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洞施工管理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地理位置、枢纽组成、技术特性指标
盘石头水库位于河南省鹤壁市西南约15.0km的卫河支流淇河中游盘石头村东,控制流域面积1915km2。

水库主要是以防洪、工业及生活供水为主,兼顾灌溉结合发电等综合利用。

工程主要建筑物由砼面板堆石坝、泄洪洞、非常溢洪道、输水洞及电站。

盘石头水库2#泄洪(导流)洞工程主要包括导流洞和共用龙抬头体型抬高进口后的2#永久泄洪洞,在0+195以前导流洞与龙抬头泄洪洞位于同一垂直面,0+195以后为共用永久的洞身段,洞身长541.95m。

导流洞担负施工期导流任务,施工后期导流洞进行封堵。

2#泄洪(导流)洞工程业主单位为鹤壁市盘石头水库建设管理局,设计单位为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监理单位为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昆明公司,施工单位为江南水利水电工程公司。

该工程从2000年4月12日开始施工,2007年12月20日完工。

盘石头水库2#泄洪(导流)洞工程主要包括导流洞进口引渠段、导流洞进口闸室段、导流洞洞身段、永久泄洪洞闸室、龙抬头曲线段、泄洪洞导流洞共用洞身段、出口消能段等。

1、导流洞进口引渠段(0+018.8~0+032.5):引渠段渠底高程▽187.1m,0+018.8—0+27.5为40cm厚浆砌石护底渠段,宽12m;0+0027.5~0+032.5为50cm厚150#钢筋砼护底,两侧为圆弧翼墙,宽度由12m缩至7m。

圆弧翼墙为150#S4D100砼钢筋混凝土,两边对称,圆弧半径30m,圆心角35 ,翼墙墙顶高程由▽200m斜降至▽191m。

2、导流洞进口闸室段(0+035.94~0+049.05):闸室段长13.05m,净宽7.0m,底板高程▽187.1m,闸室顶部高程为▽215.0m。

闸室段底板厚1.5m,侧墙厚2.0m,顶板为椭圆曲线,长短轴分别为7.5m和3m,后接1:4.5的压板,其末端孔口尺寸为7.0×6.0m(宽×高)。


室段▽198.6m高程以下为300#S6D200钢筋砼,以上至▽215m高程为200# S6D200钢筋砼,回填为150#砼,闸门槽二期为350# S6D200砼。

闸室内设一扇平板封堵钢闸门,闸门尺寸为7.0×10.0m,闸门在大坝挡水后封堵导流洞时使用,待封堵完成后,闸门废弃。

闸门启闭采用2×630kN双吊点卷扬式启闭机。

闸室段前部两侧墙高度延伸至▽215.0m高程,上设封堵闸门启闭平台。

为保证洞内水流的无压状态,两闸墙之间设4根直径1m的通气钢管,从洞内通至▽215m高程平台以上。

(见附图1、导流洞进口闸室结构图)
导流洞进口闸室段混凝土设计指标为:350# S6D200混凝土、300#S6D200混凝土、200#S6D200混凝土、150#混凝土。

3、导流洞洞身段(0+049.05~0+195):洞底坡降为0.01096,至0+195处底板高程▽185.5m。

0+049.05~0+058为渐变段,由7.0×7.8m(宽×高)的矩形断面渐变为城门洞型。

0+058~0+195为城门洞型,洞宽度7m,直墙高7.7m,拱矢高2.06m,顶拱中心角122.09°,衬砌厚度1.2m~1.0m,顶拱进行回填灌浆。

洞身衬砌混凝土设计指标为:C40HF抗冲耐磨混凝土、400#混凝土、300#S6D200混凝土。

(见附图2、附图3)
4、2#泄洪洞闸室(0+064.55~0+094.55):2号泄洪洞闸室段长30m,净宽6.5m,底板高程▽215.0m,闸室顶部高程为▽278.0m。

