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考前模拟题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考前模拟练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1×50)
1、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首次将“安全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观,并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深化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 )”的安全生产方针,这是对安全生产规律不断深化认识的结果。

P8
A、全面治理
B、综合治理
C、深化治理
D、全面发展
2、“三违”现象指是作业人员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 C )的行为。

P9
A、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B、违法违纪
C、违反劳动纪律
D、违背客观规律
3、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导致疾病(含职业病)的、或能对物造成( B )的因素。

P10 A、直接损坏B、慢性损坏C、直接破坏D、慢性腐蚀或损坏
4、安全生产法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安全生产法规是指我国保护劳动者、生产者和保障( D )及财产的全部法律规范。

P12
A、生产设备设施
B、作业器具器械
C、生产原辅材料
D、生产资料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B ),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
酬和福利待遇……”。

P15
A、良好的作业环境
B、劳动就业条件
C、更多就业机会
D、节能增效条件
6、我国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由基础标准、管理标准、( B )、其他综合类标准组成。

P17
A、安全生产工艺标准
B、安全生产技术标准
C、设备标准
D、检测检验标准
7、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是( C ),包括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以及其他有关人员。

P26
A、各类企业负责人
B、企业法人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D、安全生产监管人员
8、修订后的消防法规定“单位应当对建筑消防设施( B )至少进行1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P31
A、每两年
B、每年
C、每半年
D、每月
9、政府、部门、单位、公民四者都是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C ),共同构筑消防安全工作格局,任何一方都非常重要,不可偏废。

A、社会大众参与
B、企业员工参与
C、公民积极参与
D、从业人员参与P34
10、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 B )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

P36
A、共用消防设施
B、建筑消防设施
C、各自消防设施
D、专用消防设施
11、国家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 B )保险;鼓励保险公司承保( B )保险。

P39
A、大众火灾责任
B、火灾公众责任
C、火灾意外责任
D、单位火灾责任
12、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需赔偿、( C ),是依法行政和建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

P41
A、有法必遵守
B、执法必严格
C、违法要追究
D、ABC都正确
13、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或者未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A )以上(A )以下罚款。

P43
A、五千元、五万元
B、三千元、三万元
C、两千元、两万元
D、一千元、一万元
14、安全管理的手段有:行政手段、法制手段、经济手段、( B )等。

P52
A、教育手段
B、文化手段
C、纪律手段
D、技术手段
15、重大危险是指事故易发,或事故一旦发生后果特别严重或者两种情况兼而有之。

它包括( C )和重大事故隐患。

P55
A、第一类危险源
B、第二类危险源
C、重大危险源
D、特大事故隐患
16、离开特种作业岗位( B )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P57 A、三个月B、6个月C、九个月D一年
17、“四全”管理中的四全是指( C )、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天候。

P70
A、全体
B、全面
C、全员
D、ABC 都不正确
18、安全管理强调“三点”控制,三点是指危险点、危害点和( C )。

P62
A、事故隐患点
B、频发事故点
C、事故多发点
D、要害控制点
19、事后型管理模式是一种被动的对策,即在事故或灾难发生后进行整改,以避免同类事故再发生的一种对策。

这种模式遵循如下步骤:事故或灾难发生-调查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提出整改对策-实施对策-进行评价-( C )。

P71
A、确定新目标
B、制订新计划
C、新的对策D新的行动
20、PDCA循环管理法中的“P”对应的是( B )阶段。

P74 A、职责、运行、实施
B、方针、目标、计划
C、检测、检查、审核
D、评审、纠正
21、机床保护接地线若明设,应选用( A )的铜芯线,不许使用铝芯线,且应沿管道或床身敷设;若暗设(随穿线管接入设备本体),应选用( A )的铜芯线或≥4mm2的铝芯线,在接线处外部位应有接地标志。

