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平面及高程布置(毕业设计参考)_secret
污水处理厂高程设计参考

精心整理1处理流程高程设计为使污水能在各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流动,以保证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需进行高程布置,以确定各构筑物及连接管高程。
为降低运行费用和便于维护管理,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流动已按重力流考虑为宜;污泥也最好利用重力流动,若需提升时,应尽量减少抽升次数。
为保证污泥的顺利自流,应精确计算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并考虑扩建时预留的储备水头,高程图的比例与水平方向的比例尺一般不相同,一般垂直比例大,水平的比例小些[12]。
1.1主要任务(1)(2)(3)1.2(1)(2)(3)(4) 1.3沿程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iL L RC v h f ==22(7.1)式中f h ——为沿程水头损失,m ;L ——为管段长度,m ;R ——为水力半径,m ;v ——为管内流速,m s ;C ——为谢才系数。
局部水头损失为:gv h m 22ξ=(7.2)式中ξ——局部阻力系数,查阅《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获得。
1.3.1构筑物初步设计时,构筑物水头损失可按经验数值计算。
污水流经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主要产生在进7.1。
1.3.2沉砂池至厌氧池取一个进出口损失及一个90︒弯头损失,取局部阻力系数为:0.1+1.0+1.1=2.2。
管渠水力计算见表7.2。
表7.2污水管渠水力计算表1.3.3。
以0.751.3.4污泥处理构筑物高程布置 (1)污泥管道的水头损失管道沿程损失按下式计算:85.117.149.2⎪⎪⎭⎫ ⎝⎛⎪⎭⎫⎝⎛=H f C v D L h (7.3) 管道局部损失计算:式中H C D v (2)污泥处理构筑物水头损失当污泥以重力流排出池体时,污泥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以各构筑物的出流水头计算,浓缩池一般取1.5m ,二沉池一般取1.2m 。
(3)污泥高程布置设计中污泥在二沉池到污泥浓缩池以及贮泥池到脱水车间得到提升,取脱水机房标高为53m ,贮泥池泥面相对地标为0.000m ,超高0.3m 。
第五章-污水处理厂平面及高程布置演示课件

15 巴式计量槽
座1
16 污泥提升泵房 10X6 座 1
17 浓 缩 池 8.5X8.5 座 3
18 贮 泥 池 D=3 座 1
19 集 泥 井
座2
说明:
1.图中和表中单位均以米计 2.本图比例尺为1:200 3.厂区内的空地部分应充分进行绿化
x:0.0 y:0.0
管线图例:
1 4 7
污水工艺管道 超越管道 污水管道
精
6
9 2
浓缩池
9
2
17
17
2
x:6.0 y:69.1
6
x:18.5
配电室 y:56.3
鼓
x:8.5 y:50.3
5
2
9 2
9 2
贮泥池x:31.5 y:77.6
x:54.0 y:79.6
车库 x:70.0 y:79.6
18 17
x:38.0 y:73.3
7
7
x:39.5
2
y:54.1
x:29.5 y:48.1
5 配 电 室 10X6 座 1
6 鼓风机房 15X5 座 1
7 污泥脱水间 12.5X6 座 1
8格
栅
座1
9 污水提升泵房 D=8 座 1
10 调节沉淀池 25X8 座 1
11 UASB反应器 D=8 座 4
12 竖流式沉淀池 D=5 座 4
13 SBR 池 13X6.5 座 4
14 配 水 井
座2
x:34.5 y:30.6
1
1 2
1
19 12 1
14
x:34.5
1
2 y:20.6
1
12
1
污水处理厂设计_毕业设计

污水处理厂设计_毕业设计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的污水产生,如果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成为了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
本次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座高效、经济、环保的污水处理厂,以满足特定区域的污水处理需求。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一)设计规模根据给定的区域人口、工业用水等数据,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包括日处理水量、最大时处理水量等。
(二)进水水质分析进水的主要污染物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₅)、悬浮物(SS)、氮、磷等的浓度范围。
(三)出水水质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排放标准,确定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要求,确保达标排放。
(四)工艺流程选择综合考虑污水的性质、处理效果、运行成本、占地面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五)主要构筑物设计对污水处理厂的各个构筑物,如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生物处理池、二沉池、消毒池等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尺寸、结构、设备选型等。
(六)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合理规划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局,使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顺畅,便于操作和管理;同时进行高程布置,确保污水在处理过程中能够自流,降低能耗。
三、工艺流程确定(一)常见工艺流程介绍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A²/O 法、SBR 法等。
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成熟,但占地面积较大,运行费用较高;氧化沟法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运行稳定;A²/O 法同时具备去除有机物、氮和磷的功能,效果显著;SBR 法工艺灵活,可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二)本设计工艺流程选择经过对各种工艺流程的对比分析,并结合本设计的进水水质和出水要求,最终选择 A²/O 工艺流程。
该工艺能够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氮和磷,且具有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优点。
四、主要构筑物设计(一)格栅格栅是污水处理厂的第一道处理工序,用于去除污水中的较大悬浮物和漂浮物。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一、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应包括:处理构筑物的布置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是各种处理构筑物。
作平面布置时,要根据各构筑物(及其附属辅助建筑物,如泵房、鼓风机房等)的功能要求和流程的水力要求,结合厂址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它们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在这一工作中,应使:联系各构筑物的管、渠简单而便捷,避免迁回曲折,运行时工人的巡回路线简短和方便;在作高程布置时土方量能基本平衡;并使构筑物避开劣质土壤。
布置应尽量紧凑,缩短管线,以节约用地,但也必须有一定间距,这一间距主要考虑管、渠敷设的要求,施工时地基的相互影响,以及远期发展的可能性。
构筑物之间如需布置管道时,其间距一般可取5-8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如消化池、消化气罐等)的间距则按有关规定确定。
厂内管线的布置污水处理厂中有各种管线,最主要的是联系各处理构筑物的污水、污泥管、渠。
管、渠的布置应使各处理构筑物或各处理单元能独立运行,当某一处理构筑物或某处理单元因故停止运行时,也不致影响其他构筑物的正常运行,若构筑物分期施工,则管、渠在布置上也应满足分期施工的要求;必须敷设接连人厂污水管和出流尾渠的超越管,在不得已情况下可通过此超越管将污水直接排人水体,但有毒废水不得任意排放。
厂内尚有给水管、输电线、空气管、消化气管和蒸气管等。
所有管线的安排,既要有一定的施工位置,又要紧凑,并应尽可能平行布置和不穿越空地,以节约用地。
这些管线都要易于检查和维修。
污水处理厂内应有完善的雨水管道系统,以免积水而影响处理厂的运行。
辅助建筑物的布置辅助建筑物包括泵房、鼓风机房、办公室、集中控制室、化验室、变电所、机修、仓库、食堂等。
它们是污水处理厂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建筑面积大小应按具体情况与条件而定。
有可能时,可设立试验车间,以不断研究与改进污水处理方法。
辅助建筑物的位置应根据方便、安全等原则确定。
如鼓风机房应设于曝气池附近以节省管道与动力;变电所宜设于耗电量大的构筑物附近等。
污水处理厂高程设计参考