闸室段底板厚3m,侧墙厚2.5~1.5m,进口顶板为椭圆曲线,长短轴分别为8.5m和3.4m,后接1:4的压板,其末端孔口尺寸为6.5×8.1m(宽×高)。

闸室0+64.55~0+82.15为钢板衬砌。

闸室内设一扇平板检修钢闸门,闸室设有一道检修平面钢闸门,尺寸为6.5×7.8m(宽×高)。

检修门后设工作弧形钢闸门,尺寸为 6.5×6.5m(宽×高)。

闸室后以龙抬头型式与下洞连接。

闸室段混凝土设计指标为:▽230m高程以下为300#S6D200钢
筋混凝土、以上至278m高程为200# S6D200钢筋混凝土、翼墙为150# S4D150混凝土、回填为150#混凝土、闸门槽二期为350# S6D200和250# S6D200混凝土。

(附图4、2#泄洪洞闸室结构图)
5、龙抬头曲线段(0+094.55~0+195):龙抬头曲线段水平投影长114.15m,曲线段起点从0+080.85开始,分为三段:抛物线段、斜坡段、反弧段。

抛物线的曲线方程x2=320y,斜坡段斜率1:2;反弧段半径69.371m,圆心角25.534︒。

0+094.55~0+105为闸室和龙抬头洞身渐变段,由6.5×8.687m(宽×高)的矩形断面渐变为7.0×9.76m(宽×高)城门洞型,0+105以后洞身断面同导流洞断面。

龙抬头曲线段混凝土设计指标为:HF400#抗冲耐磨混凝土、400#混凝土,300#S6D200混凝土。

(结构形式见附图2)
6、2#泄洪洞与导流洞共用洞身段(0+195~0+591):该段至洞身出口共长396m,为泄洪兼导流洞洞身段,无压城门洞型,断面尺寸同导流洞断面,洞底坡降为0.018。

洞身衬砌采用钢筋砼结构,根据围岩参数及受力条件,分段取0.6~1.2m不等厚度。

洞身衬砌为钢筋砼结构,每9m一段,根据不同的围岩参数及受力条件,衬砌厚度由计算确定,为1.4m~0.6m。

洞顶进行回填灌浆,龙抬头段及破碎带部位进行固结灌浆,0+210桩号至出口洞段洞顶部位设排水孔。

洞身衬砌混凝土设计指标为C40HF抗冲耐磨混凝土、400#混凝土,300#S6D200混凝土。

(结构形式见附图2、附图3)
7、出口消能段(0+591~0+767):出口消能型式为底流消能,扩散型消力池,0+591至0+646为出口曲线扩散段,水平投影长70.0m (洞内桩号0+576开始扩散),宽度由7.0m扩至20.0m,扩散角5.305︒,底板高程由▽178.37m降至▽167.9m,曲线方程为y=0.003134x2。

0+646至0+711为消力池段,长65.0m,宽由20.0m扩散至25.0m,深8.1m,池底高程▽167.9m,两侧挡土墙墙顶高程为▽187.5m,可
满足50年一遇洪水时尾水位加超高要求。

(见附图5、附图6)尾水渠段(0+711~0+767):0+711~0+747.29为出消力池后矩形过渡段,渠底高程▽176.0m,用80cm厚150#砼护底,两岸直墙墙顶高程从▽187.5m过渡至地面高,0+711~0+717.29为砼半重力式挡土墙,0+717.29~0+747.29两岸挡墙为砼扭曲墙。

0+747.29~0+767.29为40cm厚浆砌石护底护坡,护坡为1:1.5。

从桩号0+717.29以后即为1、2号泄洪洞共用尾水渠。

(见附图7)
出口消能段混凝土主要设计指标:扩散段为C40HF抗冲耐磨混凝土、400#混凝土,250#混凝,消力池底板边墙250#混凝土,尾水渠段为200#混凝土、150#混凝土,回填部位100#混凝土。

8、导流洞封堵
导流洞封堵段施工范围0+35.94~0+195,总长159.06m。

整个封堵分为三段,前加固段(桩号0+035.94~0+129)全长93.06m,其中桩号(0+035.94~0+49.05)为全断面封堵,桩号0+49.05~0+129浇筑高度为4m。

