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状影响生活就要治疗——访南京脑科医院精神二科主任医师、副教授谢世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访

谢世平南京脑科医院精神二科主任医师、
副教授、硕士生导
师。

江苏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编委。

擅长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精神障碍的治疗。

小张是一名会计师,最近1年总在苦思一个问题:眉毛为什么要长在眼睛上面而不在下面?自己也知道这没什么意思,但就是要想清楚,想不清楚就没办法做事。

小王是名教师,有让人羡慕的外貌和工作,可却有一个毛病:只要接触钱币,就要拼命地擦洗双手,搓出血也不在乎,不洗净浑身不舒服。

老张苦恼的是孩子,他说自己的孩子写字要求像印刷体。

上距边线多少、下距边线多少都有死规定,如果某个字写大了,整页纸就要擦掉重写。

每天作业要到三更半夜,每次考试都做不完。

家长焦虑,孩子更郁闷。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不少,不断重复那些周而复始的事情或反复思考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即使知道毫无价值,却停不下来,痛苦不堪。

这种情况多半是被强迫症纠缠了。

强迫症是临床上较难治愈且预后较差的一种神经症,其病程迁延,症状改善较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强迫症若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多数病人病情能得到缓解。

因此,如果有强迫症状影响到你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尽早寻求正规专业的治疗,早日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

本期编辑部走访了南京脑科医院精神二科主任医师、副教授谢世平,请他给大家谈谈强迫症的治疗。

强迫症状影响生活要治疗
接受了我们的来访,谢教授首先向我们介绍: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患者强迫思维或行为和反强迫并存。

通俗地说就是患者的心里始终有两个对立的“我”在打架,即心里明知不对,但又非得那样去想去做,而且没完没了。

谢教授说:许多人常常对强迫症患者表示难以理解,认为他们只是“想多了”或是“洁癖”“怪癖”。

其实,强迫症患者在精神上非常痛苦,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行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那种
强迫和反强迫的意愿同时存在,会使他们感觉生不如死,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

比如反复洗手,一些比较严
重的患者,每天洗手就占用大量时间,洗手时一定要从指尖开始洗,连续不断洗到手腕,如果顺序反了或是中间被打断了,就要重新开始洗,洗一次手个把小时,痛苦不堪;还有些总是不停的想为什么1+1=2……总之,强迫症的症状各种各样,
病人虽然理智地认识到他们反复出现的想法和行为完全没必要也没意义,但就是非常顽固,反复地出现,越想控制越加严重。

调查显示,大约1/3~1/2的成人强迫症患者症状可出现在15岁前甚至学龄前,
青少年强迫症患病率约为3%~3.4%。

如果学生时代患有强迫症其影响更大。

比如
考试时,别人在做题,强迫症患者却在过度整理,调整考卷、笔等物品的摆放位置,根本没办法完成考试;不仅是
考试,
强迫症还会占用大量时间与精力,不能按时完成家强迫症状影响生活就要治疗
——访南京脑科医院精神二科主任医师、副教授谢世平
李靖
4
专家访

庭作业。

强迫症儿童青少年,由于多不能很好管理自己的生活,会经常感到挫败、沮丧,长此以往会变得自卑、孤僻,对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总之,在强迫症的影响下,原本正常的人会表现得极为敏感、情绪不稳、遇事犹豫不决、谨小慎微、过分追求完美,很难融入到周围环境之中,社会交际受到限制。

随着病情的逐渐严重与反复,强迫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还会影响其家庭成员。

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出现一些强迫症状,比如离开家前会反复看门是否关上了;衣服不摆放整齐就不舒服等等。

谢教授说,如果强迫观念或行为偶尔出现,出现时间短暂,断断续续,时有时无,症状较轻,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尤其是没有“反强迫”心理,自己并不觉得痛苦。

这些人大可不必为自己的强迫症状耿耿于怀。

但强迫症状反复出现,至少连续3个月,感到这种症状异常,并努力抵制又徒劳无功,于是,感到焦虑和痛苦,因此使生活质量、学习成绩、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受到明显甚至严重影响,这种情况下就应考虑是强迫症。

目前的文献报道,强迫症自动缓解或痊愈的可能性比较小,54%~61%的病人症状会逐渐发展严重,如果怀疑强迫
症,应该尽早确诊,尽早干预。

谢教授告诉我们:要明确诊断,首先要鉴别正常的重复行为,以免诊断扩大化。

此外,还需要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药物引起的强迫症状、躯体疾病导致的精神症状等进行鉴别。

建议到专业的精神卫生中心,由专业医生进行鉴定,明确诊断后再开展治疗。

治疗:药物和心理两条腿走路
谢教授介绍:目前关于治疗“用两条腿走路”,即将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这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特别是在治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时。

建议症状较轻、有时间保证心理治疗顺利进行的患者,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心理治疗可以教会一个人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和做事,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强迫思维,减少冲动性的强迫行为,缓解焦虑情绪。

而对于中重度的患者,建议以药物治疗优先。

药物尽管可能需要8~12周才开始发挥药效,但对强迫症很有效。

对一般的强迫症药物疗效明显,60%可完全缓解或者对生活没有影响。

当药物治疗达到一定效果时(控制症状,减少痛苦和冲突),心理治疗再逐渐渗透到治疗中。

强迫症常用的处方药是抗抑郁药,主要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有氯米帕明、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等品种。

需要注意的是,强迫症的药物治疗必须坚持几个原则:一是长时间原则,足量抗强迫药物治疗要至少3个月,有些病人可能要更长的时间;二是抗强迫药物治疗时,剂量一般比较大,有时是说明书上所说的最高剂量;三是在最大剂量取得较好疗效时,这个最大剂量一般建议维持6个月左右,然后再考虑减量维持2~3年。

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均不能取得满意疗效的情况下,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电休克治疗或经颅磁刺激治疗等物理治疗方法。

神经外科手术被视为最后选项。

因其存在癫痫发作、感觉丧失等严重的不可逆的不良反应,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治疗目标: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谢教授介绍说:由于强迫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相当顽固,病程多迁延,所以疗程是长期的,无法有立即的成效且容易反复。

患者必须要有耐心,不要心急,多给自己空间与时间,慢慢地去改善强迫症的症状。

此外要认识到,就目前的治疗手段而言,要达到完全消除症状的目标非常困难。

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在10年内只有20%完全缓解,60%继续有明显的症状,10%没有进展,10%进一步恶化。

可见,要根治强迫症很困难,但要使症状得到大部分或部分缓解还是可行的。

患者和家属千万不要把治疗的目标定为症状完全消失。

目前,治疗强迫症的目标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顺其自然,就是放弃对症状的对抗,对症状不理不睬,接受,顺应,无为,只有学会顺其自然才能摆脱痛苦,恢复身心健康;为所当为,就是做自己该做的事。

如果经过治疗,你的强迫症症状虽然还有,但已有好转,对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几乎没有或很小,这种状态就很好。

(编辑/潘毅)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