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认知心理-难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具有不同特征的部分组成的,但是,我们并不是把对象知觉成为许多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是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整体性。
在知觉过程中,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
整体的知觉依赖于它的部分,同时,整体知觉本身也影响它的各个部分。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三点内容)
1、机械识记指学习者对识记材料不加理解,只是根据其表现形式,机械重复地进行识记。
2、意义识记是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进行的识记。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三点内容)
3、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功能
①意义识记的优越性:有意义的材料,在识记时,又利用已有的知识,把新材料和它找到联系,就很容易记,而且记了之后,保留的时间也较久。
②机械识记的必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许多无意义性的或意义性较少的材料,如地名、人名、历史年代等,只好机械重复地识记。
机械识记可以保证记忆的准确性。
补助意义识记的不足。
儿童时期靠机械识记记住的许多东西,如文字、九九表,可以终生不忘,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这些材料也参加对事物的理解之中。
注意的稳定性
1、什么是注意的稳定性
依据任务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程度叫注意的稳定性。
2、注意的起伏现象
人在集中注意感知某一事物时,很难长时间保持不变,而是间歇地加强或减弱。
注意这种周期化变化是注意的一种基本规律,称它为注意起伏现象,也叫注意动摇。
注意这种周期性地加强或减弱,叫做注意的起伏。
3、影响注意稳定性的条件:①明确活动的任务②活动的多样化③主体的身心状态
创造性思维方式
1、发散思维(辐射型思维)
发散思维是沿着多方向、多角度、多侧面寻找答案的思维过程。
2、聚合思维(辐辏型思维)
聚合思维指人们根据已明确了的规则或综合已知的各种信息,导出出发点,并在这个出发点,像辐辏般地指向惟一正确的答案、方案或结论。
3、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在接触感性材料时,不以论证的形式,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选择和把握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心理特征(五点内容)
1、思维的高度积极主动性
思维的高度积极主动性能使人高度集中注意,沉迷于所要思考的问题之中。
2、思维的敏锐性
思维的敏锐性表现在能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那些不属于已有知识的观念范围内的东西,它能以逆反的方式探索事物的合理内核。
3、思维的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人在处理问题时,不为陈规旧俗束缚,能随机应变,充分发挥创造性。
灵活性依赖的条件:思维的灵活性和对变化的外部条件,能否迅速适应有关。
能否摆脱惯性,有成效地变换思维方向,也是思维灵活性的表现。
创造性思维的心理特征(五点内容)
4、思维的独创性
独创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异乎寻常的独特见解。
5、思维的深刻性
能透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内核和规律;善于揭露事物产生的原因;善于预见事物的进程及最终结果;善于从多方面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从中理解问题,并积极想办法去解决它。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七点内容)
一、动机
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
目的的内部动力,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中最重要的心理机能。
在一定程度上,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
二、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发生问题的客观情境。
问题情境越简单、越明显,问题就容易解决。
相反,复杂、隐匿的问题情境,就有碍于问题解决。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七点内容)
三、定势作用
定势是未被意识到的对一定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
在问题稍有变化时起阻碍作用。
四、功能固着
某种物体经常以某种方式使用,其功能就被固定在那种物体上。
这种赋予某一物体的功能,影响着灵活地运用该物体去解决问题。
五、认知技能的迁移
1、利用正迁移规律
2、避免干扰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七点内容)
六、拓宽思路
知识面窄,懒于思考的人,思路不可能顺畅,严重地影响解决问题。
要克服思路狭窄,必须发押多指向、多起点、多维度的思维品质。
七、个性因素的影响
①勤奋②自信心③责任心④独立性⑤竞争心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