堵头段(桩号0+129~0+154)全长25m,全断面封堵,留灌浆廊道。

后加固段(桩号0+154~0+195)全长41m,为三角体断面。

(见附图8)
导流洞封堵段混凝土设计指标:前加固段为C20W8F50 混凝土,堵头段和后加固段C20W8F50微膨胀混凝土。

1.2 水文气象和地质地形条件
1.2.1水文气象
淇河是海河流域漳卫河水系卫河左侧主要山区支流,是卫河洪水的主要来源。

淇河地处暖温带,属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本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3.5℃,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21.7℃。

全年无霜期200天,最大风力7级,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520mm,多年平均降雨量约720mm,分布极不均匀,年际变化也大。

本流域是暴雨多发地
区,暴雨多发生在7~8月份。

盘石头水库上游,由于库区基岩裸露,第四系松散层较少,因此,固体径流来源较少,属少沙河流。

水库多年平均输沙量71.2万t。

水库上游水质的污染甚微,水质较好。

1.2.2 地质地形条件
导流洞工程涉及地层为寒武系下统∈114层页岩、∈113层灰岩、∈112-3灰岩夹页岩、∈112-2层页岩、∈112-1层鲕状灰岩夹页岩、∈111层页岩、∈110-2层灰岩夹页岩、∈110-1层页岩,岩体多为薄层状结构。

岩石产状进口为300°~320°NE∠2°~6°,出口50°~70°SE ∠3°~5°。

洞室岩石基本为弱~微风化带岩石,洞身以Ⅱ、Ⅲ类围岩为主,其中Ⅱ类围岩占总长的3.09%,Ⅲ类围岩占总长的89.06%,Ⅳ、Ⅴ类围岩占总长的7.82%。

Ⅱ、Ⅲ类围岩除施工期间顶部有小塌落及吊块的现象外,围岩整体性尚好,Ⅳ、Ⅴ类围岩稳定性极差或不稳定,施工期间顶拱塌方严重。

表1-1 导流洞洞身主要断层表
1.3 分部工程的划分情况
2#泄洪(导流)洞为一个单位工程,共划分为9个分部,分别是进水口、工作闸门室、无压泄水段、龙抬头段、出口消能段、导流洞封堵、观测设施、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交通道路。

1.4 施工依据
1、设计图、设计修改通知单
2、C1标工程招标文件
3、水利、水电工程有关规程、规范
4、现场监理工程师指示
5、施工期有关施工措施及来往函件
2 工程投标
2.1 标前准备
我单位于1999年12月8日参加了盘石头水库建设管理局组织的各施工单位到现场实地查勘,1999年12月20日收到招标邀请书,1999年12月21日收到招标文件,12月24日参加了盘石头水库建设管理局组织的答疑会。

2.2 投标文件编制依据
1、《河南省淇河盘石头水库导流洞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合同编号:PST/CI-1)。

2、河南省水利厅颁发的豫水计字(1995)097号《河南省水利厅关于颁发河南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通知》。

3、河南省水利厅颁发的豫水计字(1995)126号《河南省水利厅关于颁发〈河南省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的通知》。

4、水利部颁发的水建[1993]63号文《关于颁发中小型水利水电
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和概算定额的通知》。

5、河南省建设厅、河南省计划委员会颁发的豫建标定[1996]27号《关于颁发〈河南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一九九五)〉的通知》。

6、水利部颁发的水建[1994]243号《关于颁发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补充预算定额的通知》。

7、能源部、水利部颁发的能源水规[1991]1272号文《关于颁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定额〉的通知》。

8、按招标文件规定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其设计图纸。

2.3 编制方法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拟定的施工方法和我公司多年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实践经验,参照《河南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相关子目,不足部分采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补充预算定额》。

2、金属结构及电气设备安装套用《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定额》[中小型]相应子目。

3、取费标准参照《河南省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

4、机械台班费执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其中一类费用乘以1.1的系数。

5、发包人提供的工程设备仅计入安装费用,设备费用未列入投标报价。

2.4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1、满足业主对工程工期、质量要求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的原则。

2、满足与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有关单位协商施工的原则。

3、充分利用工作面及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做到连续均衡生产、
文明施工的原则。

