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提前三十天辞职职工是否要付违约金
法律规定离职时间是多久一览

法律规定离职时间是多久一览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渐发展和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离职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离职是一种常见的人事行为,但离职时间是多久是由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
在这里,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离职时间是多久,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下法律规定离职时间是多久的一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离职时间的相关规定。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员工依法享有在试用期外提出辞职的权利。
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规定了离职时间的,则应当按照合同履行。
如未约定离职时间的,员工应提前30日(劳动合同约定的不在此限)书面通知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在15日内答复是否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并确定离职时间。
如用人单位不在规定时间内答复,视为同意员工的辞职申请,员工可以离开。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对辞职补偿金的相关规定。
辞职是没能达到合同期的,因此并不具备合法的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因此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辞职补偿金。
对于离职者来说,辞职补偿金是其离职后生活的重要来源之一。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辞职补偿金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金额为30,000元。
另外,关于法定离职时间的规定,也需要我们了解。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员工在劳动合同到期或解除时,用人单位应当为其依法办理离职手续,包括为其开具离职证明,并在15日内向社会保险机构及其它有关部门报送离职人员的基本信息。
更重要的是,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
对于劳动者来说,这一规定能够保障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增强一份法制意识,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相关单位具体规定的情况。
随着不同行业的发展,不同的用人单位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质和特殊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用人单位会有相应的离职时间规定。
例如,一些广告公司规定员工离职时间应至少提前7天通知,以便公司有足够的时间为客户制作相关的广告。
此外,一些大型企业规定员工提前3个月离职,以便公司可以充分考虑并为员工找到合适的接替人员。
员工离职管理规定

员工离职管理规定1.离职包括终止试用、主动辞职、辞退、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开除、自动离职。
2.终止试用: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终止试用,解除劳动合同。
3.主动辞职①试用期员工提前3天告知人事部。
②已转正员工必须提前30天书面通知人事部,经所属部门与人事部审批后,按离职流程办理交接手续。
如未提前30天书面通知,则公司有权追究员工违约责任,且有权不开具离职证明。
违约金=(30天-实际书面通知时间距最后工作日的天数)*日工资标准+当月所有补贴、奖金。
如因员工未提前30天书面通知,所造成以下各情况:1、引起的学生退费;2、工作中断引起的任何损失;3、未能及时报停社会保险所导致的产生社会保险公司及个人部门,书香林有权向员工索要赔偿,赔偿金=退费金额+其它损失金额+多产生的社会保险公司及个人部分。
如有特殊原因且征得公司及所属部门书面同意,未经正常履行提前三十天告知义务的,如顺利完成工作交接,可不追究违约金及赔偿金(但已发生的社会保险公司及个人部分除外)。
4.辞退: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可以予以辞退,且无须提前通知和支付补偿金:①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的;②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对公司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涉及金额3000以上);③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经直属部门提出,达两次拒不改正的;④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公司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例如员工入职资料中简历、工作经历、学历、学位等伪造作假);⑤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⑥其它依据劳动法律、行政法规、公司规章制度可以辞退的情况。
5.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在某些确实需要裁员的情况下,包括但不限于经济问题,公司终止某些项目经营、公司机构重组等,可以辞退员工。
但公司应当提前30天向员工说明情况,并书面通知被辞退的员工,向其解释被辞退的理由。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将按规定向被辞退的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未到试用期辞职要付违约金吗没签合同2篇

