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儿科静脉给药错误发生率中的护理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在降低儿科静脉给药错误发生率
中的护理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静脉给药错误发生率中的
应用效果,促进用药安全。

方法通过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
及实施等步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普通儿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品管圈开展
前后的静脉给药错误发生率情况。

结果在经过实施后,病区静脉给药速度错误发
生率、药品错误发生率、给药病人错误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品管圈管理可以经过科学有效的干预方式,降低给药错误发生率,值得研究和借鉴。

【关键词】品管圈;给药错误;静脉给药
给药错误是指医生医嘱与药物送达病人的过程之间发生偏差[1]。

当下,由于
社会的进步和医疗的发展,社会群众对医疗护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药错误的不良后果不仅包括增加病人的心理、身体伤害以及医疗费用,还会打击
护士的职业地位、从业信心[2]。

2021年,国家卫健委提出护理十大安全目标之中,首二的目标为: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和保证用药的安全。

在儿科,儿童
患者的用药具有特殊性,用药剂量小,药物使用不当,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有
效阻止给药错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能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

质量管理工具应用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基本要求[3]。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员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愿自发
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
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4]。

在分析我科三年以来的给药错误不良事件之后,发现我科在给药过程中,存
在缺乏给药错误严重性认知不足、给药流程规范性不够、查对制度执行情况较差
等情况。

故我科在2020年8月由9人建立品管圈小组,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相关处理措施,现对结果进行说明。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普通儿科收治的患儿作为本轮的研究对象,并于2020年8月开展品管圈管理,2021年8月结束本轮品管圈管理,所有住院患者均列入研究,共质控出院患者1547人,平均年龄5±0.5岁。

1.2方法
1.2.1品管圈建立
由我院普通儿科的一名主管护师、五名护理师组成以及一名护士组成,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4人,大专2人,平均年龄28.3±3.59岁,设立圈长1人,督导员1人,圈员5人,以降低静脉给药错误作为品管圈核心。

1.2.2确定活动主题
全体圈员根据科室实际情况进行头脑风暴,每人提出一个QCC活动主题,并阐述选题理由及依据。

全体圈员采用主题选定评分表从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分,评分最高者为本次QCC活动主题。

根据评分结果,最终选定“降低儿科静脉给药错误发生率”为科室本次QCC活动主题。

1.2.3拟定活动计划
按照“5W1H”的方法制作甘特图,每项目由专人负责,全体成员参与到全程活动中。

1.2.4 现状调查
统计科室2017年8月-2020年7月3年内给药错误不良事件的报告表,三年
发生静脉给药错误共10例,出院病人数1067人。

内对包括发生时间、发生类型、事件经过、反思总结等在内的内容进行分析。

按照静脉给药错误发生原因绘制改
善前柏拉图,根据80/20原则,确定此次活动主题改善重点为药品错误、药物剂
量错误、输液速度错误。

1.2.5目标设定
运用公式计算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
×圈能力=7.89‰-7.89‰×80%×60%=4.10‰。

1.2.6原因分析
全体圈员通过查阅文献、头脑风暴等方法,从人、机、物、法、环五个方面
分析并绘制鱼骨图,通过小组投票进行真因验证,最后确定导致给药错误发生的
真因为:护士未执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责任心缺乏,低年资护士风险意识不足、查对制度不到位以及缺少特殊药物规范化给药流程。

1.2.7对策拟定及实施
针对每个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及责任心的培养:使用宣传图片、宣传栏目及定期
举办护理不良事件工作坊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并进行相关课程的录制,定期播放,对于相关事件的发生进行讨论和分享,提高职业警惕性。

(2)定期组织药物知识相关培训,并进行考核,保证每位护理人员的知识
掌握度,提高护理人员用药知识及业务能力。

(3)定期组织核心制度的学习,并制定相应考核,质控每位护理人员查对
制度、交接班制度、用药知识宣教的执行情况。

(4)重视工作中人员搭配情况,避免低年资护理人员单独值班,对低年资
护理人员实行放手不放眼的管理原则、加强低年资护士的核心制度,基础操作的
考核和质控。

(5)制定特殊药物给药流程规范、启动专科护理巡视单及特殊药物点滴数
记录单并严格执行。

1.3观察指标
评估品管圈实施前后的给药错误发生率、护理人员用药知识知晓率、护理巡
视情况以及患者住院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
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1.结果
在经过管理措施之后,护理巡视均完成给药巡视,患者满意度从原来85%提
升至100%,给药错误发生率、护理人员用药知识知晓率均优于实施前,P<0.05,详见表1。

表1品管圈实施前后的给药错误相关指标的评分(±s)
组别出院病
人数(n)
给药错误
发生率
护理人员用药知识知晓率
实施前10679.64‰
(10)
71.857±10.823
实施

4800‰(0)80.714±7.631
X2 4.528-3.568
P0.0330.012
1.讨论
用药安全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目标之一[5],它直接关系到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以及生命安全。

加强用药安全管理不仅可以减少对患者的伤害,还可以节约医疗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6]。

我科在经过开展品管圈管理工作后发现,给药流程及相关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包括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设置相关课程及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定期举办护理不良事件工作坊及讨论会议,提高职业敏感度及警惕心。

加强药物知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知识储备。

定期举行护理核心制度学习,并对护理人员的核对制度、给药流程进行考核与质控。

优化护理人员排班制度,体现以老带新的原则。

结合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经过对策实施后,给药错误发生率、护理人员用药知识知晓率、护理巡视情况以及患者住院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P<0.05。

综上所述,在降低给药错误发生率方面,品管圈活动能够对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小组的方式提出对策,提高患者住院期间安全性,值得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嫒, 张琴与蒲晓芳,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儿地高辛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中的应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 18(06): 第881-885页.
[2].谭然等, 国内护士给药错误相关研究的计量分析与对策. 护理研究, 2019. 33(15): 第2663-2670页.
[3].陈园园等, 医院质量管理工具应用的实践与体会.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2. 29(08): 第50-51+67页.
[4].冯春杰, 品管圈在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给药错误发生率中的应用. 中医
临床研究, 2017. 9(22): 第140-142页.
[5].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 中国卫生, 2019(12): 第57-
58页.
[6].张杨等, 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的风险因素及其管理实践.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2. 37(01): 第192-19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