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1.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
A. 0.3
B.
C. 3.14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3x2+4x2=7x4
B. 2x3•3x3=6x3
C. x6÷x3=x2
D. (x2)4=x8
3.舌尖上的浪费让人触目惊心.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
千克,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5×1010千克
B. 50×109千克
C. 5×109千克
D. 0.5×1011千克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
B. 一组数据1,6,3,9,8的极差为7
C.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一事件是必然事件
D. “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180°”这一事件是不可能事件
5.
A. 12,13
B. 12,12
C. 11,12
D. 3,4
6.如图,点A为∠α边上的任意一点,作AC⊥BC于点C,
CD⊥AB于点D,下列用线段比表示cosα的值,错误的
是()
A. B. C. D.
7.解不等式,它的所有整数解的和为()
A. -1
B. -2
C. 2
D. 3
8.如图是一个直三棱柱的立体图和主视图、俯视图,
根据立体图上的尺寸标注,它的左视图的面积为
()
A. 24
B. 30
C. 18
D. 14.4
9.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BD的长为.若将BD
绕点B旋转后,点D落在BC延长线上的点D′处,点D
经过的路径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1
B. -
C. -
D. π-2
10.A,B两地相距180km,新修的高速公路开通后,在A,B两地间行驶的长途客车平
均车速提高了50%,而从A地到B地的时间缩短了1h.若设原来的平均车速为xkm/h,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 -=1
B. -=1
C. -=1
D. -=1
11.如图,⊙O的半径为2,△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连接
OB、OC.若∠BAC与∠BOC互补,则弦BC的长为()
A. 4
B. 3
C. 2
D.
12.如图,一根长5米的竹杆AB斜立于墙AC的右侧,底端B与
墙角C的距离为3米,当竹杆顶端A下滑x米时,底端B便
随着向右滑行y米,反映y与x变化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13.计算:-14++sin60°+(π-)0=______.
14.如图,l∥m,∠1=115°,∠2=95°,则∠3=______.
15.一个材质均匀的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字母A、B、C,
其展开图如图所示随机抛掷此正方体,A面朝上的概率是
______.
16.化简:=______.
17.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代数式(a+b)(a-b)的值为______.
1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
点O.过点O作OE⊥AC,交BC于点E,连接AE.已
知△ABE的周长为18,则对角线AC的最大整数值是
______.
19.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2),AB⊥x
轴于B,将△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CBD,则
点C的坐标是______.
20.如图,已知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B在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AB∥x轴,分别过点
A、B作x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C、D,若,
则k的值为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1.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点E在
⊙O外,∠EAC=∠D=60°.
(1)求∠ABC的度数;
(2)求证:AE是⊙O的切线;
(3)当BC=2时,求劣弧AC的长.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22.某校课外小组为了解同学们对学校“阳光跑操”活动的喜欢程度,抽取部分学生进
行调查.被调查的每个学生按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喜欢)四个等级对活动评价.图(1)和图(2)是该小组采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统计图.经确认扇形统计图是正确的,而条形统计图尚有一处错误且并不完整.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调查的学生人数为______;
(2)条形统计图中存在错误的是______(填A、B、C中的一个),并在图中加以改正;
(3)在图(2)中补画条形统计图中不完整的部分;
(4)如果该校有600名学生,那么对此活动“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2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F,
再分别以点B,F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一点P,连接AP并
延长交BC于点E,连接EF.
(1)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
(2)设AE与BF相交于点O,四边形ABEF的周长为16,BF=4,求AE的长和∠C 的度数.
24.某商场要经营一种新上市的文具,进价为20元/件.试营销阶段发现:当销售单价
是25元时,每天的销售量为250件;销售单价每上涨1元,每天的销售量就减少10件.
(1)写出商场销售这种文具,每天所得的销售利润w(元)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该文具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
(3)商场的营销部结合上述情况,提出了A、B两种营销方案:
方案A:该文具的销售单价高于进价且不超过30元;
方案B:每天销售量不少于10件,且每件文具的利润至少为25元
请比较哪种方案的最大利润更高,并说明理由.
25.如图甲,在△ABC中,∠ACB=90°,AC=4cm,BC=3cm如果点P由点B出发沿BA
方向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Q由点A出发沿AC方向向点C匀速运动,它们的速度均为1cm/s.连接PQ,设运动时间为ts(0<t<4)如图乙,连接PC,将△PQC 沿QC翻折,得到四边形PQP′C,当四边形PQP′C为菱形时,求t的值.
