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碳的结构与性质:1.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原子符号为C,原子序数为6,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14族。
2.碳原子的外层电子层结构为2s^22p^2,每个碳原子能与其他四个原子形成共价键。
3.碳原子可以形成单、双、三键,能够与多种元素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4.碳原子还能够形成环状或立体结构,如苯环、环状脂肪酸等。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有机化合物是以碳为主要成分的化合物,可以根据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分类。
2.根据结构,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
-饱和烃由单一C-C单键组成,包括烷烃、环烷烃等。
-不饱和烃含有C=C双键或C≡C三键,包括烯烃、炔烃等。
3.根据功能,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羧酸、醇、醚、醛、酮、腈、酯、胺等。
三、烃的特性与应用:1.烃是由碳和氢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2.根据碳原子构成的方式,烃可以分为直链烃、支链烃和环烃。
3.根据碳原子间连接方式,烃可以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
4.烃具有一系列特性,如燃烧性、溶解性、密度和沸点等特点。
5.烃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合成纤维、医药等领域。
四、燃烧与火灾的防治:1.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热和光的化学反应。
2.燃烧的条件需要有可燃物、氧气和足够的温度(点燃温度)。
3.燃烧的类型可分为明火燃烧和隐火燃烧。
4.火灾是由不受控制的燃烧引起的,可以通过预防、扑灭和逃生等措施进行防治。
以上就是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了解碳的结构与性质,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掌握烃的特性与应用,以及燃烧与火灾的防治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不仅对我们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我们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第十章知识点(精华版)

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
1、酸、碱、盐: ①酸: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组成的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3)、碳酸(H2CO3) ②碱: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组成的 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 Ca(OH)2 ③盐: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 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氯 化铵(NH4Cl)
金属除锈等 ⑤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碱性气体除外),但不易挥发 6、酸的化学性质(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酸与活泼金属(金属活动顺序中氢前面的)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 + 金属→盐 + 氢气 ②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例:铁锈(主要成分是 Fe2O3)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现象:红褐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了盐酸的小液滴 ③工业盐酸因含有铁离子而呈黄色 ④盐酸用于金属除锈、制造药物。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5、硫酸: ①浓硫酸是无色无味、粘稠状的液体 ②有强烈的腐蚀性,可使纸张、布料、皮肤变成黑色的炭 ③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时应把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防止酸液飞溅 ④浓硫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
2、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会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3、酸碱指示剂:
①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酸红碱蓝) ②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酸不变,碱变红) 4、盐酸: ①盐酸是混合物,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②打开浓盐酸瓶盖有白雾(不是白烟)产生,说明盐酸具有挥发性,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

第十单元酸和碱考点1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通常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实验室常用的指示剂有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
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成红色。
简单记忆:紫色石蕊溶液酸里红,碱里蓝;无色酚酞溶液酸里无,碱里红。
考点2盐酸和硫酸性质和用途的比较有关浓硫酸的几点注意事项⑴浓硫酸的稀释:硫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相混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因为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非常危险。
⑵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所以使用浓硫酸时应十分小心。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也应进行如上处理,因为稀硫酸中的水分大量蒸发后,就变成了浓硫酸。
⑶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硫酸能够和水强烈地化合而生成稳定的硫酸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利用这一特性,可用浓硫酸作某气体的干燥剂,如可用浓硫酸来干燥H 2、O 2、CO 、CO 2、空气等气体。
所需的装置如右图所示洗气瓶,气体应从长管进,管短出,即长进短出。
但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 3等。