1处理流程高程设计为使污水能在各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流动,以保证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需进行高程布置,以确定各构筑物及连接管高程。
为降低运行费用和便于维护管理,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流动已按重力流考虑为宜;污泥也最好利用重力流动,若需提升时,应尽量减少抽升次数。
为保证污泥的顺利自流,应精确计算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并考虑扩建时预留的储备水头,高程图的比例与水平方向的比例尺一般不相同,一般垂直比例大,水平的比例小些〔⑵。
1.1主要任务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流程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务是:(1)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的标高;(2)确定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标高;(3)通过计算确定各部分的水面标高,从而能够使污水沿处理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畅通地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1.2高程布置的一般原则(1)计算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时,应选择一条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较准确的计算,考虑最大流量、雨天流量和事故时流量的增加。
并应适当留有余地,以防止淤积时水头不够而造成的涌水现象,影响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2)计算水头损失时,以最大流量(设计远期流量的管渠与设备,按远期最大流量考虑)作为构筑物与管渠的设计流量。
还应当考虑当某座构筑物停止运行时,与其并联运行的其余构筑物与有关的连接管渠能通过全部流量。
(3)高程计算时,常以受纳水体的最高水位作为起点,逆废水处理流程向上倒推计算,以使处理后废水在洪水季节也能自流排出,并且水泵需要的扬程较小。
如果最高水位较高,应在废水厂处理水排入水体前设置泵站,水体水位高时抽水排放。
如果水体最高水位很低时,可在处理水排入水体前设跌水井,处理构筑物可按最适宜的埋深来确定标高。
(4)在做高程布置时,还应注意污水流程与污泥流程的配合,尽量减少需要提升的污泥量。
1.3污水高程计算在污水处理工程中,为简化计算一般认为水流是均匀流。
管渠水头损失主要有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出水排至长江,最高水位为45.22m。
污水处理厂 毕业设计论文

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论文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污水处理厂作为水污染治理的重要设施,其设计和运行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效果和环境质量。
因此,进行污水处理厂的毕业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和水质要求(一)设计规模设计规模的确定是污水处理厂设计的基础。
需要综合考虑服务区域的人口数量、工业发展状况、用水量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等因素。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确定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水量。
(二)进水水质进水水质的确定对于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至关重要。
需要对服务区域内的污水来源进行详细调查,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
通过对污水的采样和分析,确定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如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物(SS)、氮、磷等。
(三)出水水质根据当地的环保要求和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标准。
一般来说,出水水质应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
三、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一)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目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沟法、SBR 法等。
每种工艺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传统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等优点,但占地面积较大,能耗较高。
生物膜法具有生物量大、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但处理效果相对较差,容易发生堵塞。
氧化沟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但占地面积较大,对自动化控制要求较高。
SBR 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二)工艺选择的考虑因素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综合考虑进水水质、出水水质要求、处理规模、占地面积、运行成本、技术可靠性等因素。
同时,还应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经验。
对于水质变化较大、处理要求较高的污水处理厂,可选择具有较强抗冲击负荷能力的工艺,如氧化沟法、SBR 法等。
环境工程学污水处理过程课程设计_secret

目录1 总论 (1)1.1 设计任务和内容 (1)1.2 基本资料 (1)2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2)2.1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原则 (2)2.2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的选择 (4)2.3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图 (8)3 处理构筑物设计 (8)3.1 格栅设计 (8)3.2 沉砂池设计 (10)3.3 氧化沟设计 (12)3.4 二沉池设计 (17)3.5 接触消毒池设计 (19)4主要设备说明 (21)5 污水厂总体布置 (21)5.1 污水厂平面布置 (21)5.2污水厂高程布置 (22)6.参考文献 (24)7.致谢 (25)1 总论1.1 设计任务和内容(1)设计任务:a.初始条件:CODCr :400mg/L,BOD5: 240 mg/L, SS: 310 mg/L,NH4+-N:32 mg/L , T-P:5mg/L, pH值:9的生活污水,流量为4万吨/天。
b.处理要求: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如下表:表1出水水质标准(2)设计内容①对工艺构筑物选型作说明;②主要处理设施(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的工艺计算;③污水处理厂平面和高程布置。
1.2 基本资料污水处理所用的方法是基于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有:过滤、离心、沉淀和上浮。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有:混凝、中和、化学沉淀和氧化还原。
物理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有:吸附、离子交换、萃取和膜析。
生物方法主要包括有:好氧、兼性和厌氧生物处理。
中小城镇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一般其水质为COD<500mg/L,pH==6.5一7.5,BODS(250mg/L,55<500mg/L,色度(稀释倍数法)<100,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且水质水量的波动较大,可生化性好。
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发展较快,如活性污泥法发展出了AB工艺、A/0工艺、A2/O 工艺、UCT工艺、氧化沟工艺系列、SBR工艺系列、BIOLAK、LINDOX工艺、OCO 工艺等。
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设计

一.选题意义及背景我国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带来大量的污水排放,做好污水的处理和再生利用,有利于保护水环境,保护水源,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
污水处理厂要求达标排放。
