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分析-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如今,新入狱服刑人员由于家庭、自身、社会等各方面原因,在其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新入狱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凸出。

由于我国在心理评估、心理干预领域的研究较少,心理研究的成果较少,导致了新入狱服刑人员在出现心理问题时无法采用有效的对策帮助其康复。

因此,本文从新入狱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简单地分析了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进而提出了加强新入狱服刑人员心理干预、心理评估的对策。

关键词:心理评估;新入监服刑人员;危机干预
目录
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分析 (1)
第1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第2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
2.1新入监服刑人员 (2)
2.2心理评估 (2)
第3章新入监服刑人员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 (2)
3.1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危机应激性突出 (2)
3.2心理情绪起落难平,两极化明显 (2)
3.3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的紧张和焦虑长期存在 (3)
3.4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3)
1.环境上的重大压力 (3)
2.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 (3)
3.来自新入监服刑人员自身的压力 (3)
4.当前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
4.1心理评估制度尚不健全 (3)
4.2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进行综合协调的效果很低 (4)
4.3制度建设薄弱,心理问题缺乏足够的规范支持 (4)
4.4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缺失 (4)
1.干预形式与实际需要不够合理 (4)
2.沿用“事后干预型"模式,干预模式单一 (4)
4.5心理评估过程重视不足 (5)
1.评估过程不够完善 (5)
2.评估方法不够合理 (5)
第5章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心理问题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5)
5.1 建立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档案系统 (5)
5.2 开展系统化心理健康教育 (5)
5.3 加强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素质训练 (6)
5.4 发展各种心理心理问题计划 (6)
5.5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增强科学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 (6)
结语 (7)
参考文献 (8)
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分析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新入监服刑人员作为我们社会现在阶段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固定化生活环境,会导致新入监服刑人员在监狱中长时间保持高度的紧张状态,有些人无法妥善处理如焦虑,恐惧,抑郁,悲伤,烦躁等情绪特征,心悸,呼吸急促,肌肉痉挛,头晕,头痛等。

在这种情况下,睡眠质量差和一系列异常生理特征,异常感知,记忆力显着降低,整体精神状态不舒服,有些新入监服刑人员感到烦躁不安,行为看起来很奇怪,拒绝吃饭饮食不当,行动缓慢等反应行为,也可导致严重精神障碍,自残等。

因此,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系统需要改善,以保护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确保新入监服刑人员在监狱中保持心态的稳定。

1.1.2研究意义
一直以来,许多监狱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危机是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构成的。

监狱落后的管理制度和相应制度心理问题造成监狱心理评估制度不健全。

有些地方和部门在理解心理问题时将其作为心理问题的紧急处理,并没有注意到系统的预防和评估的重要性。

1.2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问题、心理评估、心理干预等,主要从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进而对我国劳改所和监狱中的心理评估和干预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现阶段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体系和手段的缺乏,最终提出有效解决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问题的建议。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和经验总结法,通过搜集网络中有关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问题而产生的事件和恶性事件等,对我国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了前人对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问题、心理评估的研究结果,对本文中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问题和心理干预手段进行了分析。

第2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新入监服刑人员
新入监服刑人员一般指的是,由于危害社会、参与或组织各类犯罪活动后,经法院审判,入狱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人员,新入监服刑人员入监时间一般在1个月至3个月的时间内。

2.2心理评估
广义心理评估是指各种心理活动的评估,主要用于评估行为,认知能力,个性特征和个人和团体的特点,以帮助作出判断,预测和决策。

狭义心理评估也被称为临床评估,是指心理和临床领域的咨询,使用专业的心理方法和技巧的心理状态,访客的个性和精神健康作出适当的判断,如有必要,使正确的描述,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分析鉴定,为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必要的前提和保证。

第3章新入监服刑人员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
3.1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危机应激性突出
2012年8月6日上午,山东省监狱内发现一名入监3周的服刑人员死于劳改所的树林之后,尸体周边是燃烧后留下的木炭残余物质,推定该新入监服刑人员是死于烧炭自杀。