未到试用期辞职要付违约金吗没签合同2篇篇1合同协议关于未到试用期辞职与违约金问题咨询的法律解答与建议尊敬的提问者:您所提及的问题是关于未到试用期离职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的问题,以及在没有签署正式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是否受到相应法律约束的问题。
作为法律顾问,我针对此问题提供以下专业解答与建议。
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以便了解您的权益及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中国劳动法体系中,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离职通常是无需支付违约金的。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相互了解、协商选择的过程,双方在试用期均可解除劳动合同。
除非在特定的情形下,如劳动者违反了特定的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等,否则在试用期离职并不需要支付违约金。
二、关于未签署正式劳动合同的问题未签署正式的劳动合同并不影响劳动者在试用期离职的权利。
即使在口头协议的情况下,劳动者提出离职时也无需支付违约金。
但如果条件允许,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建议您尽可能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三、关于离职的程序与注意事项1. 提前沟通:在决定离职前,建议您提前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以便双方达成妥善的离职安排。
2. 书面通知:按照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提前通知用人单位离职意向,建议以书面形式提交离职通知。
3. 办理交接:确保完成必要的交接工作,避免对公司运营造成影响。
4. 保留证据:保留所有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记录及交接文件,以备不时之需。
四、关于法律责任的提醒尽管劳动者在试用期离职无需支付违约金,但仍需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
若因个人原因造成公司损失,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在离职过程中请保持诚信和负责任的态度。
五、法律建议总结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您未在试用期离职的情况下无需支付违约金。
但为了保障自身权益,建议您采取书面形式提交离职通知并确保完成必要的交接工作。
如有任何疑虑或纠纷,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具体的法律建议。
六、保密声明本法律解答与建议仅为提供一般性参考,不构成专业法律意见。
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建议。
劳动法法律案例分析题库(3篇)

第1篇一、选择题1.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下列哪项不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A. 劳动者姓名B. 劳动报酬C. 劳动者工作地点D. 劳动者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答案:D2.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A. 3个月B. 6个月C. 1年D. 2年答案:B3. 根据我国《劳动法》,下列哪项不属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A.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B.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C.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D. 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答案:B4.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以下哪项权利?A. 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设施B. 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C. 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住房补贴D. 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子女教育补贴答案:A5.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下列哪项不属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A.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B. 用人单位未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设施C.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经调解无效D. 劳动者因个人原因需要解除劳动合同答案:D二、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某公司员工小王于2018年1月1日入职该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
合同约定,小王每月工资为8000元,每月加班费为100元/小时。
2018年5月,小王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并与公司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案例分析:(1)根据《劳动合同法》,公司应向小王支付多少经济补偿金?(2)如果小王在离职前一个月内加班,公司应支付加班费多少?答案:(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小王在公司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应支付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因此,公司应向小王支付8000元的经济补偿金。
(2)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小王在离职前一个月内加班,公司应支付加班费。
劳动合同法关于辞职规定3篇

劳动合同法关于辞职规定3篇篇1甲方(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员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乙双方同意缔结劳动关系,为明确双方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就乙方辞职事宜,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如下条款:一、辞职权利1. 乙方作为劳动者,享有依法辞职的权利。
乙方辞职应当提前通知甲方,并遵守本合同的约定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辞职通知期1. 乙方应当提前三十日(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以书面形式向甲方提出辞职申请。
辞职申请应当包含辞职原因、离职日期等基本信息。
2. 在试用期内,乙方有权随时提出辞职申请,但应当提前三日通知甲方。
三、双方义务1. 甲方应当在收到乙方辞职申请后,按照法律规定及合同约定进行离职手续的办理。
2. 乙方应尽力完成本职工作,确保工作交接的顺利进行。
3. 乙方在离职前应当妥善处理好与甲方之间的财务关系,包括但不限于工资结算、报销等。
四、违约责任1. 若乙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提前通知甲方而擅自离职,甲方有权追究乙方的违约责任,并要求乙方承担相应的损失赔偿。
2. 若甲方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侵犯乙方的合法权益,乙方有权依法提出维权要求。
五、保密义务乙方在离职后,应当对甲方的商业机密、技术秘密等保密信息承担保密义务。
若因乙方泄露甲方保密信息造成甲方损失,甲方有权追究乙方的法律责任。
六、竞业限制1. 为保护甲方商业利益,乙方在离职后一定期限内(一般为离职后的一年内),不得在与甲方业务相竞争的其他公司从事相同或类似业务。
2. 若乙方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甲方有权追究乙方的法律责任。
七、其他条款1. 双方在本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当首先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如仲裁不服,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本合同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甲方的相关规定执行。
2023年公司员工离职的相关规定解析整理

