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机规程培训复习内容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机规程培训复习内容
一、第一部分汽轮机概述及规范
1、要求熟悉蒸汽流程、汽缸结构、轴承作用及型式、推力轴承
安装位置及作用;
答:1、蒸汽流程:主蒸汽经汽轮机两个主汽阀后进入到四个高压调节阀,经过导管进入汽轮机喷嘴膨胀做功,高排蒸汽回锅炉再热,再热蒸汽经汽轮机中压联合汽阀分为四路经过导管进入汽轮机中压内缸喷嘴膨胀做功。

中压缸作功后的蒸汽,经两根径向连通管分别进入两个低压缸,作功后的乏汽排入双背压凝汽器。

2、汽缸结构:高中压采用高中压合缸、双层缸结构。

整个高中压缸分为四个部分:高中压外缸是整体式,自中分面分为上半缸和下半缸,高压内缸是有上半缸和下半缸组成,中压内缸也分为上半缸和下半缸两个部分。

高压缸共有1+11 级,中压缸共有8 级两个低压缸都是双层缸结构,采用对称双分流结构,中部进汽。

低压缸与凝汽器的连接采用不锈钢弹性膨胀节连接方式。

2×2×7级
低压缸与凝汽器采用柔性连接方式及凝汽器与基础采用刚性连接方式,以避免由于凝汽器中水量变化对低压缸和机组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3、轴承的作用:
轴承的类型:1~6 号轴承采用LEG 可倾式轴承,7、8 号轴承采用上半为圆柱、下半为可倾瓦的轴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防止油膜振荡。

3~8 号轴承装有顶轴油管道。

4、推力轴承的作用:
推力轴承安装的位置:在2、3 号轴承之间设置了一个推力轴承。

推力轴承主体由推力盘和位于其两侧的推力瓦块等组件构成,两个推力瓦块的中心位置即为整个汽轮机转子膨胀死点。

2、要求熟悉控制系统的组成及作用、DEH功能是重点;
答:1、汽轮机控制系统采用上海汽轮机厂配套的数字电液DEH 控制系统,主要完成汽轮机的挂闸、冲转、并网、负荷控制和危急遮断等功能。

3、要求掌握汽轮机本体规范及轴系统临界转速
答:P7
二、第二部分机组保护、控制及试验
1、热工联锁保护试验分类
答:热工联锁保护分为设备保护及设备联锁切换。

根据发讯源的不同,设备保护又可分为由DCS 发讯的设备保护及由其他热工信号源送至电气回路的硬接线回路设备保护。

设备联锁切换为DCS 的联锁回路。

2、主机保护项目内容中,ETS保护及汽机防进水保护是重点;
答:ETS保护
当机组发生下列异常情况之一时,ETS 保护动作,机组跳闸。

1 低压缸排汽温度高(A 或B 侧温度达120℃时运行超过15 分钟或超过121℃);
2 主机润滑油压低(≤0.0428MPa);
3 凝汽器压力高(≥78Kpa);
4 机组并网一分钟后,如高排温度大于427℃或高压缸调节级后压力与高排压力比值小于1.7 延时1 分钟,机组停机。

5 轴承振动大(双振幅值≥254μm,延时3S);
6 任一支持轴承温度高(≥105℃);
7 任一推力轴承温度高(≥100℃);
8 任一支持轴承回油温度高(≥75℃);
9 EH 油压力低(≤9.6MPa;)
10 高压差胀超限(≥+10.28mm ≤-4.56mm);
11 低压差胀超限(≥+18mm ≤-2.2mm);
12 主机轴向位移大(≥+1.0mm ≤-1.0mm);
13 发电机定子冷却水中断,延时30S;
14 发电机主保护动作(电跳机);
15 锅炉MFT(炉跳机)。

