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金蝉脱壳》教学内容的选择
小学语文《金蝉脱壳》教案

小学语文《金蝉脱壳》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金蝉脱壳》的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金蝉脱壳》的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通过描写、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坚韧不拔的品质。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金蝉脱壳》的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1)理解《金蝉脱壳》的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
(2)学会通过描写、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金蝉脱壳》的文本及注释。
(2)相关背景资料、图片等教学资源。
(3)教学课件或黑板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搜集相关资料,了解《金蝉脱壳》的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简介《金蝉脱壳》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2)讲解课文中的描写、抒情等手法,引导学生学会表达。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练习。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金蝉脱壳》。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
苏教版第九册《金蝉脱壳》教案通用

苏教版第九册《金蝉脱壳》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第九册《金蝉脱壳》,涉及教材的第四章《观察与探究》第三节《昆虫的变态发育》。
具体内容为通过观察金蝉脱壳的过程,理解昆虫变态发育的特点,探讨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昆虫变态发育的基本概念,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及生物学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昆虫变态发育的特点,金蝉脱壳的过程。
难点:理解金蝉脱壳的生物学意义,学会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展示台、金蝉标本、显微镜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金蝉标本,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发育过程,提出问题:“金蝉为什么需要脱壳?”2. 新课导入:讲解昆虫变态发育的基本概念,介绍金蝉脱壳的过程。
3. 实践观察:学生分组观察金蝉脱壳的实物或视频,记录关键步骤,思考生物学意义。
4. 例题讲解:分析金蝉脱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探讨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5. 随堂练习:设计关于昆虫发育和金蝉脱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金蝉脱壳》2. 内容:a. 昆虫变态发育b. 金蝉脱壳过程c. 生物适应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描述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
b. 解释金蝉脱壳的生物学意义。
c. 分析生物如何适应环境。
2. 答案:a. 昆虫变态发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b. 金蝉脱壳是为了完成从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适应环境变化。
c. 生物通过不断进化,形成适应环境的特征,如金蝉脱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昆虫变态发育和金蝉脱壳过程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实践观察的积极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其他昆虫的发育过程,探索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金蝉脱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金蝉脱壳优秀教学设计金蝉脱壳优秀教学设计教案设计的特征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
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金蝉脱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金蝉脱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蝉脱壳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观、议等方式品味金蝉脱壳的神奇。
3. 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整体把握,温故知新1.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金蝉脱壳。
2.在文中,作者感叹道:“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小黑板出示句子)“这”指的是什么事情?(金蝉脱壳)金蝉脱壳神奇有趣,再读课题。
文中还有个感叹句也说金蝉脱壳神奇有趣,你能找出来吗?出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指名读好两个感叹句。
2024年《金蝉脱壳》公开课标准教案优秀1

2024年《金蝉脱壳》公开课标准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语文》教材第七单元《金蝉脱壳》一课。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词学习以及修辞手法分析。
具体章节内容为:课文阅读、词语解析、句子成分分析、修辞手法探讨以及文章结构梳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和重点句子;2. 分析课文中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4.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解蝉生长过程,拓宽知识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修辞手法分析,如拟人、比喻等;2. 教学重点:生词、短语理解与运用,以及文章结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阅读材料、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蝉生长过程图片,引发学生对蝉兴趣,进而引入课文学习;2. 课文阅读:带领学生共同阅读课文,讲解生词、短语,分析句子成分;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结合具体句子进行讲解;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句子仿写,巩固知识点;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金蝉脱壳》;2. 生词、短语;3. 重点句子;4.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5. 文章结构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分析课文中修辞手法,举例说明;答案:(1)蜕变:生物成长过程中发生一种质改变;剥离:去掉外面部分;蠕动:像虫子一样慢慢移动。
(2)修辞手法分析见课堂讲解;(3)课文主旨:通过描述蝉生长过程,表达生命顽强和自然规律神奇。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身边生物,选择一种进行观察并记录其生长过程,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参与课堂;2. 教学过程中,对重难点讲解是否清晰;3. 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程度,以及对作业完成情况。
《金蝉脱壳》公开课优质教案优秀