2023年公司员工离职的相关规定解析整理不管在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员工(离职)都是正常的个人行为。
离开工作岗位,就需要向单位申请辞去职务,并要求解除相应的(劳动合同)。
下面是我整理的员工离职的相关规定,欢迎大家参考。
员工离职规定一、自离:此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有始无终,属可耻行为。
对于自离人员公司保留对其进行刑事起诉的权利。
二、辞职规定:1、新员工(入职)15天内因事需要辞职的,必需提前两天提出辞职申请,由公司打算后尽快办理离职手续,此项辞职不计薪酬;2、入职超过15天而未满三个月的,必需提前7天填写(辞职(申请书));3、入职超过三个月而未满一年的,必需提前一个月填写辞职申请书;4、入职超过一年而未满三年的,必需提前三个月上交辞职申请书;5、入职超过三年以上的,必需提前半年上交辞职申请书;6、一车间学徒挡车工入职后公司将不惜成本供应学习培训的机会和环境条件,故特殊强调学徒挡车工学会技能后,必需在本公司工作不低于三年来作为回报。
如未做满三年需辞职的则视为违约,公司所代其存放的保证金将不予归还。
7、以上几项辞职必需由公司审核、批准后再办理离职手续。
在未离职期间必需做好原来的本职工作,直到办理一切手续离开公司为止。
不准在此期间心情波动,放纵自己,做出有违规等不良行为,否则公司有权开除处理。
按正常程序辞职的,公司全部结还全部工资。
三、辞退规定:对于有些员工在工作期间虽未犯任何(规章制度),但由于学习力量差,经师傅多番教育仍未能接受,以及没有力量担当本职工作的。
公司有权对其进行辞退处理。
此项离职,未做满一个月的员工不赐予结算工资。
四、开除规定:1、严峻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屡教不改者;2、泄露公司机密和给公司造成严峻损失者;3、社会上做出违法行为,自身已触犯法律,败坏公司名誉者。
4、对触犯以上三项其中的任意一条的员工,公司将会实行最严峻的开除惩罚,并追究其对公司造成的损失,情节严峻者扭送执法机关处置!劳动合同法员工离职的规定一、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全都,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离职提前30天劳动法

离职提前30天劳动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劳动权益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
离职提前30天劳动法就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而制定的一项法律。
本文将详细介绍离职提前30天劳动法的相关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项法律。
离职提前30天劳动法是指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前提前给予雇主30天的书面通知,以便雇主有充分的时间做出相应的安排。
这项法律的出台主要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避免雇主在解雇劳动者时过于任意和恶意。
根据离职提前30天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应当在离职前30天书面通知雇主,说明自己的离职意向以及具体的离职日期。
这样一来,雇主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寻找新的员工,并做好交接工作。
如果劳动者没有提前30天通知雇主,雇主有权拒绝劳动者的离职申请。
根据离职提前30天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在离职前30天仍然要履行自己的劳动职责,不得懈怠或者敷衍塞责。
这意味着劳动者在离职期间仍然应当认真工作,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并确保交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如果劳动者在离职期间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雇主有权要求劳动者赔偿相应的损失。
离职提前30天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者在提前离职时要支付违约金的问题。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在离职前30天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违约金。
这是为了防止劳动者滥用提前离职权益,给雇主造成经济损失。
同时,违约金的支付也是一种对雇主的补偿,使雇主能够更容易地面对员工的离职。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离职提前30天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提前离职的相关事项,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适用。
比如,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双方可以协商提前解除合同的,就不需要遵守离职提前30天劳动法的规定。
此外,如果劳动者提前离职的原因是因为雇主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约定,劳动者也不需要支付违约金。
离职提前30天劳动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而制定的一项法律。
劳动者在提前离职时需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雇主,并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同时,劳动者在提前离职时要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劳务合同期内辞职期限规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务市场日益繁荣,劳务合同成为劳务关系中重要的法律文件。
劳务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劳务双方的合法权益。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劳动者可能会在合同期内提出辞职。
为了规范劳务合同期内辞职行为,保障劳务双方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对劳务合同期内辞职期限规定的一些建议。
一、辞职期限的确定1. 合同期内辞职期限一般不得超过合同期限的一半。
例如,劳动合同期限为三年,则辞职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六个月。
2. 特殊情况下,如劳动者因家庭原因、健康原因等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适当延长辞职期限。
3. 对于合同期限不满一年的,辞职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
二、辞职程序1. 劳动者提出辞职,应提前一定期限通知用人单位。
具体通知期限如下:(1)合同期内辞职,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2)特殊情况下,如劳动者因家庭原因、健康原因等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适当缩短通知期限。
2. 用人单位收到劳动者辞职通知后,应在七个工作日内给予书面答复,明确是否同意辞职。
3. 劳动者辞职后,应按照合同约定,妥善处理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包括但不限于:(1)办理离职手续;(2)结清工资、社会保险等费用;(3)归还用人单位提供的物品;(4)完成交接工作。
三、违约责任1. 劳动者未按照合同约定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辞职,或擅自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 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同意劳动者辞职,或未在规定期限内给予答复,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四、争议解决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辞职过程中发生争议,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依法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2. 在争议解决过程中,双方应保持沟通,共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之,劳务合同期内辞职期限规定旨在规范劳务市场秩序,保障劳务双方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共同维护劳务市场的和谐稳定。
劳动法对员工离职有哪些规定

