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6课《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 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 --——邹忌。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目标
• 1、理解本文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及虚词的用法;积累文言句式。 • 2、能正确地翻译全文; • 3、熟练地朗读全文; • 4、能从多个角度思考本文,得到不同的启示;
主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兼语句
题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
推及
设喻类比
威 王
王 之 蔽 甚 矣
国家 大事
(3)威王除蔽
面刺寡人 上赏 三赏 上书寡人 中赏
谤讥市朝 下赏
三时 令初下,门庭若市
三变
数月后,时时间进
期年后,欲言无可进
燕赵韩魏皆朝于齐
我的评论
足智多谋,娴于辞令,勇于进谏,深
邹忌 谙君王心理,实事求是,头脑冷静, 善于思考,勤于王事
胸怀宽广,善于纳谏,有富国强民的愿望,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
徐就又问他的妾说: “怎我么与徐公比比,谁更美?”
第公二美天?”妾妾说曰::“徐“公徐(怎之公么)何能比能得及上君您也呀 !!”” 旦
第二天,有客人从谁外边来,邹忌与他相坐而谁比谈,不上
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问他:“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你
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
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偏美,爱
者,欲有求于我也。”
是想有求于我
用在主谓之间,无实义
•第二课时
朝廷
拜见
的确,实在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
(邹忌)于是上朝见齐威王,说:

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美。
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
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
四境之内,莫不求 王
以小见大
王之蔽甚矣
(国家大事)
齐王纳谏(高潮)
上赏:面刺寡人之过者
三赏 中赏:上书谏寡人者
下赏: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令初下: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三变
期年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
结局: 除蔽结果
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
精读课文 鉴赏品味
一读课文:比较“三问”、“三答”有何不 同?
(一)听读课文,注意字音:
昳 yì 窥 kuī 间进 jiàn
期年 jī
谤讥 bàng jī
朝服衣冠 zhāo guān 皆朝于齐 cháo
我在朗读
(二)再读课文
1、读准句子 2、理解文意
早晨 穿戴 长(身高)多 光艳美丽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邹忌身高八尺多, 照体形容貌光艳美丽谁。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
全国的老百姓,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的。厉害,严重
矣。”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得好。”于是下了命令: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 好 能 当面指责 “所过有失的,大过臣错、官吏、信百姓,能够
当面面指刺责寡我人的过之错过的者, ,可受得上上等赏奖;赏上;书谏寡人
邹忌比美(开端)
八尺有余 形貌昳丽
相貌
邹忌
三问 美
比美
孰视:自以为 不如窥镜:又 弗如远甚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孰与徐公美? 吾与徐公孰美? 美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 徐公何能也! 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谏(发展)
皆以美于徐公
(生活小事)
三类比
妻私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
说理
妾畏臣 客求臣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吾孰与徐公美?” “徐公何能及君也。”
“吾与徐公孰美?”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对象不同
身份不同
语气不同
三比
邹 忌

臣 诚知 不 如
皆 以 美
蔽 徐于
公徐
美公
生活 小事
1

妻私臣 妾畏臣 客求臣
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 莫不求王
2019/7/3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6
thank
you!
2019/7/3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7
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
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
“我与城北的徐怎公么比,比哪得一上个美?”他的妻子说:
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极 您美极了,徐公怎表么判断能比得上您呀?
齐国“之美丽者也。
漂亮、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好看
邹忌不相相信信自自己己(比又徐,公再美),
想一想,说一说
1、想一想你所知道的历史上著名的 类似邹忌成功进谏的故事。 2、说一说你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劝告 经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占别人的便宜,不想到另外有 人在算计他。
这个成语出自刘向的《说苑·正谏》。书中记载了这样 一个故事:春秋时期,吴王要攻打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 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有谁胆敢阻止我 出兵,将他处死!”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 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 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 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 侍卫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唱歌,一面吸 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蝉, 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 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 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一听很受启发,随后取消了这次 军事行动。
“吾与徐公美孰啊美。?””客曰:“徐公不
通“熟,”仔
认为
明日,徐公来细,。孰视之,自以为不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不看他,自认为不如睡徐觉公美
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
再照镜这子件看事看自己 认为…更…觉美得远远表判不断如徐公美。
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
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 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
知识链接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 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 结果“百官荒废,国且危亡,在于旦 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 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 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 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 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听了 谋臣的建议,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 治,齐国大治,成就伟业。
商纣王淫乱,商纣的叔父比干说:“做大 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劝谏国君,那还算什 么忠臣!”于是,比干态度强硬的劝谏商 纣。商纣大怒说:“你这样做是想当圣人 吧?我听说圣人的心脏有七个孔穴,我看 看你有没有。”说罢下令剖开比干的胸膛, 取出他的心脏来观看。比干毫无惧色,慷
慨就戮……这就是著名的比干挖心的故事。
小结
由邹忌的“讽”可以看出“良药未 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我们提建 议或意见时,应该讲究一点方式方法, 好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自觉地改 进。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讨论:比干忠言进谏,为何被挖心?
·唐太宗李世民对敢于直谏的魏征的一句评 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 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 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 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 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 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齐王 是一个勇于改过的开明君主
讨论交流
(1)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天的人 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 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 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 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 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 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 则。
认为

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土地)方圆
近臣,亲信 没有谁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
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
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侍从,没有不偏爱您的,

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
受蒙蔽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 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 《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 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 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 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 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 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 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 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 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晏子谏杀烛邹
齐景公喜欢射鸟,使用烛邹掌管那些鸟,但鸟 跑掉了。景公大怒,诏告官吏杀掉他。晏子 说:“烛邹的罪有三条,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 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召来烛邹并在景公 面前列出这些罪过,晏子说:“烛邹,你为国君掌管 鸟而丢失了,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国君因为丢 鸟的事情而杀人,是第二条罪;使诸侯们知道 这件事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人, 是第三条罪。”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晏子请 示杀了烛邹。景公说:“不要杀了,我明白你 的指教了!”
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纳——接受。
5
知识链接
邹忌,战国时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 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能言善辩著称。 善鼓琴,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 他就借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 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 士淳于髡(kūn )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 几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 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 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 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 家,而且是一个卓有远见、关心国家的政治 家。
几个月以后, 还偶尔有人来进谏, 满一年以后,
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不时,有
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 什么可进谏的了。时
即使
这种情况
朝见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齐王纳谏这件事, 都到齐国来朝见齐威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在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其他国家。

第三课时
指责议论
公共场合 上书劝谏我的人,
可得者到,中受等中奖赏赏;;能能够谤在公讥共于场市所指朝责,闻使寡我听人到之的耳,
议论(我的过失), 使……听到
者可得,到受下下等赏奖赏。。””
刚刚
好像 间或,偶尔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命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好像集市一样,
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 满一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