4、根据本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5、满足招标文件中要求的商务、技术部分各项技术要求的原则。

6、严格遵守招标合同文件各项条款及现行技术规范要求编制。

7、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和质量达标相结合的原则。

8、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我公司具备的机械设备和施工能力编制。

2.5 开标、中标与签订施工承包合同
导流洞工程于2000年3月25日上午11:00在鹤壁宾馆2号楼二楼会议室开标,共有八家单位参与投标,标底为9758.87万元,我部投标报价为9198.68万元,由河南省大项目办评标专家和水利部评标专家等组成了评标委员会进行了评标,经过仔细评审,评标委员会推荐我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为中标侯选单位。

2000年3月30日,由市政府、市计委、检察院、水利局、监察局等有关部门组成的淇河盘石头水库工程定标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确定了我单位为中标单位,2000年3月31日我部收到了导流洞工程中标通知书。

3 实际施工总布置、总进度和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3.1 施工总布置(见附图9:导流洞施工总布置图) 3.1.1施工道路布置
根据现场条件,导流洞施工充分利用鹤林公路,先在盘石头村东淇河修建临时交通桥连接左右岸,然后分支线分别布置两条临时施工道路,一条通往导流洞进口,一条通往导流洞出口。

1、导流洞进口公路:▽190.0m高程主干线路长433.5m,到▽
215.0m高程的上行公路长830.0m;到▽187.1m高程的下行公路长805.0m。

另根据进口明挖分层施工的需要,在上行和下行公路适当位置,按12~15m高增设一条施工支线500.0m,以上进口道路共长2748.5m。

2、导流洞出口公路:分为上行线和下行线,上行公路为自临时桥头沿大坝右岸鸡冠山脚下在一定位置设置爬升到▽226.0m高程,上行路共长900m。

下行公路为从右桥头沿鸡冠山下▽190.0m高程到导流洞出口尾渠,施工道路长1065.0m。

在上、下行线的适当部位按12~15m高设置至开挖面的施工支线总长1500m。

3、干线公路路面宽7+2×0.75m,底层为20cm厚石灰土稳定层,面层为15cm厚的泥结碎石路面。

支线公路路面宽5+2×0.75m,泥结石简易路面。

3.1.2供风布置
导流洞进口及洞身开挖施工用风在进口处布置3台20m3固定式空压机及1台20m3移动式柴油空压机,出口边坡及出口洞身开挖用风采用布置2台20m3移动式电动空压机及1台9m3移动式柴油空压机。

履带式钻机及洞内多臂钻机采用随机空压机。

3.1.3供水布置
导流洞进口及洞内施工期用水施工时在右岸山脊▽265.0m高程修建容量为400.0 m3高位水池,出口在右岸▽245.0m高程平台修建容量为50.0 m3水池。

水池内的水直接从淇河岸边修建个深3.0m、直径5.0m的集水井利用DA1-125×5型水泵(Q=108m3/h;h=100.0m;45kW)提水。

进口▽265.0m及出口▽245m高程以上施工用水采用加压泵自水池取水。

供水管采用D100mm干管接D80mm支线至工作面。

3.1.4 供电与照明布置
进口施工用电在导流洞进口右边河滩阶地安装一台600KvA变压器,后期龙抬头施工时移至导流洞进口与泄洪洞右侧之间▽215.0m 高程平台。

出口施工在消力池右侧▽210.0m高程安装一台容量为200kV A 的变压器,在大坝下游右岸▽215m高程施工道路供布置一台200kV A 的变压器,供1#、2#消力池抽水、排水、照明砼浇筑用电。

另直接从线路上接线安300kW的开关,供DMQ540/30门机用电。

3.1.5拌合系统布置
导流洞工程主体混凝土由其它指定的承包商提供,前期喷锚料及其它临时工程所需的混凝土由自建拌合系统制备。

导流洞自建拌合系统布置在淇河右岸导流洞进口300m处的河滩▽195.0m高程台地上,由电子配料称量系统、皮带机输送系统和2×0.5m3强制拌和机组成,该混凝土系统生产能力为2×50m3/h。