防进水保护:
1 下列疏水阀在机组跳闸、负荷低于10%或低点疏水罐水位高时自动打开:(在机组增加负荷直至10%额定负荷时,中联门上游各疏水阀必须保持开启;)
1) 主蒸汽母管疏水阀
2) 主蒸汽管(A 侧)疏水阀
3) 主蒸汽管(B 侧)疏水阀
4) 1、3 号高压进汽导管疏水阀
5) 2、4 号高压进汽导管疏水阀
6) 高压缸外缸疏水阀
7) 高压缸内缸疏水阀
8) 汽机高压缸排汽端疏水阀
9) 高排逆止阀前疏水阀
10) 高排逆止阀后疏水阀
11) 再热蒸汽母管疏水阀
12) 中压联合汽1 号阀前疏水阀
13) 一抽电动阀前疏水阀
14) 一抽逆止阀后疏水阀
15) 二抽电动阀前疏水阀
16) 二抽逆止阀后疏水阀
2 下列疏水阀在机组跳闸、负荷低于20%或低点疏水罐水位高时自动打开:(在机组带20% 额定负荷之前,中联门下游各疏水阀必须保持开启;)
1) 再热导汽管(左侧)疏水阀
2) 再热导汽管(右侧)疏水阀
3) 三抽电动阀前疏水阀
4) 三抽逆止阀后疏水阀
5) 四抽电动阀后疏水阀
6) 四抽逆止阀前疏水阀
7) 五抽电动阀前疏水阀
8) 五抽逆止阀后疏水阀
9) 六抽电动阀前疏水阀
10) 六抽逆止阀后疏水阀
11) 低旁阀A 阀前疏水阀
12) 低旁阀B 阀前疏水阀
3、机炉电大联锁试验目地及试验前机组状态;
答:试验目的:检查机、炉、电之间的保护联锁是否正确。

试验前机组状态:发电机冷备用、锅炉未点火,锅炉无压
4、汽机专业典型试验中要求ETS通道试验、OPC动态试验、
主汽门、调门严密性试验、抽汽逆止门试验、真空严密性试
验、危急保安器充油试验等试验要求及试验方法;
答;P31
三、第三部分机组启、停及运行维护
1、机组禁止启动条件(前20条)?
答:1.1.4.1 机组主保护有任一项不正常。

1.1.4.2 机组主要参数失去监视,且无其他代替手段。

1.1.4.3 机组主保护联锁试验不合格。

1.1.4.4 润滑油、EH 油品质不合格或油温低于极限值。

1.1.4.5 机组DCS、FSSS、DEH、NCS 系统工作不正常,影响机组正常运行。

1.1.4.6 汽轮机ETS 系统工作不正常。

1.1.4.7 旁路系统不能正常投入,或高、低压旁路系统控制装置工作不正常,影响机组正常运行
或无法满足机组启动及保护要求。

1.1.4.8 汽轮机危急保安器飞锤注油试验不合格。

1.1.4.9 DEH 工作不正常,在甩负荷后不能控制转速或不能维持空负荷运行。

1.1.4.10 汽轮机盘车电流异常或盘车装置工作不正常。

1.1.4.11 汽轮机任一高/中压主汽阀、调速汽阀以及抽汽逆止阀关闭不严密、卡涩或动作不正常。

1.1.4.12 汽轮机转子晃动度偏离原始值0.05mm 以上,或汽轮机转子偏心度≥0.076mm。

1.1.4.13 汽轮机有明显的动静摩擦声。

1.1.4.14 汽轮机转子轴向位移超出±1.02mm。

1.1.4.15 汽轮机高中压缸胀差≥10.28mm 或≤-4.56mm。

1.1.4.16 汽轮机低压缸胀差≥18.0mm 或≤-
2.2mm。

1.1.4.17 高、中压缸内壁上下温差≥42℃,高、中压外缸上下缸温差≥42℃。

1.1.4.18 汽轮机辅助油泵、事故油泵、密封油备用泵、EH 油泵之一工作不正常或低油压联动试
验不合格。

1.1.4.19 发电机气密性试验不合格。

1.1.4.20 凝汽器真空低
2、汽轮机启动状态分类?
答:汽轮机启动状态分类(根据高压内缸下半第一级金属温度和中压缸第一级静叶持环下半金属温度)
冷态:T<204℃
温态:204℃≤T<350℃
热态:350℃≤T<450℃
极热态:T>450℃
3、冲转前需要检查确认投入的保护?
答:汽轮机冲转前检查确认下列保护应投入:
1) 润滑油压低停机保护
2) EH油压低停机保护
3) 轴向位移超限停机保护
4) 电气超速停机保护
5) 电气故障停机保护
6) 转子振动超限保护
4、汽轮机挂闸复置后的检查?
答:1) 汽机复置后,如汽机转速急剧上升,盘车脱开,必须立即手动脱扣汽机,不允许再次复置;
2) 汽机复置后,如发现汽机转速缓慢上升,维持在20rpm以下,盘车脱开,可以手动脱扣一次;重新投入盘车后,再次复置;
3) 高排通风阀HEV开;
4) 高排逆止阀NPV关;
5) 低加随机启动,高加按需要可随机启动,疏水逐级自流。

