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域文化2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地域⽂化2试卷及参考答案
试卷代号:6329 座位号□□安徽⼴播电视⼤学2010--2011学年度第⼆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安徽地域⽂化试题(开卷)
2011年6⽉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安徽建省⼤致经历了元末明初的⾏政区域统⼀;顺治⼗⼋年(1661年)左、右布政使划⽚分治;康熙四年(1665年)调整左、右布政使辖区,使苏、皖两省分省分治奠定基础,确定疆界;康熙六年七⽉甲寅,正式批准建省;乾隆⼆⼗五年⼋⽉⼰亥,正式将省会定于。

因此,⼀般把公元1667年8⽉30⽇作为安徽省诞⽣纪念⽇。

2、地域⽂化就是⼀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化现象。

地域⽂化具有、地域性和的特点。

3、清代安徽的天⽂学研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更被誉为“历算第⼀名家”。

4、清末,废科举,⾏新学,安徽的⽂化教育仍位于全国前列。

早在清同治⼗⼀年(1872),安庆就曾办有;安徽第⼀所⾼等学堂——安徽省,创办于清光绪⼆⼗四年(1885),⽐清政府正式颁布学堂章程还早4年。

5、中国⽂学史上的“三曹”指汉魏时期的、与⽗⼦。

他们是建安⽂学的代表作家,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

6、安徽绘画起源于四世纪,最早出现的画家是晋代。

以后,⼜出现唐代的曹霸、薛稷、周防,宋代的惠崇、丁贶、崔⽩、李公麟,元代的朱璨等⼀批杰出画家。

明清时期是安徽绘画的⾼峰期,有詹景凤、丁瓒、丁云鹏等绘画⾼⼿;清初,则出现以渐江为⾸的,以梅清为⾸的,以萧云从为⾸
的。

乾嘉年间,萧县兴起龙城画派。

这些画派对中国的绘画传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

7、徽州三雕,指砖雕、、,其中尤以砖雕历史悠久,别具特⾊。

8、黄⼭⾃然景⾊秀丽绝伦,以、、、
四绝著称于世,后⼜加上冬雪并称五绝,令海内外游⼈叹为观⽌,有“天下第⼀奇⼭”之称。

9、是中国五⼤淡⽔湖之⼀,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安徽境内最⼤的湖泊。

⼆、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书院
新安理学
宣城画派
⽂房四宝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正确看待庄⼦的⼈⽣哲学?
2、齐云⼭作为道教名⼭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四、考察论析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安徽著名的古建筑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它有什么独特之处?
2、对⾃⼰所在地区的某⼀⽂化习俗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

参考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安庆
2、历史性、独特性
3、梅⽂⿍
4、尚⽂⼩学堂、求是学堂
5、曹操、曹丕、曹植
6、戴逵、新安画派、宣城画派、姑熟画派
7、⽯雕、⽊雕
8、奇松、怪⽯、云海、温泉
9、巢湖
⼆、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书院
书院,是我国古代⼀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既是独⽴于官学制度之外,的学校制度,⼜是与教育密切结合的学术研究机构。

它发轫于唐,⾄宋形成制度,南宋时⼤盛,迄明、清发达完备,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制度。

书院制度对于传递我国古代⽂化,传播学术思想,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学术⼈才,丰富教育理论与经验。

新安理学
朱熹作为理学思想的集⼤成者,其理学体系被后世称为“朱⼦学”。

朱熹门⽣弟⼦众多,遍及闽中等南⽅地区,他们同尊朱熹并形成众多的流派,其中徽州的朱门弟⼦以朱熹嫡传⾃誉,在发明、诠释朱⼦学⽅⾯独树⼀帜,被称为新安理学。

新安理学形成于南宋,在元代得到进⼀步的发展,并于明初达到⿍盛。

新安理学⼀以贯之的学说宗旨、⼀脉相承的理学家群和鲜明的学派特征,对12世纪以后的中国哲学史和学术思想史的发展演变,以及徽州及周边地区的社会⽣活产⽣了巨⼤的影响。

宣城画派
宣城画派,指以梅清为⾸的梅⽒诸画家。

在绘画艺术上,梅清注重笔墨韵味和“⽂⼈画”的传统,反对死临硬摹、⾷古不化。

梅清擅长⼭⽔、松⽯,尤其好画黄⼭。

梅⽒画家中,较为著名的还有梅清的从⼦梅磊、梅磊之⼦梅南,从孙梅翀、侄孙梅庚、梅种、梅蔚等,其中尤以梅庚名⽓最⼤。

它们共同形成了宣城画派的风格。

⽂房四宝
⽂房四宝指的是我国独特的传统书写绘画⼯具笔、墨、纸、砚。

“⽂房四宝”作为
专有名词流传,来源于徽州城(今歙县徽城镇)筑建的“四宝堂”。

它们在传播中华民族⽂明,发扬祖国⽂化传统⽅⾯起到了⾮常突出的作⽤。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正确看待庄⼦的⼈⽣哲学?
庄⼦的⼈⽣哲学是对⼈⽣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法的思考,它⽴⾜个⼈⽣存的困境并试图超脱出来,这是庄⼦思想的核⼼部分。

庄⼦⽣活在战国中期,这是⼀个沉沦的时代,庄⼦深刻理解并怜悯时代的痛苦,因此,如何从怜悯世⼈的苦难与罪恶的精神重压下求得解脱,就成为他的思想的核⼼内容。

庄⼦取法⽼⼦的“道”和“⽆为”,强调个体⽣命对痛苦的解脱,但由于在现实中⽆法实现,所以只能作精神上的⽆为和逍遥,在虚静的⼼灵世界幻想与⾃然冥合为⼀,获得精神⾃由。

2、齐云⼭作为道教名⼭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齐云⼭作为道教圣地,始于唐代。

据史料记载,唐朝乾元年间,道⼠龚栖霞云游⾄齐云⼭,隐居于天门岩修炼传法。

南宋宝庆年间,道⼠余道元⾃黟北(黄⼭)游⾄齐云⼭天门岩,建佑圣真武祠于齐云岩。

此后云游道⼠纷⾄沓来,崇拜道教的居⼠信徒,纷纷献地输财,筑祠建观,⾹⽕⽇盛,从⽽创⽴了齐云⼭的道教基业。

明代中后期,齐云⼭道教进⼊⿍盛时期,明嘉靖帝等多次派使⾂来⼭朝拜,并且亲⾃为宫观撰写碑铭、匾额,⼀时成为道教正⼀派的活动中⼼。

古今往来,齐云⼭以它的⾹⽕⿍盛,奇观圣景与神秘⽞奥,吸引了众多虔诚的教徒以及⽂⼈雅⼠,就连乾隆巡游江南时也不⽢寂寞,留下了“天下⽆双胜境,江南第⼀名⼭”的赞语,为齐云⼭留下了珍贵⽽丰厚的历史⽂化遗产,这些都⽆疑肯定了齐云⼭作为道教名⼭的历史地位。

四、考察论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在安徽著名的古建筑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它有什么独特之处?
安徽各地任⼀著名的古建筑都可(古建筑介绍10分,独特之处10分)
2、对⾃⼰所在地区的某⼀⽂化习俗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

安徽各地任⼀⽂化习俗都可(习俗15分),但要有地域特点(地域特点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