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英国非银行金融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制度
金融制度比较论文
英国非银行金融机构
姓名:刘茹
学号:17
班级: 金融1104班
2011年12月
一、英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组织框架
英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英国的金融机构的划分较为特殊,它对“银行”的定义比较宽。
银行中有零售性银行和其他银行;银行以外的多种金融机构被称为其他金融机构,过去也称为非银行中介。
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本部分将英国清算银行也即商业银行之外的众多金融机构分为四类:一是清算银行之外的其他零售性银行;二是英国的其他银行;三是接受存款的其他金融机构;四是非存款的其他金融机构。
随着2 0世纪7 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 脱媒”、证券化等趋势愈演愈烈,英国政府金融管制的逐渐放宽,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与银行的激烈竞争中大举入侵其传统业务领域,银行系统在英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受到其他金融机构的挑战和冲击。
这些机构主要包括:住房协会、金融行、国民储蓄银行、投资信托公司、单位信托公司、养老金等基金、保障公司等。
1)接受存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1、住房协会
住房互助协会最初是一种非营利的互助组织,主要为个人服务,它通过吸收个人储蓄存款和股金获得资金,向个人购买住房提供贷款。
由于公众对自住房的需求很大,同时,因为住房协会资金的流动性较低,利息收人有减免毛优惠,所以住房互助协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迅速但20世纪80年代后,住房互助协会基本都进行了银行化或是被其他银行收购兼并。
实施转型后的住房贷款协会(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在存贷款、中间业务甚至保障产品等方面与清算银行展开了几乎是全方位的竞争,从而加剧了英国银行业尤其是零售银行业的竞争。
2、金融行
金融行因为其主要业务是从事租购或消费信贷(分期付款),也被称为租购公司或消费信贷公司。
金融行的负债主要来自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3至6个月的定期存款,数额较大。
金融行的资金大多按租购条件贷给消费者购买汽车、耐用消费品、住房的修缮和假日活动等,.对个人消费信贷通常占总贷款的50%以上。
同时,它也向工商业提供设备贷款,这种贷款因为期限固定、利率固定,对工.业颇为有利。
20世纪80年代。
当局取消了对金融行首期付款数额和最长偿还期的管制,为金融行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面临银行.业的竞争。
近年来,一些较大的金融行大力拓展业务领域,从事租赁业务、代理.业务以及活期存款、定
期存款、普通贷款等一般银行业务。
3.国民储蓄银行
英国国民储蓄银行是从邮政储金银行演变过来的。
邮政储金银行设立于1861年,当时归邮政局控制,旨在提供更多的接受储蓄的网点,以鼓励小储蓄者参加储蓄。
1969年邮政储金银行改名为国民储蓄银行,脱离邮政局,改由国民储蓄部控制,但仍继续利用全国21000个邮政分局作为交易场所。
国民储蓄银行提供两类户头:普通户头和投资户头。
普通户头存款额从最低1英镑到最高1万英镑,100英镑以下的提款可在任何附设储蓄银行业务的邮政分局支取。
存款利率很长时间维持在2.5%,后来改为两级利率制,凡维持最低存款余额(现在为500英镑)又存满一个月的可享受较高利率。
投资户头始办于1966年,旨为吸引较长期储蓄。
投资户头存款额从最低5英镑到最高5万英镑,提款要在一个月前通知。
投资户头的利率高于普通户头,而且可变动。
从储蓄银行还可以购买国民储蓄部提供的多种国民储蓄。
国民储蓄银行的全部资金都交由国民储蓄部的国债专员保管,并投资于普通户头基金和投资户头基金。
这两笔基金主要投资于各种政府证券和政府担保的证券。
国民储蓄银行遵守专门立法,不受银行法约束。
2)非存款的其他金融机构
1、保障公司
1681年,在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保障公司。
英国保障公司的活动有人寿险业务和普通险业务,法律上要求将两类基金分开。
人寿险业务基金聚集的资金期限长、较稳定,因此大部分投向长期资产,主要是证券投资和贷款。
自1994年明珠保障公司成为首家获准正式经营银行业务的保障公司之后,目前英国的保诚、标准寿险等许多大型保障公司均已开设了存款及个人抵押贷款等业务,并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英国零售银行市场上的后起之秀。
2、养老基金
战后,英国的养老基金迅速发展。
养老基金主要由受托人管理,基金的来源之一是参加养老金计划的雇员从工资或薪金中支付的部分(这部分可减去所得税),另一方面是雇主从利润中捐助的一部分。
养老基金的资产主要有短期资产、银行存款、政府证券、地方政府证券、公司证券、海外证券、抵押贷款和房地产投资等。
3、投资信托
投资信托是一种公开招股的股份公司,它利用股东提供的资金或发行债券借入的资金,
对股票及其他证券进行投资,获取收益。
参加投资信托的投资者从投资信托公司买人股份,是公司的股东,以自身的名义持有买进的证券。
投资信托公司在股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资产主要由英国公司证券组成,特别是普通股票,也投资于海外公司债券。
4、单位信托
单位信托又称为联合信托,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它是法律意义的信托。
它指储蓄者购买若干信托“单位”,然后由单位信托将资金投向各种公司证券,“单位”的购买者依其持有“单位”的数量按比例分享从资产组合中所获得的收益。
二、英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
英国与美国相比,英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数量、类型都较少。
机构的运营按传统方式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明显,与商业银行的业务交叉和渗透不如美国深刻。
