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板料折弯机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 岗位作业指导书 岗位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公司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文件
编号:XXX-XXX-XXX
液压板料折弯机安全操作规

编制:
审核:
批准:
版本:
受控状态:
20××年10月10日发布20××年10月10日实施
标准、完整的Word版文档,下载后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适当修改,自由编辑,适合相关行业人员参考,实际使用请删除本行文字。

液压板料折弯机安全操作规程
在操作机床和进行日常维修之前,操作人员必须必须认真阅读并理解使用说明书,熟悉设备的主要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遵守相关的安全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本安全操作规程,否则不得进行操作。

1.上班按要求穿工作服,否则不许进入车间。

2. 设备开动期间严禁离开工作岗位做与操作无关的事情。

3. 严禁在车间内嬉戏、打闹。

4. 必须认真阅读并理解作业指导书或使用说明书,熟悉设备的动作原理、机械传动部分、电气操作等,否则不许开机。

5. 试车前
a.在各润滑点加注润滑油脂;
b.在油箱加入足量液压油;
c.依次试验设备的点动、单次和连续动作;
d.试验滑块行程调节;
e.检查后挡料控制动作。

在试验证明机器动作无误时,方可进行操作。

6.电气
6.1.1 接通电源前
a. 核对电源电压是否与仪器额定的电压相符;
b. 检查接地线是否良好。

6.1.2 调整与操作
6.1.2.1 将三相电源线接入电箱中的电源进线端子上,并接好地线。

6.1.2.2 将脚踏开关接插件插到电箱上,合上断路器开关,接通电源,关上箱门。

(电箱机械连锁装置,保证打开电箱门时,自动切断电源,维修时保护人身安全。


6.1.2.3 接通电源:打开电箱门上的SB1和后挡料操纵箱上的SB2急停按钮(红色蘑菇头)。

红色指示灯亮。

6.1.2.4 启动油泵:按下SB4按钮(绿色按钮),XH2(绿色),指示灯亮。

6.1.2.5 认清油泵转向:转向需与油泵箭头所示方向相同,否则应停车调换电源进线中的任意二根,即可校正转向,不得调换电气系统内任何一根线,否则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工作。

泵电机启动数分钟后,如无异常现象,可试操作把转换开关旋至点动位置。

6.1.3 动作调试
6.1.3.1 点动动作(“0位置”)
将工作选择开关SA1(转换开关)扳向(I)位置,当踩向脚踏开关SF2或同时按下SB6按钮(黑色按钮)时,滑块却快速下行,当滑块压下行程开关(SQ1)时,滑块停止下降,实现工件对线,松开脚踏开关或黑色按钮,再一次踩下脚踏开关或同时按下SB6按钮,滑块进入工进,直至上模接触工件后加压,至时间继电器整定时间到,实现卸荷。

然后松开脚踏开关。

踩下脚踏开关SF1或按下SB5按钮(黑色按钮)实现回程,回程到行程打头压下(接触到)上限位行程开关SQ1,滑块此时进入静止状态。

6.1.3.2 单次动作(“2”位置)
将工作选择开关SA1(转换开关)扳向单次()位置,除在下限位时滑块即从其它任意自动回到上限位停止。

踩下脚踏开关SF2或按下SB6按钮,滑块即快速下降,下降到行程打头接触
行程开关SQ1转工进,同时开始保压计时,待上模接触工件后加压,至KT1时
间继电器整定时间到,实现液压系统卸荷,此时机床无压力。

紧接着KT2时间继电器得电,延时等待实现回程。

回程至行程开关SQ2上限位。

滑块此时已进入静止状态。

再次循环须踩下脚踏开关或按下SQ6按钮。

6.1.3.3 连续动作(“1”位置)
将工作工作选择开关械1(转换开关)扳向“连续”位置,不管滑块停在什么位置,只要踩下脚踏开关SF2或按下SB6按钮,不管松开与否,滑块将自动下降、加压、卸荷等待上升,碰到行程开关,时间继电器得电延时等待,滑块向下,依次循环工作。

踩下脚踏开关SF1或按下按钮SB5,滑块将立即上升至SQ2上限位停止。

踩下脚踏开关SF2或按下SB6,滑块依次循环工作。

将转换开关扳向“0”位置,滑块会在任意位置停止。

6.1.4 挡料位置及滑块开距调节
6.1.4.1 按SB9或SB10按钮(黑色按钮),则挡料板向前或向后移动,SQ5和SQ6(微动开关)分别为前后的限位。

6.1.4.2 将滑块上升至死点,压合SQ2行程开关后,按SB7或SB8按钮(黑色按钮),则滑块行程开距可增大或减小,SQ3和SQ4分别为增大或减小的限位开关。

6.1.4.3 挡料位置及滑块开距均能进行手动微调。

7.试作(校机)操作:
7.1 计算或查阅折弯力与下模开口尺寸;
7.2 对准上下模具中心;
7.3 确定滑块行程;
7.4 确定前后挡料位置;
7.5 确定动作规范:“点动”、“单次”和“连续”;
7.6.将工件放在设备工作台中间位置试压;
7.7.再次调整滑块行程或上模斜楔。

