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16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单元测试与解析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6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测试2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复习重点1、生命起源的过程和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2、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3、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达尔文地雀进化的原因4、人类起源于古猿,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一、重点知识归纳1、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第二步是由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第三步是伴随原始地球上自然条件的演变,地球上的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演变成具有能够生长、生殖、遗传的原始生命,原始生命进一步形成单细胞生物,地球上的生物从此生机勃勃,不断进化发展。
2、首先在实验室模拟大气成分,利用火花放电形成简单有机物的科学家是米勒3、米勒的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
米勒的实验过程总结:(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2)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甲烷、氮、二氧化碳、氨、氢(3)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4)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5)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容器中产生了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6)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4、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
5、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6、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同时科学家还通过比较解剖、细胞研究等方法找到了生物进化的其他证据。
7、1861年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1986年,在我国辽宁省又发现辽西鸟和孔子鸟等化石,进一步显示了鸟类可能起源了古代的爬行类。
8、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大约经历了5000万年,其进化趋势是:体型由小趋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足逐渐变成中趾发达并着地。
2023年苏教版初二上册生物5.16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测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A. 无机物质合成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阶段B. 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C. 有原始界膜的独立体系阶段D. 独立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阶段【答案】A【解析】试题米勒的实验装置如下图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
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
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
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选择题“化学进化论”认为,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与生命有最直接关系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应该是()A. 蛋白质、淀粉B. 蛋白质、核酸C. 甲烷、二氧化碳D. 氨基酸、核苷酸【答案】B【解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经历了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 第五单元 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一、选择题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 长臂猿B. 猕猴C. 猩猩D. 森林古猿2. 森林古猿原本适于树上生活,但后来却演变为地面生活,主要原因是()A. 为了扩张领地,繁衍后代B. 为了改变环境,主宰地球C. 由于受到树栖猛兽的侵袭D. 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3. 下列生物进化的趋势中,从结构、环境和生理功能看,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从水生到陆生②从低等到高等③从简单到复杂.A. ①②③B. ③①②C. ②①③D. ③②①4. 1935年,美国科学家米勒首先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在实验室中合成了()A. 原始生命B. 核酸C. 氨基酸D. 葡萄糖5. 以下表示人和猿不同的是()A. 直立行走B. 能使用工具C. 丰富的语言D. 吃熟食6. 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下面关于化石在地层中分布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B. 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C. 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D. 在极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7. 证明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重要证据是()A. 始祖鸟化石B. 始祖马化石C. 恐龙化石D. 三叶虫化石8. 人类和类人猿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类人猿的盲肠相似,都有蚓突;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5个月以前也完全一样,以上事实说明()A. 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B. 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C. 类人猿比人高等D. 现代的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9. 分布在芬兰地区的灰林鸮有灰色和棕色两种体色,灰色占多数。
近30年来,冬季气候变暖,积雪变得稀薄,灰色个体易被天敌发现,棕色个体所占比例逐渐升高。
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最合理的是()A. 生殖发育的结果B. 主动适应的结果C. 自然选择的结果D. 人工选择的结果10. 下列生物类群最晚出现的是()A. 原生动物B. 原核生物C. 单细胞真核生物D. 三叶虫11.下列不能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是()A. DNA序列B. 生物化石C. 体型大小D. 形态结构12.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哺乳动物是()A. 猕猴B. 黑猩猩C. 金丝猴D. 狒狒13. 枯叶蝶的腹面颜色鲜艳,在飞行时格外引人注目,但落地后,其颜色和形状却俨象一片枯叶.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由于桔叶蝶的祖先()A. 变异后人工选择的结果B. 自然选择后变异的结果C. 变异后自然选择的结果D. 人工选择后变异的结果14. 已知的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得多,那么()A. 物种A比物种B的数量多B. 物种A的结构比物种B复杂C. 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来的D. 物种B比物种A要高等15. 下列不能用化石提供证据的事实是()A. 各种生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现代生物是由古代生物进化而来的B. 生物由低等向高等发展C. 地球上曾经生活过许多生物D.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16. 在人类进化的阶段中,脑容量最大的是()A. 南方古猿阶段B. 能人阶段C. 直立人阶段D. 智人阶段17. 18世纪的英国曼切斯特地区山清水秀,这里的桦尺蛾大多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100年以后,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了黑褐色,深色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 黑烟将桦尺蛾熏成了深颜色 B. 浅色桦尺蛾迁出,深色桦尺蛾迁入C. 浅色桦尺蛾变成了深色桦尺蛾D. 自然选择18. 一个马铃薯甲虫成灾的地区,喷了一种新农药后,97%的甲虫死了,3%的甲虫生存下来,几年后,该地区的甲虫对该药产生了抗药性,这是因为()A. 害虫对药物的刺激产生了抗药性反应B. 