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掀起,英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业务、金融工具创新上取得了很大进展。
房屋互助协会等机构积极开办银行业务,同银行的竞争日趋激烈。
保障公司中有寿险公司、非寿险公司及同时开办两种险别的综合公司,它们之间的业务交叉和竞争也日趋激烈。
1)英国不断调整金融机构的划分标准
1980年以前,英国金融机构的分类与其他国家基本相似,划分为银行与非银行两大类。
1981年11月,英格兰银行将信托储蓄银行和金融行扩大到银行金融机构范围内,并将原先的银行金融机构改称为英国货币部门,将其余的金融机构划归为非货币部门。
当时,英国货币部门包括清算银行、商人银行、贴现行、其他英国银行、海外银行、信托储蓄银行、国民划拨银行及其他认可接收存款机构,非货币部门主要包括房屋互助协会、国家储蓄银行、保障公司、养老基金、单位信托公司、投资信托公司等。
1989年7月,英格兰银行决定将金融机构划分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两大类。
即原先的货币部门改为“英国的银行”,而非货币部门则称为其他金融机构。
根据这一分类法,英国的银行主要包括零售性银行(主要由清算银行、国民划拨银行、信托储蓄银行组成)、商人银行(即以前的承兑行)、贴现行、海外银行、国际财团银行及其他英国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房屋互助协会、金融行、国家储蓄银行、保障公司、养老基金、投资信托公司等。
上述分类方法一直延续至今。
2)英国银行金融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相对地位发生了变化
英国银行部门在金融机构中的传统地位相对减弱,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后来居上,在英
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20世纪50年代,银行金融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英镑负债规模相当。
但是自60年代以来,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英镑负债大大超过了银行金融机构,处于优势地位。
截至1995年年底,英国银行系统接收的个人英镑存款总额为1943亿英镑,而房屋互助协会接收的个人英镑存款总额则高达2080亿英镑,高于银行系统的总和;人寿保障公司和养老基金从个人部门所接收的储蓄性保费收入累计高达9953亿英镑,又远远高于其他金融机构所接收的个人英镑存款总和。
3)房屋互助协会的发展速度最快房屋互助协会的发展速度之快是其他金融机构望尘莫及的。
英国房屋互助协会相当发达,成为英国金融体系中可与银行相匹敌的竞争对手。
1992年,在全球最大的50家储蓄金融机构中,英国的房屋互助协会就占了巧家。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房屋互助协会积极争取个人储蓄,同银行部门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如今,房屋互助协会的英镑总资产已经超过了英国的银行系统的总资产,并且成为英国房地产市场上主要的贷款机构和英国个人流动性资产储蓄的主要接收机构。
英国房屋互助协会所接受的个人存款储蓄总额远远超过了英国任何一类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
1995年底,英国房屋互助协会接受的个人英镑存款总额为2080亿英镑,英国银行系统所接受个人英镑存款总额1943亿英镑;房屋抵押贷款额为2238亿英镑,高于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额1669亿英镑。
英国房屋互助协会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行业集中成为一大特色。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放松了对金融机构的限制,英国房屋互助协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英国房屋互助协会的数量持续减少,少数几家大型房屋互助协会的规模不断扩大。
1975年,英国房屋互助协会的数量减少到382家,会员人数超过了2000万人,拥有资产总额达242亿英镑。
到1988年,房屋互助协会数量又比1975年减少了近2/3,只有131家,但分支机构数量却增加到7000家,会员数量也上升到4400万人,资产总额接近1900亿英镑。
1995年,英国的房屋互助协会数量进一步减少到80家,资产总额超过了13000亿英镑,其中3家最大的房屋互助协会的资产总额相当于全国房屋互助协会总资产的1/2。
此外,英国政府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给予税收等政策优惠,管理也相对松一些。
三、英国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具有的特点
1)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可以吸收存款,但是在英国,住房协会、金融行、国民储蓄银行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却可以吸收存款。
2)随着欧洲经济共同体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掀起,英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改进业务,金融工具创新上取得进展,但比美国起步晚,业务创新项目也不如美国多。
房屋互助协会等机构积极开办银行业务,同银行的竞争愈趋激烈,保障公司中有寿险公司、非寿险公司及同时开办两种险别的综合公司,同业之间也存在业务交叉和竞争。
3)政府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给予税收等政策优惠,管理也相对松一些。
如70年代中期英国曾实行利率上限这一政策工具,对房屋互助协会不具约束力。
这也正是英国非银行金融机构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使得出现了英国银行金融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相对地位发生了变化这一结果。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