《金蝉脱壳》公开课优质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金蝉脱壳》。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课文《金蝉脱壳》的阅读与理解,生词、短语的学习,句子成分分析,文章结构分析,以及修辞手法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金蝉脱壳》中的生词、短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分析句子成分和文章结构,使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提高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句子成分分析,文章结构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生词、短语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原文、生词表、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蝉鸣录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它给你什么感觉?由此引出课题《金蝉脱壳》。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理解课文内容。
3. 生词、短语学习:讲解生词、短语,让学生在课文中标注,并朗读巩固。
4. 句子成分分析:挑选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分析句子成分,讲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5. 文章结构分析:梳理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篇章结构。
6. 修辞手法讲解: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子仿写和文章结构分析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金蝉脱壳》。
2. 板书生词、短语。
3. 板书句子成分分析,文章结构,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以《金蝉脱壳》为例,写一篇关于自然现象的说明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发现自然之美,开展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涵盖;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金蝉脱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金蝉脱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金蝉脱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背景《金蝉脱壳》是一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通过金蝉脱壳的形象来告诉人们在困境中应该有创新的思维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教授《金蝉脱壳》这个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金蝉脱壳》寓言故事的背景和内涵。
2.学会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
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电脑和投影仪。
2.《金蝉脱壳》故事的讲解资料。
3.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导入课题,例如简单地说一个和《金蝉脱壳》有关的笑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导入讨论(10分钟)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听过《金蝉脱壳》这个故事吗?你们对这个故事有什么了解?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该故事的寓意和教育意义。
3. 分析故事情节(15分钟)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金蝉脱壳》的情节和背景,并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教师还可以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或音频,给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故事。
4. 理解寓意(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故事中的寓意进行分析和解读。
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表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成员可提出补充和展开的意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不同角度解读寓意。
5. 创新思考(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考。
例如:如果你是金蝉,你会如何脱壳?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其他角色,你会如何应对困境?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想法。
6. 反思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思考。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对今天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寓言故事《金蝉脱壳》,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更多的引导和解释。
2024年苏教版第九册《金蝉脱壳》教案通用

2024年苏教版第九册《金蝉脱壳》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苏教版第九册《金蝉脱壳》,主要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观察与探索”中的第2节“金蝉脱壳”。
详细内容包括:介绍金蝉的生长过程和脱壳现象,探索金蝉脱壳的科学原理,了解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蜕皮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金蝉的生长过程和脱壳现象,掌握金蝉脱壳的科学原理,拓展对自然界中其他生物蜕皮现象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金蝉脱壳的科学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金蝉脱壳过程,了解金蝉生长周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金蝉标本、多媒体设备、投影仪。
学具:放大镜、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实践情景引入:展示金蝉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昆虫吗?它有什么特殊之处?”2. 教学新课讲解金蝉的生长过程,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金蝉的发育特点。
介绍金蝉脱壳现象,播放金蝉脱壳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金蝉为什么要脱壳?脱壳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金蝉脱壳时,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思考,教师解答:金蝉脱壳时,身体颜色变深,翅膀变硬,体形变大。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探讨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蜕皮现象,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金蝉的生长过程2. 金蝉脱壳现象脱壳原因脱壳过程身体变化3. 自然界中的蜕皮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金蝉脱壳的科普短文。
2. 答案要点:金蝉的生长过程和脱壳现象;金蝉脱壳的科学原理;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蜕皮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金蝉脱壳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金蝉脱壳说课稿