对于很多新入监服刑人员来说劳改所的工作不确定性是非常大的,生活中处处也充满着不稳定因素,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常常需要作出应激反应。

3.2心理情绪起落难平,两极化明显
2002年1月7日,山西省监狱收入了一名因强奸罪获刑入狱的服刑人员。

由于其犯下了强奸罪,在狱中受到了其他服刑人员的不公平对待,甚至令他无法正常入睡,在长期受到异样的对待和缺乏正常睡眠的情况下,其心理状态时刻保持着较大的压力。

1月8日午时,他将监狱内的一名狱警以铁棍打成重伤,后畏罪自杀。

这表明我国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情绪浮动变化极大,其从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转移到监狱之中,情绪难免会存在一些波动,尤其是两极化较为明显。

3.3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的紧张和焦虑长期存在
2015年6月29日,河南省的一名新入监服刑人员在厕所内自缢身亡,经调查,系生活压力较大所致。

许多新入监服刑人员长期处于心理高压之下,然而,在监狱中很难有机会释放自身的心理压力,导致了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出现了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3.4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1.环境上的重大压力
在监狱之中,由于脱离了自由的生活环境,需要受到监狱中种种硬性规定的约束和束缚,使得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受到巨大的压力,这对新入监服刑人员的身心健康来说是不利的。

2.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
孩子往往是父母的最为关切的一个因素,在家庭中孩子的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都是父母较为关心的问题,但是对于新入监服刑人员而言,其长期生活在监狱中,无法对家中的孩子尽到做父亲、母亲的义务;加之如果家中有老人的存在更会使得新入监服刑人员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压力。

3.来自新入监服刑人员自身的压力
监狱中的新入监服刑人员同时承受沉重的工作压力,但也有很多情感折磨。

监狱放假的机会很少,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新入监服刑人员难以与家人见面,不能在家庭遇到问题的时候帮助其解决。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出现家庭的不和谐现象。

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积累起来的时候,会使很多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家庭面临离散的问题。

4.当前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1心理评估制度尚不健全
虽然随着心理知识的普及,但是监狱的管理者还没有认识到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心理干预的过程不仅仅是要新入监服刑人员能够接收到心理的治疗和评估,更要使得其能够参与整体的心理内部干预中。

因此,在干预中,要能够充分利用许多方面的研究和力量。

4.2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进行综合协调的效果很低
在目前的劳教所中,现有的许多心理干预组织机构不合理。

大多数组织是临时设立的领导人来处理支票。

虽然面对许多重大突发事件,可以看到这些人的作用。

但从专业角度来看,这些人有很大的问题。

首先,建立临时心理评估队伍。

其次,许多危机干预本身并不属于自身,而是整个部门参与的能力,而临时组织通常花费很长时间来协调组织的协调,所以面对临时的时候,问题困难实现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案。

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把整体的部门职能转移到最好的层面。

4.3制度建设薄弱,心理问题缺乏足够的规范支持
心理评估的制度建设问题普遍存在于监狱或是劳改所之中,监狱主要是受压服刑人员的重要场所,许多监狱在对新入监服刑人员的管理制度方面都有着较好的建设,但是在对于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问题的管理和评估方面,其制度是严重缺乏的。

许多监狱中对于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的制度仅仅只是草草了事,并没有制定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制度。

4.4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缺失
1.干预形式与实际需要不够合理
随着当地管理部门对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得到加强,参与过程中的运作机制,配套措施,人员保护等问题初步得到解决。

但是,很多部门在危机干预中,都是解决临时性问题。

他们不仅意识到危机的干预,不仅在时间的发生,而且还能够采取预防措施。

在部门未能建立全面干预的概念之下,危机干预作为一名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囚徒工作额外工作,遇到问题时,大量心理干预不能满足所有要求。

2.沿用“事后干预型"模式,干预模式单一
很多服刑人员管理部门在进行干预的时,以“干预后”的形式进行干预,虽然在许多部门都有组织的紧急干预措施,但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

