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预防艾滋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预防艾滋病
教学分层目标、重点、难点:
分层目标: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病程与症状,艾滋病的传播,防治艾滋病
教学重点、难点:艾滋病的防治
导入: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及死亡率周报》上的文章,首次提及了艾滋病的症状。
讲授:预防艾滋病
一、什么是艾滋病
1、定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特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状
2,艾滋病病毒及其感染源
1983年分离出此种病毒,命名为HIV。
人是主要传染源。
特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被感染者也没有什么不舒服,从外表看起来和健康人一样,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合适的途径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别人。
3、艾滋病的流行趋步
估计全球已超过770万。
中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
至2001年为26085人,现己超过60万。
江苏:在感染者中,发病的人还比较少;从病毒携带者和发病者的性别来看,男多女少;从感染途径来看,吸毒排在第一位;感染者不知情为普遍特点;苏南比苏北多,最多为南京;江苏省在全国来看排在第17位。
二、艾滋病的病程及主要症状
急性感染期:症状比较轻微容易被忽略。
潜伏期:时间长短不一,病毒持续繁衍,积聚对人体的毁坏力。
艾滋病的前期:淋巴结肿大,全身肌肉疼痛,出现各种感染。
典型艾滋病期: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发生各种臻命性机会性感染;发生各
种恶性肿瘤。
三、传播途径
1、血液传染
2、性传播
3、母婴传播
四、全社会共同努力,防治艾滋病
1、提高对防治艾滋病的认识
2,尊重和关怀艾滋病病人
3、消除"恐艾症”
日常生活接触、一般的握手接吻和拥抱、蚊虫叮咬等不会传染。
4、怎样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A、防止性传播
B、防止血液传播
不要吸毒,千万不要使用静脉注射毒品溶液的吸毒方式;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不要佃用自行购买的和来路不可靠的血液制品;在注射时,要坚持一人一针头、一针管;注意不要到卫生条件太差的理发店、美容房等处;剃须刀、牙刷先进每人自备自用;不要文身;要救护病人时要保护自己;不要打架斗殴。
C、预防母婴传播
D、注意防止意外情况。
小结: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病毒主要在病人和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
为了预防艾滋病,就要养成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内练习:
1、对艾滋病的认识。
2、艾滋病的防治。
第六课:中学生的人际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人际交往的知识,了解在青春期如何进行异性交往及如
何处理好与异性同学的关系;
2、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自己,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处理好青春期的异性交往
教学难点:理解异性人际交往与早恋的差异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等
教学媒体及用具:现代教学媒体
教学程序设计
一、引入
你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吗?你有人际交往的烦恼吗?你想提高你的交往能力吗?这节课的内容会帮助你,要认真的学习,认真的去实践,必定获益匪浅。
二、什么是人际交往
马克思有句名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的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J人是社会动物。
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和合作。
人际关系就是指现实生活中在有思想和有感情的人们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影响,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交往关系、沟通关系,如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工作关系等。
有同学说:"大家聚在一起,一切烦恼都会忘记。
"其实,与人交往也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必经之路0
三、青春期如何进行异性交往
两性交往是人际之间接触的十分重要的关系,家庭、学校、社会都是由两性组成,两性间的正常交往与合作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发
育期,此时两性之间开始相互关注,并希望能得到异性的认同和关爱,但人们
对异性之间的交往常常比较敏感,因而这种交往会受到许多外界干扰,不那么
轻松自如。
1、打消顾虑: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洛克指出,集体中的两性交往对少男少女的意义在于:⑴获得心理上的稳定感和归属感;⑵提供了健康交往场所;⑶获得社交经验;⑷提高宽容和理解能力;⑸得到学习社交技术的机会;⑹给予培养社会洞察力的机会:⑺发展对集体的忠诚心:⑻经历对异性的爱慕。
2、集体交往:
在班级体中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理想场所,通过大家互助、合作的交往,可以增强对他人的感知、认识和理解,学会遵守必要的社会规范、规则,从而促进社会化过程,并为正确认识恋爱、婚姻、家庭,为日后成人、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两性同学交流,应在公共场所,不应避人耳目,包括家中没有大人时不能把异性同学带到家里来,外出游玩最好也要多几个人同去。
3、适度交往:
异性同学之间交往也需要注意"适度”问题。
比如,有男生特别喜欢和女生一起谈心聊天,和男生反而不能顺利地交往,就难免被议论,这种行为不会被认可,也会使女生对他避而远之。
或有的女生整天想见心中的“白马王子”,离不开男生的追捧,与男生形影不离,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因此,不愿意交往或沉湎与交往,都是极端的做法,不足以取。
四、增进人际关系的方法
1、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2、诚心的称赞和善意的批评
3、保持自身的人格完整
4、多与别人沟通
五、讨论
回顾你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人际交往问题,结合本课的学习,请你谈谈你有什么
收获或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