如果将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浓硫酸会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使浓度降低,故将浓硫酸密闭保存.考点有关氢氧化钠的几个问题⑴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一方面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即潮解;另一方面空气中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使氢氧化钠发生变质。
⑵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它的俗名叫做苛性钠、火碱或烧碱,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晴、皮肤、衣服被它腐蚀。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篇一: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熟石灰、消石灰 cao +h2o== ca(oh)2(放热)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砌砖、抹墙。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⑴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⑵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水ca(oh)2 + co2 == caco3 ↓+ h2o(二氧化碳的检验、ca(oh)2 用作建材); 2naoh + co2 =na2co3 +h2o; 2naoh + so2 ==na2so3 + h2o(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处理)⑶酸+碱→ 盐+水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 3hcl + al(oh) 3=alcl3 + 3h2o(治疗胃酸过多)⑷盐+碱→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若为 nh3 .h2o,则分解为nh3 和 h2o) ca(oh) 2 + na2co3 =caco3↓+ 2naoh;2naoh + cuso4 =cu(oh) 2↓ + na2so4;6naoh + fe2(so4)3 == 2fe(oh) 3↓+ 3na2so4;2naoh +(nh4)2so4 ==3na2so4 +2 nh3↑+2h2o; (nh4+的检验,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试纸变蓝。
) 四、非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化学性质非金属氧化物⑴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co2+h2o== h2co3 so3+h2o== h2so4 ⑵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水co2 +ca(oh)2== caco3↓+h2o 金属氧化物⑴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 cao +h2o== ca(oh)2 ⑵金属氧化物+酸→ 盐+水fe2o3+6hcl== 2fecl3+3h2o注: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初中不要求掌握)如 cu(oh)2== cuo +h2o 五、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中和反应的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中和反应的实质:oh-+h+== h2o 3、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知识点总结.doc

第十单元酸和碱第一节预备一、酸碱指示定: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示不同色的物叫做酸碱指示。
常的酸碱指示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溶液。
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如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也可用作酸碱指示。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 +的溶液),遇碱溶液(含OH -的溶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
无色酚溶液遇酸溶液不色,在中性溶液中不色,遇碱溶液。
并非所有的溶液都是中性的。
水溶液呈碱性的:碱、小打等。
水溶液呈酸性的:硫酸、硫酸等。
s二、干燥1.使用干燥的目的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2.我学的干燥有氧化、硫酸、氧化、化等。
氧化易潮解;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氧化可以与水反:CaO+H 2O=Ca(OH) 2 3.氧化氧化等碱性干燥不能干燥化、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4.硫酸硫酸等酸性干燥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三、复分解反定: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叫复分解反。
特点:交成分,价不。
反生的条件:生成离的物(水、气体或沉淀)。
置反和复分解反没有先后序,可同生。
第二节酸一、酸的定和分酸:物溶于水,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
由于酸、碱、溶于水会离出阴、阳离子,所以酸、碱、的水溶液具有性。
含氧酸(命名“某酸” )H2SO4(硫酸)、 H2CO3(碳酸)、HNO 3(硝酸)、 H2SO3(硫酸)⋯⋯酸无氧酸(命名“ 某酸”)HCl (酸,学名酸)、HF (氟酸)、 H 2S(硫酸)⋯⋯特殊的有机酸:CH 3COOH (醋酸,又名乙酸)有刺激性气味,易酸的离: HCl=H ++Cl -,H 2SO4=2H ++SO 42-二、常见的酸盐酸(氢氯酸)化学式HCl形成H2+Cl 2HCl状态无色液体、具有酸味、刺激性气味特点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用途药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以帮助消化敞口放置的变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挥发性)化① 工业生产的盐酸偏黄,是因为含有Fe3 +,可用蒸馏法提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知识点(原创)

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1:酸碱指示剂1.定义: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
2.常用的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等。
3.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性溶液的反应4.注意①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溶液反应时,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不是酸或碱溶液。
如我们可以说盐酸使石蕊溶液变红,而不能说石蕊溶液使盐酸变红。
②酸碱指示剂只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酸或碱。