马铃薯甲虫本来就存在着抗药性个体,经过农药的定向选择,适者生存C. 农药使害虫产生了变异D. 原有的抗药性甲虫与不抗药性甲虫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抗药性个体19. 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A. 原始鱼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原始两栖类B. 原始爬行类、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C. 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原始爬行类D. 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20.请对如图四种动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其中排序正确的一组是()A. 甲、乙、丙、丁B. 丁、甲、乙、丙C. 甲、丁、乙、丙D. 甲、丙、丁、乙二、综合题21. 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美国学者米勒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首先把水加入500mL的烧瓶中抽出空气,加入甲烷、氨、氢的混合气体,然后把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混合气体进入溶剂为5L的烧瓶中,在这些气体中连续火花放电一周,冷却后产物沉积在B瓶中,它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根据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A瓶内的气体模拟的是________的成分.(2)火花放电模拟的是________ ,将B瓶中的水加热模拟的是________ ,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3)C瓶内的样品中含有的有机物是________ .(4)通过实验,米勒得出的结论是雷电等原始的自然条件下,能形成________ .22.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这样的昆虫不容易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多,请分析回答:(1)在这个海岛上,昆虫的无翅或残翅属于________(填“有利”或“不利”)变异.(2)大风对海岛上的昆虫起了________作用.(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__源: 23. 下列是生物进化树,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B、C分别是哪种生物?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B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能否产生________.(3)地球上最早产生的植物是原始的________,它们生活在________里.(4)图中的树桩应该代表的是________.(5)由图可知,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________、从________、从________的发展规律.24. 下图是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6.1生命的诞生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练基础】一、选择题1.在学习了“生命的起源”后,几位同学针对我国著名思想家老子的话“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展开辩论,其中没有道理的观点是(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分析能力。
难度较大。
能否“无中生有”就如C同学说的那样,应放在具体事实中去分析判断。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收集到了氨基酸,可以理解为能“无中生有”;也可以理解为不能“无中生有”,因为有机物的生成需要原始大气,需要物质基础。
所以不能武断地说“无中生有”是空想。
2.下列哪一过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 )A.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B.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C.有机大分子物质→原始生命D.有机小分子物质→具有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繁殖功能【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无机分子→有机小分子物质;第二个阶段为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为有机大分子物质→原始生命。
能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就意味着原始生命诞生了。
【变式训练】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所做的化学演化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 )A.无机分子→有机小分子阶段B.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阶段C.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阶段D.原始生命→原始的单细胞生物【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米勒实验的结论。
米勒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原始地球上刚开始是没有生命的,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形成构成生命的有机小分子,生命的诞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演变过程。
3.有科学家推测:“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来自外星球。
”下列支持该推测的证据是( )A.天文学家在星际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B.在月球上发现了原始生命C.1953年米勒的模拟实验D.“露西”少女骨骼化石【解析】选A。
本题考查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及证据和推测之间的逻辑是否严密。
宇生说学者认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可能来自外星球”,证据是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能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16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16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评价是A.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B.它能正确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C.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D.它能正确解释自然选择作用,不能阐明生物界的多样性2 . 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A.氧气B.氢气C.水蒸气D.氨3 . 思想家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句话最切合A.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B.生存环境和运动方式C.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D.营养类型与生活习性4 . 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A.甲烷B.氨C.氧气D.氢气5 . 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关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气B.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已经完全被实验证实C.米勒实验中的火花放电,模拟的是闪电D.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6 .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 按下表要求进行了实验设计,本实验设计中包含(甲与乙、甲与丙)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A.温度、空气B.温度、细菌C.温度、消毒棉球D.空气、细菌7 . 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的正确顺序是()①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②有机大分子物质形成原始生命③原始生命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④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③①D.④①②③8 .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是()A.裸子植物B.被子植物C.藻类植物D.苔藓植物9 . 根据科学家的推测,46亿年前的地球所没有的现象是()A.雨雪现象B.熔岩现象C.火山喷发D.电闪雷鸣10 . 生物化学分析得知,人体体液中的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等无机盐离子的比例跟海水中相应无机盐离子的比例接近。