二.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1.方案确定按照原始资料数据进行处理方案的确定,拟定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各处理构筑物,说明选择理由,进行工艺流程中各处理单元的处理原理说明,论述其优缺点,编写设计方案说明书。
2.设计计算进行各处理单元的去除效率估算;各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应根据同类型污水的实际运行参数或参考有关手册选用;各构筑物的尺寸计算;设备选型计算、效益分析及投资估算。
3.平面和高程布置根据构筑物的尺寸,合理进行平面布置;高程布置应在完成各构筑物计算及平面布置草图后进行,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可直接查相关资料,但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渠的水头损失则需计算确定。
4.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三.计划进度:四.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应提交的材料:1.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1张(含土建、设备、管道、设备清单等)2.高程布置图1张3.A2O图4.设计书一份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2012 年 12 月 1 日 2012 年 12 月 1 日论文真实性承诺及指导教师声明学生论文真实性承诺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作品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内容真实可靠,不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如被发现论文中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本人愿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和一切后果。
毕业生签名:日期:指导教师关于学生论文真实性审核的声明本人郑重声明:已经对学生论文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定其内容均由学生在本人指导下取得,对他人论文及成果的引用已经明确注明,不存在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目录摘要 (6)Abstract (7)第一章设计内容 (8)1.1城市概况 (8)1.2工程地质: (9)1.3气象 (9)1.4城市水体 (10)第二章污水厂的设计规模 (11)2、1设计规模: (11)第三章城市污水处理计算 (12)3.1 进出水水质 (12)3.2 处理程度的计算 (13)的去除率 (13)3.2.1溶解性BOD53.2.2 CODcr的去除率 (13)3.2.3 SS的去除率 (13)3.2.5 磷酸盐的去除率 (13)第四章城市污水处理设计 (14)4.1工艺流程的比较 (14)4.1.1 SBR法 (14)4.1.2 厌氧池+氧化沟 (14)4.1.3 A2O法 (15)4.1.4 一体化反应池(一体化氧化沟又称合建式氧化沟) (16)4.2工艺流程的选择 (17)第五章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 (19)5.1粗格栅和提升泵房(两者合建) (19)5.1.1设计参数: (19)5.1.2设计计算 (19)5.1.3提升泵房说明: (21)5.2细格栅和沉砂池 (22)5.2.1设计计算 (22)5.2.2沉砂池设计 (23)5.2.3设计计算 (24)5.3 A2O (25)5.3.1设计计算(污泥负荷法) (25)5.3.2反应池的计算 (26)5.3.3剩余污泥 (26)5.3.4反应池主要尺寸 (27)5.3.5碱度校核 (27)5.3.6反应池进、出水系统计算 (28)5.4二沉池 (30)5.4.1设计说明 (30)5.4.2设计计算 (30)5.5接触消毒池 (31)5.5.1设计参数 (33)5.5.2设计计算 (33)第六章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35)6.1污泥泵房 (35)6.2污泥浓缩池(污泥的脱水) (35)6.2.1.设计参数 (35)6.2.2.设计计算 (36)6.3消化池 (38)第七章污水厂平面,高程布置 (39)7.1平面布置 (39)7.2管线布置397.3高程布置 (40)7.3.1水头损失计算 (40)7.3.2 高程确定 (41)参考文献 (43)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污水处理厂构筑物尺寸计算及高程布置1600字》

污水处理厂构筑物尺寸计算及高程布置目录污水处理厂构筑物尺寸计算及高程布置 (1)4.1平面布置 (1)4.1.1平面布置原则 (1)4.1.2构筑物平面尺寸 (1)4.2管网布置 (2)4.2.1管网布置原则 (2)4.2.2管道统计 (2)4.3高程布置 (3)4.3.1构筑物水力损失 (3)4.3.2管道水力损失 (3)4.3.3 高程计算 (4)4.1平面布置4.1.1平面布置原则(1)处理污水构筑物与生活、管理设施应分别集中布置,彼此保持适当距离,功能分区明确,布置得当。
办公区和生活区应分开布置,防止污水处理排放气体对人产生危害。
(2)污水管道采取适当坡度,依靠重力流向,按处理流程依次布置,避免管路交叉和迂回,保证水流通畅。
(3)处理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应满足管线敷设施工要求,对于特殊构筑物(如消化池)和其他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及国家和地方相关防火规范规定。
(4)在设计处理厂过程时留出空地以便于未来改建或者加建,使污水处理厂长久运行。
(5)保证污水处理厂有足够的绿化面积,保障卫生条件,一般绿化面积不小于污水处理厂总面积的30%。
4.1.2构筑物平面尺寸根据以上设计书的计算,可总结出该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的平面尺寸,便于污水处理厂平面图的绘制,具体数值参考下表4-1。
表4-1 主要构筑物平面尺寸构筑物名称尺寸数量粗格栅间L×B×H=10m×8m×4m 1间提升泵房L×B×H=15m×10m×4m 1间细格栅间L×B×H=10m×6m×4m 1间曝气沉砂池L×B×H=3.2m×3.2m×3.4m 2座A2/O生化池L×B×H=43m×10m×4.5m 1座辐流式沉淀池D×H=36m×7.7m 2座反硝化深床滤池L×B×H=6m×10m×4.85m 6组污泥浓缩池D×H=14m×4.9m 2座污泥脱水间L×B×H=10m×3m×4m 1间消毒池L×B×H=21m×20m×3m 2座加药间L×B×H=20m×10m×5m 1间传达室L×B×H=4m×4m×3m 1间办公室L×B×H=30m×15m×6m 1间宿舍L×B×H=50m×15m×6m 1间食堂浴池及开水房L×B×H=20m×15m×4m 1间锅炉房L×B×H=10m×5m×4m 1间仓库L×B×H=30m×15m×4m 1间4.2管网布置4.2.1管网布置原则(1)满足功能要求,实现经济实用。
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

城镇生活污水厂处理工艺设计方案摘要本次大赛设计是以相关的资料为依据设计一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其日处理量为20000 m3/dm由于城市污水的主要成分为有机物所以本次设计采用了改良型氧化沟工艺氧化沟又称循环曝气池类似活性污泥的延时曝气法近年来我国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这一工艺较多氧化沟目前常用的有卡鲁塞尔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三沟及双沟等交替式氧化沟等几种形式其中以前两种更为常用氧化沟的共同特点是污水在循环水池中流动曝气方式主要采用表曝方式(近年来也有鼓风曝气方式的氧化沟也被称作氧化沟池型的普曝结合了氧化沟及微孔曝气的优点)改良型氧化沟不设初沉池处理设施大大简化氧化沟具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特点有机物去除率高也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改良型氧化沟这种高效、简单的特点适合大、中、小型污水处理改良型氧化沟内缓慢流动时大量有机物被去除处理后的水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允许直接排放入河流和湖泊或用于m处理后的活性污泥经脱水后可被用作肥料本次设计在构想中充分考虑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联系尽量最大限度使两者协调关键词:改良型氧化沟活性污泥脱氮除磷环境效益目录前言 3第一篇设计说明书 3一、污水厂的设计规模及进出水水质 3二、处理程度的计算 3三、城市污水处理设计 41、工艺流程的比较 42、工艺流程的选择 6四、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说明71、粗格栅的设计 72、集水井和提升泵房 83、细格栅84、沉砂池95、氧化沟96、二沉池107、接触消毒池10五、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111、污泥泵房 112、排泥泵房 113、污泥浓缩池114、贮泥池及提升泵125、脱水间12六、污水厂平面、高程布置121、平面布置 122、管道布置 123、高程布置 13第二篇污水厂设计计算书13七、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131、粗格栅的设计 132、集水井与提升泵房 153、细格栅的设计 164、平流沉砂池的设计 185、氧化沟的设计 