如Na2CO3不是碱但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为了方便还可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③不溶性的酸或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如:氢氧化铜Cu(OH)2(不溶于水),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④酸碱指示剂是从植物的花瓣或果实中提取的浸出液,只要在不同的酸性或碱性溶液中能显示不同的颜色,都可作酸碱指示剂。
知识点2:常见的酸一、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1.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①浓盐酸能在空气中形成白雾的原因: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
浓盐酸有挥发性,应密封保存。
②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硝酸(HNO3)、醋酸(CH3COOH)等。
生活中常见的酸:食醋中含有醋酸;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除锈剂中含有盐酸,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
2.浓硫酸的特性①吸水性(物理性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来做气体的干燥剂,干燥不和它反应的气体。
(液体干燥剂)由于浓硫酸有吸水性,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变稀,所以浓硫酸应密封保存。
②腐蚀性(脱水性)(化学性质):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柴、布料、皮肤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所以使用浓硫酸时应十分小心。
③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浓硫酸的稀释①方法: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
②原因: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汇总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九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学了化学的第十单元,今天,我将对这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一、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的基本反应之一。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到了如何判断一个物质是酸、碱还是中性物质。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我们记住了一些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式,如NaOH + HCl → NaCl + H2O,这是氢氧化钠和盐酸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水的反应式。
通过这些反应式,我们可以看出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生成盐和水。
二、电解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我们在这个单元中学到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电解质指的是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而非电解质则不能导电。
我们学到了电解质的分类,包括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完全离解生成离子,而弱电解质只有一部分分解成离子。
了解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常见盐的命名与性质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还学习了常见盐的命名规则和性质。
盐是由酸和碱中和而成的化合物,具有许多重要应用。
例如,氯化钠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硫酸是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酸性试剂。
了解盐的命名规则和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盐的应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四、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酸碱中和反应不仅仅只存在于实验室中,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酸碱中和反应的例子。
例如,胃酸和抗酸药物之间的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我们常常用抗酸药物来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
另外,烧碱与油脂反应生成肥皂也是酸碱中和反应的一个应用例子。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有助于我们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并创造出更多有益的化学应用。
五、酸碱指示剂在酸碱中和反应中,我们学到了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即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能够通过颜色的变化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
我们学到了许多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甲基橙和溴酚蓝等。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在九年级化学课程中,第十单元主要涉及化学的各个知识点,包括离子的形成与键的特性、离子键、金属键和共价键等。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介绍:1. 离子与离子键离子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产生的带电粒子。
通常情况下,金属原子会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会获得电子而形成阴离子。
离子之间由于相互吸引作用而形成离子键。
离子键通常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以及良好的导电性。
2. 离子的形成与键的特性离子的形成是由于原子中的电子转移给其他原子导致的,其中正离子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而负离子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
离子键具有以下特性:- 离子键是由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的电荷相吸引形成的;- 离子键是无方向性的,即离子键中的离子可以朝任何方向吸引;- 离子键通常会形成晶体结构。
3. 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