26.已知,m,n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两个实数根,且|m|<|n|,抛物线y=x2+bx+c
的图象经过点A(m,0),B(0,n),如图所示.
(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1)中的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抛物线的顶点为D,试求出点C,D的坐标,并判断△BCD的形状;
(3)点P是直线BC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B和点C重合),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M,点Q在直线BC上,距离点P为个单位长度,设点P 的横坐标为t,△PMQ的面积为S,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0.3是有理数,故A错误;
B、是无理数,故B正确;
C、3.14是有理数,故C错误;
D、是有理数,故D错误;
故选:B.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
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2.【答案】D
【解析】解:A、∵3x2+4x2=7x2≠7x4,故本选项错误;
B、∵2x3•3x3=2×3x3+3≠6x3,故本选项错误;
C、∵x6和x3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
D、∵(x2)4=x2×4=x8,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单项式乘单项式、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定义解答.
本题考查了单项式乘单项式、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500亿=50000000000=5×1010.
故选:A.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4.【答案】D
【解析】解:A、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故A错误;
B、一组数据1,6,3,9,8的极差为8,故B错误;
C、面积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是随机事件,故C错误;
D、“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180°”是不可能事件,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可区别各类事件,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了随机事件,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5.【答案】B
【解析】解:第8个数是12,所以中位数为12;
12出现的次数最多,出现了4次,所以众数为12,
故选:B.
根据中位数与众数的定义,从小到大排列后,中位数是第8个数,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解答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定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
6.【答案】C
【解析】解:∵AC⊥BC,CD⊥AB,
∴∠α+∠BCD=∠ACD+∠BCD,
∴∠α=∠ACD,
∴cosα=cos∠ACD===,
只有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利用垂直的定义以及互余的定义得出∠α=∠ACD,进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出∠α=∠ACD是解题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
解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3.5,
所以它的所有整数解为:-2,-1,0,1,2,3,
其和为3,
故选:D.
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然后找出整数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求法,其简便求法就是用口诀求解.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8.【答案】D
【解析】解:如图所示,根据俯视图中三角
形的三边分别为3,4,5,
∴俯视图为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5,
故斜边上的高为=
∵左视图为长方形,其长为6,宽为,
∴左视图的面积=6×=14.4,
故选:D.
根据主视图、俯视图,根据立体图上的尺寸标注,求得左视图为长方形,其长为6,宽为,进而得到左视图的面积.
本题主要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
根据左视图的形状,求得左视图的面积.解题时注意: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9.【答案】C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DBD′=45°,BC=CD,
∵BD的长为,
∴BC=CD=1,
∴S扇形BDD′==,
S△CBD=1×1=,
∴阴影部分的面积:-.
故选:C.
首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DBD′=45°,BC=CD,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C、CD长,再计算出扇形BDD′和△BCD的面积可得阴影部分面积.
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扇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关键是掌握扇形的面积公式:S=.
10.【答案】A
【解析】解:设原来的平均车速为xkm/h,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1.
故选:A.
直接利用在A,B两地间行驶的长途客车平均车速提高了50%,而从A地到B地的时间缩短了1h,利用时间差值得出等式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根据题意得出正确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11.【答案】C
【解析】解∵∠BAC与∠BOC互补,
∴∠BAC+∠BOC=180°,
∵∠BAC=∠BOC,
∴∠BOC=120°,
过O作OD⊥BC,垂足为D,
∴BD=CD,
∵OB=OC,
∴OB平分∠BOC,
∴∠DOC=∠BOC=60°,
∴∠OCD=90°-60°=30°,
在Rt△DOC中,OC=2,
∴OD=1,
∴DC=,
∴BC=2DC=2,
故选:C.
作弦心距OD,先根据已知求出∠BOC=120°,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
∠DOC=∠BOC=60°,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可求得OD的长,根据勾股
定理得DC的长,最后利用垂径定理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及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熟练掌握垂径定理是关键,本题中利用圆周角定理中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得出角的度数,从而得到△ODC 是30°的直角三角形,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得到OD的长,从而得出弦BC的长.
12.【答案】A
【解析】解:由勾股定理得,AC===4m,
竹杆顶端A下滑x米时,底端B便随着向右滑行y米后,
AC=4-x,BC=3+y,
∴y+3==,
∴y=-3,
当x=0时,y=0,
当A下滑到点C时,x=4,y=2,
由函数解析式可知y与x的变化不是直线变化.
故选:A.