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素养提升练(含解析)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素养提升练(含解析)第5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四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人猿同祖1.(2023安徽全椒期中)首次提出人猿同祖这一有关人类起源观点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B.巴斯德C.林奈D.赫胥黎2.(2023北京门头沟期末)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A.黑猩猩B.长臂猿C.大猩猩D.大狗熊3.(2022河南鹿邑月考)现代类人猿与人类不相似的是()A.面部表情B.身体结构C.形态D.行走方式4.(2022甘肃金昌中考)人类和现代类人猿DNA的差别由大到小依次为: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据此推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长臂猿B.猩猩C.大猩猩D.黑猩猩知识点2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5.(2023江苏盐都期中)根据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为()A.南方古猿→智人→能人→直立人B.能人→南方古猿→智人→直立人C.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D.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6.(2022河南洛宁期中)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从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关键一步是()A.直立行走B.能够用火C.脑容量的增加D.产生语言和意识7.(2023河南宝丰期中)如图为灵长类动物脑容量的进化增长图,由左至右依次为()A.南方古猿、大猩猩、能人、直立人、智人B.大猩猩、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C.南方古猿、大猩猩、直立人、能人、智人D.大猩猩、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8.(2023江苏建湖期中)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使用语言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B.人类的起源与地球环境的变化没有关系C.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特点是制造工具的能力相同D.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9.(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现代类人猿可以进化成人类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C.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古人类在群体生活中逐渐产生了语言D.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古猿能力提升全练10.【时事热点·考古】(2022湖南长沙中考,24,★★★)北京周口店遗址是亚洲大陆远古时期人类发展历史的重要遗存。
第5单元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5单元第十六章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原始生命起源于 ( )A. 不含氧气的原始大气中B. 水蒸气形成的降雨中C. 稀薄热汤的原始海洋中D. 火山喷出的气体中2. 下列不能作为研究人类起源的证据的是 ( )A. 各种传说B. 古人类的遗体C. 古人类的遗物D. 古人类的化石3. 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生物所属类群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 )A. 地钱B. 海带C. 铁线蕨D. 侧柏4.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A. 为了扩大领地B.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C. 由于其他动物的入侵D. 为了躲避敌害5. 有关人类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是由神创造的②人是由猴子变来的③人是经过长期进化而产生的④人是自然产生的A.①B.③C.①④D.②③6. 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适应环境的生物就生存下来B. 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C. 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D. 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7. 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B. 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C. 在越是新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D.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主要、最可靠的证据8. 科学家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进化树”形象而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位于生物“进化树”最顶端的动物和植物分别是 ( ) A. 鸟类和裸子植物 B. 鸟类和被子植物C. 哺乳类和裸子植物D. 哺乳类和被子植物9. 目前,科学家认为从古猿进化到人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 )A. 直立行走B. 使用工具C. 制造工具D. 下地生活10. 某些鱼类一次可产卵上亿粒,但真正能孵化成小鱼并生存下来的只有极少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 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B. 生存斗争和遗传变异C. 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D. 过度繁殖和遗传变异11. 考古人员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其中:甲地层有马、象牙;乙地层有三叶虫、珊瑚;丙地层有恐龙蛋、始祖鸟。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16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16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化石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B.原始生命的摇篮是原始海洋C.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2 . 下列不属于生命起源的条件是A.原始地球上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的原始大气B.原始地球上有丰富的氧气供给原始生命进行呼吸C.原始地球存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D.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3 . 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
甲、乙两瓶内装有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做处理。
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丙图),数日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B.未打断瓶颈时肉汤变质的是乙瓶C.此实验证明肉汤中的细菌是由空气中存在的细菌产生的D.乙瓶与甲瓶中的肉汤变质的根本原因不同4 . 下列关于长颈鹿进化的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由于环境变化,长颈鹿产生了长颈的变异B.在缺乏青草时,由于长颈鹿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才进化成了现在的长颈C.以前植物不够吃,现在食物丰富了,长颈鹿的脖子自然就长了D.经过生存竞争和环境的选择,淘汰了颈短的长颈鹿,保留了颈长的长颈鹿5 . 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的新陈代谢和增殖B.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C.越复杂、越高等的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6 . 根据科学研究推测,原始的生命诞生于()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C.小溪与河流D.远古的陆地7 .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种处于不同地层的植物化石,据图可推测出其中最高等的植物是()A.甲B.乙C.丙D.丁8 . 利用你所学的知识.下列说法最科学的是()A.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豚、鲸、海豹,虽然生活在水中,但它们是胎生、哺乳,体温恒定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类B.化学进化学说已经得到实验的证明,是关于生命起源最科学的说法C.现在的杀虫剂用一段时间效果不好,都是生产质量越来越差的缘故D.