金蝉脱壳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为《金蝉脱壳》,是一篇寓言故事,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
该故事通过讲述金蝉在危(wei)险关头使用智慧和勇气脱离困境,传达了勇敢面对难点、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智慧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这篇故事,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学会在困境中寻觅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2)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勇敢面对难点、不屈不挠的精神;(2)培养学生对智慧的重视和追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2)匡助学生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引导学生思量故事中的道理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猜测故事的主题和内容。
2.讲解故事(15分钟)首先,给学生讲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思量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然后,逐段讲解故事的情节,匡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阅读理解(20分钟)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并完成相应的阅读理解题目。
随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答案和理解。
4.思量与讨论(15分钟)引导学生思量故事中的道理和意义,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如金蝉是如何使用智慧和勇气脱离困境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观点进行回答。
5.表达与展示(2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展示故事情节,并通过表演来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6.总结与反思(10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启示?五、教学资源1.故事《金蝉脱壳》2.图片展示3.阅读理解题目4.小组讨论问题5.角色扮演道具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预讨论的积极性、阅读理解的准确性等。
小学语文优质课《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语文优质课《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优秀5篇《金蝉脱壳》教案篇一教材分析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课文以“金蝉脱壳”为题,告诉我们写的是金蝉怎样脱壳的事情。
如作者所说,“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所以,作者观察最仔细,描写最细致。
我将这一段文字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找句子、画词语、读文字、填表格、作复述等多种形式,具体感悟课文内容。
这样做,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金蝉脱壳”的全过程,使学生从中感悟到事物的发展的缘由,从而加深学生对事情发展有“感悟奇特的情景”。
同时对事物的观察掌握好的方法,即(1)要仔细观察;(2)要有重点地观察。
学情分析1、所教学生缺乏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也欠缺,没有主动去发掘问题的所在,都是等待老师的提示或引导才能慢慢有所领会。
2、由于学生的年龄段原因,对事情的深层次分析未能透彻和领悟,如观察“金蝉脱壳”之时,对“蝉尾出壳”的情景没能仔细观察。
从而无法分享作者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也不容易知晓金蝉脱壳的秘密。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难点: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蝉脱壳》。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文。
2、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1、默读第3—6自然段。
想想:作者是怎么按顺序来写的?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三、学习第三部分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四、布置作业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苏教版第九册《金蝉脱壳》教案通用

苏教版第九册《金蝉脱壳》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金蝉脱壳》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四章节“观察与发现”,详细内容为通过对金蝉脱壳现象的观察,了解昆虫生长发育的特点,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金蝉脱壳》一文的主要内容,掌握昆虫生长发育的相关知识,学会运用观察、思考、探究的学习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善于发现、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昆虫生长发育过程的理解,以及对观察、思考、探究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学会观察、思考、探究,培养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金蝉脱壳过程图片、视频等)学具:学习单、笔、尺子、放大镜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金蝉脱壳的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初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金蝉脱壳》一文,了解文章大意,教师进行反馈指导。
3. 精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分析金蝉脱壳的过程,学习昆虫生长发育的知识。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观察金蝉脱壳的实物或图片,记录观察结果,进行交流分享。
5.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例题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学习单上的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六、板书设计1. 主题:《金蝉脱壳》2. 内容:昆虫生长发育过程观察方法:眼看、手摸、放大镜观察思考与探究:金蝉脱壳的原因及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描述一下金蝉脱壳的过程。
(2)运用观察、思考、探究的方法,研究一下生活中的其他生物现象。
2. 答案:(1)金蝉脱壳的过程:金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幼虫到成虫需要脱去外壳。
脱壳时,金蝉会寻找合适的位置,用力挣脱旧壳,露出柔软的新身体。
金蝉脱壳教案教学设计

金蝉脱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自然奇观”章节,详细内容为《金蝉脱壳》一文。
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金蝉的生长过程,特别是脱壳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自然现象,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关键信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金蝉脱壳的生长过程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金蝉脱壳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对金蝉脱壳现象的认识。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学会通过阅读提炼关键信息。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金蝉脱壳的过程,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金蝉脱壳》2. 重点词语:生长、脱壳、神奇、观察、想象3. 金蝉脱壳过程:卵→幼虫→成虫→脱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金蝉脱壳的过程,谈谈你对这一自然现象的认识。
答案:金蝉脱壳是金蝉在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奇特现象。
在脱壳过程中,金蝉从幼虫变成成虫,外形发生巨大变化。
这一过程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顽强。
2. 作业题目: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写一段话描述生活中的一个自然现象。
答案:示例:夏日午后,一场雷阵雨突然降临。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
不一会儿,阳光穿过云层,彩虹挂在天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金蝉脱壳》一文,让学生了解了金蝉的生长过程,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
金蝉脱壳的教学设计方案