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C,再根据勾股定理列式表示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判断出函数图象即可得解.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主要利用了勾股定理,列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难点在于正确区分A、B选项.
13.【答案】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负指数幂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
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别化简求出答案.
【解答】
解:原式=-1+2++1
=.
故答案为:.
14.【答案】150°
【解析】解:如图,作n∥l,
∵∠1=115°,
∴∠4=180°-∠1=180°-115°=65°,
∴∠5=∠2-∠4=95°-65°=30°,
又∵l∥m,
∴n∥m,
∴∠3=180°-∠5=180°-30°=150°.
故答案为:150°.
过∠2的顶点作n∥l,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4,然后求出∠5,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性质并过∠2的顶点作平行线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
【解析】解:∵一个材质均匀的正方体共有六个面,其中标有字母A的占两个面,
∴其概率为:=.
根据随机事件概率大小的求法,找准两点:
①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
②全部情况的总数.
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的大小.
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与运用,一般方法为: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
16.【答案】a+1
【解析】解:原式=•=•=a+1,
故答案为:a+1
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约分即可得到结果.
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7.【答案】-8
【解析】解:把代入方程组得:,
①×3+②×2得:5a=-5,即a=-1,
把a=-1代入①得:b=-3,
则原式=a2-b2=1-9=-8,
故答案为:-8
把x与y的值代入方程组求出a与b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18.【答案】17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CO,且OE⊥AC
∴AE=CE
∵△ABE的周长为18
∴AB+BE+AE=AB+BE+EC=AB+BC=18
∵AB+BC>AC
∴AC<18
∴对角线AC的最大整数值为17
故答案为17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O=CO,且OE⊥AC,可得OE是AC的垂直平分线,可得AE=EC,即AB+BE+AE=AB+BE+EC=AB+BC=18,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
19.【答案】(-1,)
【解析】解:如图,作CH⊥x轴于H.
∵A(2,2),AB⊥OB.
∴OB=2,AB=2,
∴tan∠AOB==,
∴∠AOB=∠D=60°,
∴OA=CD=2OB=4,
∵OB=BD,
∴△OBD是等边三角形,
∴OD=BD=2,
∴CO=2,∠COH=∠DOB=60°,
∴OH=OC=1,CH=,
∴C(-1,),
故答案为(-1,).
如图,作CH⊥x轴于H.证明△OBD是等边三角形,求出OC,解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0.【答案】12
【解析】解:设A(a,b),
∵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ab=4,
∵OC=a,OC=OD,
∴OD=3a,
∴B(3a,b),
∵点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k=3ab=3×4=12,
故答案为:12.
首先设A(a,b),再根据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可得ab=4,然后表示出B 点坐标,再根据点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可得k的值.
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关键是掌握凡是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的点,横纵坐标之积=k.
21.【答案】(1)解:∵∠ABC与∠D都是所对的圆周角,
∴∠ABC=∠D=60°;
(2)证明:∵AB为圆O的直径,
∴∠ACB=90°,
∴∠BAC=30°,
∴∠BAE=∠BAC+∠EAC=30°+60°=90°,即BA⊥AE,
∵AE经过半径OA的外端点A,
∴AE为圆O的切线;
(3)解:如图,连接OC,
∵OB=OC,∠ABC=60°,
∴△OBC为等边三角形,
∴OB=BC=2,∠BOC=60°,
∴∠AOC=120°,
则的长为=π.
【解析】(1)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确定出所求角度数即可;
(2)由AB为圆的直径,确定出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再由∠ABC度数求出∠BAC度数,进而求出∠BAE为直角,即可得证;
(3)连接OC,由OB=OC,且∠BOC=60°,确定出三角形OBC为等边三角形,进而求出∠AOC度数,利用弧长公式求出弧AC的长即可.
此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以及弧长的计算,涉及的知识有:圆周角定理,外角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定理及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22.【答案】(1)200
(2)C
(3)D的人数为:200×15%=30;
(4)600×(20%+40%)=360(人).
答:该校对此活动“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学生有360人.