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形成球状排列,原子之间共享外层电子,形成电子气体,被称为“海洋模型”。
金属键具有以下特性:-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外层电子形成的电子云相互重叠而形成的;- 金属键是一种无定形化学键,金属原子可以自由移动,因此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金属键使得金属在常温下呈固体形态,但具有高延展性和高韧性。
4.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化学键。
在共价键中,非金属原子共用一个或多个电子对,以满足各自的电子轨道稳定性。
共价键具有以下特性:- 共价键通常形成分子结构,而不是晶体结构;- 共价键具有方向性,电子对在化学键中的方向有一定的偏好;- 共价键可以是单键、双键或三键,取决于原子间的电子共享程度。
通过了解离子键、金属键和共价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之间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发生机制。
这些知识点对于化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九年级化学的第十单元主要涉及离子的形成与键的特性、离子键、金属键和共价键等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

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但是整个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相等,不显电性)一、酸碱指示剂1、概念:指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2、常用的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注意:①使酚酞不变色的夜可能是中性溶液(如NaCl溶液)②使指示剂变色的不一定就是酸和碱的溶液,也可能是酸性的盐溶液(如,NH4Cl是盐却显酸性)也可以是碱性的盐溶液(如:NaHCO3和Na2CO3)③酸性溶液:具有酸相似化学性质的溶液。
溶液中一定存在氢离子(H+)。
④碱性溶液:具有碱相似化学性质的溶液。
溶液中一定存在氢氧根离子(OH-)。
二、酸: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1、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 ,阴离子为酸根离子)(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反应类型:置换反应H 2SO 4+ Mg MgSO 4 + H 2↑ 2HCl + Mg MgCl 2+ H 2↑3H2SO4+ 2Al Al2(SO4)3+ 3H2↑ 6HCl + 2Al 2AlCl3+ 3H2↑H2SO4+Zn ZnSO4+ H2↑ 2HCl +Zn ZnCl2+ H2↑ H2SO4 + Fe FeSO4 + H2↑ 2HCl +Fe FeCl2+ H2↑(FeSO4溶液、FeCl2溶液:浅绿色)(3)金属氧化物 + 酸→盐 + 水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Fe2O3 +3H2SO4 Fe2(SO4)3 + 3H2O (注Fe2(SO4)3溶液:黄色)Fe2O3 +6HCl 2FeCl3 + 3H2O (注FeCl3溶液:黄色)CuO + 2HCl CuCl2 + 2H2O (注CuCl2溶液:蓝色)CuO + H2SO4 CuSO4 + H2O (注CuSO4溶液:蓝色)(4)碱 + 酸→盐 + 水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HCl + NaOH NaCl + H2O 2HCl + Ca(OH)2 CaCl2+ 2H2O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5)盐 + 酸→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H2SO4+ BaCl2 BaSO4↓+ 2HCl(注BaSO4沉淀:白色,不溶于稀硝酸)2HCl + Na2CO3 2NaCl + CO2↑+ H2O2HCl + CaCO3 CO2↑+ CaCl2 + H2OHCl + NaHCO3 H2O + NaCl +CO2↑HCl + AgNO3 HNO3+ AgCl↓ (注AgCl沉淀:白色,不溶于稀硝酸)注意:①三大强酸:浓硫酸(易吸水),浓盐酸(易挥发),浓硝酸(易挥发)都密封保存。
初中化学第十章知识点

初中化学第十章知识点第十章是初中化学中的化学实验章节,主要讲述了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和实验技巧。
下面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1.实验室安全:化学实验中存在一些危险因素,因此在实验室中需要注意安全。
要穿着实验室服装,戴上安全眼镜和手套。
实验室中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随意乱丢废弃物。
2.实验室常用仪器:常用的实验室仪器有实验室瓶、移液管、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这些仪器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规范操作。
3.移液操作:移液是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使用移液管可以方便地进行液体的转移。
使用移液管时,要注意操作轻柔,尽量避免液滴带到吸头外部或尾端。
4.实验室常用试剂:实验室中有许多常用的试剂,如氢氧化钠、盐酸、氢氧化钾、稀硫酸等。
在使用这些试剂时,应该知道其性质和用途,遵守操作规范。
5.溶液的配制:实验中需要制备不同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配制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进行,通常可以通过称量或定容打标法配制。
在配制过程中,要注意工具的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6.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改变颜色来观察反应的进行。
酸碱中和反应具有放热的特点。
7.硬水与软水的实验: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等离子,不易起泡和溶解肥皂。
软水中这些离子含量较低。
通过实验可以了解硬水和软水的性质和区别。
8.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滴定实验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溶液浓度。
滴定实验中需要使用量具,并根据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结束。
9.气体的制取和收集:气体在实验中是常见的物质形态之一、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可以通过实验装置实现,如气体瓶、集气瓶等。
在实验中要注意气体的防漏和防爆。
10.分离技术:实验中常使用一些分离技术,如过滤、蒸发、结晶、蒸馏、萃取等。
通过这些分离技术可以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物质,实现纯净物质的获取。
九年级化学10单元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10单元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转化以及与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学科。