劳动法对员工离职有哪些规定劳动法对员工离职有哪些规定在劳动关系中,员工离职是一种常见的情况。
劳动法为员工离职提供了一系列的规定和保障,以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劳动法对员工离职的规定。
首先,劳动法对员工离职提供了基本的程序和规定。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在提出离职申请时,应提前与雇主协商确定离职的具体时间和流程。
通常情况下,员工需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雇主,以便雇主能够进行相应的人员调整和安排。
除非另有约定,否则,员工在离职前需要履行完已签订的劳动合同所规定的工作职责。
其次,劳动法对员工离职的补偿和赔偿作了具体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员工在离职时有权获得一定的离职补偿金或赔偿金。
具体数额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所不同,如员工的离职原因、工作年限以及工资水平等。
一般而言,员工离职后可以获得与其工作年限相关的一定比例的月薪作为离职补偿金。
此外,如果员工在工作期间遭受雇主严重违法行为或侵害,劳动法还规定员工可以要求雇主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第三,劳动法对员工离职后的权益保护进行了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即使员工离职,他们依然享有一定的权益保护。
劳动法规定,雇主不得因为员工提出或实施了合法的离职申请而限制或剥夺其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工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等。
同时,员工在离职后也有权利要求雇主出具离职证明和工龄证明等文件。
最后,劳动法对员工离职的违约责任进行了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在员工离职后,如果员工在离职前未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服务期限或履行其他义务,雇主有权要求员工向其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同样地,如果员工故意对雇主或企业财产造成损害,法律还规定员工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并赔偿雇主的经济损失。
总结起来,劳动法对员工离职的规定主要从程序、补偿和赔偿、权益保护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和具体的规定。
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稳定,并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员工在离职时应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劳动合同员工辞职要交违约金吗合法吗

