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地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水稻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控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介绍了泰州地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采用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控技术,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并结合当地生产实践情况,推荐出低毒安全高效的药剂使用组合,实现了稻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稻田综合种养;病虫害;防控技术;高效;绿色;江苏泰州中图分类号S435.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20)14-0095-0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Green and Efficient Control Technique of Rice Diseases and Pests During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 Model of Rice Field
in Taizhou Area
SUN Fei 1
YANG Da-liu 2WU Ai-guo 3WANG Xian 2*
(1Heheng Village Hantu Family Farm in Jiangyan District of Taizhou City,Taizhou Jiangsu 225300;2Ta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 Institute,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3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Jiangyan District in Taizhou City )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green and efficient control technique adopted in the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 models of rice fields in Taizhou area was introduced,including physical control,chemical control,biological control and other bined with the local production practice,it was recommended to use the combination of low toxicity,safe and efficient chemicals,which realiz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ice field environment.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 of rice field;disease and pest;control technique;efficient;green;Taizhou Jiangsu
泰州地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水稻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控技术
孙飞1杨大柳2吴爱国3王显2*
(1泰州市姜堰区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江苏泰州225300;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3泰州市姜堰区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推进,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在各地得到了长足发展,生产应用面积逐年扩大。
泰州市是江苏省稻麦主产区之一,截至2019年,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近2666.7hm 2,其中包括稻鸭、稻虾、稻蟹、稻渔等多种应用模式[1]。
当前,稻田综合种养在生产应用过程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水稻病害重、产量品质低。
针对这2个主要问题,泰州市农业科学院在姜堰区汉土家庭农场开展专项农业科技服务活动。
在保证水产品及禽类正常生长的前提下,探索水稻病虫草害高效绿色防控技术,以期达到种养效益双丰收的目的。
经过2年来的探索研究,初步摸索出一条防控效率高、环境友好、无毒安全的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路线,基本实现了稻田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并取得了较高的生产效益。
其生产的水稻品种南粳9108平均产量均在8250kg/hm 2以上,同时农残检测显著低于常规种植模式,达到绿色农产品标准,并且均以订单的形式出售给了泰州地区的宾馆和企业。
现总结该技术,以期为水稻种植户提供参考。
1种植模式
汉土农场稻田综合种养田块均采用水稻和绿肥种植模式,在当年水稻收获及水产品、禽类捕获结束后,所有种养田块用大型拖拉机旋耕平整,然后种植绿肥。
2水稻品种选择
针对泰州姜堰地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较宜采用的水稻品种,泰州市农业科学院专门进行了一季品种筛选试验,从产量、品质、抗病性、耐涝性等多个指标进行评价测定。
就目
前生产应用上的品种表现来看,南粳9108比较适应稻田综合种养的生产应用模式,而且该品种在汉土家庭农场已连续种植2年,均取得了较好的种植收益。
3水稻栽培管理措施3.1壮秧培育
选择土壤肥沃、近水源的地块整理成秧池田,其中畦面宽2m ,两边沟宽30cm 、深15cm ,便于人工行走和保水。
秧池田与大田比按1:80制备,用拖拉机耕翻平整。
于5月25—28日播种,播量52.5kg/hm 2左右,秧龄18d 左右。
播前先用
浸种剂浸种,之后机械化流水线播种,无纺布覆盖。
秧苗期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日常注意巡查,定期揭膜通风,叶色明显落黄的追施尿素2g/盘,定期使用吡蚜酮等药剂防治灰飞虱。
3.2机械移栽
合理密植是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不仅可以协调群体与个体的生长,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还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和抑制水稻后期病害的发生[2]。
在泰州地区,考虑综合种养模式需要给水产品及禽类提供较大的田内生长空间,建议采用30cm 行距插秧机,株距14cm ,密度为27.75万穴/hm 2,每穴3~4株苗,栽植105万株/hm 2左右。
3.3水肥管理
水稻种植期间(6—10月),田间水位根据水稻的生长要求调控。
返青够苗前期,田面水深保持在3~5cm ;够苗后至灌浆成熟期,保持田面水深5~10cm ;水稻收割前期,再将水位逐步降浅直到田面露出为止,以利水稻收割。
肥料一次性基施,全部采用无公害有机肥作基肥,施用量12t/hm 2左右,部分田块水稻生长后期可能出现肥力不足的情况,建议喷施适量磷酸二氢钾。
考虑到水体和水生动物生长发育,水稻移栽后不施用任何化学肥料。
4水稻病虫害高效绿色防控措施
4.1物理防治
主要采用布置频振式杀虫灯以及捕蝇灯的方式,利用
(下转第97页)
基金项目泰州市科技支撑计划(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稻田绿色高效