5、升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答:1) 注意监视振动、轴向位移、差胀及轴承金属温度、偏心度等参数正常;
2) 注意监视高、中压转子应力正常,如果转子应力超限,高压进汽室内、外温差超限时,应进行转速保持;
3) 注意监视主、再热蒸汽温度、除氧器、凝汽器、锅炉贮水箱水位、高、低压缸排汽温度、第一级金属温度、高压进汽室内、外温差、轴封汽温度等正常;
4) 注意查看ATC有关信息及加速率指导推荐值;
5) 暖机转速应避开转子临界转速及叶片共振转速;汽机过临界转速时要加强对各轴承的振动监视,并记录临界转速下轴承振动最大的振动值。

6) 升速期间应注意倾听机内无异声;
7) 保持凝汽器真空在“再热汽机空负荷和低负荷运行指导”曲线中规定的空负荷真空允许范围内;
8) 发电机滑环碳刷应接触良好,无跳动、破碎现象;
9) 发电机本体无漏水、渗水现象,定子绕组进水压力、流量在规定范围,注意检查密封油/氢差压正常;
10) 投入发电机氢气冷却器冷却水,投入氢温自动,检查发电机各部位温度正常;
11) 启动过程中,各加热器尽可随机滑启。

6、升速过程中注意哪些参数?
答:1) 主汽温左右两侧温差<14℃;
2) 高压缸排汽温度<427℃;
3) 高压缸排汽口上下缸温差<42℃;
4) 低压缸排汽温度<79℃;
5) 轴封汽温度与汽封区转子温差<111℃;
6) 低压轴封供汽温度121℃~176℃;
7) 注意调整润滑油温至正常范围43~49℃,轴承回油温度小于71℃;
8) 汽轮机能在低压缸排汽温度不高于80℃下长期运行,当超过限制值时,应尽快把温度降到允许的范围内。

9) 排汽温度121℃时连续运行时间允许不超过15分钟。

非正常情况下,不发生问题时汽轮机允许的最大排汽温度为121℃
10) 两个低压外缸之间的最大允许蒸汽温差为11℃报警,16℃脱扣。

7、汽轮机本体参数限额16项?
答:P63
8、机组正常运行时主、再热蒸汽参数要求?
答:P63
9、机组汽水品质要求凝泵出口、给水、定冷水要求参数能记
住?
答:P66
10、汽轮机额定负荷(THA工况)时各级抽汽参数是重点;
答:P67
11、机组正常停运前汽机方面需要做那些工作?
答:1 做好辅汽、轴封及除氧器汽源切换的准备工作。

2 检查电泵辅助油泵运行正常,电泵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3 进行汽机轴封、除氧器、小机辅助汽源的暖管疏水工作,系统处于热备用状态。

高、低压
旁路系统进行充分的疏水暖管,系统处于热备用状态。

4 分别进行主机交流润滑油泵、主机直流润滑油泵、顶轴油泵、高压密封油备用泵、汽动给水泵备用油泵、汽动给水泵直流润滑油泵、主机盘车电机等试转,试转正常后投备用,
若试转不合格,非故障停机条件下应暂缓停机,待缺陷消除后再停。

5 机组停运前应进行主机汽轮机交、直流润滑油泵、氢密封油备用泵启动试验,检查各油泵出口油压、声音、振动,油泵运行正常后停泵投入备用;做高、中压主汽门、抽汽逆
止门的活动试验;启动盘车电机空负荷运行正常,转向正确,停盘车电机。

试验顶轴油
泵运行正常。

确认均正常并在自动位。

若试转不合格,非故障停机条件下应暂缓停机,
待缺陷消除后再停机。

6 进行主机保护通道试验。

12、停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答: 1 严格监视主蒸汽温度至少有56℃的过热度,控制主蒸汽温降率<1.5℃/min、金属降温率<1.5℃/min、再热汽温温降率<2.5℃/min,蒸汽与金属温差在要求的限额内,转子应力控制在允许范围,若主蒸汽过热度小于56 度,应立即打闸停机。