在分类单位中,同门不同纲的生物比同科不同属的生物相似性多、亲缘关系近9 . 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A.科学的推测B.胚胎发育上的证据C.解剖证据D.化石证据10 . 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二氧化碳和硫化氢C.氮气和氧气D.氮气和二氧化碳11 .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与现在的大气相比,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B.米勒实验已证明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不断积累,形成原始生命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实现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12 . 经过模拟实验,科学家确认原始地球的大气中没有的物质是()A.氧B.二氧化碳C.甲烷D.氢13 . 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A.金鱼适应不同的环境B.我国水域辽阔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二、填空题14 .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__,适应者____,不适者________,这就是自然选择。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6章 生物起源和生物进化测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生物起源和生物进化测试卷选择题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A. 原始大气B. 原始海洋C. 陆地上D. 大气层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选择题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A. 数量越多B. 种类越丰富C. 越简单、越低等D. 越复杂、越高等【答案】C【解析】试题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生物种类越少,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
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
故选C。
选择题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B.越接近生物进化树的顶端,生物越高等C.越复杂的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D.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简单到复杂【答案】C【解析】生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选择题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类人猿B、南方古猿C、森林古猿D、古代猕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选择题大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作出了巨大贡献。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6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同步测试

5.16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一、填空题1.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随着和的不断进化发展,智人最终进化为现代人类。
2.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生物发生了进化,以适应改变的。
达尔文认为,加拉帕戈斯地雀喙存在的差异,是由于它们取食的食物引起的。
3.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等方法,第一次提出的观点。
4.生命起源的第二步是由有机小分子合成和等有机大分子。
5.米勒的实验中火花放电的作用是,装置中的气体成分类似于的成分。
二、选择题1.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A.比较解剖B.细胞研究C.进化树D.化石2.根据达尔文进化学说当今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形成的原因是()A.生存斗争B.自然选择C.人工选择D.遗传变异3.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A.原始大气中B.冷却降雨过程中C.原始海洋中D.土壤中4.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A.数量越多B.种类越丰富C.越简单,越低等D.越复杂,越高等5.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有()A.甲烷、氨气、氢气和氧气B.甲烷、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C.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D.氨气、氧气、氢气和水蒸气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A.原始单细胞生物B.原始藻类C.原始多细胞动物D.细菌7.我国发掘的大量的恐龙蛋化石是()A.遗体化石B.遗物化石C.遗迹化石D.不能定论8.下列不是生物进化规律的是()A.从水生到陆生B.从简单到复杂C.从低等到高等D.从动物到植物9.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产生()A.有机大分子B.原始生命C. 原始单细胞生物D.有机小分子10.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来的证据是()A.恐龙化石B.始祖鸟化石C.马的化石D.古猿头骨化石11.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中产生了()A.氧气B.水蒸气C.氨基酸D.蛋白质12.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的是()A.智人B.能人C.南方古猿D.直立人13.人类起源于()A.黑猩猩B.猩猩C.古猿D.大猩猩14.人类进化史中关键的一个阶段是()A.南方古猿B.直立人C.智人D.能人1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A.生存斗争B.自然选择C.遗传变异D.繁殖力强16.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变化最显著之一的是()A.尾的消失B.语言的形成C.脑容量的增加D.双手的进化17.目前发现的形成①始祖鸟②孔子鸟③辽西鸟化石的三种鸟,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18.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是()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19.依照生物“进化树”,植物的进化顺序是()①原始多细胞藻类②原始单细胞藻类③原始蕨类植物④原始苔藓植物⑤原始种子植物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⑤④③②①D.③④⑤②①20.达尔文地雀进化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条件不同B.生殖方式不同C.形态结构不同D.以上都不是三、综合题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生物进化只有化石可作为证据()(2)始祖鸟化石证明一种生物可进化为另一种生物()(3)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4)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长颈鹿的颈长是它经常伸长脖子的结果()2.将下列人类进化各阶段的名称与他们的特征搭配起来()(1)南方古猿 A.脑容量增至1300-1500mL()(2)直立人 B.脑的沟回与人相似,可能已经具有语言能力()(3)智人 C.已经能够两足直立行走()(4)能人 D.最早用火,具有语言能力,能制造石器3.下图进化树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
【单元卷】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第16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含答案与解析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6章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生物(考试时间:30分钟试卷满分:50分)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写“√”,错误的打“×”,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生命起源的第三步是伴随地球上自然条件演变的。
2.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3.《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是达尔文。
4.现代人的牙齿形态和分布与现代猿的基本相同。