拌合系统附近依地势修建集料仓,每个集料仓用浆砌石隔开,运来的骨料直接卸入集料仓,用3m3装载机将骨料分别装在拌合系统不同的储料仓中。

水泥采用袋装水泥,根据拌合比例直接在拌和站旁的水泥库中人工拆包添加至拌合罐内。

3.1.6钢筋加工厂、木工厂、修理车间及试验站布置
导流洞钢筋加工厂、木工厂布置在进口下行公路靠鸡冠山一侧▽195.0m高程台地上。

按原材料堆放场、半成品存放场、钢筋加工场三部分设计。

堆放场、存放场按半露天的钢木屋架结构,油毛毡屋面防日晒雨淋,钢筋堆放场、存放场面积各100m2,木材堆放场、存放场面积各40m2。

加工场按钢木屋架结构,油毡屋面,荆笆泥巴墙,钢筋加工场内设断筋机、弯筋机、焊机各一台,面积为80m2,木加工厂内设置钻板机、平刨机、裁口机、锯木机等木工机具一套,面积60 m2。

修理车间布置在进口左岸二级阶地生活区内,车间面积为100.0m2,配备钻床、焊机、砂轮、切割等通用设备。

门口布置停车场及金属结构存放场,面积为1000.0m2。

试验站布置在钢筋加工厂、木工厂后面的河滩二级阶地上,试验操作间50.0m2,内有压力机、搅拌机、烘箱、板秤等试验设备,养护室10.0m2,值班室20.0m2,共计80.0m2。

3.2 施工总进度
3.2.1工程施工阶段及主要工程内容
本单位工程主要工程项目包括临时工程、进出口土石方开挖支护、洞身开挖支护、混凝土施工(进出口、洞身、闸室)、金属结构安装、洞身灌浆、导流洞封堵等项目。

导流洞工程主要施工工期如下:
1、导流工程、临时交通桥等其它临时工程
导流洞上游围堰施工时间为2000年4月12日~2000年9月11日,下游围堰于2001年3月28日完成。

临时交通桥于2000年7月20日完成。

2、2号泄洪洞开挖、支护及砼施工
(1)、导流洞进口边坡开挖、支护于2000年8月15日开始进行,2001年1月7日完成。

2号泄洪洞龙抬头进口边坡开挖、支护在2001年8月9日前全部完成。

(2)、洞身开挖支护从2001年1月8日开始,至6月5日完成。

龙抬头洞身段施工时间为2001年9月15日~2002年2月15日。

(3)、为确保泄洪洞进口开挖安全,2001年6月4日开始对平洞进口闸室段进行砼衬砌,于2001年11月20日完成了边顶拱砼衬砌施工。

随即开始底板施工,于2001年11月27日全部完成。

龙抬头段洞身砼施工时间为2002年2月25日~2002年8月。

(4)、导流洞洞身回填、固结灌浆施工时间为2001年7月15日~2001年12月。

(5)、2001年11月底,完成导流洞▽193m高程以下闸室砼及门槽埋件及二期混凝土,2002年9月完成导流洞闸室(包括门槽埋件及二期混凝土)全部施工。

2#泄洪洞进口闸室混凝土施工于2002年2月25日开始,2003年10月25日完成。

3、导流洞出口工程
出口覆盖层开挖于2000年8月5日开始,2001年7月2日,导流洞出口边坡开挖支护全部完成。

出口混凝土施工于2001年7月10日开始, 2001年10月23 日16时,完成2#消力池右边墙及左边墙▽187.5m以下混凝土施工,并在尾水渠修筑临时浆砌石挡水围堰,2#消力池具备过水要求。