206、二沉池的设计 257、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的设计 27八、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281、污泥泵房 282、排泥泵房 293、污泥浓缩池294、贮泥池及提升泵315、脱水间32九、高程计算321、选用管道 322、管道计算 333、污水厂的高程布置方法 364、各构筑物高程确定 36十、经济分析371、估算范围及编制依据37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372.2设备投资383、运行费用计算393.2.2 工资福利开支393.2.3 生产用水水费开支393.2.4 运费393.2.5 维护维修费393.2.6 管理费用393.2.7 运行成本核算39结论40参考文献40致谢41前言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各个领域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水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工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水资源的污染、破坏确日益严重水危机威胁着地球水污染的防治已进入人类的日程安排对污水进行排放前的处理即是控制污染源以达到从根本上防止水体污染的目的本方案的设计对象广州市从化区近年来随着该市工农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也相应的大幅度增加为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城市排水问题的解决也日益迫切本设计即进行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完成污水泵站、污水及污泥处理的方案选择、技术经济分析、工艺设计及部分施工图设计等本设计的处理对象为城镇生活污水主要污染质为悬浮固体(即ss)及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即BOD)因此采用活性污泥法具体的工艺流程为:进水-中格栅-集水井-细格栅-平流沉砂池-氧化沟-二沉池-接触池-出水;二沉池剩余污泥-提升泵-浓缩池-贮泥池-脱水-干泥外运第一篇设计说明书一、污水厂的设计规模及进出水水质参赛的内容为城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原水设计水量为20000 m3/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小区污水处理站的出水就近排入沙溪水库根据排放水功能区域划分需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经过处理后出水水质要求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一级标准进出水水质如表1所示:表1项目类别CODCrBOD5SSNH4-N动植物油TPPH进水水质250150200402556~8出水水质90206010100.56~9去除率86.66%70%75%60%90%---二、处理程度的计算1、的去除率为:2、的去除率为:3、 SS的去除率为:4、 NH4-N的去除率为:5、动植物油的去除率为:6、 TP的去除率为:三、城市污水处理设计1、工艺流程的比较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方案要考虑有效去除和氨氮污水处理量不大一般宜采用氧化沟工艺和SBR工艺1.1 SBR法其工艺流程:其工作原理如下:(1)流入工序:污水注入注满后进行反应方向有单纯注水曝气缓速搅拌三种(2)曝气反应工序:当污水注满后即开始曝气操作这是最重要的工序根据污水处理的目的脱氮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3)沉淀工序:使混合液泥水分离相当于二沉池(4)排放工序:排除曝气沉淀后产生的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一直到最低水位在反应器残留一部分污泥作为种泥(5)待机工序:处理水排放后反应器处于停滞状态等待一个周期其工艺特点是:(1)大多数条件下无设置调节池的必要(2) SVI值较低易于沉淀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污泥膨胀(3)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进行脱氮除磷反应(4)自动化程度较高(5)得当时处理效果优于连续式(6)单方投资较少(7)占地规模大处理水量较小1.2氧化沟法其工作流程:其工作原理如下:氧化沟一般呈环形沟渠式污水在沟渠内作环形流动利用独特的水力流动特点在沟渠转弯处设曝气装置在曝气池上方为厌氧段下方则为好氧段从而产生富氧区和缺氧区可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取得脱氮的效果同时氧化沟法泥龄较长可以存活时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进行特别的反应如脱氮除磷其工作特点:(1)液态上介于完全混合与推流之间有利于活性污泥的适于生物凝聚作用(2)对水量水温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处理水量较大(3)污泥龄较长一般长达15~30天(4)污泥产量低且多已达到稳定(5)自动化程度较高便于管理(6)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低脱氮效果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因为脱氮效果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决定于内循环要提高脱氮效果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脱氮效果势必要增加内循环量而氧化沟的内循环量从政论上说可以不受限制因而具有更大的脱氮能力氧化沟法自问世以来应用普遍技术资料丰富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优选工艺是氧化沟和SBR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去除有机物效率很高有的还能脱氮、除磷或既脱氮又除磷而且处理设施十分简单管理非常方便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高效、简化的污水处理工艺也是世界各国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优选工艺(2)在10×104 m3/d规模以下氧化沟和SBR法的基建费用明显低于常规活性污泥法、A/O和A2/O法;对于规模为(5~10)×104 m3/d的污水厂氧化沟与SBR法的基建费用通常要低10%~15%规模越小两者差距越大这对缺少资金建污水厂的中小城市很有吸引力即使在10×104 m3/d规模以下氧化沟和SBR法的电耗和年运营费用仍高于常规活性污泥法但如果与基建费用一起来比较基建费加上20年的运营费总计还是比常规活性污泥法低些规模越小低得越多规模越大差距越小当规模为10×104 m3/d时两类工艺的总费用大致相当因此对于中小型污水厂采用氧化沟与SBR法在经济上是有利的(3)氧化沟与SBR工艺通常都不设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整个处理单元比常规活性污泥法少50%以上操作管理大大简化这对于技术力量相对较弱、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很合适(4)氧化沟和SBR工艺的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在质量上能满足工艺要求价格比国外设备便宜好几倍而且也省去了申请外汇进口设备的种种麻烦(5)氧化沟和SBR工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比常规活性污泥法好得多这对于水质、水量变化剧烈的中小型污水厂很有利氧化沟和SBR工艺有上述很多共同特点也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性在选定方案时需要仔细分析(1)从基建投资看SBR工艺是合建式一般情况下征地费和土建费较氧化沟低而设备费较氧化沟高总造价的高低则要视具体情况决定a.地价高对氧化沟不利b.