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
方法
从本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急诊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中选取出64例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
给
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护
理结果。
结果从不良事件发生率看,观察组为6.25%,对照组为25.00%;从护
理满意度看,观察组为96.88%,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诊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在基础护
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获取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诊;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也是用于小儿疾病治疗的有效方法[1]。
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由于小儿活泼好动特点,加上皮肤组织相对松弛,因此治
疗的难度较大,患儿配合能力较低。
在头皮静脉输液工作中经常会发生针头脱落、重复穿刺问题,由此而引发医疗纠纷。
当前,我国的护理风险管理还未全面开展,正处于发展阶段,但据相关研究显示,这种管理方式可有效降低静脉输液过程中
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此次研究将本院收治的64例急诊小儿
头皮静脉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风险管理进行相关分析,详细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急诊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中选取
出64例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
观察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8个月-8岁,平均(4.21±2.07)岁。
对照组中
男17例,女15例;年龄9个月-10岁,平均(4.56±2.13)岁。
两组患儿的基线
资料相比存在的差异性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监测患儿
的输液情况,告知患儿家属不可随意走动和大声喧哗,注重观测不良反应情况,,保证输液过程无差池。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内容为:①建立管理队伍。
由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根据工作经验明确常见风险,分析风险原因,
最后制定护理计划。
对护理小组成员加强培训,使其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
提高其工作水平,掌握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要点和技巧,严格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②提高穿刺技能。
如穿刺技巧不足,将会导致针头脱落以及液体渗漏问题[2],
这是由于护理人员在穿刺时没能正确掌握针头穿刺位置,或者患儿自身原因所致。
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穿刺时找准位置,提高专业水平,并做好针头固定。
为避
免儿童自身原因造成针头脱落,还应加强巡视,告知患儿家属做好看护,避免患
儿乱动引发此问题。
③预防感染:感染是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这主要是因护理人员的工作未按无菌标准进行,或者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损伤了患儿静脉。
对此,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对输液病房定时消毒,防止感染。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儿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包括重复穿刺、针头脱落、渗液等
[3]。
(2)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共分成三个等级,即很满意、
一般满意和不满意,很满意度+一般满意度=总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应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进行处理,采用百分率(%)表
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3讨论
头皮静脉输液是用于儿童治疗的常用方式,也是护理的关键所在,如护理不到位,将极
易发生针头脱落,漏液渗液等不良事件,同时护理人员操作水平低下也会造成重复穿刺,由
此而增加儿童痛苦,引发纠纷案件。
同时,儿童过于活泼好动,不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配合治疗能力较低,影响输液顺利进行。
加之小儿头皮血管太细,穿刺难度大,一次穿刺的
成功率较低,还容易造成血管损伤,严重则会引发感染[4]。
为避免上述所说的一系列不良情况,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就尤为重要。
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风险预防的针对性,从根源上
避免风险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25%,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0%;从护理满意度看,观察组为96.88%,对照组为75.00%。
观察组的这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风险管理可
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获取患儿家属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急诊头皮静脉输液患儿采用风险护理管理全面提高了护理水平,从根源上
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减少对儿童造成的痛苦,同时也获得广大儿童家长认可,临床应用价值
较高。
参考文献
[1] 王训文,徐鹏. 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急诊护理缺陷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222-223.
[2] 吕雪灵,姜成艳,马琳娜,等. 针柄针梗一体固定与弹力绷带联合应用在头皮静脉输
液患儿中的效果评价[J]. 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0):2541-2543.
[3] 张治萍,李苏静,周蓓,等. 责任制分层管理对急诊观察室护理效果的影响[J]. 实用临
床医药杂志,2017,21(14):176-177.
[4] 王亚楠,李平,叶苓,等. 静脉穿刺辅助装置在儿童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2017,14(10):1625-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