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融入闽南建筑数学元素浅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融入闽南建筑数学元素浅探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会扼杀学生掌握知
识的意愿。

”那么教师怎样设计作业才能使学生既感到有兴趣,又达到温
故而知新的效果呢?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挖掘身边的数学,创设贴近生活的
情境,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激活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点。

习题1:红砖和石材作为闽南地区极具地域特色的建筑材料被广泛使用,并形成了闽南建筑特有的“红砖文化”和“石材文化”。

这是因为红
砖和石材相对于其他砖有着较强的吸热性。

请你仔细观察以下折线统计图(如图1),回答下面问题:
(1)红砖在哪个时间段地表温度最低?在哪个时间段地表温度最高?
(2)11:00哪个建材的地表温度更高?相差几度?
(3)请你预测一下16:00石材的地表温度是多少。

习题2:闽南地区的土,上一层是黑土,下一层是红泥。

红泥又红又黏,按“一灰二土三沙”的标准配置调稠后,加入16厘米多长的干稻草,再用脚均匀地把干草踩入泥中,用木框印制出一个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土块,放在太阳底下曝晒至全部干硬为止,则可
以砌墙了。

如果要砌一堵18立方米的土墙,把灰、土、沙按1∶2∶3的
标准配置框印土块,灰、土、沙各需要立方米?
二、挖掘红砖拼花的数学元素编制校本作业
在闽南语启蒙读物《千金谱》中有这么一首闽南童谣:“石条油面砖,石珠石柱雁子砖,瓦壁瓦筒六角砖,六角砖下好花园。

”其实说到闽南红
砖厝,最有特色的还是它的墙面,大多数墙面是采用红砖拼成的。

闽南人
用油面砖和雁子砖拼成的图案多为几何图形,有一定寓意。

而在拼花过程
中又运用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平移与旋转、角度问题、长度问题、面积问题、比例问题等等。

因此,我们可以编制出以下习题:
习题1:红砖拼花是闽南建筑的一大特色,它多为几何图形拼接而成。

下图为晋江市五店市闽南传统建筑群的一个红砖拼花墙面。

请你仔细观察
图2,回答下面问题:
(1)墙面中的图案有我们熟悉的哪些几何图形?
(2)图2是左图的一个四边形的放大图,它是由什么图形拼接而成的?
(3)图2中大正方形的边长为6分米,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为
2∶1,你能求出小正方形的面积吗?
三、挖掘漏窗的数学元素编制校本作业
漏窗是闽南建筑的元素,它蕴涵着丰富的几何美学,是闽南传统建筑
的一大特色。

在小学数学整个几何图形领域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挖掘闽
南建筑中漏窗的数学元素,编制习题。

习题1:图3是由一个三角形通过哪种运动而成?习题2:图3的三
角形每条边为18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习题3:图3的三角形为
等边三角形,那么它的每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习题4:图3的三角形
每条邊为18厘米,你能算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吗?
这样的习题综合性强,需要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
样既培养了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作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
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挖掘坐梁式栋架的数学元素编制校本作业
闽南地区的坐梁式木构架以五架坐梁式栋架为典型,其构架方式为前后金柱之间插入大横向的大梁。

大梁长六步,相当于七架梁。

大通上架瓜柱承檩,其间插入二通,长四步,相当于五架梁;二通上再架瓜柱承檩,其间架三通,长两步,相当于三架梁;其上再以瓜柱承檩,以此形成三通五瓜五架坐梁。

这些就可以编制丰富的数学问题。

习题1:图4是三通五瓜五架坐梁平面结构图。

通的长度按1∶2∶3的比例来建造。

如果大通AB长12米,那么二通CD、三通EF的长度分别是多少米?
习题2:闽南传统建筑中在布置桷木时,按“天地人、富贵贫”的顺序,第一根桷代表天,第二根桷代表地,依此类推,第七根桷又代表天,但最后一根桷木不能落在“贫”字上。

问:第13根桷木代表什么?
五、结语
闽南传统建筑中的数学元素丰富多彩,作为地地道道的闽南人,应该努力挖掘闽南传统建筑中的数学元素,将闽南传统建筑中的数学文化融入校本作业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