P81 A、≥4mm2、≥2.5mm2
B、≥4mm2、≥2mm2
C、≥4mm2、≥4mm2
D、≥4mm2、≥3mm2
22、吊钩卸去检验载荷后,在没有任何明显的缺陷和变形的情况下,开口度的增加不应超过原开口度的()。

P86 A、0.20% B、0.25%
C、0.30%
D、0.35%
23、凡吊运炽热金属、易燃易爆危险品或发生溜钩现象可能造成重大危险或损失的起重机,起升机构应装设( B )制动器。

P87 A、一套B、两套C、三套D、都不正确
24、厂内汽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B ),在通过道口、弯道、行人稠密地区以及载运危险物品不应超过( B ),在出入大门或倒车时不得超过( B )。

P93
A、10km/h、5km/h、2km/h
B、15km/h、10km/h、3km/h
C、10km/h、10km/h、3km/h
D、15km/h、5km/h、3km/h
25、根据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电阻要求,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值应( B )。

P96
A、≥1MΩ
B、≥2MΩ
C、>2MΩ
D、≥0.5MΩ
26、加强绝缘,包括( C )、加强绝缘以及另加总体绝缘等三种结构形式。

P100
A、工作绝缘
B、保护绝缘
C、双重绝缘
D、独立绝缘
27、在爆炸危险场所,应选用防爆型漏电保护器;在潮湿、水汽较大场所,应选用密闭型
漏电保护器;在粉尘浓度较高场所,应选用防尘型或( D )漏电保护器。

P104
A、防爆型
B、增安型
C、本质安全型
D、密闭型
28、每台锅炉至少应装两个彼此独立的水位表,但蒸发量( D )的锅炉,可以只装一个水位表。

P114
A、≤1.6 t/h
B、>0.2t/h
C、≥0.2t/h
D、<0.2t/h
29、水位表玻璃平板(管)的下部可见边缘,应比最低安全水位至少低( B );水位表玻璃平板(管)上部可见边缘,应比最高安全水位至少高( B )。

P117
A、20 mm、25mm
B、25mm、25mm
C、25mm、20mm
D、30mm、30mm
30、气瓶检验周期的规定是:对于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每(C )检验一次;对于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每( C )检验一次;对于盛装腐蚀性介质的气瓶,每( C )检验一次。

P127 A、一年、三年、二年
B、二年、三年、四年
C、三年、五年、二年
D、三年、五年、一年
31、燃烧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它必须有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这三个基本条件同时存在并且( C )才能发生。

P129
A、同时作用
B、相互交叉
C、相互作用
D、相互影响
32、化学爆炸所对应的特性指标是( D )。

P131
A、闪点
B、燃点
C、自燃点
D、爆炸极限
33、生产厂房、设备、储罐、仓库、装卸设施应远离各种引爆源和生活、办公区;应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的( C )。

P142
A、下风向
B、侧风向
C、上风向
D、ABC都不正确
34、我国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4月18日颁布了《职业病名单》(02卫法监发108号),新颁布的职业病名单分10类共( B )种。

P155
A、100
B、115
C、120
D、125
35、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氧含量不得超过( D )P148
A、10%
B、15%
C、18%
D、20%
36、金属中毒有多种,如(D )、四乙基铅中毒、锰中毒、铍中毒、镉中毒。

类金属中毒有砷中毒和磷中毒等。

P156 A、四氧化三铁B、铜中毒
C、铝中毒
D、铅中毒
37、温度超过舒适温度的环境称为高温环境。

( B )以上对人的工作效率有不利影响,可认为是高温。

P162 A、25℃B、29℃
C、30℃
D、35℃
38、生产性粉尘主要来源于固体物料的机械粉碎和研磨;粉状物料的混合、筛分、包装及运输过程;物质的加热、燃烧、爆炸、与( B )等。

P168
A、金属焊接
B、金属冶炼过程
C、物料装卸
D、金属切割
39、当空气中有毒气体浓度超过( D )或者空气含氧量低于( D )时,不能使用过滤式呼吸器。

