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概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井自喷的主要动力是油层压力 油层中原油依靠压力来克服渗滤阻力后流 入井内,井底原油能够在井筒中向上运动是 依靠流动压力及天然气的膨胀能量,克服了 井筒中的液柱重力、摩擦损失和滑脱损失等, 才从井底喷到地面
第四节 抽油机—井深泵采油
一、抽油机 (一)抽油机的分类 按传动方式可分为:机械式传动抽油机 液压传动抽油机 按外形结构和原理分:游梁式抽油机 无梁式抽油机
四、试油
试油目的:
(1)探明新区,新构造是否具有工业性油气流 (2)查明油气田的含有面积及油水或气水边界以及 油气藏的产油气能力、驱动类型 (3)验证对储集层产油、气能力的认识和利用测井 资料解释的可靠程度 (4)通过分层试油、试气取得各分层的测试资料及 流体的性质,确定单井(层)的合理工作制度,为 制定油田开发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5)评价油气藏,对油、气、水层作出正确结论
(一)井身结构的组成及应用
1、导管 导管的下入深度为2~40m,所用导管的直径尺寸 一般为450mm和375mm,如图3-1所示 2、表层套管 表层套管所下入深度一般为30 ~50m,直径尺寸为 400mm和320mm 3、技术套管 作用:用来保护和封隔油层上部哪一控制的复杂地 层,以保证钻进的顺利进行
1.渗流:从油层流入井底,流体是在多孔介质 中渗滤 2.垂直管流:流体从井底流道井口,在油管中 上升在油管某断面处压力已低于饱和压力 3.嘴流:流体通过油嘴,流速较高 4.水平管流:流体进入出油管线后,沿地面管 线流动,属多相水平管流
(二)流压和油压 井底压力(流压): 从油层流到井底到剩余压力 井底压力是渗流到阻力 井底压力又是把油气举到井口到动力 油管压力(油压): 把油气举到井口后剩余压力 对油气在井内对的垂直管流来说是一 个阻力,对油嘴来说又是动力
3、衬管完井法 钻头钻至油层顶界后,下油层套管注水泥固 井,水泥浆上返至设计高度后,再从油层套 管中下入直径小一级的钻头钻穿油层至设计 井深,最后在油层部位下入预先割缝(或圆 孔)的衬管,依靠衬管顶部的衬管悬挂器 (卡瓦封隔器),将衬管挂在油层套管上, 使油气流通过衬管的割缝(或圆孔)流入井 筒
衬管完井法 优点:油层渗流面积较 大,油流入井阻力较小, 有利于防止井壁坍塌,在 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油层出 砂,完井工艺简单 缺点:不能进行分层 开采及分层改造 适用于:胶结程度差的砂 岩油层(出砂不严重) 如图3-7所示
生油过程 整个生油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生气阶段:沉积物埋藏不深时,细菌发 育,有机物在细菌作用下发生分解,生成大 量的气态物质。 2、生油气阶段: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温度和 压力不断升高细菌活动逐渐减弱,进行地热 主导作用阶段。此时有机物不仅转化成气态 烃,还有液态烃,因此是主要生油气阶段。
4、砾石充填完井法
在钻头钻至油层顶界以上约3m后,下油 层套管注水泥固井,水泥浆上返至设计高度 后,再从油层套管中下入直径小一级的钻头 钻穿水泥塞,钻开油层至设计井深,然后更 换扩张式钻头将油层部位的井径扩大到油层 套管外经的1.5~ 2倍,以确保充填砾石时有 较大的环行空间
砾石充填完井法
优点:油流入井 阻力较小,有利于防 止井壁坍塌,防止油 层出砂 缺点:不能进行 分层开采和分层改 造,施工复杂 适用于:胶结疏松的 砂岩油层(出砂严 重)
