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对比构建中学语文教学生动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9期
中学教学
巧用对比构建中学语文教学生动课堂
杨春
宿迁市宿城区蔡集初级中学
摘要: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法与文学表现手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分别运用,从现有文本中发现对比,适当联系已学篇目与现学文本之间的对比,通过补充材料巧设对比等教学方式,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对比;生动课堂
中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多重视对学生的情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对比教学,深化课堂教材主题
例如:在阅读《出师表》时,教师要先让学生对诸葛亮有所了解。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

之后便有了大众非常熟悉的故事,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

除了这些最基本的信息外,教师还可利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使学生通过对比更深入地了解诸葛亮其人。

学生在《三国演义》中会读到诸葛亮善用智谋,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空城计的故事,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使之可一弩发十矢。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

但是在《三国志》当中,诸葛亮更善于治理国家,这样,学生便能对诸葛亮有更加理性的认识,并能学会借助不同的作品客观地对人物进行评价。

二、对比教学,加强课堂阅读理解
一篇课文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从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上形成一种整体美。

教师要在充分领略这种整体美后,再引导学生来感受这整体美。

让学生喜爱这篇课文,学生才会心甘情愿主动积极地学习它。

教师要在学生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选择精彩段落进行精讲。

例如: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我与地坛》作纵向对比时,要从作者创作的不同时代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去分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是在19个月大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视力和听力的,《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是当代作家,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走”进地坛,并从此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

海伦·凯勒在突然变成盲聋人之后,内心变得异常恐惧,狂躁不安,脾气越发暴躁,但和安妮·沙莉文老师的相遇改变了她的一生,海伦在沙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取得了超越常人的成就。

文章通过一个柔弱的、身残志坚的女性形象,劝告身体健康的人们要爱惜生活和生命。

而《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在拥有400多年沧桑的古园中获得了某种启示,感悟到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

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史铁生写出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两部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珍惜,都表现了作者从最开始的彷徨失落到最后的勇敢面对,给人以很多启示。

三、对比教学,升华文章心灵感悟
教师应把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方法相结合,从各种角度比较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的共性或相异特征,从主题角度、作者角度、历史时代文化角度,提供一种立体式、多角度而非单一化的解读方法。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经典作品已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章与影视作品进行比较,这也是阅读教学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通过演员的演绎,使学生对文章中描写的人物有新的认识,在比较中深化对文章的感悟。

例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中,有些字句晦涩难懂,学生在阅读时兴趣不大,但是利用与影视作品比较的方法,可一扫无聊枯燥之感,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进一层。

文章中的林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含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林黛玉的这一特点在1987版《红楼梦》电视剧林黛玉的扮演者身上有鲜明的体现,其一举一动正如文章中描写的一般精致。

文章中还写道:“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结合文中的描写,再借助演员的表演,学生就能感受到林黛玉的小心翼翼,也就能进一步理清贾府内各色人等的身份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也能使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生活特点、政治风气等有所了解,从而使其感受到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四、结束语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巧用对比来教学,将会得到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生动而有效。

参考文献:
[1]赵云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比阅读的有效策略[J].教书育人,2019(13):34.
[2]杨杨,闫佩.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70.
[3]缪兴萍.学习对比手法体会人物情感[N].语言文字报,2019-04-17(006).
·
·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