九年级化学课程是初中学习阶段的最后一年,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重要的化学知识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的内容:一、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2. 确定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其外观、测量物质的密度、熔点和沸点等特性来确定物质的性质。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1. 酸和碱:酸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等,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2.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最多可以溶解多少物质。
3. 颜色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颜色可以反映其化学性质,如酸、碱和盐等。
三、化学计量1.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相对于碳-12的质量,用于表示元素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分子中所有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2. 摩尔和摩尔质量: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1摩尔的物质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克数。
四、氧气和燃烧1. 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有燃料、氧气和点火源。
2. 燃烧的反应方程式:燃料和氧气发生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水和释放能量。
五、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1.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互相反应可以生成盐和水。
2. 酸碱指示剂:用于测定酸碱溶液中酸碱度的物质,如酚酞和酚酸等。
六、金属和非金属1. 金属的特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点。
2. 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可以通过与酸反应的强弱来判断,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与酸发生反应。
七、气体的性质和制备1. 气体分子的运动性:气体分子具有高速运动的特性,能够扩散和弥散。
2. 气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体积和温度有关,可以通过压力计来进行测量。
3. 气体的制备: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获得气体,如制备氧气和氢气。
八、常见的化学反应1. 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概括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概括酸和碱第一节一、酸碱指示剂● 定义: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 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也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 +的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含OH -的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 并非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
水溶液呈碱性的盐:纯碱、小苏打等。
水溶液呈酸性的盐:硫酸铜、硫酸氢钠等。
s二、干燥剂1. 使用干燥剂的目的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2. 我们学过的干燥剂有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氯化钙等。
氢氧化钠易潮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CaO+H 2O=Ca(OH)23. 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等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氯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4. 浓硫酸浓硫酸等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三、复分解反应 ● 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 特点:交换成分,价态不变。
● 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电离的物质(水、气体或沉淀)。
● 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没有先后顺序,可同时发生。
第二节 酸一、酸的定义和分类酸:物质溶于水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
由于酸、碱、盐溶于水时会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 酸的电离:HCl=H ++Cl -,H 2SO 4=2H ++SO 42- 酸 含氧酸(命名“某酸”) H 2SO 4(硫酸)、H 2CO 3(碳酸)、HNO 3(硝酸)、H 2SO 3(亚硫酸)……无氧酸(命名“氢某酸”) HCl (盐酸,学名氢氯酸)、HF (氢氟酸)、H 2S (氢硫酸)…… 特殊的有机酸:CH 3COOH (醋酸,又名乙酸)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二、常见的酸盐酸(氢氯酸)硫酸化学式HCl H2SO4形成H2+Cl2HCl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酸雨形成的原理)状态无色液体、具有酸味、刺激性气味(浓硫酸)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稀硫酸)无色液体特点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性质)②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化学性质)③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用途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药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以帮助消化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敞口放置的变化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挥发性)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吸水性)注意事项①工业生产的盐酸偏黄,是因为含有Fe3+,可用蒸馏法提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基础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基础知识点1、酸的组成: 酸→H⁺+酸根离子(酸根离子:NO3-,CO32-,SO42-、Cl-等等)2、常见酸有: ①盐酸:HCl ②硫酸:H2SO₄③硝酸:HNO₃④碳酸:H2CO₃⑤醋酸:CH3COOH。