5.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逐渐为大多数人所认同。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 在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含有的气体是A.氧气 B.甲烷 C.氢气 D.氨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大分子B.第二步是在现在的河流和海洋中进行的C.第三步是有机大分子,通过长期相互作用,直接形成多细胞生物D.米勒的实验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的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8.如图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和乙类都只生活在水中 B.丙类体温恒定,是两栖动物C.丁类是由古代丙类进化来的 D.鸟类最高等,可以飞行9. 生物进化规律遵循A.从陆生到水生 B.从简单到复杂C.从高等到低等 D.从多细胞到单细胞10. 达尔文环球航行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某岛屿时,发现这里仙人掌非常丰富,地雀的喙也与其他岛屿地雀的喙不同,大多为尖而长(如图)。
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高等B.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凶猛C.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繁殖能力强D.喙尖而长的地雀更适应在仙人掌丰富的岛屿生存11.被恩格斯赞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除了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外,还有A.生物分类 B.生物双名法 C.自然选择学说 D.比较解剖法12.英国的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什么方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A.比较解剖 B.科学推测 C.假设 D.科学探究13.人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证明A.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来的B.人类是黑猩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分支C.人类和黑猩猩有共同的祖先D.黑猩猩与人类没有关系14.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A.甲烷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氧气15.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是A.原始陆地B.原始岩层C.原始大气D.原始海洋1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B.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C.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D.生物不断进化的发展规律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17.按照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解说,长颈鹿的长颈形状形成的原因是A.生来就有的B.为吃高处食物使颈不断伸长C.自然选择的结果D.生长发育中颈生长迅速18.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A.脑容量的增加B.后肢粗壮C.奔跑迅速D.群居生活19.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为①直立人阶段②智人阶段③南方古猿阶段④能人阶段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20.有证据表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阶段是A.直立人阶段B.智人阶段C.南方古猿阶段D.能人阶段21.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表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A.复杂的蛋白质B.原始单细胞动物C.组成生物体的小分子有机物D.原始藻类22.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
【单元卷】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第16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单元达标测试卷(二)含答案与解析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6章单元达标测试卷(二)生物(考试时间:30分钟试卷满分:50分)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写“√”,错误的打“×”,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生命的起源可以通过过自生论解释。
2.“始祖马”化石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动物的典型证据。
3.据达尔文进化说的解释,过度繁殖削弱了生存斗争。
4.生物在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着环境。
5.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可看出,主要影响的因素是脑容量的变化。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关于生命起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米勒实验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原始条件大气中各种成分能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B.米勒实验火花发电作用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C.原始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过直接产生原始生命D.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7.米勒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该实验说明A.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B.原始海洋诞生了原始生命C.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的成分可以转变成为有机小分子物质D.有几大分子物质可以演变为原始生命8.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成功地用氨基酸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一种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他为生命起源问题提供有力证据的阶段是A.无机物→有机小分子阶段B.有机小分子→有几大分子阶段C.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阶段D.原始生命→单细胞生物9.自然发生论,人们根据自己双眼对许多表面现象的观察,如腐肉可以产生蛆等,得出了低等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结论,这一理论后由下列哪位科学推翻A.达尔文B.米勒C.巴斯德D.范·海尔蒙特10.46亿年前,地球上环境是像右图所示,电闪、雷鸣天空中充满了各种气体,如水蒸气、甲烷、氢气、二氧化碳等原始大气,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A.氨气B.氮气C.氧气D.硫化氢11.米勒在模拟装置中,采用火花放电的目的是A.模拟原始地球上的火山喷发B.产生原始大气C.模拟原始地球上的闪电D.产生原始生命12.马的化石一直被作为生物进化最典型的例子,因为马在5000多万年前的地层中就留下了丰富的化石记录,并且化石记录还一直延续到人们熟知的现代马从右图可以看出马的进化过程个体的变化,适应环境过程中腿骨和足的变化是A.个体由小变大,腿骨由短变长,足有一趾变多趾B.个体由大变小,腿骨由短变长,足有一趾变多趾C.个体由小变大,腿骨由短变长,足有多趾变中趾发达D.个体由小变大,腿骨由长变短,足有多趾变中趾发达13.右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
5.16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八年级上册生物苏教版单元质检卷(A卷)(含解析)

(3)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八年级上册生物苏教版单元质检卷(A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C.宇宙空间D.A和B两项2.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D.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C.原始大气含有水蒸气、氧气、氢气、氨、甲烷等气体D.在研究人类等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4.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如图为一个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层的顺序,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物种A化石,而另一层含有物种B化石( )A.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B.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C.物种A比物种B体型大D.与物种A相比物种B生活的年代距今时间更长5.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始大气中含有氧气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C.长颈鹿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所以颈变得越来越长D.生命进化的大致历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6.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来的,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B.米勒模拟实验支持了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可以合成氨基酸等有机物C.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D.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7.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 )A.化石B.比较解剖、比较胚胎C.分子生物学D.以上三者都是8.雄鹿的鹿角可以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