进水BOD浓度高反应容积与沉淀容积的比值高对氧化沟有利;BOD浓度低反应容积与沉淀容积的比值低对SBR有利(2)从运营费用看SBR工艺通常用鼓风曝气氧化沟工艺通常用机械曝气一般说来在供氧量相同的情况下鼓风曝气比机械曝气省电;第二方面SBR工艺是合建式不用污泥回流(有的少量回流)氧化沟工艺是分建式要大量回流电耗较大;第三方面SBR工艺是变水位运行增大了进水提升泵站的扬程综合考虑通常氧化沟工艺的电耗要比SBR工艺大些运营费要高些(3)氧化沟工艺是连续运行不要求自动控制只是在要求节能时用自动控制;SBR工艺是周期间歇运行各个工序转换频繁需要自动控制(4)SBR工艺是静态沉淀氧化沟工艺是动态沉淀因而SBR的沉淀效率更高出水水质更好2、工艺流程的选择综上所述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达到降磷除氮的效果且出水水质良好但相对而言SBR设计过程复杂维护要求高运行对自动控制依赖性强;氧化沟工艺虽然基建一次性投资较大但是后期运行费用低易于操作管理基于对设计的研究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要在达到所要求的处理程度的前提下污水处理各单元有机组合以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综合各方面该城市的污水≥0.3可生化性较强日处理量为20000为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规模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因素本次设计采用氧化沟是适的四、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说明1、粗格栅的设计粗格栅用以截留污水中的较大悬浮物或者漂浮物以减轻后续处理物的负荷用以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驻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的装置格栅的设计应该满足以下要求:a) 水泵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人工清渣 25~40mm机械清渣16~25mm最大间隙40mm;b) 在大型污水处理厂或泵站前原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0.2m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c) 格栅倾角一般用45°~75°机械格栅倾角一般60°~70°d)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08~0.15me) 过栅流速一般为0.6~1.0m/s设计参数:栅条宽度b=20mm 、格栅安装角度α=60°. 栅前水深h=0.4m.过栅流速 =0.9m/s 栅条的间隙数n=45.格栅宽度B=1.34m 栅后槽总高度H=0.802m栅槽总长度L=2.8m 水头损失0.103m 每日栅渣量W=1.0设计中的各参数均按规范规定的数值来取2、集水井和提升泵房设计集水池为矩形其尺寸为长A=3m宽B=4m高H=5m池容为70同时为减少滞流和涡流可将集水池的四角设置成内圆角并应设置相应的冲洗或清泥设施提升泵的说明:(1) 泵房进水角度不大于45°(2) 相邻两机组突出部分的间距以及机组突出部分与墙壁的间距应保证水泵轴或电动机转子再检修时能够拆卸并不得小于0.8米如电动机容量大于55KW时则不得小于1m作为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2m(3) 水泵为自罐式提升泵采用ZWL型直联自吸式排污泵型号流量m3/h扬程m功率kw转速r/min效率%汽蚀余量m自吸高度m自吸时间min/m重量kgZWL250-420-204208551450616.04.52.510203、细格栅细格栅的设计与粗格栅相似设计参数:栅条宽度b=10mm 格栅安装角度α=60°栅前水深h=0.4m 过栅流速 =0.9m栅条的间隙数n=90(设计两组格栅每组格栅间隙数为n=45条)格栅宽度B=1.98m 栅后槽总高度H=0.96m栅槽总长度L=2.89m 水头损失0.25m每日栅渣量W=2.04、沉砂池沉砂池的作用是去除污水中将比重较大的颗粒去除其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故应将沉砂池的进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沉砂池设计中必须按照下列原则:(1)城市污水厂一般设置沉砂池座数或分隔数应不小于2座并按并联运行原则考虑(2)设计流量应该按分期建设考虑:* 当污水自流进入时应该按照每期的最大设计流量计算* 当污水用提升泵送入时应该按照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 合流制处理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计算(3)沉砂池去除的砂粒杂质是以比重为2.65粒径为0.2以上的颗粒为主(4)城镇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105m3污水沉砂量为30 m3计算其含水率为60%容量为1500kg/ m3(5)贮砂斗容积应按两日沉砂量计算贮砂斗池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应小于55°排砂管直径不应小于0.3m(6)沉砂斗的超高不宜小于0.3m(7)除砂一般采用机械方法当采用重力排砂时沉砂池和晒砂厂应尽量靠近以缩短排砂管的长度设计参数:采用平流沉砂池具有处理效果好结构简单的特点分两格沉砂池长度L=7.5m 池总宽度B=2m有效水深h2=0.69m 贮泥斗容积0.31沉砂斗斗底宽b1=0.5m 斗高=0.45m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55°斗部上口宽=1.13m:沉砂池总高度H=1.36m5、氧化沟本设计采用的是卡鲁赛尔2000(Carrousel)氧化沟是二级处理的主要构筑物是活性污泥的反应器经氧化沟后水质得到大大改善设计参数:设计两组氧化沟四廊道式好氧池容积=10593 缺氧池的容积=2648.25有效水深H=4.5m 单池沟道宽:B=6m单沟道直线段长=38.5m 缺氧沟沟长单沟道直线长(包括分割处弯道折算为直线段)为=15.83m(取16m)给水系统:通过池底放置的给水管在池底布置成六边形再加上中心共七个供水口利用倒置喇叭口可以均化水流减少对膜式曝气管的冲刷尽可能的提高膜式曝气管的使用寿命排水系统:利用双边溢流堰在边池沉淀完毕出水闸门开启污水通过溢流堰进行泥水分离澄清液通过池内的排水渠排到接触消毒池在排水完毕后出水闸门关闭曝气系统:采用表面机械曝气HDS400调速型倒伞形叶轮表面曝气机排泥系统:采用轨道式吸泥机由于池体为氧化沟其边沟完成沉淀阶段后转变为缺氧池因此其回流污泥速度快避免了污泥的膨胀6、二沉池该沉淀池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采用刮泥机进行刮泥设计2座辐流式二沉池设计参数:设计进水量(单个沉淀池)Qmax=15000m3/d =0.17m3/s表面负荷q=1.2 m3/ m2.h 水力停留时间(沉淀时间):t=2h堰负荷1.42沉淀池直径(取26m)有效水深h1=qt=1.22=2.4m二沉池总高度 H=5.07m 污泥区所需存泥容积7、接触消毒池城市污水经过一级或者二级处理以后水质改善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少但其绝对值仍很可观并有存在病原菌的可能因此污水排入水体前应进行消毒采用紫外线消毒系统设计参数:流量Q=20000 =231.5 (设计一座)BOD5=20mg/L紫外透光率(UVT)65%均悬浮颗粒尺寸 um出水粪大肠菌群数个/L五、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1、污泥泵房二沉池活性污泥由吸泥管吸入由池中心落泥管及排泥管排入池外套筒阀井中然后由管道输送至回流泵房其他污泥由刮泥板刮入污泥井中再由排泥管排入剩余污泥泵房集泥井中选用LXB-900螺旋泵3台(2用1备)单台提升能力为480提升高度为2.0m-2.5m电动机转速n=48r/min功率N=55kW回流污泥泵房占地面积:10m×5m2、排泥泵房二沉池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及其它处理构筑物排出污泥由地下管道自流入集泥井污泥浓缩池中剩余污泥泵(地下式)将其提升至脱水间.处理厂设一座剩余污泥泵房(两座二沉池共用)剩余污泥泵选两台2用1备单泵流量Q>2Qw/2=5.56m3/h选用1PN污水泥浆泵Q=7.2-16m3/hH=12-14m功率N=3kw剩余污泥泵房占地面积L×B=4m×3m集泥井占地面积3、污泥浓缩池采用两座幅流式圆形重力连续式污泥浓缩池用带栅条的刮泥机刮泥采用静压排泥剩余污泥泵房将污泥送至浓缩池设计规定:(1)进泥含水率:当为初次污泥时其含水率一般为95%~97%;当为剩余污泥时其含水率为99.2%~99.6%(2)污泥固体负荷:负荷当为初次污泥时污泥固体负荷宜采用80~120当为剩余污泥时污泥固体负荷宜为30~60(3)浓缩时间不宜小于12h但也不要超过24h(4)有效水深一般为4m最低不小于3m设计参数:每座污泥总流量=1334.4采用两座进泥浓度为10 污泥含水率=99.0%浓缩后含水率=96.0% 污泥固体负荷=45污泥浓缩时间T=13h 贮泥时间t=4h浓缩池直径(取6.2m)水力负荷有效水深h1=2.39m(取2.4m)浓缩池总高度H=4.36m 4、贮泥池及提升泵设计参数:设贮泥池1座进泥量=2×33.36=66.72 贮泥时间T=12h贮泥池尺寸(将贮泥池设计为正方形形)=3.6×3.6×3.6污泥提升泵将贮泥池的污泥提升至污泥脱水间选用1PH污泥泵两台一用一备单台流量Q=7.2~16扬程H=12~14m功率N=3kw泵房平面尺寸L×B=4×3m5、脱水间脱水机房尺寸(10×10)m2泥饼外运填埋六、污水厂平面、高程布置1、平面布置各处理构筑物是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构筑物在对它们进行平面布置时应根据各构筑物的功能和水力要求结合当地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它们在厂区的平面布置应考虑:(1)贯通连接各构筑物之间的管道应直通应避免迂回曲折造成管道不便(2)土方量做到基本平衡避免劣质土壤地段(3)在各处理构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以满足施工要求一般间距要求5~10m如有特殊要求构筑物其间距应按有关规定执行(4)各处理构筑物之间在平面上应尽量紧凑以减少占地面积2、管道布置(1)应设置超越管当出现故障时可直接排入水体(2)厂区内还应有给水管生活水管雨水管线辅助建筑物:污水处理厂的辅助构筑物有泵房办公室集中控制室变电所储蓄间其建筑面积按具体情况而定辅助构筑物之间往返距离应短而方便安全变电所应设于耗氧量大的构筑物附近化验室影射机器间和污泥干化场以保证良好的工作条件化验室应与处理构筑物之间保持适当距离并应位于处理构筑物夏季主风向所在的上风中处在污水厂内主干道应尽量成环方便运输3、高程布置为了降低运行费用便于维护管理污水在流动方向上的流动应按重力自流考虑为宜厂内高程布置的主要特点是先确定最大构筑物的地面标高然后根据水头损失通过水力计算递推出前后构筑物的各项控制标高根据氧化沟的设计水面标高推求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水面标高根据和处理构筑物结构稳定确定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地面标高注:高程部分的具体计算见设计计算书第二篇污水厂设计计算书七、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1、粗格栅的设计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斜置在污水流经的渠道上或水泵前集水井处用以截留污水中的大块悬浮杂质以免后续处理单元的水泵或构筑物造成损害设计流量Q=20000m3/d选取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Kz=1.5则:最大流量Qmax=1.5×20000m3/d=30000m3/d=0.347m3/s(1)栅条的间隙数n设栅前水深h=0.4m过栅流速为=0.9m粗格栅栅条宽度b=20mm格栅安装角度α=60°n= = 