金蝉脱壳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金蝉脱壳”的含义和起源。
2. 掌握“金蝉脱壳”的基本技巧和应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金蝉脱壳的意义和起源。
2. 金蝉脱壳的基本技巧和应用方法。
3. 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
1. 开篇引入
教师讲解金蝉脱壳的起源和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其在现实生活
中的应用。
2. 理论学习
教师讲解金蝉脱壳的基本技巧和应用方法,包括身体协调、运
动节奏、呼吸控制等方面。
同时,引导学生探讨其潜在的应用场景
和优缺点。
3. 实践演练
让学生进行实践演练,分别练习金蝉脱壳的入门级、中级和高级动作。
同时,注重让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分析个人的体能、灵敏度、反应速度,逐步提高练习水平。
4. 应用案例分析
引导学生讨论金蝉脱壳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并加以分析。
通过对影视剧、体育竞技、战争体验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其实际应用效果。
5. 总结复习
对本学习单元进行总结,概括金蝉脱壳的含义、基本技巧和应用场景,并通过造句、回答问题等形式进行检测和复习。
四、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实际练习、发言表现、课堂作业等方面进行教学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强项和差距,鼓励其进一步努力。
2. 通过课程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效果,对其进行科学评价。
五、教学资源:
1. 课本和课件。
2. 影视剧和体育比赛的录像。
3. 金蝉脱壳的实际案例集锦。
课文《金蝉脱壳》教案

课文《金蝉脱壳》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成语“金蝉脱壳”的含义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想象课文内容。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智慧,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生词学习:列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讲解和例句演示,让学生进行跟读和模仿。
3.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细节。
4. 成语解释:讲解成语“金蝉脱壳”的含义和用法,并用例句进行解释。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择角色,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金蝉脱壳》课文文本。
2. 生词和短语列表:列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图片和视频: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源。
4. 角色扮演道具:根据角色需要准备相应的道具。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生词学习:列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讲解和例句演示,让学生进行跟读和模仿。
4.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细节。
5. 成语解释:讲解成语“金蝉脱壳”的含义和用法,并用例句进行解释。
6.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择角色,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包括语音语调、表情等。
2. 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包括拼写、用法等。
金蝉脱壳说课稿(15篇)

金蝉脱壳说课稿1 各位老师午后好: 这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金蝉脱壳》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
说教材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金蝉脱壳》,描绘大自然的美妙景象,展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与奥秘。
本课的语言细致入微,准确形象,对蝉脱壳的过程描述得惟妙惟肖、生动搞笑,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文本的脉络清晰,整个脱壳过程能够分为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
教学时,我们能够紧紧抓住“金蝉是怎样脱壳”的这一条线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脑中清楚地映出没有脱壳的蝉是什么样貌,然后重点感知蝉是怎样脱壳的,感受脱壳的顺序。
脱壳后的蝉又是什么样貌。
在让学生了解感知了蝉虫脱壳的情景过程时,还要典型性、适当地体会作者的观察习作方法,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说目标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理解课文资料,透过读、观、议等方式品味金蝉脱壳的神奇。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尝试将其运用到生活和写作中去。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五年级学生的实际状况,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根据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制定,我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课文图片,理解课文资料。
比较阅读法,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比较金蝉脱壳前后蝉的不同特征,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来进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并透过视频的播放为学生还原金蝉脱壳的全过程。
说过程 遵循语文教学从整体入手的原则,我制定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引入诗文,揭示课题 透过让学生回忆刚学过的清代诗人袁枚《所见》这首诗,引导学生去发现令一路高歌的牧童忽然闭口立的正是我们这天要学习的蝉!透过揭示课题,让学生读准多音字qiao,并适时补充成语,在《三十六计》和《三国演义》中,它一般用来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
金蝉脱壳教案 教学设计

金蝉脱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六课《金蝉脱壳》。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词学习,修辞手法分析,以及作文启发。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过程。
2.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词,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生词学习,金蝉脱壳的过程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金蝉脱壳的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词语卡片,作文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金蝉脱壳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阅读,讲解生词,分析修辞手法。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本课所学生词造句,练习修辞手法。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金蝉脱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金蝉脱壳》2. 生词:蠕动、挣脱、壳、蜕变等。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4. 金蝉脱壳过程:幼虫→成虫→脱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金蝉脱壳的过程。
(2)运用本课所学生词,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答案:(1)金蝉脱壳的过程:金蝉从幼虫到成虫,需要经历四次蜕皮。
一次蜕皮,金蝉将旧壳挣脱,完成蜕变。
(2)例文:夏日的大自然,万物生长。
金蝉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它们经过四次蜕皮,终于迎来了生命的蜕变。
它们挣脱了束缚自己的壳,展翅高飞,成为夏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词和修辞手法。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将所学知识拓展延伸,提高语文素养。
金蝉脱壳教案与反思中班