如图4-1 游离式抽油机-深井泵采油装置图 1-固定阀;2-活塞;3-油管;4-抽油杆;5-套管; 6-套管三通;7-法兰盘;8-油管三通;9-光杆密封盒; 10-套管闸门;11-套压表;12-回压闸门;13-油压表; 14-生产闸门;15-悬绳器;16-驴头;17-中轴承, 18-连杆;19-曲柄;20-减速器;21-电动机
试油工艺主要包括: 压井、射孔、诱喷排液(诱导油流)、求 产、测井等方面 一、 诱喷排液 (一)诱喷排液及目的 该工作也是为了清除井底砂粒和泥浆等污物, 降低井底及其周围地层对油流的阻力
诱喷排液的方法: 诱喷排液的方法:
1、替喷法 (1)一般替喷法:将油管下至油层中、上部,用泵 把替喷用的液体连续替入井中,直至把井中的全部 压井液替出为止 (2)一次替喷法:井油管下至人工井底,用替喷液 2 把压井液替出,然后上提油管到油层中部或上部完 井 (3)二次替喷法:井油管下至人工井底,替入一段 替喷液,在用压井液把替喷液替到油层部位以下, 之后上提油管至油层中部,最后用替喷液替出油层 顶部以上到全部压井液
三、油井完井方法
油井完井方法又叫井底完成,是指油层与 油井连通起来的方法,这是整个钻井工艺过程 中最后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 1、裸眼完井法 是指在钻开的生产层位,不下入套管的完井方式
裸眼完井法 优点 是油气井与井底直接连通,整个油层井段完全 裸露,油层与井底没有任何障碍,井底结构简单, 渗流面积大,油流入井阻力很小,钻井液浸泡油层 使间断 缺点是不能进行分层开采和分层改造,也不能防止 油层出砂和井壁坍塌 适用范围很小,仅适用于油层坚硬,不出砂,无气、 水夹层的单一产层或油层性质相同的多油层井,多 用于碳酸盐岩裂缝性油气层,一般不适用于砂岩油 层
二、有关名词术语
1、固井 在套管和井壁的环行空间内注入水泥浆进行封 固,这套施工工艺叫做固井 2、固井水泥环 当下完各类套管经过固井后,便在套管与井壁 的环形空间形成了坚固的水泥环状柱体,称为固井 水泥环 3、方补心 旋转钻井时,带动井下工具旋转的转盘中间用 来卡住方钻杆的部件
4、油补距 指转盘方补心上 平面到套管四通 上部平面间到距 离,如图3-2所示
5、套补距 指转盘方补心上平面到套管法兰上部 平面之间的距离 6、完钻井深 指完钻井裸眼井底至转盘方补心顶面的 高度 7、套管深度 指转盘方补心上平面到油层套管鞋位置 的深度
8、人工井底 油井固井完成留在套管内最下部一段水泥凝固后 的顶面 人工井底深度是用从转盘方补心上平面到人工井 底之间距离到深度来表示的 9、水泥返高 固井时油层套管和井壁之间的环行空间的水泥上 返高度 10、水泥塞 固井后,从完钻井底至人工井底这段水泥柱即水 泥塞
3、 热裂解生气阶段:随着沉积物埋藏深 度进一步加深,有机物经受更高的温度 和压力作用,发生深度裂解,以生成气 态烃为主。 (四)生油岩 把地壳中具备有生油条件的地层称为 生油岩 生油岩的岩性为泥岩、页岩、白云岩 和生物灰岩、碳酸岩盐类
第二节 完井方式与试油
完井是指从钻开油层开始,直到油井正式 投产所进行到一系列工艺措施 它包括钻开油气层、确定完井方式、安装 井口和井口装置等 一、井身结构 指油井钻完后,所下入套管的层次、直径、 下入深度以及相应井段的钻头直径和各层套 管外水泥浆的上返高度等
1)结构特点 矮形异相抽油机的 结构如图4-4所示 没有游梁,四连杆 机构非对称循环, 存在极位夹角 (10°),即异相
二、 抽油泵
(一)抽油泵结构 按有无衬套分: 组合式泵和整筒泵 按在井中的安装方式及结构: 管式泵和杆式泵 (二)管式泵的结构及特点 管式泵安装在油管的下端是油管的延续 部分
管式泵的结构及特点
2、物理化学条件
1)细菌作用:在还原环境内细菌能分解沉 积物里的有机物质而产生沥青质,,细菌的 作用在成油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温度作用:随着沉积物埋藏深度的增加, 温度也随着增高,有机质在地热作用下形成 烃类。随着温度、时间的增长,烃类数量增 多。生油过程不需太高温度,多低于100 C°.