【解析】解:(1)∵40÷20%=200,
80÷40%=200,
∴此次调查的学生人数为200;
(2)由(1)可知C条形高度错误,
应为:200×(1-20%-40%-15%)=200×25%=50,
即C的条形高度改为50;
故答案为:200;C;
(3)见答案
(4)见答案
【分析】
(1)根据A、B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抽取的学生人数,并判断出条形统计图A、B长方形是正确的;
(2)根据(1)的计算判断出C的条形高度错误,用调查的学生人数乘以C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即可得解;
(3)求出D的人数,然后补全统计图即可;
(4)用总人数乘以A、B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即可得解.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3.【答案】解:(1)由尺规作图的过程可知,直线AE是线段BF的垂直平分线,
∠FAE=∠BAE,
∴AF=AB,EF=EB,
∵AD∥BC,
∴∠FAE=∠AEB,
∴∠AEB=∠BAE,
∴BA=BE,
∴BA=BE=AF=FE,
∴四边形ABEF是菱形;
(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AD=∠C
∵菱形ABEF的周长为16,
∴AF=AB=4,又BF=4,
∴△ABF是等边三角形,
∴∠ABF=60°,AO=AB=2
∴∠C=60°,AE=4
【解析】(1)根据尺规作图得到直线AE是线段BF的垂直平分线,∠FAE=∠BAE,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定理证明;
(2)根据菱形的周长求出菱形的边长,得到△ABF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菱形的判定、复杂尺规作图、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角平分线的作法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解:(1)由题意得,销售量=250-10(x-25)=-10x+500,
则w=(x-20)(-10x+500)
=-10x2+700x-10000;
(2)w=-10x2+700x-10000=-10(x-35)2+2250.
∵-10<0,
∴函数图象开口向下,w有最大值,
当x=35时,w最大=2250,
故当单价为35元时,该文具每天的利润最大;
(3)A方案利润高.理由如下:
A方案中:20<x≤30,
故当x=30时,w有最大值,
此时w A=2000;
B方案中:,
故x的取值范围为:45≤x≤49,
∵函数w=-10(x-35)2+2250,对称轴为直线x=35,
∴当x=45时,w有最大值,
此时w B=1250,
∵w A>w B,
∴A方案利润更高.
【解析】(1)根据利润=(销售单价-进价)×销售量,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
(2)根据(1)式列出的函数关系式,运用配方法求最大值;
(3)分别求出方案A、B中x的取值范围,然后分别求出A、B方案的最大利润,然后进行比较.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难度较大,最大销售利润的问题常利用函数的增减性来解答,我们首先要吃透题意,确定变量,建立函数模型,然后结合实际选择最优方案.其中要注意应该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求最大值(或最小值),也就是说二次函数的最值
不一定在x=时取得.
25.【答案】解:如图,连接PP',PP'交QC于E,当四边形PQP'C
为菱形时,PE垂直平分QC,
即:PE⊥AC,QE=EC,
∵PE∥BC,
∴△APE∽△ABC,
∴=,
∴AE===-t+4,QE=AE-AQ=-t+4-t=-t+4,
∴-t+4=-t+2,
∴t=,
∵0<<4,
∴当四边形PQP'C为菱形时,t的值为秒.
【解析】先判断出PE⊥AC,QE=EC,再判断出△APE∽△ABC,进而得出AE=-t+4,QE=AE-AQ=-t+4,建立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性质,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
26.【答案】解(1)∵x2+4x+3=0,
∴x1=-1,x2=-3,
∵m,n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两个实数根,且|m|<|n|,
∴m=-1,n=-3,
∵抛物线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m,0),B(0,n),
∴,
∴,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
(2)令y=0,则x2-2x-3=0,
∴x1=-1,x2=3,
∴C(3,0),
∵y=x2-2x-3=(x-1)2-4,
∴顶点坐标D(1,-4),
过点D作DE⊥y轴,
∵OB=OC=3,
∴BE=DE=1,
∴△BOC和△BE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BC=∠DBE=45°,
∴∠CBD=90°,
∴△BCD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
∵B(0,-3),C(3,0),
∴直线BC解析式为y=x-3,
∵点P的横坐标为t,PM⊥x轴,
∴点M的横坐标为t,
∵点P在直线BC上,点M在抛物线上,
∴P(t,t-3),M(t,t2-2t-3),
过点Q作QF⊥PM,
∴△PQ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Q=,
∴QF=1,
当点P在点M上方时,即0<t<3时,
PM=t-3-(t2-2t-3)=-t2+3t,
∴S=PM×QF=(-t2-3t)=-t2+t,
如图3,当点P在点M下方时,即t<0或t>3时,
PM=t2-2t-3-(t-3),
∴S=PM×QF=(t2-3t)=t2-t
【解析】(1)先解一元二次方程,然后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
(2)先解方程求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再判断出△BOC和△BE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到结论;
(3)先求出QF=1,再分两种情况,当点P在点M上方和下方,分别计算即可.
此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本题的关键是判定△BCD是直角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