2001年12月25 日~2002年9月完成导流洞出口工程。

4、永久交通工程
大坝至2#泄洪洞闸室▽278m永久交通公路,随导流洞开工,先进行开挖形成路基,至2006年10月30日完工。

5、导流洞封堵工程
导流洞封堵工程于2007年6月29日开工,2007年12月20日完工。

本工程计划工期2000年4月12日正式开工,2001年9月底建成通水,2004年4月全部完成。

实际施工工期为2000年4月12日开工,2001年12月25日通水,2007年6月29日导流洞下闸蓄水,2007年12月20日全部完工。

3.2.2主要分部工程完成时间(表3-1)
表3-1 2#泄洪(导流)洞工程分部工程完成时间表
3.2.3施工总进度推迟的原因
盘石头水库导流洞工程2000年4月12日举行开工仪式,4月17日进场开始施工,2000年11月11日完成导流洞工程进口土石方及边坡喷锚支护,2000年12月25日完成进口洞脸砼浇筑,2001年1月11日导流洞上半洞开始开挖,2001年6月4日浇筑导流洞洞身衬砌砼,2001年6月15日,导流洞洞身石方开挖全部完成;2001年11月26日导流洞洞身衬砌砼全部浇筑完成;2001年12月12日,导流洞出口砼全部浇至▽182.5高程以上,导流洞具备通水条件,2001年12月25日顺利实现大坝截流。

导流洞工程洞身石方开挖及其砼衬砌不惜一切代价,进出口两头进洞施工,确保了主线工期,但由于下述原因,造成导流洞工程施工进度滞后:
1、村民干扰
自导流洞工程开工以来,由于移民和征地问题,当地村民曾陆续多次阻挠,干扰工程的正常施工,2000年9月初问题才得到基本解决。

2、鸡冠山危岩处理
鸡冠山山体危岩,将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

根据2000年7月15日~18日技术咨询会议的建议,鸡冠山危岩处理不完,不允许开挖导流洞进口土石方。

鸡冠山危岩从2000年7月30日开始处理,到2000年9月8日处理完成。

3、洞身塌方等地质因素
导流洞洞身石方开挖到F14 、F15、断层部位时,分别出现严重的塌顶现象。

洞身出现塌方后,及时与业主、监理协商并确定处理方案。

2月13日~3月15日、3月22日~4月3日分别对F15、F14断层进行了处理。

导流洞进口洞脸开挖后,发现在▽215m高程存在纵横交错的构造裂隙,经与业主、设计、监理协商,确定了处理方案,洞脸位置较原设计向后平移10m左右,并采用小梯段爆破开挖,从2000年11月12日开始处理,2001年1月7日处理完毕。

4、施工环境
施工初期,1#泄洪洞进口土石方开挖,通往2#泄洪洞进口的施工道路多次中断,对导流洞工程施工造成较大干扰,影响工程的施工。

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导流洞工程的施工进度滞后,但关键项目的施工基本按要求完工。

5、移民的影响
在2003年12月,盘石头水库工程蓄水安全鉴定会议召开,水库建设满足初期蓄水要求,导流洞工程具备下闸蓄水条件。

由于库区剩余移民未搬迁,造成导流洞封堵工程无法按期完工。

3.3 完成主要工程量(表3-2)
表3-2 2#泄洪(导流)洞完成主要工程量汇总
说明:此工程量为统计工程量,实际完成量以工程计量结算为准。

4主要施工方法
4.1 施工过程和施工技术措施
导流洞建筑物级别按四级建筑标准,采用洞口处十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设计。

在导流洞施工期间,仍采用原河道行洪,在导流洞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土石围堰,进口堰顶高程▽193.4m,出口围堰高程▽182.6m,围堰基础为河床砂卵石(深度约8.0m),基础及堰体防渗均采用高喷防渗墙防渗,墙入岩0.5~1.0m,墙顶高程为堰顶高程,两头与岩体相接,上游面采用铅丝笼防冲(102×102×200cm)。

为保证河床的行洪断面,在导流洞进口和出口部位进行左岸切滩施工。

2001年11月,因消力池开挖推迟,造成消力池砼施工滞后,为保证导流洞按期通水,又在1#、2#消力池尾水渠中轴线设置一个断面为直角梯形、高2.6m、上宽1m,下宽2.5m的浆砌石围堰,与两消力池隔墙和下游临时围堰连接。

4.1.1进出口土石方开挖
进口开挖主要包括导流洞进口及2#泄洪洞进口的边坡开挖,出口开挖主要包括导流洞的出口及1#泄洪洞的出口斜坡段、消力池、尾水渠等几个部位的开挖。