P177 A、2%、18%B、l%、20%C、2%、20%D、l%、18%
40、不同有害物及作用条件不同,引起毒害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根据人体吸入毒物后产生中毒效应的快慢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 D )。

P172
A、职业中毒
B、化学中毒
C、有毒物中毒
D、亚急性中毒
41、允许接触噪声值大小与接触时间长短有关,接触时间缩短1倍,接触噪声可增加3dB(A),但最高不得超过( D )。

P180
A、120 dB(A)
B、130dB(A)
C、125dB(A)
D、115dB(A)
42、电离辐射包括粒子辐射和( C )两种。

电离辐射有α、β、中子、γ射线、X射线。

A、射频辐射B、高频电磁辐射C、电磁波辐射D、ABC都正确P183
4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B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A、400m
B、500m
C、600m
D、800m P187
44、建筑高空作业的安全网,反应堆的安全壳等措施是事故预防工程技术对策中( C )的原则。

A、能量屏障B、消除潜在危险C、代替作业人员D、个体防护原则
45、“在不可能消除和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的条件下,以机器、机械手、自动控制器或机器人代替人或人体的某些操作,摆脱危险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的描述,是事故预防工程技术对策中( C )的原则。

P200
A、降低潜在危险程度
B、消除潜在危险
C、代替作业人员
D、个体防护原则
46、事故预防是指为预防、控制和消除事故对( C )、财产和环境的危害所采取的行动。

P203 A、社会B、企业C、
人类生命D、员工安全
47、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 C )相结合的原则。

P205
A、员工互救
B、邻厂助救
C、社会救援
D、公众救援
48、伤亡事故、轻伤或微伤事故、无伤害事故的概率之比为( A ),这就是海因里希的事故金字塔。

P220
A、1:29:300
B、1:30:299
C、2:28:300
D、ABC都不正确
49、事故报告后,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其中,生产安全事故补报时间为()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补报时间为( D )日内。

P224
A、10、5
B、20、10 C30、10 D、30、7
50、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行政监察部门、公安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和( C )的人员及有关专家组成。

P226
A、环境保卫部门
B、卫生防疫部门
C、工会组织
D、人民法院
二、多选题(2×20)
1、生产安全事故所涉及的法律责任包括:(BDE )。

P18
A、违宪责任
B、行政责任
C、纪律责任
D、民事责任
E、刑事责任
2、关于安全生产国家总体运行机制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CDE )。

P46
A、政府监管与指导
B、部门支持与服务
C、企业实施与保障
D、员工权益与
自律E、社会监督与参与
3、企业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BCE )。

P52
A、设备管理
B、行政管理
C、技术管理
D、人事管理
E、工业卫生管理
4、企业要把安全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应做好如下哪几点?(ACE )P65
A、安全规章制度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要真正能够确保生产的安全
B、规章制度的落实,必须建立健全与其相匹配的检查、考核机制
C、要做好规章制度的培训
D、安全规章制度要人手一册,人人遵守
E、.领导带头遵章守纪、不搞特殊化,做好表率
5、1989年创立的、经专家论证通过的鞍钢“0123”管理模式的描述,下列选项是正确的(ABCE )。

P70
A、0--以事故为零的目标
B、1--以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保证
C、2—以标准化作业、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为基础
D、2—以事故率、达标率为指标
E、3--以全员教育、全面管理、全线预防为对策
6、OHSMS标准的思想是建立在戴明“PDCA”管理理论基础上的,PDCA四个英语字母分别代表(ABDE )过程。

P75 A、P--方针、目标、
计划B、D--职责、运行、实施
C、D—监督、检查、纠正
D、C--监测、检查、审核
E、A--评审、纠正
7、设备危区有正常运行危区与故障危区之分。

运行危区可按运动状态分为(ABCE )P80
A、静止型危区
B、回转型危区
C、往复型危区
D、交叉型危区
E、复合型危区
8、金属切削机床管理,其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ABDE )。