44.85(取n=45)(2)格栅宽度B设栅条宽度为S=0.01m==1.34m(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设进水渠宽=0.9m渐宽部分展开角=20°=0.60m(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0.3m(5)过栅水头损失设栅条为矩形断面取k=3(k为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的倍数一般k=3);为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因栅条为矩形断面=2.42==0.102m(6)栅后槽总高度H取格栅前渠道超高栅前槽高0.4+0.3=0.7m栅后槽总高0.4+0.102+0.3=0.802m (7)栅槽总长度L=0.6+0.3+0.5+1.0+=2.8m(8)每日栅渣量W为单位体积污水栅渣量一般取0.1~0.01在此取0.05;为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查资料取1.5.=1.0当栅渣量大于0.2时宜采用机械清渣因此采用机械清渣(9)清渣设备选择GSC1500型旋转式格栅除污机一台型号有效栅宽W设备宽度W1沟渠宽度W2栅齿间隙(mm)栅网速度(m/min)卸渣高度H2格栅倾角a电机功率(KW)GSC15001500163017003-202.2用户自定60-80°1.5(10)计算草图2、集水井与提升泵房采用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系统简单工艺管线可以充分优化故污水只考虑一次提升污水井提升后进入平流沉砂池然后自流通过氧化沟、二沉池及接触池最后又出水管排出设计流量Qmax=1.5×20000m3/d=30000m3/d=0.347m3/s 考虑取用4台潜水排污泵(三用一备)则每台泵流量为10000 m3/d提升泵采用ZWL型直联自吸式排污泵型号流量m3/h扬程m功率kw转速r/min效率%汽蚀余量m自吸高度m自吸时间min/m重量kgZWL250-420-204208551450616.04.52.51020根据设计规范集水池容积采用相当于一台泵的10min流量即设计集水池的有效水深为4m可将其设计为矩形其尺寸为3m×4m池高为5m则池容为70同时为减少滞流和涡流可将集水池的四角设置成内圆角并应设置相应的冲洗或清泥设施3、细格栅的设计设计流量Q=20000m3/d选取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Kz=1.5则:最大流量Qmax=1.5×20000m3/d=30000m3/d=0.347m3/s (1)栅条的间隙数n设栅前水深h=0.4m过栅流速为=0.9m/s格栅栅条宽度b=10mm格栅安装角度α=60°n= =89.7(取n=90)设计两组格栅每组格栅间隙数为n=45条(2)格栅宽度B设栅条宽度为s=0.01m==0.89mB= m(考虑中间隔墙厚0.2m)(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设进水渠宽=1.5m渐宽部分展开角=20°=0.66 m(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0.33m(5)过栅水头损失设栅条为矩形断面取k=3(k为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的倍数一般k=3);为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因栅条为矩形断面=2.42==0.26m(6)栅后槽总高度H取格栅前渠道超高栅前槽高0.4+0.3=0.7m栅后槽总高度0.4+0.26+0.3=0.96m(7)栅槽总长度L=0.66+0.33+0.5+1.0+=2.89m(8)每日栅渣量W为单位体积污水栅渣量一般取0.1~0.01在此取0.10;为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查资料取1.4.=2.0当栅渣量大于0.2时宜采用机械清渣因此采用机械清渣(9)设备选型选择GSC1000型旋转式格栅除污机两台型号有效栅宽W设备宽度W1沟渠宽度W2栅齿间隙(mm)栅网速度(m/min)卸渣高度H2格栅倾角a电机功率(KW)GSC10001000113012003-202.2用户自定60-80°1.1(10)计算草图如下4、平流沉砂池的设计沉砂池的作用是去除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如泥砂等一般设在初沉池之前或泵站、倒虹管前常见的沉砂池有平流式、曝气式、涡流式和多尔沉砂池等本设计采用平流式沉砂池其由入流渠、出流渠、闸板、水流部分及沉砂斗组成它具有截留无极颗粒效果较好、工作稳定、造价简单、排沉砂较方便等优点(1)沉砂池长度L取设计流速v=0.25m/s最大流速时水力停留时间t=30s则L=vt=0.25×30=7.5m(2)水流断面面积A最大流量Qmax=0.347m3/s(设计1组采用2个分格)则A=Qmax/v=0.347/0.25=1.388m2(3)池总宽度B设n=2格每格宽取b=1m则池总宽B=nb=2×1=2m(4)有效水深h2:h2=A/B=1.388/2=0.69m(介于0.25~1.0m之间符合要求)(5)贮砂斗所需容积V1设清除沉砂的时间间隔T=2d则:X1--城市污水沉砂量一般采用30/106Kz--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取1.5(6)每个污泥沉砂斗容积V0设每一分格有2个沉砂斗则 V0= V1/()=1.2/4=0.3(7)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积V设沉砂斗斗底宽b1=0.5m斗高=0.45m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55°则沉砂斗的上口宽:沉砂斗容积(略大于V1=0.3m3符合要求)(8)沉砂室高度假设采用重力排砂池底设坡度为0.06坡向砂斗则坡向沉砂斗长度为:则沉泥区高度为h3=hd+0.06L2 =0.45+0.06×2.62=0.61m (9)沉砂池总高度H设超高h1=0.3mH=h1+h2+h3=0.3+0.69+0.61=1.6m(10)验算最小流量时的流速在最小流量时只用一格工作即n=1。
污水处理厂高程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厂平面及高程设计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一、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应包括:处理构筑物的布置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是各种处理构筑物。
作平面布置时,要根据各构筑物(及其附属辅助建筑物,如泵房、鼓风机房等)的功能要求和流程的水力要求,结合厂址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它们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在这一工作中,应使:联系各构筑物的管、渠简单而便捷,避免迁回曲折,运行时工人的巡回路线简短和方便;在作高程布置时土方量能基本平衡;并使构筑物避开劣质土壤。
布置应尽量紧凑,缩短管线,以节约用地,但也必须有一定间距,这一间距主要考虑管、渠敷设的要求,施工时地基的相互影响,以及远期发展的可能性。
构筑物之间如需布置管道时,其间距一般可取5-8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如消化池、消化气罐等)的间距则按有关规定确定。
厂内管线的布置污水处理厂中有各种管线,最主要的是联系各处理构筑物的污水、污泥管、渠。
管、渠的布置应使各处理构筑物或各处理单元能独立运行,当某一处理构筑物或某处理单元因故停止运行时,也不致影响其他构筑物的正常运行,若构筑物分期施工,则管、渠在布置上也应满足分期施工的要求;必须敷设接连人厂污水管和出流尾渠的超越管,在不得已情况下可通过此超越管将污水直接排人水体,但有毒废水不得任意排放。
厂内尚有给水管、输电线、空气管、消化气管和蒸气管等。
所有管线的安排,既要有一定的施工位置,又要紧凑,并应尽可能平行布置和不穿越空地,以节约用地。
这些管线都要易于检查和维修。
污水处理厂内应有完善的雨水管道系统,以免积水而影响处理厂的运行。
辅助建筑物的布置辅助建筑物包括泵房、鼓风机房、办公室、集中控制室、化验室、变电所、机修、仓库、食堂等。
它们是污水处理厂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建筑面积大小应按具体情况与条件而定。
有可能时,可设立试验车间,以不断研究与改进污水处理方法。
辅助建筑物的位置应根据方便、安全等原则确定。
如鼓风机房应设于曝气池附近以节省管道与动力;变电所宜设于耗电量大的构筑物附近等。
污水处理厂平面及高程布置

x:8.5 y:50.3
5
7
7
x:39.5
2
y:54.1
x:29.5 y:48.1
16
7 1
6 7
3 x:53.0 y:51.6
11
2 2
7
2 7
x:6.0 y:42.8
x:21.0 y:47.8 6
x:34.5 y:40.6
x:53.0 y:38.6
5
2
1
