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新高考联合体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新高考联合体
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2022年06月27日14:30- 17:10 试卷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黄土高原形成的主流观点是风成说。
高原上相对平坦的高地称为“塬”,它是当地居民
赖以生存的场所。
千百年来黄土塬形态不断破碎化,也因此影响到高原上聚落的分布形态。
图1为黄土高原沉积物的分布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1~3小题。
1.从图中信息可判断塑造黄土高原的主导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新高考联合体期末试卷●高一地理试卷第1页(共6页)
2.黄土塬不断破碎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地壳张裂
D.风化作用
3.聚落形态分布最为零散的黄土塬形态是(
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技术提升,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过
去1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60岁以及以上人口为2.64亿。
其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
学者表示,如果能把这部分老年人力资源利用起来,对社会经济发展而言是一个巨大潜在优势。
据此回答4~5题。
4.与年轻人相比,已退休老年人再就业的比较优势是()
①适宜岗位多②工作经验丰富③工资成本低④工作地点更灵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鼓励健康低龄老年人再就业对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A.提高人口素质
B.增加老年人收入
C.缓解老龄化问题
D.促进经济增长.
从2008年到2022年,北京首钢老厂区经历了“从山到海”和“从火到冰”的巨大变迁。
“从山到海”是指首钢从背靠燕山的石景山区搬迁至渤海之滨的曹妃甸,“从火到冰”是指从昔日热火朝天的炼钢地,变成如今冰凝雪积的冬奥场馆。
大部分滑雪项目因对地形和积雪要求高,通常不会选址在市内,国际雪联为推广滑雪项目,决定将滑雪大跳台放在北京市石景山首钢园区西边界高大的冷却塔旁边。
这也是市内唯一一个滑雪场地。
图2为北京冬奥首钢园区景观图。
据此回答6~8题。
6.首钢从山到海的区位变迁中,影响最小的区位因素是(
A.环境
B.交通
C.城市职能
D.劳动力
7.首钢搬迁后,园内大量厂房和建筑并未完全拆除,其主要目的是(
A.保护工业遗存
B.减少拆除成本
C.发展新的产业
D.减少生态破坏
8.与首钢园区其他位置相比,大跳台选址在西边界冷却塔附近主要是因为在此修建()
A.观众可达度更高
B.建设成本较低
C.与周围景观更协调
D.距湖较近,安全性高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昆明至万象)全线开通运营,全长设计时速为160~
200km/时,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战略对接项目。
中老铁路沿线以高原山地为主,穿越了生性胆小的亚洲象必经之地--野象谷。
据此回答9~11题。
9.中老铁路建设的主导因素为( )
A.经济结构
B.建造技术
C.国家政策
D.自然条件
10.中老铁路设计时速相对较低的原因是()
A.地形复杂.
B.线路较长
C.运载量较大
D.站点密集
11.穿越野象谷时,对亚洲象迁徙干扰最小的设计方案是( )
A.以桥代路
B.设置迁徙涵洞.
C.设置隔离栅栏
D.开通长隧道
水是影响村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我国某村落始建于明清时期,大部分建筑材科取
自村落附近,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石料,村中数条引水渠贯穿村巷。
图4示意村落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村落修建引水渠的主要目的是()
A.泄洪
B.灌溉
C.排污
D.洗涤
13.该村落最有可能位于( )
A.山西
B.上海
C.黑龙江
D.福建
古人对各地土壤的差异深有认识,如明代的《广志绎》:“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
土燥。
”清代的《皇朝经世文》:“江南水田冷,宜火粪(草木灰);江淮以北,宜苗粪(绿肥)。
”据此完成14~15题。
14. 与“北土”比,“南土”( )
A.透水性好、持水性好
B.透水性差.持水性差
C.透水性差、持水性好
D.透水性好、持水性差
15.“江南水田冷,宜火粪;江淮以北,宜苗粪”,从现代科学角度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施放草木灰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B.施放草木灰可以促进酸碱平衡
C.种植绿肥使营养元素在地表富集.