劳动合同员工辞职要交违约金吗
合法吗
一、劳动合同员工辞职要交违约金吗合法吗
劳动合同的员工辞职是否需要根据合同的具体内容支付违约金,支付违约金是否合法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的金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未完成部分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劳动者在服务期内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报酬。
二、劳动合同签了可以辞职吗
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可以辞职的,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因未提前辞职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诉讼向劳动者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怎样写辞职书
辞职书:
1.在第一行正中写上辞职申请;
2.称呼之后,书写正文;
3.明确表达辞职申请,写明辞职的理由,以及有关辞职的详细情况;
4.辞职的相关请求事项;
5.辞职者的姓名和申请辞职的具体日期。
公司未提前30天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公司未提前30天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不论是员⼯⾃⼰辞职,还是公司辞退,都是需要⼀定的时间规定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双⽅辞职或者辞退都是需要提前30天通知对⽅的,如果公司没有提前30天通知的话,是需要对劳动者进⾏赔偿的,那么具体如何赔偿,请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公司未提前30天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1、《劳动合同法》第三⼗五条规定:“⽤⼈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书⾯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本由⽤⼈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份。
”换岗位显然是变更劳动合同,如果不与你达成⼀致就强⾏变更,属于违反劳动合同法,不知公司给你的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是否说明了解除原因,如果解除原因是不服从公司岗位调整,那就好办了。
公司就是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按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付赔偿⾦,赔偿⾦是按第四⼗七规定计算的经济补偿的两倍。
因此,你可以得到两个⽉的经济补偿。
2、在劳动者患病或者⾮因⼯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安排的⼯作;劳动者不能胜任⼯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作岗位,仍不能胜任⼯作的;劳动合同订⽴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重⼤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法履⾏,经⽤⼈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未提前30天通知,应额外补偿⼀个⽉⼯资。
⾄于因裁减⼈员、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者被⼈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等情况,⽤⼈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未提前30天通知不需要额外补偿⼀个⽉⼯资。
3、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有下列情形之⼀的,⽤⼈单位提前三⼗⽇以书⾯形式通知劳动者本⼈或者额外⽀付劳动者⼀个⽉⼯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患病或者⾮因⼯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安排的⼯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作岗位,仍不能胜任⼯作的;(三)劳动合同订⽴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重⼤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法履⾏,经⽤⼈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辞退不提前30天通知有何赔偿

辞退不提前30天通知有何赔偿辞退不提前30天通知有何赔偿法律分析辞退不提前30天通知属于违法辞退,用人单位需要给予赔偿金,其相关规定为:1、赔偿标准是经济补偿金的双倍。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第四章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七章第八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被单位劝退怎么谈赔偿本人无过错被单位劝退的,赔偿金是按照工作年限和被辞退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双倍计算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七条【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没有提前30天通知辞退的怎么赔偿

没有提前30天通知辞退的怎么赔偿摘要:在职场中,员工的辞退是一个敏感和复杂的问题。
根据劳动法规定,雇主解雇员工时必须提前30天通知或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
然而,一些雇主可能会违反这一规定,不提前通知员工辞退即解雇他们。
本文将讨论没有提前30天通知辞退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员工可以获得的赔偿方式。
1. 背景在现代职场中,雇主辞退员工时通常需要提前通知或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
这是为了保障员工的权益并遵守劳动法的规定。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雇主可能会违反这一规定,对员工进行未经提前通知的辞退。
这种情况给员工带来了不便和经济损失,因此他们有权要求相应的赔偿。
2. 没有提前30天通知辞退的法律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雇主在解雇员工时,应提前30天向员工发出书面解雇通知。
如果雇主未能提前通知员工辞退,雇主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
赔偿金额通常为员工一个月的工资。
虽然这是规定的最低标准,但在某些情况下,员工可能有权要求更高的赔偿,特别是当员工在公司工作了很长时间或取得了重要的工作成果时。
3. 没有提前30天通知辞退的可能后果对于员工而言,没有提前30天通知的辞退可能带来一系列不利后果。
首先,员工可能面临经济困难,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寻找新的工作岗位。
其次,他们可能会面临失业保险的问题,因为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失业保险金的领取需要提供解雇通知。
另外,没有提前30天通知的辞退可能对员工的职业前景产生负面影响。
短期内,他们可能面临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困境,因为其他雇主可能会认为他们是被解雇的员工,而不愿意雇佣他们。
长期来看,这种解雇可能会对员工的职业信用产生影响,使他们在未来找工作时遇到更多困难。
4. 赔偿方式在没有提前30天通知辞退的情况下,员工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来争取合理的赔偿。
4.1 协商解决员工可以尝试与雇主进行协商,并要求适当的赔偿。
这可能包括提前支付未来一个月的工资、额外的离职补偿或其他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协商过程中,员工可以提供自己的立场和理由,并解释为何他们应该得到合理的赔偿。
员工未提前辞职合同

