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4)思考:作者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他观察到了什么?倾听到了什么?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四、朗读赏析,深入感悟
(1)作者听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请用课文里的话回答.(先是听见山雨的声音,接着看到山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2)感悟山雨的音乐美.
①读读写山雨声音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a沙啦啦,沙啦啦──
b像一曲 / 无字的歌谣,神奇地 / 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 / 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这里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从这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
c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 / 岩石、每一片 / 树叶、每一丛 / 绿草,都变成了 / 奇妙无比的琴键.
(这里作者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琴键.)
(2)听老师范读一遍,在心里默默的跟着老师读.
(3)课文里都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你对这种写法有什么深刻的体会?
四、逐层学习
(1)学习第三自然段: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是谁?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
(3)再读读画线的话,体会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古桥诉说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
(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
①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
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
三、感受幻境,体会写法
②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 时
2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3、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描写,摘录好词好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你们感受过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吗?大自然里有着一一个个奇妙的故事,大自然的每一位成员,与我们都有着不解之缘.这个单元,就让我们去进一步结交这些朋友吧.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六、背诵积累,提升感悟
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课 题
2、山雨
二
次
备
课
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揭题:今天,我们要跟着一位作家笔墨,走进山中,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作者的朋友是什么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致观察,用心倾听,你一定能发现美.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后描绘的自然景观.
二、揭示课题:山雨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 并理解这个词.
啼 (tí中访友
二
次
备
课
区
教学目标
1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重 难 点
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
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4)交流感受.
结合理解“德高望重”,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
(5)体会写法.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小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理解词语意思,联系说句子.
2、熟读课文,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重 难 点
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课 时
2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2、学习文中描写山雨的好词好句,体会作者描写的好处.
四、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五、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d飘飘洒洒的雨丝 / 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 / 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 / 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作者将洒落的雨丝比作“轻捷柔软的手指”,把雨声比作“优雅的小曲”.)
五、课堂小结.
作者通过大胆而又奇特的想象,写出了山雨的音乐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引起我们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
2.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清爽 德高望重 吟诵 唱和 瀑布 陡峭 挺拔 身躯 津津乐道 精致 蕴含 奥秘 别有深意 侠客
(2)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
(4)思考:作者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他观察到了什么?倾听到了什么?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四、朗读赏析,深入感悟
(1)作者听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请用课文里的话回答.(先是听见山雨的声音,接着看到山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2)感悟山雨的音乐美.
①读读写山雨声音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a沙啦啦,沙啦啦──
b像一曲 / 无字的歌谣,神奇地 / 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 / 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这里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从这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
c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 / 岩石、每一片 / 树叶、每一丛 / 绿草,都变成了 / 奇妙无比的琴键.
(这里作者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琴键.)
(2)听老师范读一遍,在心里默默的跟着老师读.
(3)课文里都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你对这种写法有什么深刻的体会?
四、逐层学习
(1)学习第三自然段: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是谁?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
(3)再读读画线的话,体会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古桥诉说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
(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
①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
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
三、感受幻境,体会写法
②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 时
2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3、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描写,摘录好词好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你们感受过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吗?大自然里有着一一个个奇妙的故事,大自然的每一位成员,与我们都有着不解之缘.这个单元,就让我们去进一步结交这些朋友吧.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六、背诵积累,提升感悟
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课 题
2、山雨
二
次
备
课
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揭题:今天,我们要跟着一位作家笔墨,走进山中,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作者的朋友是什么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致观察,用心倾听,你一定能发现美.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后描绘的自然景观.
二、揭示课题:山雨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 并理解这个词.
啼 (tí中访友
二
次
备
课
区
教学目标
1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重 难 点
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
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4)交流感受.
结合理解“德高望重”,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
(5)体会写法.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小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理解词语意思,联系说句子.
2、熟读课文,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重 难 点
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课 时
2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2、学习文中描写山雨的好词好句,体会作者描写的好处.
四、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五、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d飘飘洒洒的雨丝 / 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 / 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 / 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作者将洒落的雨丝比作“轻捷柔软的手指”,把雨声比作“优雅的小曲”.)
五、课堂小结.
作者通过大胆而又奇特的想象,写出了山雨的音乐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引起我们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
2.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清爽 德高望重 吟诵 唱和 瀑布 陡峭 挺拔 身躯 津津乐道 精致 蕴含 奥秘 别有深意 侠客
(2)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