金蝉脱壳教案与反思中班标题:探究《金蝉脱壳》的教案与反思(中班)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金蝉脱壳》这个寓言故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2. 帮助幼儿理解金蝉化蛹脱壳的象征意义,以及与生活中的变化和成长的关联。
3. 提供幼儿参与互动和语言表达的机会,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材料:1. 绘本《金蝉脱壳》2. 卡片或图片:蝉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图像3. 幼儿绘画用具和纸张教学活动及过程:1. 激发兴趣和预习: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幅蝉的图片或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你们见过蝉吗?”“蝉是如何变成这样的?”教师可穿插给一些提示或信息,引导幼儿思考。
2. 导入故事情节:教师向幼儿介绍《金蝉脱壳》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告诉他们故事中金蝉是如何从蛹中脱壳而出的,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3. 绘本阅读:教师出示绘本《金蝉脱壳》并逐字逐句地读给幼儿听,鼓励他们观察绘本中的插图和表情,关注故事情节和细节。
4. 检查理解:教师通过提问来检查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比如,“金蝉为什么要脱壳?”“金蝉脱了壳以后的感受是什么?”等问题,鼓励幼儿进行回答和讨论。
5. 探究蝉的生命周期:教师出示蝉的生命周期图片或卡片,与幼儿分享蝉的不同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并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比较。
通过观察,让幼儿理解金蝉从蛹中脱壳的意义和过程。
6. 制作金蝉手工:幼儿用绘画用具在纸张上绘制自己理解的金蝉脱壳过程,并可用剪刀剪下图像,创作一幅金蝉脱壳的手工作品。
鼓励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解释他们的想法。
7. 反思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金蝉脱壳的象征意义以及与生活中的变化和成长的关联,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思考和观点。
教师可以提问:“金蝉脱壳后,我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生活中,什么事情让我们觉得需要改变或成长呢?”教学反思:1. 教案设计上,增加了多个互动环节和观察练习,帮助幼儿主动参与学习,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金蝉脱壳》教案

《金蝉脱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金蝉脱壳》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语法知识讲解,修辞手法分析,以及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挖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描述事物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蝉的生长过程,增强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析,如拟人、比喻等。
重点:生字词学习,课文内容理解,观察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阅读材料、生字词卡片、写作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蝉的生长过程图片,引发学生对蝉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金蝉脱壳》2. 生字词:蝉、脱壳、蜕变、拟人、比喻等。
3. 重点句型:通过……,使……。
4. 课文结构:起、承、转、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金蝉脱壳》为例,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写一篇观察日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自然科学书籍,如《昆虫记》,了解更多关于昆虫的知识。
组织学生开展“我眼中的大自然”主题征文活动,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中的重点句型和课文结构。
4. 作业设计的要求与答案的提供。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金蝉脱壳》教学新探

《金蝉脱壳》教学新探《金蝉脱壳》是一部著名的戏曲剧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应该既注重学生对戏曲的理解,又要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蝉脱壳》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戏曲表演的特点。
2.学习《金蝉脱壳》的基本唱腔和舞蹈动作。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过对名词词汇进行分析和解释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2.戏曲表演的特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结合具体的表演形式讲解。
3.唱腔和舞蹈动作,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示范和讲解,并配合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纠正和指导。
三、教学方法2.示范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来帮助学生学习唱腔和舞蹈动作。
3.实践法。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
让学生观看《金蝉脱壳》的视频,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表演特点三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2.讲解环节。
对学生所注意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加以分析解释。
3.学习唱腔和舞蹈动作。
教师进行示范并一步一步地进行讲解,让学生模仿跟着教师学习。
4.实践环节。
学生分组表演,教师进行点评和纠正。
5.总结反思。
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五、评估方法1.观察学生的认真程度和参与程度。
2.通过学生的表演来对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技能进行评估。
六、课后拓展1.学生自己唱和跳《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教案