员工未提前辞职合同《员工未提前辞职违约合同》甲方(以下简称“公司”):地址:联系电话:乙方(以下简称“员工”):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鉴于:1. 公司与员工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______年,自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员工应提前三十日向公司提出辞职。
3. 员工因特殊原因未能提前三十日提出辞职,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签订本违约合同。
第一条违约金1. 员工同意,因未能提前三十日提出辞职,向公司支付违约金人民币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
2. 违约金支付方式:员工应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七个工作日内一次性支付给公司。
第二条员工义务1. 员工应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完成工作交接。
2. 员工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不得泄露公司的商业秘密和客户信息,不得损害公司利益。
3. 员工应按照公司要求,配合完成相关工作交接事宜。
第三条公司权利1. 公司有权要求员工按照规定时间、地点、方式完成工作交接。
2. 公司有权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
3. 公司有权要求员工配合完成相关工作交接事宜。
第四条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1. 本合同的签订、履行、解释及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 双方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首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条其他1.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2.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注:本合同未尽事宜,可由甲、乙双方另行协商补充。
离职须支付违约金的合同4篇

离职须支付违约金的合同4篇篇1离职须支付违约金的合同一、甲方为公司,乙方为员工。
双方根据双方的自愿和协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就乙方因个人原因离职需支付违约金达成如下协议:二、乙方承诺在入职时已经签署了《劳动合同》,其中明确规定了乙方如果在入职后某一年内离职,则需支付公司规定的违约金。
乙方对此有充分的知晓并认可。
三、乙方承诺在离职前需要提前向公司提出书面离职申请,并且提前一个月通知公司。
四、在乙方提出离职申请并经公司同意后,乙方需支付的违约金按照以下规定进行计算:(一)在入职后第一个月内离职,违约金按照月薪的100%计算;(二)在入职后第一个月至第三个月内离职,违约金按照月薪的50%计算;(三)在入职后第三个月至第六个月内离职,违约金按照月薪的30%计算;(四)在入职后第六个月至第一年内离职,违约金按照月薪的20%计算。
五、在支付违约金后,公司会及时办理离职手续,包括工资结算、社会保险、公积金等。
同时,公司会发放离职证明和劳动合同解除证明。
六、双方确认,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生效,自乙方提出书面离职申请之日起终止。
七、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公司):_______________乙方(员工):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年月日本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以上为离职须支付违约金的合同内容,双方应当遵守协议约定,并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
希望双方都能够理解并遵守协议,尽心尽力履行各自的责任。
篇2离职须支付违约金的合同甲方:(公司名称)乙方:(员工姓名)鉴于甲方与乙方于何时何时签订了《劳动合同》,乙方担任何职务,甲方支付乙方任职工资并提供相应福利待遇,双方经协商一致,约定如下:一、违约金金额1.1 乙方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离职通知期,提前60天提出书面辞职申请,如乙方未提前60天书面通知或书面通知期不足60天的,应支付违约金,违约金金额为乙方月薪的100%。
澳门劳动合同未到期离职

澳门劳动合同未到期离职的相关规定及注意事项一、背景介绍随着澳门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澳门工作,不少人在澳门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岗位。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劳动者可能会在劳动合同未到期时选择离职。
那么,在澳门劳动合同未到期离职的相关规定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二、澳门劳动合同未到期离职相关规定1.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离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办理离职手续;转正后,劳动者需要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无需支付违约金。
2.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情况,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1)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6)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剩余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并办理离职手续。
3.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劳动者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4.劳动者未提前通知用人单位离职如果劳动者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承担。
5.用人单位无合法理由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
劳动法规定急辞工扣多少工资

劳动法规定急辞工扣多少工资
劳动法规定急辞工扣的工资如下:
1、扣除相应的金额:
(1)因为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劳动者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其他情况,未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
(2)用人单位应该支付劳动者工资,因为按照规定,劳动者为用人单位付出劳动后,就相应地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但是该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
(3)扣除工资必须建立在合乎程序的规章制度度之下,用人单位扣除不可以超过百分之二十,如果扣除之后的工资低于当地的最低标准,按照最低标准发放;
2、如果未造成损失,劳动者可以和公司协商,拿到相应的报酬;
3、如果双方协商不成,那么可以去劳动行政部门。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根据本规定,通过与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协商制定内部的工资支付制度,并告知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同时抄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离职通知期要求