3、盐酸物性: 盐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HCl气体的水溶液)△打开瓶口出现白雾,原因是浓盐酸具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在瓶口处遇至水蒸气结合形成无数细小液滴。
4、盐酸用途: ①重要化工产品②除铁锈:Fe2O₃+6HCl=2FeCl₃+3H2O③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5、硫酸物性: 浓H2SO₄为无色无味沾稠油状液体,稀H2SO₄为无色液体。
6、、浓H2SO₄用途: ①重要化工原料,②除铁锈: Fe₂O₃+3H₂SO₄=Fe₂(SO₄)₃+3H2O③作干燥剂:因浓硫酸是有吸水性,能用来干燥不能与其反应的气体,可以干燥: O₂、CO₂、H₂等7、浓硫酸具有强烈腐蚀性(脱水性)→化性8、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大量热。
△浓硫酸稀释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玻璃棒干断搅拌。
9、酸的化性:①、能与较活泼金属发生反应生成H₂(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②、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石蕊遇酸红,酚酞遇酸不变色。
③、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
④、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⑤、能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10、碱的组成: 碱→金属离子(或NH4+)+OH-11、初中所有的酸都溶于水,碱和盐有溶,微溶,不溶等12、常见碱有: ①氢氧化钠:NaOH ②氢氧化钙:Ca(OH)₂③氢氧化钾:KOH④氨水: NH₃.H2O ⑤Mg(OH)₂、Al(OH)₃、Fe(OH)₃、Cu(OH)₂、Ba(OH)₂等13、①名称:氢氧化钠②化学式:NaOH ③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④氢氧化钠物性: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固体、极易溶于水(放热),具有吸水性.⑤氢氧化钠用途:作重要化工原料,作炉具清洁剂(因与油发生化学反应),作某些气体干燥剂(具有吸水性)⑥NaOH也有强烈腐蚀性。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归纳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归纳
总结
下面是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酸和碱的定义:
- 酸:在水溶液中产生H+离子的物质。
- 碱:在水溶液中产生OH-离子的物质。
2. 酸和碱的性质:
- 酸的性质:呈酸味,腐蚀物品,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能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
- 碱的性质:呈碱味,腐蚀物品,能与酸中和生成盐和水。
3. 酸碱中和反应:
- 水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 氧化还原反应:金属+酸→盐+氢气
4. 酸碱指示剂:
- 酸碱指示剂: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溴甲蓝等。
5. pH值的含义:
- pH值是一个用来表示溶液酸碱程度的指标。
- pH值在1~6之间表示酸性溶液,7表示中性溶液,8~14表示碱性溶液。
6. 酸碱溶液的浓度: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酸碱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计算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酸溶液)或氢氧根离子浓度(碱溶液)来确定。
7. 酸碱中和的应用:
- 酸碱中和反应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中,如制备盐、制备肥料、调节土壤酸碱度、调节饮食等。
8. 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 酸雨是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大气水分混合形成的酸性溶液。
- 酸雨能够腐蚀建筑物和石材、破坏植被、污染土壤和水体,并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以上是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 2SO 4)、盐酸(HCl )、硝酸(HNO 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 3·H 2O ) 盐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但是整 个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相等,不显电性) 一、酸碱指示剂1、概念:指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2、注意:①使酚酞不变色的夜可能是中性溶液(如 NaCl 溶液) ②使指示剂变色的不一定就是酸和碱的溶液,也可能是酸性的盐溶液(如,NH 4Cl 是盐却显 酸性)也可以是碱性的盐溶液(如:NaHCO 3 和 Na 2CO 3)③酸性溶液:具有酸相似化学性质的溶液。
溶液中一定存在氢离子(H +)。
④碱性溶液:具有碱相似化学性质的溶液。
溶液中一定存在氢氧根离子(OH -)。
二、酸 :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1、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 + ,阴离子为酸根离子)(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H 2SO 4 + Mg MgSO 4 + H 2↑ 2HCl + Mg MgCl 2+ H 2↑ 3H 2SO 4 + 2Al Al 2(SO 4)3 + 3H 2↑ 6HCl + 2Al 2AlCl 3+ 3H 2↑ H 2SO 4 +Zn ZnSO 4 + H 2↑ 2HCl +Zn ZnCl 2 + H 2↑ H 2SO 4 + Fe FeSO 4 + H 2↑ 2HCl +Fe FeCl 2+ H 2↑ (FeSO 4 溶液、FeCl 2 溶液:浅绿色)(3)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Fe 2O 3 +3H 2SO 4 Fe 2(SO 4)3 + 3H 2O (注 Fe 2(SO 4)3 溶液:黄色) Fe 2O 3 +6HCl 2FeCl 3 + 3H 2O (注 FeCl 3 溶液:黄色)CuO + 2HCl CuCl2 + 2H2O (注CuCl2溶液:蓝色)CuO + H2SO4CuSO4 + H2O (注CuSO4溶液:蓝色)(4)碱+ 酸→ 盐+ 水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HCl + NaOH NaCl + H2O 2HCl + Ca(OH)2CaCl2 + 2H2O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5)盐+ 酸→ 另一种盐+ 另一种酸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H2SO4 + BaCl2BaSO4↓+ 2HCl (注BaSO4沉淀:白色,不溶于稀硝酸)2HCl + Na2CO32NaCl + CO2↑+ H2O2HCl + CaCO3CO2↑+ CaCl2 + H2OHCl + NaHCO3 H2O + NaCl +CO2↑HCl + AgNO3HNO3+ AgCl↓(注AgCl 沉淀:白色,不溶于稀硝酸)注意:①三大强酸:浓硫酸(易吸水),浓盐酸(易挥发),浓硝酸(易挥发)都密封保存。