根据达尔文的观点,雄鹿的鹿角发达,原因是( )A.鹿角因为经常使用而变得发达B.鹿角朝着有利于生存和繁殖的方向变异C.鹿角发达有利于雄鹿在斗争中获胜D.鹿角不发达的个体丧失繁殖的机会,鹿角发达的个体通过繁殖使基因得以延续9.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遗传和变异B.人工选择C.不适应的结果D.自然选择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自然选择结果的是( )A.鲫鱼的背部是深灰色,腹部是乳白色B.变色龙的体色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C.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色、白色和黄色D.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很多无翅昆虫11.在缺乏青草的条件下,颈长和四肢长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容易生存下去;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6.2 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训练题(含解析)(新版)苏教版

生物进化的历程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和乙类都只生活在水中B.丙类体温恒定,是两栖动物C.丁类是由古代丙类进化来的D.鸟类最高等,因为可以飞行【解析】选C。
本题考查的是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由此可知,图中甲类生物是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乙类生物是两栖类,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丙类生物是爬行类;甲、乙、丙都属于变温动物;丁类生物是哺乳类,是生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类群。
2.下列叙述的各类物体中,不属于化石的是( )A.在河南西峡盆地发现的恐龙蛋B.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C.德国巴伐利亚州发现的始祖鸟D.汤嘎斯发现的史前海生爬行动物的骨骼【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化石概念的理解。
A、C、D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被深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都是化石。
古墓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是经过人为处理的,不是自然形成的。
【拓展归纳】琥珀琥珀是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掩埋在地下,经过很长的地质时期,树脂失去挥发成分并聚合、固化形成的,常与煤层相伴而生。
其形状多呈饼状、肾状、瘤状、拉长的水滴状和其他不规则形状,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由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B.由体型较小的生物到体型较大的生物C.由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D.由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解析】选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越多。
越新近形成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越多,所以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4.如图是植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和③依次代表( )A.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B.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被子植物C.被子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解析】选A。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16.2生命进化的历程 同步测试(解析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16.2生命进化的历程同步测试(解析版)()A. ①指哺乳动物 B. ②指两栖动物 C. ③指种子植物 D. ④指苔藓植物4.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动物.图中①﹣⑤所示动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⑤④③B. ③④⑤②①C. ⑤④①②③D. ③⑤④②①5.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九种动物.图中①一⑤所示动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⑤④③B. ②③④⑤①C. ⑤④①②③D. ③②⑤④①6.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A. 向日葵B. 肾蕨C. 葫芦藓D. 海带7.下列生物中最高等的是()A. 金鱼藻B. 海带C. 卷柏D. 龙柏8.从生物进化的历程看,下列植物中最低等的是()A. B.C.D.9.地球上最先从水中登陆的动物类群是()A. 节肢动物B. 爬行类C. 两栖类D. 鸟类10.有关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A.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B. 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C.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D. 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二、填空题11.脊椎动物有低等到高等主要包括________ 等类群。
12.________ 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型.________ 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
13.(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4.两栖类是脊椎动物由________ 向________过渡的类型。
15.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________核生物,后来才出现了________核生物.三、解答题16.如图是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据图分析回答(1)进化树的树根A处表示________,它诞生于________中,A由于________的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2)图中C表示________.(3)最适于陆地生活的无脊椎动物类群是________最适于陆地生活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_.(4)从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生活环境由________,结构由________,分类地位________的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的.(5)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通过对我国发现的郑氏始孔鸟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古代的________进化来的.四、综合题(共2题;共17分)17.如图是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请根据如图分析回答问题.(1)原始生命形成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转化成具有叶绿体的植物的类群A________.(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________和C________,但是,B和C的生殖方式离不开水,后来,一部分C进化成原始的________,包括D________和E________;D 和E脱离了水的控制,更加适应了陆地生活.(3)从上述植物进化的历程来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________,由________,由________,由________.18.