P81
A、防护罩、盖、栏等应完备、可靠
B、夹具与卡具防松动或脱落装置应完好
C、磨床砂轮合格,旋转时有明显跳动
D、各种限位、联锁等保护装置和操作手柄、开关灵敏可靠
E、操作人员防护穿戴符合要求,并严格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9、起重机械的下列哪些部位应装设防护栏,且防护栏的高度应≥1050mm?(ABCDE )P89
A、端梁两端外侧
B、小车车体运行方向两端外侧
C、司机室通道小平台三面外侧
D、其它可能造成人员坠落的外侧
E、ABCD均应装设防护栏
10、防止触电和电气伤害,间接防护主要措施有(ACE )。

P98
A、自动切断供电的防护(如采用TN系统)
B、安全距离法
C、加强绝缘(双重绝缘)法
D、安全电压法
E、不导电环境等。

11、直击雷的保护措施包括:(ABCD )。

P106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带
D、避雷网
E、避雷器
12、从易发电气事故的环境条件分析,下列属于触电危险性大的环境有(ABCDE )P110
A、潮湿(相对湿度大于75%)
B、金属占有系数大于20%
C、有导电性粉尘
D、有导电性地板。

如金属地板、土地板、水泥、砖地面等场所
E、人既有与电气设
备金属外壳接触的可能,又有与其它导电性物质同时接触的可能
13、锅炉属于第一类危险源,事故危险有(ABD )。

P115
A、锅炉爆炸事故危险
B、缺水事故危险C重大事故危险D、满水事故危险
E、汽水共腾事故危险
14、动火作业是指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动火作
业分为(BCE )P145
A、特级动火作业
B、一级动火作业
C、二级动火作业
D、一般动火作业
E、特殊危险动火作业
15、下列哪些行业和场所易发生硫化氢中毒?(ABCDE )P157
A、石油开采
B、含硫矿石冶炼
C、含硫的有机物发酵腐败
D、制糖、制纸业的原料浸渍
E、清理粪池、垃圾、阴沟
16、健康监护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 )P178 A、有害因素监测B、职工健康检查C、职业病人诊断治疗D、对职业禁忌症患者的处理
E、有毒有害作业点监控
17、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哪几个部分组成?(ABCDE )P187
A、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C、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D、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E、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8、工程技术对策是重特大事故预防的主要对策之一。

下列关于工程技术对策技术原则描
述的正确选项有(ABCDE )P200 A、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B、降低潜在危
险程度的原则C、能量屏障原则D、薄弱环节原则E、代替作业人员的原则
19、下列有关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CDE )。

P205
A、统一指挥
B、集中领导
C、分级负责
D、区域为主
E、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
20、下列哪些属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20类中的伤亡事故类型?(ABCD )P218
A、物体打击
B、高处坠落
C、火药爆炸
D、锅炉爆炸
E、交通事故
三、判断题(1×10)
1、安全生产法规是国家法规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法的一般特征。

(√)P13
2、安全生产标准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支撑】。

(×)P17
3、职业病防治工作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P29
4、“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P40
5、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P56
6、企业安全规章是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在企业的延伸。

(√)P64
7、电压型漏电保护装置的主要动作参数是动作电流【电压】和动作时间。

(×)P100
8、在粉尘浓度较高场所,应选用防爆型【防尘型】或密闭型漏电保护器。

(×)P104
9、单独的防静电接地电阻值在100欧姆以下即可满足要求。

(√)P110
10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均匀混合形成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着火源能发生爆炸。

(√)P135
11、温度低于人体温度【舒适温度】的环境称为低温环境。

(×)P161
12、事故通风系统的风机开关应设于便开启的地点。

(√)P167
13、噪声就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

(√)P179
14、现代工业生产系统均是人造系统,这种客观实际给事故预防提供了基本的前提,任何事故从理论和客观上讲都是可预防的。

(√)P220
15、所有伤害和职业病都是可以预防的。

(√)P240
16、一个繁忙的日程【绝不】能成为忽视安全的理由。

(×)P2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