3)压力作用:沉积物埋藏的深度随着地 壳下降而不断加深,上覆地层厚度不断 增大,温度压力也不断升高。压力升高 可促使有机物向石油转化进行 4)催化剂作用:催化剂的存在能加速 有机物的转化。粘土矿物就是很好的催 化剂。
采 油 工 艺 技 术
主讲: 主讲:秦旭文 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油气生产流程
石油勘探→石油钻井→ 测井→完井→试油→ 油气开采→油气储运 →炼制与加工
第一节 石油的生成及油气运移
一、石油、天然气的生成 (一)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 油气是由有机物质在适当的地质环境下,经生物 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生成的有机物质是指生活在地 球上生物的遗体。 (二)油、气的生成条件 1、环境条件 要使大量有机质堆积保存下来,需要生物的大量 繁殖和周围缺氧还原的条件(环境),如浅海区、 海湾、深湖和内陆湖的深湖一半深湖区。
2、抽汲法 抽汲的主要 工具是油管抽 子。常用的抽 子是有阀抽子 和无阀抽子, 又称两瓣抽子 如图3-10所 示
3、气举法
气举排液有以下几种 方法 (1)常规气举排液: 又分正举和反举 如图3-11所示
第三节 自喷采油原理
一、油井自喷的流动过程 (一)流动过程 原油从油层到地面计 量站,一般要经过四个 流动过程,即渗流、垂 直管流、嘴流和水平管 流 如图3-14所示
优点:将生产的油层射开,其余的层段全是 封隔的,隔层间的油、气、水不会互相串通, 有利于分层开采、分层采取措施和便于分层管 理,有利于防止井壁坍塌 缺点:出油面积小,完善程度较差,油气入 井阻力增大,固井质量要求高,水泥浆损害油 气层。
2、射孔完井法
射孔完井法是国内 外最为广泛和最常使用 的一种完井方式 套管射孔完井法是 钻穿油层直至设计井深, 然后下油层套管至油层 底部注水泥固井,最后 下入专用射孔器对准欲 打开的油气层部位射孔 如图3-5所示
(二)垂直管流的能量供给及消耗 原油在井筒中流动时,能量来源于井 底压力和气体的膨胀能,能量消耗主要 是克服井筒内液柱重力、原油与井筒管 壁的摩擦阻力和滑脱损失(在多相垂直 管流中存在) 压力损失占总压力损失的30%~50%
(三)嘴流的能量供给及消耗 油气通过油嘴时,能量来源于井口油压,能量 消耗是油嘴的节流损失,油气通过油嘴节流的压力 损失一般占总压力损失的5%~30% (四)水平管流的能量供给及消耗 在多相水平管流过程中,能量来源于井口油压, 能量消耗主要是流体通过各种管线时产生的局部水 利损失和沿管线流动的沿程水利损失等 压力损失一般占总压力损失的5%~10%
游梁式抽油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抽油机的结构 国内应该最多是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 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由主机和辅机组成 主机:底座、减速箱、曲柄、平衡块、连杆、 横梁、支架、游梁、驴头、悬绳器、刹车装 置及各种连接轴承组成 辅机:电动机、店里控制装置组成
2 游梁式抽油机的工作原理
电动机将其高速旋转运动传给减速 箱的输入轴,经中间轴后带动输出轴、 输出轴带动曲柄做低速旋转运动, 同时,曲柄通过连杆、横梁拉着游 梁后壁上下摆动,驴头上下摆动带动抽 油杆、活塞上下往复运动,抽油出井
(三)非常规型抽油机
非常规抽油机主要是通过增大冲程和节能两方 面考虑而设计的,种类很多 1、异形游梁式抽油机 1)结构特点 又称为双驴头抽油机,该机结构特点: 用一个后驴头来代替来普通游梁式抽油机的尾轴, 并用一根驱动绳辫子来连接横梁,构成了抽油机的 四连杆机构 如图4-3所示
2 矮形异相曲柄平衡抽油机
图3-1 井身结构 1-方补心; 2-套管头; 3-导管; 4-表层套管; 5-表层套管水泥环 6-技术套管; 7-技术套管水泥环 8-油层套管; 9 -油层套管水泥环; 10-油层上线; 11-油层下线; 12-人工井底; 13-胶木塞; 14-承托环; 15-套管鞋; 16-完钻井底;
4、油层套管 油井内最后下入的一层套管称为油层套管 油层套管的下入深度一般应超过油层底界 30m以上,直径尺寸为168mm和140mm 水泥上反 高度必须超过油气顶界 100 ~150mm
二、流动过程能量的供给及消耗 (一) 地层渗流的能量供给及消耗 原油在地层中流动时,能量来源于油层压 力和气体的膨胀能,能量消耗主要是渗滤阻 力 当井底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为单相流动, 当井底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井底附近为多 相渗流
在从油层流入井底过程中当压力损失 可占油层至计量站分离器总压力损失的 10% ~15% 当油层渗透率高,井底附近无污染, 单向流动及流体粘度小时,则渗滤损失 小,反之渗滤损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