金蝉脱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五单元《金蝉脱壳》。
文章讲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帮助刘备脱险,巧妙地利用金蝉脱壳的计谋,让刘备成功逃脱的故事。
通过这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金蝉脱壳的来历,以及古代兵法中的智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金蝉脱壳的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对古代兵法研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金蝉脱壳的来历和含义,文章的翻译和理解。
难点:金蝉脱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讲述三国时期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金蝉脱壳的好奇心。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金蝉脱壳的来历和含义。
3. 翻译练习:让学生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加深对金蝉脱壳的理解。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金蝉脱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5. 举例讲解:教师举例讲解金蝉脱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金蝉脱壳的问题。
7. 板书设计:将金蝉脱壳的步骤和含义板书在黑板上。
8. 作业设计: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金蝉脱壳实际应用的小论文。
六、板书设计金蝉脱壳:1. 准备阶段:隐藏真实意图,制造假象。
2. 实施阶段:利用假象,让敌人上当。
3. 逃脱阶段:趁机逃脱,达到目的。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以金蝉脱壳为主题,写一篇关于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小论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金蝉脱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金蝉脱壳的来历和含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对于金蝉脱壳的实际应用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讲解。
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兵法,探索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可以组织一次主题活动,让学生举例说明古代兵法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以此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只顾 眼前 3 利益、 不顾身后隐患的人或事呢? 如果
有 , 想想 该怎样劝告 。 请你
设计 意 图 :语 文 学 习只有 回到 生 活 中才具有 生命 的 活力 ,才能 点燃 学
习语 文 的 “ 火种 ” 碰 撞 出 学 习语 文 的 ,
层 土, 然后爬上高高 的树干 !为 了这脱壳 , 蝉虫得小心翼翼地躲过众
就是要在别人止步 的地方再多走那 么一 两步。 我们在这 ”
篇课文 的教学 中 , 仅要 直面 “ 壳 ”而且还要 透过 “ 不 脱 , 脱 刻 , 是让 我们 的 教 学 生 长 出 思 想 和 高 度 。 而
1给 出一 个 选 择 .
那 么 , 师 在 教 学 中应 作 哪些 拓 展 呢 ? 教