初三化学知识点大全第10单元

第10章酸和碱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一、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知识点讲解】1.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常见的酸有醋酸、碳酸、盐酸、硫酸。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2.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
简称指示剂。
3.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成红色。
是指示剂在变色,不是酸溶液和碱溶液在变色。
可以说:石蕊溶液遇酸变红或酸使石蕊溶液变红。
不能说:石蕊溶液使酸变红。
【典型例题】1.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它能使无色酚酞溶液( )A.变红色B.变蓝色C.呈无色D.变紫色【答案】A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 )A.NaCl B.NH3 C.HCl D.NaOH【答案】C二、常见的酸【知识点讲解】1.⑴几种常见的酸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见的酸还有硝酸(HNO3)、醋酸(CH3COOH)等。
另外,生活中常见的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酸奶中含有乳酸等。
⑵酸具有一些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溶于水后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⑶相似的化学性质①酸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②酸+活泼金属→盐+氢气(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③酸 + 某些金属氧化物→盐 + 水属于复分解反应Fe2O3 +3H2SO4 = Fe2(SO4)3 + 3H2O (注Fe2(SO4)3溶液:黄色)Fe2O3 +6HCl = 2FeCl3 + 3H2O(注FeCl3溶液:黄色)现象:铁锈不断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铁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为+3价,其溶液呈黄色。
2.(1)生活中常见的具有酸味的物质中都含有酸(如:食醋中含有醋酸,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2)浓盐酸因具有挥发性,敝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3)浓硫酸因具有吸水性,敝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4)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

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 2SO 4)、盐酸(HCl )、硝酸(HNO 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 3·H 2O ) 盐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但是整个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相等,不显电性) 一、酸碱指示剂1、概念:指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2、注意:①使酚酞不变色的夜可能是中性溶液(如NaCl 溶液)②使指示剂变色的不一定就是酸和碱的溶液,也可能是酸性的盐溶液(如,NH 4Cl 是盐却显酸性)也可以是碱性的盐溶液(如:NaHCO 3和Na 2CO 3)③酸性溶液:具有酸相似化学性质的溶液。
溶液中一定存在氢离子(H +)。
④碱性溶液:具有碱相似化学性质的溶液。
溶液中一定存在氢氧根离子(OH -)。
二、酸 :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1、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 ,阴离子为酸根离子)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H 2SO 4 + MgMgSO 4 + H 2↑ 2HCl + Mg MgCl 2+ H 2↑ 3H 2SO 4 + 2Al Al 2(SO 4)3 + 3H 2↑ 6HCl + 2Al 2AlCl 3+ 3H 2↑H 2SO 4 +Zn ZnSO 4 + H 2↑ 2HCl +Zn ZnCl 2 + H 2↑H 2SO 4 + Fe FeSO 4 + H 2↑ 2HCl +Fe FeCl 2+ H 2↑(FeSO 4 溶液、FeCl 2溶液:浅绿色) (3)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Fe 2O 3 +3H 2SO 4 Fe 2(SO 4)3 + 3H 2O (注Fe 2(SO 4)3溶液:黄色)Fe 2O 3 +6HCl 2FeCl 3 + 3H 2O (注FeCl 3溶液:黄色)CCu CuCuO + 2HClCuCl 2 + 2H 2O (注CuCl 2溶液:蓝色)CuO + H 2SO 4 CuSO 4 + H 2O (注CuSO 4溶液:蓝色)(4)碱 + 酸 → 盐 + 水 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中和反应)HCl + NaOH NaCl + H 2O 2HCl + Ca(OH)2 CaCl 2 + 2H 2OH 2SO 4 + 2NaOH Na 2SO 4 + 2H 2O(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 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H 2SO 4 + BaCl 2 BaSO 4↓+ 2HCl (注BaSO 4沉淀:白色,不溶于稀硝酸)2HCl + Na 2CO 3 2NaCl + CO 2↑+ H 2O2HCl + CaCO 3 CO 2↑+ CaCl 2 + H 2O HCl + NaHCO 3 H 2O + NaCl +CO 2↑ HCl + AgNO 3 HNO 3 + AgCl↓ (注AgCl 沉淀:白色,不溶于稀硝酸)注意:①三大强酸:浓硫酸(易吸水),浓盐酸(易挥发),浓硝酸(易挥发)都密封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敞口放 置的变
化
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挥发 性)
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吸水性)
注意事 项
① 浓硫酸的稀释:把浓硫酸沿器壁慢 ① 工业生产的盐酸偏黄,是因为含有
慢注入,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目的: Fe3 +,可用蒸馏法提纯。
加快溶解、散热)。 ② 打开浓盐酸的瓶塞,会有白雾出现,
【现象】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2+的盐溶液呈浅绿 色)。 3. 酸+金属氧化物 → 盐+水(复分解反应) a) 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和不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因为生成物有水,
