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有答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某校初三年级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某校初三年级11月期中考
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有:“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是()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
2. 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
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①佛教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③
3.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在布匿战争中,争夺地中海海洋权益的两个国家分别是()
A.希腊和波斯
B.罗马和土耳其
C.英国和荷兰
D.迦太基和罗马
4. 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凯撒进行历法改革,制定了一套新的历法,被称作
______,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
A.太阳历
B.太阴历
C.太初历
D.儒略历
5. 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
法兰克王国()
A.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
B.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
C.国王与属下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D.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
6. 西方大学的兴起,曾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以下对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拥有自治地位
B.得到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C.享有司法特权
D.课程不受基督教会影响
7. 罗马法之《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
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材料表明()
A.罗马法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B.《查士丁尼法典》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
C.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查士丁尼法典》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8.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下人物中,为结束分裂,建立统一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有()
①秦始皇②汉谟拉比③穆罕默德④伯里克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 世界著名的网络公司“阿里巴巴”是马云在1999年创办的。
2018年阿里巴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创下了2135亿元的人民币(307亿美元)的新记录。
“阿里巴巴”这个词汇源自()
A.古希腊文化
B.阿拉伯文化
C.中华文化
D.日本文化
10. 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
在剧变的社会环境中,世界三大宗教先后形成并发展起来。
下列关于三大宗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者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B.基督教的创立者是人类的“救世主”,其经典是《圣经》,组织是教会
C.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半岛,其创始人被奉为“先知”,信徒被称为“穆斯林”
D.佛教的经典是“三藏”,其传播方向是中国、朝鲜、日本以及北欧和北非
11. 下列曾一度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有()
①亚历山大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拜占庭帝国④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 下列关于幕府统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源赖朝获“征夷大将军”称号后,设幕府于镰仓
B.幕府完全服从于天皇的权威
C.幕府统治长达900多年
D.幕府统治时期,天皇朝廷被幕府吞并
13. 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它们是()
A.庄园经济和行会兴起
B.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厂
C.垦殖运动和手工工场
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14. 有学者认为,“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
一般来看,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
但对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对材料中“灾难”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从此由分散走向整体
B.各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C.增进了欧洲人对世界的了解
D.近代列强的殖民掠夺由此开始
15.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三角贸易
C.新航路开辟
D.斯巴达克起义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自由人(封君)服从和服役(主要是军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保护和维持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对赐给他一块封土。
”
——著名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
材料二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部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恩格斯曾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材料一中维系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的纽带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这一制度有何特点?此后西欧乡村出现了何种典型的组织形式?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庄园法庭具有什么权力?其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是什么?从材料中看出庄园法庭发挥怎样的作用?
(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提到的“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请试从西欧城市兴起带来的深远影响,谈谈对恩格斯这句话的理解。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都是希腊人。
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艺术,全都可以在希腊人那里找到它们的根。
如果没有希腊,罗马这个我们的导师、征服者和我们的家园,将没有什么光明可供撒播,我们也许还是野蛮人和偶像崇拜者。
也许比这还要糟……处在停滞而又可悲的社会制度的统治。
——英国著名诗人帕西·比西·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材料二虽然,在拜占庭生存的整个时期,它都在使自己适应时代的环境的变化,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
因此,尽管拜占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文化生活的强大生命力,但在保守、传统和形式主义的“古董”帝国的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下,窒息了其创造力的萌生与发展。
——徐家玲《拜占庭文明》
材料三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
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
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
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
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意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
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
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
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
造神话。
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并向老师学习。
——《作坊里的日本》
(1)根据材料一谈谈古希腊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古希腊文化辉煌灿烂,
请就文学、哲学两个方面各举一例。
(2)材料二提到的拜占庭帝国如何发展而来的?它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点是什么?而
这一特点导致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提到的日本“第一位老师”是谁?请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证明。
(4)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启示?