x:7.0 y:30.3
13 x:20.0
② 考虑远期发展,水量增加的预留水头。
③ 避免处理构筑物之间跌水等浪费水头的现象,充分利用地形高 差,实现自流。
④ 在计算并留有余量的前提下,力求缩小全程水头损失及提升泵 站的扬程,以降低运行费用。
⑤ 需要排故的处理水,常年大多数时间里能够自流排放水体。注 意排放水位一定不选取每年最高水位,因为其出现时间较短, 易造成常年水头浪费,而应选取经常出现的高水位作为排放水 位。
11 UASB反应器 D=8 座 4
8 6
7
7 1
12 竖流式沉淀池 D=5 座 4
13 SBR 池 13X6.5 座 4
14 配 水 井
座2
15 巴式计量槽
座1
x:78.0
9
y:36.6
格栅16 污泥提升泵房 10X6 17 浓 缩 池 8.5X8.5 18 贮 泥 池 D=3
座 座 座
1 3 1
25~50
污水跌水入池
50~150
构筑物名称 沉砂池
双层沉淀池 混合池 接触池
污泥干化场
生物滤池
水头损失(cm) 10~25 10~20 10~30 10~30
200~350
污水处理厂高程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厂平面及高程设计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一、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应包括:处理构筑物的布置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是各种处理构筑物。
作平面布置时,要根据各构筑物(及其附属辅助建筑物,如泵房、鼓风机房等)的功能要求和流程的水力要求,结合厂址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它们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在这一工作中,应使:联系各构筑物的管、渠简单而便捷,避免迁回曲折,运行时工人的巡回路线简短和方便;在作高程布置时土方量能基本平衡;并使构筑物避开劣质土壤。
布置应尽量紧凑,缩短管线,以节约用地,但也必须有一定间距,这一间距主要考虑管、渠敷设的要求,施工时地基的相互影响,以及远期发展的可能性。
构筑物之间如需布置管道时,其间距一般可取5-8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如消化池、消化气罐等)的间距则按有关规定确定。
厂内管线的布置污水处理厂中有各种管线,最主要的是联系各处理构筑物的污水、污泥管、渠。
管、渠的布置应使各处理构筑物或各处理单元能独立运行,当某一处理构筑物或某处理单元因故停止运行时,也不致影响其他构筑物的正常运行,若构筑物分期施工,则管、渠在布置上也应满足分期施工的要求;必须敷设接连人厂污水管和出流尾渠的超越管,在不得已情况下可通过此超越管将污水直接排人水体,但有毒废水不得任意排放。
厂内尚有给水管、输电线、空气管、消化气管和蒸气管等。
所有管线的安排,既要有一定的施工位置,又要紧凑,并应尽可能平行布置和不穿越空地,以节约用地。
这些管线都要易于检查和维修。
污水处理厂内应有完善的雨水管道系统,以免积水而影响处理厂的运行。
辅助建筑物的布置辅助建筑物包括泵房、鼓风机房、办公室、集中控制室、化验室、变电所、机修、仓库、食堂等。
它们是污水处理厂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建筑面积大小应按具体情况与条件而定。
有可能时,可设立试验车间,以不断研究与改进污水处理方法。
辅助建筑物的位置应根据方便、安全等原则确定。
如鼓风机房应设于曝气池附近以节省管道与动力;变电所宜设于耗电量大的构筑物附近等。
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指导书

2007级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一、污水处理厂设计(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在考虑城镇污水处理流程时,应作如下几方面考虑,然后参考典型工艺流程,通过方案比较,确定其工艺流程。
1、污水中污染物性质要正确地选择污水处理工艺,首先应对污水的成分作详细分析与测定。
根据污水中污染物性质、数量选择处理技术。
2、污水处理的目标、程度这是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定的主要依据,根据处理水的排放去向及国家或地方制定的污水各类排放标准,确定应去除的污染物及其处理程度,再选择处理方法。
如处理水排放水体,应满足GB 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处理程度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确定。
3.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废物利用及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二)、污水处理厂构筑物的设计计算(一)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1、格栅格栅设在污水处理厂中处理系统之前,用以去除大块污染物。
(1)格栅的选择:格栅的选择主要是决定栅条断面、栅条间隙、栅渣清除方式。
1)栅条断面有圆形、矩形、正方形、半圆形等。
圆形水条件好,但刚度差。
一般多采用矩形断面。
2)栅渣清除方式:一般按格栅栅渣量而定,当每日栅渣量大于0.2m3,应采用机械格栅除渣机。
2、沉砂池(1)沉砂池的选择。
沉砂池的类型,常用的有平流式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构造简单、处理效果较好、工作稳定、易于排砂.但沉砂中夹杂着一些有机物。
易于腐化发臭,难于处置,并且对有机物包裹的砂截留效果不好。
目前广泛使用的曝气沉砂池,可在一定程度克服上述缺点。
(2)沉砂池的设计。
沉砂池的设计内容及主要设计参见《排水工程》和设计手册的相关内容。
3、沉淀池(l)沉淀池的选择。
沉淀池的主要类型有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其选择参见《排水工程》和设计手册的相关内容。
(2)沉淀池的设计。
沉淀池的设计内容及主要设计参见《排水工程》和设计手册的相关内容。
4、生物处理构筑物(l)生物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生物处理构筑物选择应通过对污水好氧处理法和厌氧处理法的比较,以及悬浮生长型和附着生长物法的比较,在此基础上应尽量选择工艺先进、处理效率高、低能耗的新工艺.(2)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设计。
污水处理厂平面设计

目录一、粗格栅。
1二、提升泵房.。
2三、曝气沉砂池.。
3四、初次沉淀池.。
4五、A²O工艺。
5六、二沉池。
6七、接触池。
6八、污泥浓缩池。
7九、脱水设备。
7十、费用计算。
8 十一、平面图十二、高程计算及高程图。
9 十三、参考文献。
11粗格栅3、计算过程①Qmax=6000000×1.5=900000m³/d=10.417m³/sn=10.417×√sin60/(0.4×0.9×0.04)=673.2取674 取10个格栅,每个n=67.4≈68②B=0.01×(68-1)+0.04×68=3.39m③ζ=2.42×(10/40)4/3=0.38 h0=0.38×0.9²×sin60/2×9.81=0.0316mh1=3×0.0136=0.041m④H=0.4+0.041+0.3=0.741m⑤由B1²V/2=Qmax得,B1=1.52 L1=(B-B1)/2tan20=2.57m⑥L2=L1/2=1.285m⑦H1=0.4+0.3=0.7m⑧L=2.57+1.285+0.5+1.0+0.7/tan60=5.76m⑨W=900000×0.05/1000×1.5=30m³/d 因为W>0.2m³/d,所以采用机械格栅清渣⑩选GL-3000型高链式格栅:格栅间隙40mm,安装角度60°-70°,运动速度2.8m/min,有效宽度3430mm提升泵房1、泵的选择根据高程图选FS型泵:80FS-24,转速2900r/min,扬程24m,流量54m³/h,效率70%,进口管直径80mm,出口管直径65mm,允许吸上高度6m2、泵房的布置①由河流取水的灌溉、供水泵站,当河道岸边坡度较缓时,宜采用引水式布置,并在引渠渠首设进水闸;当河道岸边坡度较陡时,宜采用岸边式布置,其进水建筑物前缘宜与岸边齐平或稍向水源凸出。
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图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编***学院环境工程与监测专业教研室2012年6月29日一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应包括:处理构筑物的布置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是各种处理构筑物。
作平面布置时,要根据各构筑物(及其附属辅助建筑物,如泵房、鼓风机房等)的功能要求和流程的水力要求,结合厂址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它们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在这一工作中,应使:联系各构筑物的管、渠简单而便捷,避免迁回曲折,运行时工人的巡回路线简短和方便;在作高程布置时土方量能基本平衡;并使构筑物避开劣质土壤。
布置应尽量紧凑,缩短管线,以节约用地,但也必须有一定间距,这一间距主要考虑管、渠敷设的要求,施工时地基的相互影响,以及远期发展的可能性。
构筑物之间如需布置管道时,其间距一般可取5—8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如消化池、消化气罐等)的间距则按有关规定确定。
厂内管线的布置污水处理厂中有各种管线,最主要的是联系各处理构筑物的污水、污泥管、渠。