综合种养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TN201818);泰州市财政项目“三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配套技术研究”(TN201908);泰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泰州市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存在问题及建议措施”(RKX201921)。
作者简介孙飞(1987-),男,江苏泰州人,助理农艺师,从事优质稻米
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2020-04-10
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14期植物保护学
(上接第95页)
害虫的趋光性,将害虫和蝇类昆虫吸引聚集至灯光处,达到诱杀害虫的目的。
一般0.7hm2左右放置1盏频振式杀虫灯,灯底部距地面垂直距离1.5m左右[3-4]。
4.2化学防治
采用井冈霉素A水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采用春雷菌素防治稻瘟病,采用苦参碱防治各类害虫。
4.3生物防治
选择短稳杆菌和禾生绿源2种生物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各种水稻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害虫。
5水稻全生育期药剂使用流程
5.1分蘖期至拔节期
此时期的防治对象主要有螟虫、灰飞虱、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等。
所选药剂分2次使用,7月初第1次防治,药剂配比为24%井冈霉素A(菌刀)水剂750mL/hm2、1%苦参碱1500g/hm2、2%春雷霉素1500g/hm2,均按使用说明书兑水喷施;7月中旬第2次防治,药剂配比为短稳杆菌1800mL/hm2、24%井冈霉素(菌刀)水剂750mL/hm2、1%苦参碱1500g/hm2、2%春雷霉素1500g/hm2,按比例兑水喷雾防治。
5.2拔节期至孕穗期
拔节期至孕穗期防治对象主要为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褐飞虱、纹枯病、稻瘟病及其他细菌性病害。
所选药剂8月中旬一次性使用,配比为和生绿源450mL/hm2、24%井冈霉素(菌刀)水剂750mL/hm2、1%苦参碱1500g/hm2、2%春雷霉素1500g/hm2、穗满多450g/hm2,所有药剂均按说明书兑水喷施,建议选用雾化效果较好的喷雾器均匀喷洒。
5.3孕穗期至抽穗期
本时期防治对象有螟虫、飞虱、稻曲病、纹枯病、稻瘟病等,用药时间为8月下旬或9月初,药剂配比为短稳杆菌1800mL/hm2、24%井冈霉素A(菌刀)水剂750mL/hm2、1%苦参碱1500g/hm2、2%春雷霉素1500g/hm2、穗满多450g/hm2,按说明比例兑水均匀喷洒。
5.4抽穗期至收获
在泰州地区,抽穗期至收获期稻飞虱发生程度与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密切相关,生产上要及时观察病害发生情况。
在前期防治的基础上,如若稻飞虱发生情况依然较重的话,可使用1%苦参碱1500g/hm2、24%井冈霉素A(菌刀)水剂750mL/hm2兑水均匀喷洒;若发生情况严重,可连续用药防治2~3次。
6参考文献
[1]杨大柳,胡中泽,衣政伟,等.泰州市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分析及建
议[J].中国稻米,2020(1):1-3.
[2]吕宏飞,张安存,韩正光,等.不同栽插密度对南粳9108群体性状及
产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5,21(1):78-80.
[3]谢永忠,李利.稻虾共作模式下的水稻绿色生产技术要点[J].江西农
业,2019(12):4.
[4]史翠红.“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田绿色防控技术[J].现代化农业,2019 (12):4-6.
(铜道、战溃)500倍液、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还可选择碱式硫酸铜(铜高尚)、氢氧化铜(可杀得2000、杜邦可杀得叁千)、噻唑锌、噻菌酮(龙克菌)、氧氯化铜、荧光假单胞杆菌(喜康)、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等,作为轮换药剂使用,能够较好地防治软腐病。
重发田隔7d喷1次,连续喷2~3次,药剂要轮换使用。
疫病需及时喷药预防,5—6月是喷药预防的关键期,可选择使用10%氟噻唑吡乙酮(增威赢绿)可分散油悬浮剂
3000倍液、18.7%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凯特)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吡唑醚菌酯(泰媄、贝金彩)2000倍液、20%嘧菌酯(阿米佳)1500倍液、72%霜脲·锰锌600倍液、80%烯酰吗啉300~450g/hm2+72%代森锰森600~750g/hm2、50%烯酰吗啉900g/hm2+霜霉威盐酸盐900g/hm2喷施防治,提前预防疫病,有利于减轻疫病影响。
2.2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以田间管理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降低病虫害侵袭率,提高槟榔芋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如针对斜纹夜蛾,于虫卵期集中摘除卵块减少虫卵数量,降低成虫率。
在槟榔芋种植期间,为减少病虫害侵袭,可实行轮作,间隔2~3年以上可有效减轻病虫害影响;同时,应及时翻耕,避免土壤病虫害滋生、繁殖,农作物种植时需合理密植,提高通风透光率,以减少病虫害传播等。
另外,可通过土壤处理、种芋消毒、合理施肥、科学管水、拔除病株、清沟排渍等多种田间管理措施减轻病虫害发生[4],如于整畦前撒石灰750~ 1500kg/hm2,于播前用噻菌酮等药液浸种1h;平衡施肥,有机肥、农家肥要充分腐熟,施足基肥,增加磷、钾肥的施加量;晴天沟中有水保持湿润、雨天及时排水,不可漫灌,做到高畦深沟、清沟排渍;及时拔除病株,带离田间,并于病穴撒石灰消毒,避免病菌扩散影响。
通过加强田间管理,能很好地起到农业防治效果,减少了病虫害侵袭,提高了槟榔芋种植质量和产量。
2.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以生物多样性理念进行的田间防治,以害虫的天敌,如在田间投放瓢虫等益虫,起到减少病虫数量的作用;或阻断生物种间交配机制起到防治害虫作用,以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引诱斜纹夜蛾雄蛾,以诱捕器捕杀害虫,从而降低雌雄交配率,减少害虫后代数量。
2.4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病虫害多采用杀虫灯诱杀害虫,如斜纹夜蛾有较强趋光性,因而可以在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起到诱杀斜纹夜蛾的作用;或以糖醋液诱杀害虫,如以糖∶醋∶酒∶水=3∶
4∶1∶2的比例混配,并加少量敌百虫诱捕斜纹夜蛾,能够起到防治害虫的效果。
3参考文献
[1]董晓菲,史辉,赖倩玉,等.槟榔芋软腐病土壤拮抗细菌的筛选[J].江
苏农业科学,2019,47(13):135-137.
[2]黄小玲,李宇慧,黄超艳,等.槟榔芋斜纹夜蛾的发生与防治[J].南方
园艺,2019,30(6):15-17.
[3]赵庆阳,李宇慧,张武鸣,等.不同药剂对槟榔芋疫病的防效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9(22):60.
[4]谢晟.长汀槟榔芋的生长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 37(5):104-105.
马俊瑛:长汀县槟榔芋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