2 停机过程中严禁汽温下降过快、同时应注意监视高中压缸上下温差不大于42℃。

3 滑停过程中,再热蒸汽温度的下降速度应尽量跟上主蒸汽温度的下降速度,主再热蒸汽的温度偏差应满足主、再热蒸汽温度偏差曲线的要求。

4 严格监视机组振动、轴向位移、推力瓦温度、差胀正常,当达报警值时,应停止滑停。

5 监视高压轴封母管压力、温度正常。

6 监视凝汽器真空,低压缸排汽温度正常。

7 在汽机降负荷过程中,注意高、中压调门无卡涩现象,注意除氧器、凝汽器及加热器水位正常。

8 降负荷过程中,应控制转子负热应力增大时,应减慢降负荷速度或暂停降负荷。

9 注意凝汽器真空的变化,后缸排汽温度升至80℃时,检查喷水自动投入正常。

10 机组全面放水后,隔离与机组热力系统相联系的其它辅助系统,防止汽缸进冷气、冷水。

11 当汽机调节级金属温度低于148℃,可停止盘车装置的运行。

12 停机过程中严格控制各加热器、除氧器、凝汽器及疏水扩容器水位正常,确认减温水系统及辅助蒸汽系统已隔离,防止汽缸进冷气、冷水。

13 密封油系统运行正常,氢油压差大于55kPa,发电机液位计信号正常,氢气纯度合格。

14 长期停运设备应放尽设备内部存水及系统内积水。

13、停机后盘车投运规定?
答:1) 停机后,盘车应保持连续运行;如停机大修,确认轴封供汽停止、高压缸调节级金属温度低于148℃,且高、中压缸上下缸金属温差均小于42℃时,方可停止盘车装置的运行;热态停机后,如因检修需要必须停止盘车连续运行时,要做好交班记录,并定期间隔30 分钟进行180°手动盘车。

检修工作结束后尽快投入连续盘车,并加强对转子晃动的监视,使之恢复正常。

再次投入盘车,必须手动盘360°,确认转动正常。

如手动盘感觉比较重,必须持续进行定期盘车直到轻松时再投入连续盘车。

2) 如果汽轮机由于任何原因停机及转子停止转动的话,那么,机组必须立即置于盘车运行状态。

如果是因为热冲击及随之产生的变形而引起内部动、静部件之间相碰的原因,使盘车设备不可能运行,那么,隔一个小时之后试着啮合盘车设备马达。

要是不成功,再隔一个小时之后,重复尝试。

如果第二次尝试仍不成功。

转子(或持环)可能弯曲,或静止部件变形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以致于再次尝试用盘车设备使转子转动之前,可能需在停止转动状态
下需要保温1~2 天。

3) 盘车装置应一直保持运行直到拆卸计划需要它停止为止。

如果紧急情况需要,可以立即关闭盘车装置;然而,这可能致使转子遭受严重弯曲。

为保护轴承过热,停机以后必须保持轴承的油循环。

停机之后最短的油循环时间应为24 小时。

在此期间,冷油器出口的油温,如果可能,则应保持在21℃~35℃之间。

4) 在连续盘车期间,汽缸内有明显的金属磨擦声,且盘车电流大幅度晃动(非盘车装置故障)应立即停止连续盘车,改为手动盘车时来直轴,直至可以恢复使用盘车装置为止。

5) 一个或几个顶轴装置工作异常,盘车转子出现“爬行”现象,此时应:
a) 启动直流危急油泵以提供补充油量,并尽可能地降低轴承油温,但不低于21℃。

b) 等候一分钟。

如果“爬行”仍旧发生,停止盘车15 秒钟,然后,再启动回转设备。

c) 如果继续“爬行”,再次停止回转设备。

每隔10 分钟转动转子180°,以使转子保持伸直。

如此一直继续到可将转子置于盘车状态而不发生爬行为止。

14、汽机停运后的保养?
答:汽轮机停运后的保养原则:
1) 放尽除氧器、凝汽器热井中的存水;
2) 放尽高、低压加热器汽侧的余水;
3) 隔绝一切可能进入汽机内部的汽水阀门;
4) 所有抽汽管道、主蒸汽、再热蒸汽管道及汽机本体疏水全部开启。

停运一周以上的保养原则:
1) 执行上述1--4条措施;
2) 高、低压加热器汽、水侧及除氧器充N2干保养;
3) 长期停运的设备应放尽设备及系统内积水;
四、第四部分辅机及公用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