管、渠的布置应使各处理构筑物或各处理单元能独立运行,当某一处理构筑物或某处理单元因故停止运行时,也不致影响其他构筑物的正常运行,若构筑物分期施工,则管、渠在布置上也应满足分期施工的要求;必须敷设接连人厂污水管和出流尾渠的超越管,在不得已情况下可通过此超越管将污水直接排人水体,但有毒废水不得任意排放。
厂内尚有给水管、输电线、空气管、消化气管和蒸气管等。
所有管线的安排,既要有一定的施工位置,又要紧凑,并应尽可能平行布置和不穿越空地,以节约用地。
这些管线都要易于检查和维修。
污水处理厂内应有完善的雨水管道系统,以免积水而影响处理厂的运行。
辅助建筑物的布置辅助建筑物包括泵房、鼓风机房、办公室、集中控制室、化验室、变电所、机修、仓库、食堂等。
它们是污水处理厂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建筑面积大小应按具体情况与条件而定。
有可能时,可设立试验车间,以不断研究与改进污水处理方法。
辅助建筑物的位置应根据方便、安全等原则确定。
如鼓风机房应设于曝气池附近以节省管道与动力;变电所宜设于耗电量大的构筑物附近等。
化验室应远离机器间和污泥干化场,以保证良好的工作条件。
办公室、化验室等均应与处理构筑物保持适当距离,并应位于处理构筑物的夏季主风向的上风向处。
操作工人的值班室应尽量布置在使工人能够便于观察各处理构筑物运行情况的位置。
此外,处理厂内的道路应合理布置以方便运输;并应大力植树绿化以改善卫生条件。
应当指出:在工艺设计计算时,就应考虑它和平面布置的关系,而在进行平面布置时,也可根据情况调整构筑物的数目,修改工艺设计。
总平面布置图可根据污水厂的规模采用1∶200~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绘制,常用的比例尺为l:500。
图1为某甲市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主要处理构筑物有:机械除污物格栅井、曝气沉砂池、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均设斜板)、鼓风式深水中层曝气池、消化池等及若干辅助建筑物。
该厂平面布置特点为:流线清楚,布置紧凑。
鼓风机房和回流污泥泵房位于暖气池和二次沉淀池一侧,节约了管道与动力费用,便于操作管理。
污泥消化系统构筑物靠近四氯化碳制造厂(即在处理厂西侧),使消化气、蒸气输送管较短。
节约了基建投资。
办公室。
生活住房与处理构筑物、鼓风机房、泵房、消化池等保持一定距离,卫生条件与工作条件均较好。
在管线布置上,尽量一管多用,如超越管、处理水出厂管都借道雨水管泄入附近水体,而剩余污泥、污泥水、各构筑物放空管等,又都与厂内污水管合并流人泵房集水井。
但因受用地限制(厂东西两恻均为河浜),远期发展余地尚感不足。
图2为乙市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图,泵站设于厂外。
主要构筑物有:格栅、曝气沉砂池、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及回流污泥泵房等一些辅助建筑物。
湿污泥池设于厂外便于农民运输之处。
该厂平面布置的特点是:布置整齐、紧凑。
两期工程各自成系统,对设计与运行相互干扰较少。
办公室等建筑物均位于常年主风向的上风向,且与处理构筑物有一定距离,卫生、工作条件较好。
在污水流人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与二次沉淀池时,先后经三次计量,为分析构筑物的运行情况创造了条件。
利用构筑物本身的管渠设立超越管线,既节省了管道,运行又较灵活。
第二期工程预留地设在一期工程与厂前区之间,若二期工程改用别的工艺流程或另选池型时,在平面布置上将受一定限制。
泵站与湿污泥池均设于厂外,管理不甚方便。
此外,三次计量增加了水头损失。
二 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的任务是: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等的标高,选定各连接管渠的尺寸并决定其标高。
计算决定各部分的水面标高,以使污水能按处理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地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污水处理厂的水流常依靠重力流动,以减少运行费用。
为此,必须精确计算其水头损失(初步设计或扩初设计时,精度要求可较低)。
水头损失包括:(1)水流流过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包括从进池到出池的所有水头损失在内;在作初步设计时可按表1估算。
(2)水流流过连接前后两构筑物的管道(包括配水设备)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与局部水头损失。
(3)水流流过量水设备的水头损失。
水力计算时,应选择一条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计算,并应适当留有余地;以使实际运行时能有一定的灵活性。
计算水头损失时,一般应以近期最大流量(或泵的最大出水量)作为构筑物和管渠的设计流量,计算涉及远期流量的管渠和设备时,应以远期最大流量为设计流量,并酌加扩建时的备用水头。
设置终点泵站的污水处理厂,水力计算常以接受处理后污水水体的最高水位作为起点,逆污水处理流程向上倒推计算,以使处理后污水在洪水季节也能自流排出,而水泵需要的扬程则较小,运行费用也较低。
但同时应考虑到构筑物的挖土深度不宜过大,以免土建投资过大和增加施工上的困难。
还应考虑到因维修等原因需将池水放空而在高程上提出的要求。
在作高程布置时还应注意污水流程与污泥流程的配合,尽量减少需抽升的污泥量。
污泥干化场、污泥浓缩池(湿污泥池),消化池等构筑物高程的决定,应注意它们的污泥水能自动排人污水人流干管或其他构筑物的可能性。
在绘制总平面图的同时,应绘制污水与污泥的纵断面图或工艺流程图。
绘制纵断面图时采用的比例尺:横向与总平面图同,纵向为1∶50—1∶100。
现以图2所示的乙市污水处理厂为例说明高程计算过程。
该厂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均为方形,周边均匀出水,曝气池为四座方形池,表面机械曝气器充氧,完全混合型,也可按推流式吸附再生法运行。
污水在入初沉池、曝气池和二沉池之前;分别设立了薄壁计量堰(2F 、3F 为矩形堰,堰宽0.7m ,1F 为梯形堰,底宽0.5m )。
该厂设计流量如下:近期avg Q =174L/s 远期avg Q =348L/sm a x Q =300L/s m a xQ =600L/s 回流污泥量以污水量的100%计算。
各构筑物间连接管渠的水力计算见表2。
处理后的污水排人农田灌溉渠道以供农田灌溉,农田不需水时排人某江。
由于某江水位远低于渠道水位,故构筑物高程受灌溉渠水位控制,计算时,以灌溉渠水位作为起点,逆流程向上推算各水面标高。
考虑到二次沉淀池挖土太深时不利于施工,故排水总管的管底标高与灌溉渠中的设计水位平接(跌水0.8m )。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地面高程为50.00m 。
高程计算中,沟管的沿程水头损失按表2所定的坡度计算,局部水头损失按流速水头的倍数计算。
堰上水头按有关堰流公式计算,沉淀池、曝气池集水槽系底,且为均匀集水,自由跌水出流,故按下列公式计算:表2 连接管、渠的水力计算表B =4.09.0Q (1) 0h =1.25B (2)式中Q ——集水槽设计流量,为确保安全,常对设计流量再乘以1.2~1.5的安全系数(s m /3);B ——集水槽宽(m );0h ——集水槽起端水深(m )。
高程计算:高程(m)灌溉渠道(点8)水位 49.25 排水总管(点7)水位跌水0.8m 50.05 窨井6后水位沿程损失=0.001×390 50.44 窨井6前水位管顶平接,两端水位差0.05m 50.49 二次沉淀池出水井水位沿程损失=0.0035×100=0.35m 50.84 二次沉淀池出水总渠起端水位沿程损失=0.35-0.25=0.10 m 50.94 二次沉淀池中水位集水槽起端水深 =0.38m自由跌落 =0.10m堰上水头(计算或查表) =0.02m合计 0.50m 51.44 堰F 3后水位沿程损失=0.002810=0.03m局部损失=g294.00.62=0.28m 合计 0.31m 51.75 堰F 3前水位堰上水头=0.26m自由跌落=0.15m合计0.41m 52.16 曝气池出水总渠起端水位沿程损失=0.64-0.42=0.22m 52.38 曝气池中水位集水槽中水位=0.26m 52.64 堰F 2前水位堰上水头=0.38m自由跌落=0.20m合计 0.58m 53.22点3水位沿程损失=0.62-0.54=0.08m局都损失=5.85×g269.02=0.14m 合计 0.22m 53.44 初次沉淀池出水井(点2)水位沿程损失=0.0024×27=0.07m局部损失=2.46×g207.12=0.15m 合计 0.22m 53.66初次沉淀池中水位出水总渠沿程损失=0.35-0.25=0.10m集水槽起端水深 =0.44m自由跌落 =0.10m堰上水头=0.03m合计 0.67m 54.33 堰F 1后水位沿程损失=0.0028×11=0.04m局部损失=g294.00.62=0.28m 合计 0.32m 54.65 堰F 1前水位堰上水头=0.30m自由跌落=0.15m合计 0.45m 55.10 沉砂池起端水位沿程损失=0.48-0.46=0.02m沉砂池出口局部损失=0.05m沉砂池中水头损失=0.20m合计 0.27m 55.37格栅前(A 点)水位过栅水头损失0.15m 55.52m 总水头损失6.27m上述计算中,沉淀池集水槽中的水头损失由堰上水头、自由跌落和槽起端水深三部分组成,见图3。
计算结果表明:终点泵站应将污水提升至标高55.52m 处才能满足流程的水力要求。
根据计算结果绘制了流程图,见图4。
水槽起端水深;h 3—总渠起端水深 污泥流程的高程计算以图1所示的甲市污水处理厂为例。
该厂污泥处理流程为:二次沉淀池——污水泵站——初次沉淀池——污泥投配(预热)池——污泥泵站——消化池——贮泥池——运泥船外运高程计算顺序与污水流程同,即从控制性标高点开始计算。
甲市处理厂设计地面标高为 4.2m ,初次沉淀池水面标高为 6.7m 。
二次沉淀池剩余活性污泥系利用厂内下水道排至污水泵站,计算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