注意:机械档块的调整,必须使滑块停止在上限位置。

7.8 上模安装在滑块上,依靠压板将它固定。

7.9 下模安装在工作台上,利用把手可使下模前后移动,以对准上模模具中心。

8 安全技术、维护保养
为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必须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和维护。

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必须格外小心,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并由专人进行维护,不得野蛮操作,以免损坏元器件。

8.1 本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并按操作规程作业,注意人身安全。

8.2 工作前必须检查电气与液压元件是否动作灵活,位置正确。

8.3 设备接通电源时,不得将手、头、脚伸进
8.4 工作折弯力不准大于公称力。

8.5 为使模具经久耐用,不因由于折弯板料宽度不当而损坏,特别是在折弯小于1000mm的窄板料时,应将机器的工作压力适当调低,需保证长度每100mm其折板负荷不超过100KN。

8.6 按所折弯板料厚度初调上下模具间隙,其间隙可比板厚大1mm,这样不至于无间隙而损坏模具。

8.7 折弯板料应在中间一般不宜偏载,同时机器不宜单边载荷,以免影响工件和机器精度,如某些工件确需单边工作时,其载荷不得大于公称力的1/4,而且尽量两边同时折板,以解单边载荷问题。

8.8 必须保持液压油清洁和油路畅通。

油箱第一次加油,使用一个月后必须调换。

应经常清洗吸油口处,号网式滤油器,保持吸油通畅,否则油泵将吸空,使管道产生振动。

正常工作测温15~65℃。

8.9 经常加注润滑油脂。

本机器采用分散润滑,根据使用情况参照润滑点加油。

8.10 当发现机器有异常动作、噪音等不正常现象时,必须立即停车检查。

8.11 机器大修后其精度应保持出厂标准。

编制:马元审核:王月林批准:刘杰WD67Y系列液压板料折弯机故障排除方法
序号
故障现象
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1
油泵不出油,滑块不动作
油泵旋转方向不对
将电源进线换相
2
油泵噪音大
1.泵、电机两端间隙小
2.吸油口阻力大
3.油脏或粘度过大
重调
检查吸油口、排除异物
换油
3
滑块下行速度慢
1.吸油不畅
2.导轨压板间隙小
3.阀11未完全打开
4.阀4阻压力过小
查6、13号阀
重调
查10、11号阀
增加阻压
4
滑块下行速度
过快有冲击
1.导轨间隙过大
2.阀10开启过大
适当调整
重调
5
系统压力
上不去
1.油泵建立不起压力
2.电磁阀动作不对
3.控制油路泄漏
检修油泵
检查3、6、13号阀检修油路
6
回程速度慢
1.阀13未打开
2.阀6有故障
检查13号阀
清洗6号阀
7
返回动作
慢或有冲击
KT2调节不当
调到适当延时点
8
回程撞缸
上限位开关失灵或移位
重调、检修
9
油温过高
油泵回油油路不畅
检修、清理油路
10
系统噪音大
1.空气进入系统
2.阀压力调节不当
排气
重调
11
停车或中停
滑块下滑
阀11泄漏
修阀11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指根据物料性质、工艺流程、作业活动、设备使用要求
而制定的作业岗位安全生产的作业要求,是岗位作业人员安全作业的最主要依据。

管理岗位一般不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其安全要求应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2.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岗位作业人员现场安全作业的最主要依据。

因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应涵盖岗位涉及的各类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要求、各类作业活动的安全作业要求。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和培训教育
1.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风险,作业过程需穿戴的劳动防护用品,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后的相关安全要求和禁止事项,作业现场的应急要求等,其中应包括对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业环境、现场管理等进行岗位自我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使用对象是第一线的岗位作业人员,内容应简洁、通俗、清晰。

2.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以纸质版发放到岗位人员,宜将规程的主要内容制成目视化看板、展板等放置在作业现场,并组织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教育。

新员工、转复岗人员、“四新”作业人员到岗位作业前,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教育后方可上岗,其他岗位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再教育,以确保每个岗位作业人员熟悉并执行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三.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更新
岗位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发生变化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更新修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更新修订后,应将原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时从相关岗位回收,重新发放新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看板、展板等进行更新,并对岗位作业人员进行重新培训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