符合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所以反应一定发生。 b) 示例 1:Fe2O3+6HCl=2FeCl3+3H2O 和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现象】铁锈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Fe3+的盐溶液呈黄色)。 c) 示例 2:CuO+2HCl=CuCl2+H2O 和 CuO+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Cu2+的盐溶液呈蓝 色) 4. 酸+碱 → 盐+水(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5. 酸+盐 → 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 a) 反应发生的条件:① 新酸是碳酸; ② 如果新酸不是碳酸,新盐必须是沉淀。 b) 碳酸盐都能与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c) 除硫酸钡以外的钡盐都能与硫酸反应:BaCl2+H2SO4=BaSO4↓+ 2HCl(注意:HCl 是稀盐酸,不写↑) d) 硝酸银能与盐酸反应:AgNO3+HCl=HNO3+AgCl↓
第二节 酸
一、酸的定义和分类 酸:物质溶于水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的化合物。 由于酸、碱、盐溶于水时会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含氧酸(命名“某酸”) 酸
H2SO4(硫酸)、H2CO3(碳酸)、HNO3(硝酸)、H2SO3(亚硫酸)……
无氧酸(命名“氢某酸”) HCl(盐酸,学名氢氯酸)、HF(氢氟酸)、H2S(氢硫酸)……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第一节 预备
一、酸碱指示剂 定义: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也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 H+的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含 OH-的溶液)变蓝,在中
有色沉淀:蓝色沉淀 Cu(OH)2(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 Fe(OH)3(氢氧化铁)
四大强碱都可以溶于水,但弱碱不能溶于水。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液体。 在初中化学范围内,只有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 氨水的电离是 NH3·H2O=NH4++ OH-,所以氨水也是碱。 钾、钠、钙的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CaO+H2O=Ca(OH)2
(浓硫酸)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 (稀硫酸)无色液体
①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性质)
特点
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
②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化学性质)
③ 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
用途
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制药
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 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
第三节 碱
一、碱的定义和分类 碱:物质溶于水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OH-的化合物。
NH3·H2O(氨水)
碱 金属的氢氧化物
四大强碱:KOH(氢氧化钾)、NaOH(氢氧化钠)、Ca(OH)2(氢氧化钙)、 Ba(OH)2(氢氧化钡)
(“氢氧化某”)
弱碱
白色沉淀:Mg(OH)2(氢氧化镁)、Al(OH)3(氢氧化铝)、Zn(OH)2(氢氧化 锌)、Mn(OH)2(氢氧化锰)……
特殊的有机酸:CH3COOH(醋酸,又名乙酸)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酸的电离:HCl=H++Cl-,H2SO4=2H++SO42-
二、常见的酸
盐酸(氢氯酸)
硫酸
化学式 形成
HCl
H2+Cl2
HCl
H2SO4 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酸雨形成的原理)
状态 无色液体、具有酸味、刺激性气味
浓硫酸的稀释操作
三、酸的化学性质 酸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在水中都能电离出 H+,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能电离出的 酸根离子不同。 1. 酸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 酸+活泼金属 → 盐+氢气(置换反应)
a) 这里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b) 示例:Fe+2HCl=FeCl2+H2↑ 和 Fe+H2SO4=FeSO4+H2↑
性溶液中呈紫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并非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 水溶液呈碱性的盐:纯碱、小苏打等。 水溶液呈酸性的盐:硫酸铜、硫酸氢钠等。s
二、干燥剂 1. 使用干燥剂的目的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2. 我们学过的干燥剂有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氯化钙等。
氢氧化钠易潮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CaO+H2O=Ca(OH)2
3.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等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氯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4. 浓硫酸 浓硫酸等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三、复分解反应 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特点:交换成分,价态不变。 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电离的物质(水、气体或沉淀)。 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没有先后顺序,可同时发生。
② 如果把水倒进浓硫酸里,由于水的 是因为:挥发的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
密度小,浮在硫酸上面,的热不易散失,使水暴沸,使硫酸液 成了盐酸的小液滴。
滴向四周飞溅,导致危险。
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这种作用通
常叫做脱水作用。 盐酸、硝酸、醋酸具有挥发性;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所以它们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