进口开挖最高点约▽298m高程,底部开挖高程为▽186.7m,最大开挖高度111.3m,共完成土方开挖 35682.5 m3,石方开挖107069.79 m3;出口开挖最高点约▽256.5m高程,底部开挖高程为▽165.8m,最大开挖高度90.6m,共完成土方开挖119195.32 m3,石方开挖 398669.33 m3。

进出口开挖边坡根据岩石风化程度确定坡度,一般弱风化灰岩按1:0.3开挖,弱风化页岩夹灰岩边坡采用1:0.5,强风化岩石采用1:0.75,全风化边坡采用1:1,坡积物开挖边坡1:1.5。

4.1.1.1 土石方开挖程序及开挖分层
进、出口明挖及支护由上而下进行,而后分层分块进行石方开挖。

进口开挖时先对245m高程上部进行了分层开挖和支护,由于导流洞进口及2#泄洪洞进口的边坡在同一垂直面上,施工相互影响大,且导流洞进口开挖后边坡岩石不稳定,进口后移 3.5m,为加快进洞施工,先对215~245m高程进行局部开挖,在▽215m高程形成了10m宽左右平台,平台外部设置挡墙,而后进行平洞进口开挖,待洞内施工的同时进行2#泄洪洞进口▽245m高程以下边坡的开挖,平洞衬砌完成后,开始进行2#泄洪洞斜洞的开挖。

进口边坡自上而下共分为11层,每层厚度在11m左右,开挖分层见表4-1。

(详见附图10、附图11)。

表4-1 进口边坡开挖顺序及分层表
出口开挖暴露导流洞出口为目标,以便形成导流洞出口第二洞挖工作面。

出口边坡每一个马道分为一个开挖层,自上而下共分为7层,每层厚度在10~15m,分层的详细情况见表4-2。

(见附图12、附图13、附图14)。

表4-2 出口开挖分层表
4.1.1.2 土石方开挖施工
1、覆盖层开挖
进出口段覆盖层,主要是土夹石的坡积物、耕植土,采用1m3的反铲扒渣,堆落在施工平台上,3m3装裁机装17.5t自卸汽车运至弃渣场。

遇有大孤石,用手风钻打孔解炮,至装载机能装车为止。

2、石方开挖
进出口石方开挖采用ECM-580型履带式潜孔钻辅以YQ-100型潜孔钻钻孔,台阶式深孔爆破,建基面预留保护层,周边设计轮廓线上用预裂爆破保护边坡稳定的开挖方式。

台阶高度与设计布置的马道高度一致,配置推土机集渣,装载机和挖掘机装渣,17.5t自卸汽车运至弃渣场或堆渣场按要求分类堆放。

3、台阶深孔爆破
台阶深孔爆破是石方开挖的主要爆破方式,台阶深孔爆破采用斜孔。

爆破参数选择:底盘抵抗线W1=3.0 m,孔距a=2.5m,排距b=2.5m,台阶高度H=7~15m,单耗药量q=0.45kg/m3。

钻孔超深h=0.8~1.0m,钻孔深度L=H+h。

布孔方式采用梅花型布孔,采用非电毫秒导爆管“V”型微差起爆,对于炮孔深度L≥10 m的炮孔,炮孔中间间隔1m左右装岩粉分二段装药可降低一次起爆药量,达到工程减震目的,堵塞长度2.5~3.0m,堵塞物采用一定湿度的粘土,封填密实。

控制最大一段起爆药量不得大于100kg,邻近设计建基面和设计边坡时,不得大于50kg。

4、预裂爆破
预裂爆破先于主爆破75~100ms起爆,钻机采用宣化YQ--100B 型潜孔钻,钻孔直径D=100mm,孔距90cm~100cm,药卷直径ф32 mm,不耦合系数为100/32=3.125。

由导爆索引爆全部药卷,为了保证不耦合效果,药卷尽量放置在炮孔中心位置,药卷间隔布置,线装药量为0.28~0.43kg/m左右,在预裂孔的顶部孔口留有1.5m长度不装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