14—16世纪世界发生巨变,西欧进入了“人的发现”“世界的发展”的时代。
阅读下列材
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
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
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
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14世纪欧洲著名诗人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
把天地抱在怀抱里。
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
我自己是
凡人,我只追求凡人的幸福。
”
材料三一位航海家在航海日志中记述:“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
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食物。
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
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
(1)材料一中“古代的幽灵”指什么?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当时的人只能“战战兢兢地
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2)文艺复兴起源于哪一国家?材料二体现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结合一部
作品加以说明。
(3)材料三中的这位航海家是谁?他的这次远航有何重要地位及意义?
(4)“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有何共同影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某校初三年级11月期中考
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C
【考点】
金字塔和埃及文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埃及文明。
【解答】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
贯穿埃及南北。
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
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由此可知对题干材
料理解最准确的是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答案】
C
【考点】
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
佛教和古印度文明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印度成就的知识点,应把握古代印度的成就。
【解答】
依据题干信息“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佛教在古代印度诞生,佛教的诞生和对外传播,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后经阿拉伯人传到了西方,对世界文化
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古代印度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将社会成员划
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但是它并没有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重
大影响
故选C。
3.
【答案】
D
【考点】
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布匿战争。
【解答】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共和国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最终击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后期,取得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故选D。
4.
【答案】
D
【考点】
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学和科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儒略历。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凯撒在埃及亚历山大的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帮助下制订新历法,并在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此历法以取代旧罗马历法,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历法称为儒略历,从而奠定了今天广泛采用的历法的基础,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的立法不是罗马统治者凯撒进行历法改革制定的历法,排除。
故选D。
5.
【答案】
C
【考点】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査理马特改革与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解析】
本题考查法兰克王国。
【解答】
法兰克王国国王与属下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
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故选C。
6.
【答案】
D
【考点】
大学的兴起
【解析】
本题考查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
【解答】
大学拥有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大学拥有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国王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AB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大学的课程设置有基础性的课程,如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等,
也有专业课程,如法学、医学、神学等。
这说明了大学课程设置在某些方面仍受基督
教会的影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
【答案】
C
【考点】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与《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
【解答】
依据题干“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
债务
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内
容说明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说法错误,其与罗马法的本质和所起实际作用并不符合,排除。
故选C。
8.
【答案】
A
【考点】
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
《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解析】
本题考查中外古代史上为建立统一国家做出贡献的著名人物,解题的关键是对基础知
识的掌握。
【解答】
①秦始皇陆续兼并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
权国家——秦朝,结束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统一中国,正确;②汉谟拉比是古巴比
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因统一两河流域与颁行法典的历史活动而著称。
公元前18世纪初,古巴比伦王国崛起,在汉谟拉比领导下,一跃成为囊括整个两河流域的大帝国,
正确;③穆罕默德是阿拉伯杰出的政治家、宗教领袖,穆斯林认可的伊斯兰教的先知。
在政治上穆罕默德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他的继承人将这个帝国扩张为一个从大
西洋到印度河的大国,正确;④伯里克利,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杰出的代表者,
古代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他在位期间,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但未
建立统一国家,错误。
故选A。
9.
【答案】
B
【考点】
阿拉伯文化
【解析】
本题考查阿拉伯文学著作《天方夜谭》。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阿里巴巴是《天方夜谭》中的一个人物,《天方夜谭》又名《一
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
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
的生活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故B正确。
故选B。
10.
【答案】
D
【考点】
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
佛教和古印度文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大宗教。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世纪开始,佛教向印度境外传播,先后传入中国、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
北非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普遍信仰伊斯兰教,欧洲主要信
仰基督教,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
【答案】
D
【考点】
古代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国家。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
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继位后,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
细亚,攻入埃及。
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
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④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
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他
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
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③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
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
大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
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
拜占廷),故称“拜占廷帝国”,它也曾地跨亚欧非三洲。
②查理曼帝国是中世纪西欧
早期的封建帝国,843年,根据《凡尔登和约》,帝国分裂为三部分,大体奠定了德
意志第一帝国、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王国三国的雏形。
故选D。
A
【考点】
日本的武士和武士集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幕府统治。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地主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年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称为“武士”。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故A项正确,C项错误;
幕府首领的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故B项错误;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故D项错误。
故选A。
13.