管理工作中的许多危机是可预测的和可预防的。

外国研究表明,应急计划的编制对危机干预的有效性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干预模式的成本和成本高”,另外还有许多干预或留在新入监服刑人员在监狱接受各种心理援助。

4.5心理评估过程重视不足
1.评估过程不够完善
在评估时,有两种形式的危机评估和干预。

危机评估一般是指有关部门对心理危机人员的负面态度进行干预。

当评估时,需要心理评估者制定好一系列的心理评估流程和方式,但是由于评估过程不够完善,导致了危机干预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通常没有统一和标准。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

2.评估方法不够合理
在现阶段对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评估中,许多监狱的管理者将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视为一项普通的管理事项,没有将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视为重要工作。

这导致了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评估方法不够合理,许多心理评估人员仅仅只是简单地对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评估,却没有对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

第5章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心理问题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5.1 建立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档案系统
由于新入监服刑人员是新收入监狱之中的一个群体,在监狱中对于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进行管理之后,需要监理其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档案,一旦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档案建立之后,每一次的心理评估结果都将记录于心理档案之中。

如果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出现了问题,那么心理治疗师可以第一时间取得新入监服刑人员的所有心理评估资料,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新入监服刑人员的整体心理情况进行评估。

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档案系统有利于监狱的管理者和心理治疗师对其心理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也能够帮助心理治疗师开展下一阶段的心理资料和评估。

5.2 开展系统化心理健康教育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是防止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危机的有效途径。

经过多年的努力,各级精神卫生教育体系各级精神卫生教育培训受到广泛欢迎。

在此基础上,为了使新入职的囚犯的心理教育覆盖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自我意识,评价,社会适应与发展,人际关系,调适,发展,工作和情感调适,情感升华,职业规划
与准备,心理挫折和问题,需要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体系。

注意危机预防教育知识的传播,提高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自我修复能力和抵御不良因素的能力。

5.3 加强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素质训练
对新入监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素质训练,主要是通过训练其心理素质,提高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疾病免疫能力,降低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进而提高其心理抗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简单来说,开展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素质训练,能够加强新入监服刑人员的自我心理治疗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团体心理辅导,让新入监服刑人员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问题,释放自身的心理压力,从而学会运用正确的情绪管理办法来控制自己的心理情绪。

5.4 发展各种心理心理问题计划
监狱管理者需要对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评估制定合理、科学的计划,有计划性地组织和安排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提高心理评估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减少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避免在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出现问题后造成的不良影响,有计划性地开展对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的评估。

5.5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增强科学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频繁,影响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复杂。

因此,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是迫在眉睫的。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考虑到新接纳的囚犯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以及更常见的心理问题,除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外,还要注意挫折教育,爱情教育,性教育等内容。

结语
从我国现阶段对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的现状来看,我国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的流程、方法并不完善,虽然我国心理评估所能涉及到的范围越发广泛,但是由于我国监狱管理者并没有将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问题视为管理工作的重点,从而忽视了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疾病、心理问题。

因此,对于我国监狱管理者来说,提高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素质,完善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制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的监狱管理者可以定期开展有利于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讲座、谈话会等,引导新入监服刑人员释放心理的压力,降低其心理疾病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王静会,李静华.浅谈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J].河北公安新入监服刑人员职业学院学报.2006,12
[2]程瑞芸.论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危机干预机制[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3]陈爽.论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危机干预与预防[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2
[4]李建明.晏丽娟.国外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02
[5]孔晓东.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的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1
[6]刘民,龚茜.建立大学生建构主义危机干预模式的思考[J].中国卫生学校.2005,11
[7]王锐.警务工作中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建立[J].辽宁警专学报.2010,11
[8]赵映霞.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理论概述[J].安徽文学.2008,03
[9]曹军.我国一线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状况调查与解析[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
[10]刘炳强.易国喜.周沃欢.广州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2
[11]蔡荣英.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09
[12]张向阳.社会与经济转型期新入监服刑人员压力及调适[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