分析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海南岛陆地面积只有3.4万平方公里,不到全国陆地总面积的0.5%,但已知的野生植物有 4600多种,其中500余种是海南岛特有的;陆生野生动物中,两栖类有43余种,占全国总数的19%;爬行类116余种,占全国总数的33%;鸟类 420余种,占全国总数的30.7%;哺乳类112余种,占全国总数的18.6%,其他种类的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资料二:海南岛拥有种类众多的珍贵.稀有甚至濒危的动植物,被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05种.终生生活在树上的海南长臂猿.灵巧美丽的海南坡鹿等,都是大自然馈赠给海南岛热带雨林的精灵,唯海南独有,现已进行国家级资源保护.(1)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________ 的多样性.(2)资料一中提到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________ .(3)分析如图“海南部分生物的进化树”,①所代表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 .(4)生物类群②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绝大多数动物的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________ 从母体获得营养,并由此排出废物,成熟后从母体产出.(5)生物类群③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其体表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________ .(6)分析资料二,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海南的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 .为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还可以建立濒危物种的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解: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它们是与人类血缘最近的动物,黑猩猩和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是除人类之外智力水平最高的动物.由于黑猩猩和人类的基因相似度达98.77%,表明人类和黑猩猩的较近的亲缘关系,不能表明共同祖先,也无法证明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来的,因此选项A正确.故选:A.【分析】亲缘关系越近,遗传物质的相似程度越高,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的起源、人类和黑猩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2.【答案】D【解析】【解答】有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生物八年级上苏教版5.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同步练习及答案

5.15.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2019•深圳)物种间细胞色素 C 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常作为比较生物亲缘关系的依据。
一般来说,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请根据下表判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物种黑猩猩果蝇向日葵酵母菌与人的差异氨基酸数目0 27 38 44A.黑猩猩B.果蝇 C.向日葵D.酵母菌2. (2019•恩施州)科考队在某地山洞发掘人类祖先活动遗迹化石时,发现存在大量使用火的痕迹,能使用更先进的工具,专家推测,化石群对应的人类祖先至少进化到了()阶段。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D.智人3. (2019•娄底)在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A.黑猩猩B.猕猴 C.长臂猿D.狒狒4. (2019•昆明)在东非大裂谷地区,导致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A.地面食物丰富 B.扩大生活范围C.树上天敌增加 D.森林大量消失5.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是()A. 南方古猿B. 能人C. 直立人D. 智人6. 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的是()A. 南方古猿B. 能人C. 直立人D. 智人7. 将类人猿与其分布的主要地带连接起来。
【答案】8. 如图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从图可以看出,在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第一步最重要的变化是。
(2)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古人类开始,从而大大提高了捕猎的效率。
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
5.15.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答案1.(2019•深圳)物种间细胞色素 C 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常作为比较生物亲缘关系的依据。
一般来说,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请根据下表判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黑猩猩B.果蝇C.向日葵D.酵母菌【解答】解:动植物体都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说明动植物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则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19学年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16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生命起源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A. 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B. 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C.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甲烷等D. 现代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2.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A.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B. 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D.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3.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A. 无机物质合成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阶段B. 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C. 有原始界膜的独立体系阶段D. 独立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阶段4.“化学进化论”认为,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与生命有最直接关系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应该是()A. 蛋白质、淀粉B. 蛋白质、核酸C. 甲烷、二氧化碳 D. 氨基酸、核苷酸5.米勒实验为下列那一项事实提供了证据()A.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B. 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产生生命C. 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产生氨基酸D. 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诞生的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是我们济南市的市花,荷花的品种多样,你认为品种繁多的主要原因是()A. 各地气候条件稍有差异的结果B. 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的结果C. 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 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7.米勒的实验推测原始地球能形成()A. 构成生物体的简单有机物B. 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有机物C. 简单的生物体D. 原始海洋8.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和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场所依次是()A. 原始大气、原始大气B. 原始海洋、陆地C. 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D. 原始海洋、原始海洋9.由巴斯德用曲颈瓶做的实验可以推测()A. 生物源自非生命物质B. 肉汤是微生物最好的生活环境C. 肉汤中的微生物是自发产生的D. 肉汤中的微生物是来自瓶外而不是自发产生的10.地球上生命起源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A. 有机小分子形成B. 有机大分子形成C. 原始界膜形成D. 由多分子体系进化为原始生命11.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是()A. 达尔文B. 哈维C. 林奈 D. 拉马克1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趋势.正确的是()A. 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B. 根据郑氏始孔子鸟化石推测鸟类可能由两栖类进化而來C. 最低等的植物是蕨类植物,它可以进化成种子植物D. 生物的进化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13.如图的生物“进化树”形象而简明地表示了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据图可知正确的是()A. ①所在树枝上的动物身体背部有脊柱B. ②代表的是爬行动物C. ③代表的植物类群,其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D. 珙桐与桫椤的亲缘关系较珙桐与海带的远二、填空题14.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________ 是定向的,决定着________ 的方向。