离职通知期要求[公司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离职通知期要求本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是由以下双方(以下简称“雇主”和“员工”)达成,旨在确定员工在离职通知期内的权利和责任。
1. 通知期限1.1 员工在离职之前应提前[通知期限]工作日向雇主提交正式的离职通知。
1.2 若员工未能按照上述通知期限提前通知,雇主有权决定是否接受员工的辞职申请,并根据雇主的决定提供相应的离职通知期限。
2. 离职通知期2.1 一旦员工提交了正式的离职通知并经雇主接受,离职通知期将开始计算。
2.2 员工在离职通知期内应按照正常工作时间履行岗位职责,并且在工作期间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保密义务和忠诚义务。
3. 工资与福利待遇3.1 在离职通知期内,员工将继续享受其正常工资和福利待遇,包括但不限于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计划等。
3.2 如员工经由雇主同意提前离职,则工资和福利待遇将在员工最后工作日终止,并按照雇主的政策进行结算。
4. 未完成任务的处理4.1 在离职通知期内,员工有义务完成其正在进行中的任务,并协助公司进行交接工作。
4.2 员工应向公司提供适当的文件、记录和知识,确保顺利进行任务的交接。
5. 违约责任5.1 如员工未能按照协议中规定的离职通知期履行职责,员工应向雇主支付违约金作为补偿,并补偿导致雇主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
5.2 在离职通知期内,如员工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或泄露了公司的商业机密,则雇主有权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并要求员工承担相应的责任。
6. 保密义务与竞业禁止6.1 在离职通知期内和离职后,员工应始终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和其他机密信息,不得泄露给第三方或以任何方式利用这些信息损害公司的利益。
6.2 在离职通知期内和离职后[竞业禁止条款],员工不得在[离职通知期限]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与公司业务相竞争的活动,或者与公司客户或供应商进行竞争活动。
7. 其他条款7.1 本协议应受雇佣合同和其他公司政策的约束。
7.2 本协议的任何修改或补充必须以书面形式并由双方签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提前三十天辞职职工是否要付违约金
★案情简介
叶某于2014年5月入职一广告公司担任文员,每月工资五千元。
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若员工辞职,须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如员工未履行提前三十天的通知义务,自行离职的,公司有权要求员工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违约金。
”2014年12月1日,叶某向公司递交辞职报告,随后于当日就自行离职。
公司要求叶某支付一个月工资5000元的违约金,叶某拒绝。
随后,公司在叶某离职结算时,扣下了5000元作为未提前三十日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金。
随即,叶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克扣的5000元工资。
★争议焦点
公司可否以叶某未履行提前三十天通知的义务,而要求其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违约金?
公司认为:《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叶某不辞而别的行为给公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且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相应条款。
公司有权要求叶某支付违约金。
叶某认为:劳动合同中所约定的违约金条款为霸王条款,没有法律依据。
公司的行为属于克扣工资的行为,应当返还克扣的工资。
★裁判结果
仲裁委员会经审理后认为,本案中双方劳动合同所约定的违约责任,
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
公司要求叶某支付未提前三十日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金,没有法律依据。
故裁决公司应支付叶某5000元的工资。
★唐毅律师点评
本案是一起由于员工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即辞职所引发的劳动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该条对劳动者无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劳动者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
但法律并未规定劳动者未履行提前三十日的通知义务,需向用人单位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替代提前通知期。
有些用人单位认为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履行提前一个月的通知义务需要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金。
那么劳动者没有履行提前一个月的通知义务,也需要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代通金。
虽然这代表着不少用人单位的想法,但目前这种做法并无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只规定了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或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情况下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
所以本案中,公司与叶某在劳动合同中所约定的违约金条款为无效条款。
那么,劳动者未履行提前通知期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就不需要承担责任呢?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中规定了:“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所以,劳动者未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虽然无需承担支付用人单位一个月工资以替代提前通知期的违约金。
但如给用人单位造成实际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因此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用人单位就该损失进行举证。
本案中,公司的败诉在于选择错了追责方向,并不代表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我们呼吁广大劳动者还是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
稿件来源:劳动报
发布时间:2018-10-17 15:54:54
普法网责任编辑: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