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关税等等。

根据税收的征税对象,目前我国的税收分为五大类,共20多种。

请大家看教材69页“名词点击”,了解一下五大类税收的特点。

教师:在这些税收种类中,影响最大的是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下面我们重点学习一下这两种税收。

见ppt中的对比表格
5、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教师总结: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发展迅速,这也反映了我国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收入有了较大提高。

与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不同,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税办法,就是个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纳税人个人收入越多,缴纳个人所得税越多。

教师点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办法是分段计算的,个人收入3500元以内不计税,多余3500元以上部分,按不同税率分段计税。

请同学们计算ppt中所列题目。

6、调整个人所得税的意义: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收取和调整个人所得税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点拨: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发展。

7、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师点拨:从视频《蓝猫菲菲探税历险记》中,我们可以知道税收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
发展十分重要。

请同学们仔细回忆视频,归纳出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教师总结:税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赖以存在和实现其各项职能的物质基础。

我国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家有了收入,才能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因此,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自觉诚信纳税,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

8、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分析、了解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这四种违法行为的概念,并请同学看教材72页“相关链接”了解抗税行为的特点和法律处罚规定。

9、公民要增强税收监督意识
教师:面对违反税法的行为,我们的蓝猫是怎么做的?
教师总结:公民是国家税收的最终负税人,应自觉增强税收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监督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行为,关注税收的征收和使用情况,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检举,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
九、板书设计(见ppt小结)
十、教学反思(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