f 出示课文第 四节 的开头一句“ 开始脱壳 了!” )
脱 壳 后 面 为什 么 要 用感 叹号 呢 ? 了小 作 者 期 待 已久 的 兴奋 外 , 除 是
2自由 朗读 课 外 阅 读 材 料 《 鹊 . 喜
搬家 》 。
否还能体会 出脱壳对于一只蝉 的特殊意义? 这样 的追 问是“ 由表及里 ” , 的 从人 的角度过渡到蝉 的角度 , 更利 于 学生切己体察 :
. 责任 编 辑 : . . 王
・
颖
4 ・ 7
脱壳 , 坚持后歌 唱 !选择什么都无关 紧要 , 只要你选择 了 追求和信念 、 隐忍和付 出 , 即使你 现在还是 “ 丑小 鸭” 但 ,
2读 出一 个新 生 .
白天 鹅 ” 1 作者在 叙述 “ 、头 ” “ ” “ ” 四个部 位脱壳 是 终 有 一 天你 会 成 为 漂 亮 的 “ 背” “ 、脚 、尾 等 的 时 候 , 点 写 了 “ ”这 同样 也 为 我们 的 教 学 指 明 了方 重 尾 ,
一
设计意图: 学文是 为 了明理 , 价 评
人 物 有利 于今后 行 事做人 。道 理 的 归 纳 , 物 的评 价 , 分发挥 了学 生的思 人 充
维。
、
把 握 核 心 语境 , 入脱 壳之 实 深
文本情境是教学情境 的核心要素 , 本文题为“ 金蝉脱壳 ” 自然脱壳 , 这 部分应 该是教学 内容的关键部分 , 作好取 舍 , 摈弃芜杂 信息的干扰 ,
的 。让这 些动词 “ ” 动 起来 , 是让 文本 “ ” 活 起来 的 “ 化 为何偏偏选择 了这样一个题 目? 催 剂 ”学 生从 中感 到了兴趣 , , 理解 了语言 , 品味 了和谐 。 这恰恰反映 了编者对这个题 目的良苦用心 。金蝉脱 “ ③读 出 自己的“ ”好 的语言应该积累下来 , 趣 。 在这个 壳 ” 底 是 什 么 呢 ? 它是 一 个 成 语 , 个 来 自于 “ 十六 到 一 三 时候及 时引导学 生把 这段话 背诵下来 、 累下来 , 积 会让 这 计” 的成语 , 同时还会勾连 出几个人物 、 一段 历史 , 当年诸 些 富有表现力和想象力 的动词在学 生的语 言结构上生长 葛亮 用 了 这 一 计谱 写 了 今 天 为 世 人 所 知 的 历 史 。历 史 是
( )交流读书体会。想想喜鹊 的 1
“ 难” 远 是什 么? “ 近患 ” 什么 ? 是
( ) 对这 种情 形 , 怎样 劝 告喜 2面 你
鹊?
为了这脱壳 , 蝉经历 了几年甚至 十几年 的漫长等待 , 才由卵变 为幼
虫终 于从 泥 土 里爬 出 ! 了这 脱壳 , 虫 必 须用 纤 弱 的前 爪挖 穿厚 厚 的 为 蝉
首先 , 语言 的拓展 。 金蝉 脱壳” “ 这个成语 中含有表示
其 次 , 动 的拓 展 。 “ 蝉脱 壳 ” “ 十 六 计 ” 的一 计 , 活 金 是 三 中 其 他 计 分 别 是 什 么 呢 ? 一计 背 后 都 有 一段 历史 故 事 , 每 请 搜 集 一 下 并 在 班 内 交 流 。最后 , 习作 的拓 展 。 细 观 察 我 仔
基于这样 的理解 , 有不少的课堂把教学 的着眼点只集 2劝 告 别 人 要 讲 究 方 法 , 能 带 对 自然的敏感度 。 . 才 蝉” 主要通过 图片 、 实物 等来 展示蝉及其脱壳 的过程 , j 知谚 来好 的效果 , 同时不 给 自己带来 麻烦 。 中在 “ 身上 ,
3( :
这是培养学 生整体把握能力的有力举措 ,在 这一过 的时候 , 果给你一个 生命 的选 择 , 如 你愿 意做蝉虫 , 是 还 程 中学 生会 敏锐地发 现文章语言的叙述特点 ,为 深入 理 蝉?为什么?请你慎重地告诉我 。
解 文 本 内容 打下 了基 础 。 时 , 师 要 适 时地 进 行 点 拨 和 同 教
好 习惯 。 3品 味 一 句 , 脱 壳 以 美 . 给
蝉 虫 , 忍 辱 负 重 , 持 不 懈 , 默追 求 , 不 言弃 ; 它 坚 默 永
总 结 ,培 养 学 生 读 文 章 时 抓 关 键 词 语 来 理 清 文 章 顺 序 的 蝉 , 纵 情 歌 唱 , 由飞 翔 。 凰 涅 口 , 火 中重 生 ! 蝉 它 自 凤 烈 金
默 读课 文 , 笔 画 出蝉 脱 壳 步 骤 的 词语 , 后 交 流 。 用 然
智 慧与情 感 。 课本 仅仅 是个 范例 , 只有
举一 反 三、灵 活运 用 才是 学 习的根 本
目的 。
◆ 责任 编 辑 : : . 王
・
颖
4 ・ 6
高修军 : 金蝉脱壳》 谈《 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 学与管 理