D.种植绿肥可提高成土母质风化速度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合计55分。
)
16. (16 分)武汉市位于长江中游,长江与汉江在此交汇,城区河网纵横,湖泊众多,素有“江城”和“百湖之市"之称。
河湖对于武汉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如今
的武汉正在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1)分析河流在早期武汉兴起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分)
(2)例举武汉打造生态宜居城市过程中湖泊的主要生态功能。
(8分)
17.(19分)材料一:电视剧《山海情》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从贫困落后的西海固(宁夏中南部山区的统称)搬迁到北部戈壁荒滩玉泉营(现为闽宁镇)的生态移民脱贫致富的故
事。
西海固地区地处黄土丘陵区,山大沟深,植被稀少,长期干旱,严重缺水。
生态环境脆
弱,自古以来便有“苦瘠甲天下”的称号。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中国菌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民脱贫致富重要途径。
为了扶
持宁夏发展,精准扶贫,福建以当地闽宁镇为示范点,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生命力顽
强的节水植物巨菌草,以此取代木材栽培菌(菇),并利用巨菌草饲养畜禽,发展菌草生态
循环农业。
目前。
闽宁镇大棚菌(菇)生产已初具规模。
(1)指出移民搬迁后西海固的主体功能区类型以及搬迁后对西海固地区的有利影响。
(5分)
(2)根据材料信息评价迁人地闽宁镇发展经济的区位条件。
(8 分)
(3)分析发展菌一草一蓄生态循环农业的综合效益。
(6 分)
18.(20分)坎儿井的原理是利用地形条件,通过人工地下暗渠,将渗人地下的高山冰雪融水引流至山麓涝坝(小型蓄水池,起到蓄水增温作用)中,为干旱地区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
用水。
图9示意新疆吐鲁番盆地局部区域坎儿井和涝坝的分布情况。
图10示意坎儿井垂直结构图。
(1)从引水线路、水量、水质等方面分析坎儿井引水工程的优点。
(6 分)
(2)当地灌溉水源通常面临水温较低的问题,请分析原因并给出相关建议。
(8分)
(3)根据图文信息推断图11所示区域交通线路的大致走向,并给出判断理由。
(6分)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新高考联合体期末考试
高一期末地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答案
A B D B C D A C C A D D D C A
16 (16分)(1)两河交汇处,水运交通便利;提供充沛水资源;塑造冲积平原,形成平坦地形;带来肥沃冲积土。
(合理即可,共8分)
(2)美化居住环境,提供休憩空间;调节城市小气候,减轻热岛效应;增加蓄水空间,减轻城市内涝。
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任答4点给8 分)
17 (19分)(1)限制开发区(或生态恢复区)(1分);
人口外迁,人地矛盾减轻,人口容量趋于合理;(2分)利于生态环境恢复;(2分)(2)优势条件:处于山前平原,地形平坦;距离黄河灌渠较近,灌溉水源充足;靠近省会银川,辐射带动作用较强;政策大力扶持;
劣势条件:降水少,气候干旱;处于沙漠戈壁,多风沙;开发时间较晚,基础设施不完善。
(评分建议:优势任答两点4分,劣势任答两点4分,共8分)
(3)减少对原有植被的破坏,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利于防风固沙,改善生态;
物质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了环境污染;
种植、养殖业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脱贫致富;
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评分建议: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角度回答,合理即可(任答3点得6分))
18. (20分)
(1)利用地势,自流引水;大多为暗渠引水,减少途中蒸发耗水,保证引水量;采用地下引水,减少污染,保证水质。
(6分)
(2)原因: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水温低;引水方式主要为暗渠,途中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增温效果差;(4分)
措施:适当增加明渠长度;扩大涝坝面积。
(4分)
(3)西北—东南走向(沿涝坝连线布局)(2分)
理由:当地降水少,气候干旱,涝坝区为引水终点,水源充足,人口城市相对密集;涝坝地处山麓地带,沿等高线排列,地形平坦,交通线路修建成本低;(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