15.生物进化是由________ 和________ 决定的.16.图一所示的是进化树,简要表示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图二是美国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装置.抽真空后将CH4、NH3、H2泵入玻璃仪器内,再把B 中的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内放电7天,经冷却后,产物沉积在c中,产物含有包括氨基酸在内的多种有机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一的进化树中我们可以推测出: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2)图二A装置中的气体相当于________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有________ .(3)图二中的C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________ ,图一中各种生物都可能起源于这里.(4)图二中的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________ .A.无机物→有机小分子阶段B.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阶段C.有机大分子→独立体系阶段D.独立体系→原始生命阶段.17.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________ .三、解答题18.如图是美国青年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________,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A 装置里气体中不含有________.正负电机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________.(2)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________,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__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3)此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________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四、综合题19.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美国学者米勒等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首先把水加入500mL的烧瓶中抽出空气,加入甲烷、氨、氢的混合气体,然后把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混合气体进入溶剂为5l的烧瓶中,在这些气体中连续火花放电一周,冷却后产物沉积在B瓶中,它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根据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A瓶内的气体模拟的是________的成分.(2)火花放电模拟的是________,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3)C瓶内的样品中含有的有机物是________.(4)图中冷凝器的作用是模拟________.20.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米勒的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你能对他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吗?(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________.(2)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3)米勒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4)米勒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5)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________.(6)米勒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7)A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________,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__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甲烷、氨气、氮气等无机物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由此可见,生命的起源以及生物的进化是不可逆转的过程,因为此过程经过了漫长的年代,也不具备当时的环境了,所以选B。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化学起源学说的内容。
2.【答案】B【解析】【解答】解: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3.【答案】A【解析】【解答】解:米勒的实验装置如下图: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
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
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
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选:A4.【答案】B【解析】【解答】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这一过程是在原始海洋中发生的,即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经过长期积累,相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如黏土的吸附作用),通过缩合作用或聚合作用形成了原始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因此“化学进化论”认为,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与生命有最直接关系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应该是蛋白质和核酸,故选项B正确.故选:B【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经历了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5.【答案】C【解析】【解答】米勒模拟原生大气的成分,将水蒸气、氨、氢、甲烷等气体通入真空的装置里,通过加热和放电处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等简单有机物,证明了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产生氨基酸。
故选:C6.【答案】D【解析】【解答】首先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题干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述了我们济南市的市花荷花品种多样.荷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所以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荷花品种众多,有些并不一定适应自然环境,在自然界中难免被淘汰.故选:D.【分析】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7.【答案】A【解析】【解答】解: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简单的有机物),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故选:A【分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8.【答案】C【解析】【解答】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由上可知,最初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和有机高分子物质的场所依次是原始大气层、原始海洋,C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