执、 残暴 的语气 。 5课 文主要 写少年 智劝吴 王 , 么 . 那
2 1 年 2月 1 01 5日
他 是如何智 劝的 呢?表现在哪些 方面 ?
( 生讨论 。 ) 学
设 计 意 图 : 明 的示 意 图, 启 发 简 能
学 生想 象, 引导辩说 , 而发展 学 生的 从
谈《 金蝉脱壳》 教学 内容的选择
●江苏邳 州市 福州路 小学 高修军
《 金蝉脱壳》 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的一篇 课文 , 主要通过小作 者敲
眼睛和感受描述了蝉虫脱壳 的过程 , 旨在展现 自然界的神奇 和美妙 , 测
语 言 能力 , 习巧 妙说 理 的方 法。 学 四、学文 明理 , 评价 人物
师 描 述 : 虫 经 过 了漫 长 的 等 待 、 途 的 跋 涉 、 恶 《 蝉脱壳》 蝉 长 险 金 的教学就会 活泼有趣 , 又不失扎实有效 , 真正
的环境 , 最终一 个华丽 的转 身 , 由蛹变成 了成虫 , 实现 了 体 现 了对 学 生 语 言 和生 命 的 多重 关 怀 。
系一下其他 的动词 , 读读看合适 吗? 从这里 面我们会 发现 止 于 此 , “ 次 奇 妙 的发 现 ” ” 虫 是 如何 变 成 蝉 的 ” 如 一 、蝉 等
这 些 表 示 动 作 的 词语 是 连 贯 的 ,是 浑 然 一 体 的 ,是 和 谐 等也应该是可 以的, 似乎还更 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心态 , 可
向。
这个 时候 , 们 面前 的蝉 , 是 单 纯 的 我 们 眼 中的 蝉 我 还
出示句子 :最有趣 的是蝉尾 出壳 的情 景。未 出壳 的 吗? 的一 生不 啻于一曲生命 的赞歌— —音乐响起 , “ 它 出示 蝉尾使劲地抖动着 , 伸着 。 蝉儿 把它 已经 出壳 的上半身腾 文章 最 后 一 节 :
调 。”
恢 准备开始 它的歌 唱生 涯。” ① 读出作者的“ ” 作者认为蝉尾 出壳是最有趣 的 , 上 , 复着体力 , 趣 。
你 读 读 看 , 得 有 趣 在 什 么地 方 ? 觉 了 这 几 个 表 示 动 作 的词 语 “ 动 着 , 着 ” “ 后 仰 去 ” 抖 伸 、向 、 “ 向前 扑 来 ”“ 住 ” “ 力 一 抽 ” 、抓 、用 ,这 几 个 词 语 用 得 有 趣 学 生 伴 着 音 乐 轻 轻 地 朗读 , 行 着 生命 的 碰 撞 、 礼 进 洗
三 、围绕 多义 语 词 , 展 脱 壳 之 延 拓 ②读 出文本 的“ ” 作者在写蝉尾出壳 的时候 , 趣 。 用上 和 新 生 !
课文 的题 目为 “ 金蝉 脱壳” 这一 题 目概括 了本 文的 ,
吗? 果把 “ 如 向后 仰 去 ” “ 和 向前 扑 来 ” 换 一 下 位 置 , 联 主 要 内容 ,但 是 能 够 表 达 主要 内容 的语 言 形 式 应 该 还 不 交 再
空 向后仰去 , 又敏捷 地向前扑来 , 再用前脚抓住 蝉壳用力
一
“ 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 ,它是那样五彩缤纷 , 就
的蝉 壳 , 明发 亮 , 透 闪着 金 光 。 阵 儿 , 儿 长 久 地 趴 在 树 这 蝉
抽 , 白 又嫩 的蝉 尾 就 出来 了 。 个 动 作 配 合 得 自然 协 像雕刻 家给 自己的艺术 品涂上了油彩一样。而留在一旁 又 整
起 来 , 现 语 言 的 高 效 内化 。 实 二 、 织 生 命 追 问 。 出 脱 壳 之 义 组 浅 什 么 ? 史 是 文 化 ! 个 时候 , 们 就 会 豁 然 开 朗 , 文 教 历 这 我 语
学要 实现民族 文化的传承 !而这往往是我们在教学 中所
‘
著 名 特 级 教 师 窦 桂 梅 说 过 :语 文 教 学 要 实 现 深 刻 , 忽视 的 。 “
壳” 寻求 生命 完整意义的构建。 去 这不是在刻意地追求深 动物 名称 的字 , 搜集一下还有哪些成语 中含有动物名称 。
多媒体 出示蝉虫和蝉 的图片 。
圉 爨
飞翔和歌唱的梦想。当我们面对这个渺小而又伟 大生命
们生 活的世界 , 你会发现有许多神奇而又有趣 的现象 。 请
以 “ 发 现 …… ” 我 为题 把 这 一 过 程 写 下 来 。 综 上 所 述 , 果 基 于 这 三 点 来 选 择 和 组 织 教 学 内容 ,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