【答案】
D
【考点】
近代欧洲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世纪晚期西欧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解答】
14~16世纪,伴随着西欧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社会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作为新的阶级力量,西欧迎来了近代文明的曙光。
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它们是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故选D。
14.
【答案】
D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对欧洲来说,为其殖民掠夺打通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
但欧洲殖民者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通过三角贸易赚取了大量的血腥财富,使非洲在300多年的时间里丧失了上亿的精壮劳动力,对殖民地区的人民来说就是灾难。
故对材料中“灾难”理解正确的是近代列强的殖民掠夺由此开始。
故选D。
15.
【答案】
三角贸易
【解析】
本题以马克思的话语为依托,考查三角贸易。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依据“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三角贸易。
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
的劳动力,他们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带枪支、杂物等;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
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然后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带着满船的金银
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
这一灭绝人性的行为持续了三百多年,使非洲丧失
了难以计数的人口,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欧洲殖民者大发横财,促进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
故选B。
二、材料分析题
【答案】
(1)纽带:土地。
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
契约意义。
组织形式:庄园。
(2)权力:司法权。
基本手段:处以罚金。
认识: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维护领主的利益。
(3)原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或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理解: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4)主线:封建制度建立、发展和瓦解。
【考点】
大学的兴起
西欧庄园与中世纪的农奴
査理马特改革与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发展和瓦解。
【解答】
(1)依据“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自由人(封君)服从和服役(主要是军役)
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保护和维持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对赐给他一块封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系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的纽带是土地,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
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此后西欧乡村出
现了庄园。
(2)依据“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
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
者被罚款20先令”可知,庄园法庭具有司法权,其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是处
以罚金,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维护领主的利益。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为西欧生产力的发展(或
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城市的兴起对瓦解
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关系: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文学:《荷马史》或《伊索寓言》。
哲学:德谟克利特“原子论”,苏格拉底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2)发展:由罗马帝国分裂而来。
特点: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
影响:拜占庭帝国衰落的根源。
(3)中国。
史实:日本大化改新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
(4)启示:围绕“学习借鉴”,“继承交流”,“开拓创新”等角度都可以给分。
【考点】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与《查士丁尼法典》
日本的大化改新
古希腊文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世界文明的发展。
【解答】
(1)依据“我们都是希腊人。
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艺术,全都可以在希腊人那
里找到它们的根”可知,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古希腊的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即可。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由罗马帝国分裂而来。
依据“在拜占庭生存的整
个时期,它都在使自己适应时代的环境的变化,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结
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特点和影响。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第一位老师”是中国,日本大化改新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
(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指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原因:天主教会(或说封建教会)势力强大,人们不敢公并对抗或者说早期资产阶级
力量相对弱小。
(2)国家:意大利。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作品:但丁的《神曲》,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达·芬奇
的《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为主题,歌颂人性的觉醒和生命的美丽;达·芬奇的《最后
的晚餐》取材宗教,表达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真实情感;莎士比亚的系列作品充分体现
了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等。
(3)航海家:麦哲伦。
地位及意义:这次远航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
(4)影响: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运动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考查了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
灵活掌握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的历史影响。
【解答】
(1)据材料“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
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
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
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
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幽灵指古代希
腊罗马文化,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的原因是教会势力
强大,人们不敢公开对抗教会,否定教会。
当时人们提出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
依据“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追求凡人的幸福”可知,核心思想是人
文主义思想。
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3)根据“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航海家指的是麦哲伦,这次远航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
是球形的科学真理。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促
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击
了教会的陈腐说教,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
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
开辟的共同作用是为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物质基础,促进了资本主
义的产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